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城疫是危害养鸡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通过免疫疫苗来防控,但免疫鸡群仍常出现新城疫的感染,主要是非典型新城疫。去年冬天和今年开春北方地区普遍散发非典型新城疫。笔者现将新城疫发生的原因,免疫原理、疫苗选择及应用详加说明,以便有的放矢,控制好新城疫。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对蛋鸡新城疫防控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新城疫的发生主要以非典型性新城疫为主,在鸡群各个时期均可发病,威胁鸡群健康。本文通过对非典型性新城疫发病原因的分析,总结出引发非典型性新城疫的两大因素,包括疫苗免疫不到位和环境控制不到位;并针对这些因素建立起做好疫苗免疫、加强环境控制和提高鸡群体质等3项具体措施,从而提高对蛋鸡非典型性新城疫的防控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正1非典型新城疫近30多年来,多是规模化养殖,普遍采取了以定期预防为主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本病,所以典型的新城疫则很少出现如不做新城疫疫苗,就发生典型新城疫。1.1非典型新城疫多发的病因鸡群曾做过多次新城疫免疫,但由于多种因素:疫苗运输、贮存保管不当,疫苗反复融冻,使用剂量严重超量或不足,免疫间隔时间太长,  相似文献   

4.
<正>非典型新城疫对于养殖场而言已经成为常见的疾病,虽然防控新城疫的疫苗种类很多,养殖场也会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免疫新城疫疫苗,然而百密一疏,鸡群抵抗力不同,或饲养管理不到位等都会引起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若防控不及时,再继发感染上大肠杆菌病,就会造成鸡群死亡率上升,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此笔者就分享一例肉鸡非典型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及体会。  相似文献   

5.
初产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及防制王洪福,高同睿,刘玲,陈洪胜(青岛市蛋鸡场266100)近几年随着养鸡业的飞速发展,大规模养鸡场的增多,鸡场对鸡新城疫免疫比较重视,但由于疫苗本身质量、保存、使用不当及免疫技术不高等原因引起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鸡新城疫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发病率不高、临诊症状表现不明显、病理变化不典型、死亡率低为特征的非典型新城疫已成为当前养鸡业的突出问题。现就此病的发生原因、特点、诊断及防制提出如下看法。 一、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原因 1.养鸡场受到新城疫强毒的污染时,对于获得免疫较差的鸡来说,仍会发生非典型新城疫。 2.使用质量不合格、过期的新城疫疫苗,或者没有按照要求保存、运输的新城疫疫苗。 3.疫苗免疫时不按要求操作,如饮水免疫时使用自来水,注射免疫时针头没有消毒等,造成免疫效果不佳。 4.凭借经验或者盲目地照搬别…  相似文献   

7.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在疫苗接种免疫压力下,NDV演化出不同的基因型,且各基因型毒株之间不能较好地提供交叉保护,导致临床上多见非典型新城疫与高抗体家禽发生NDV感染。目前,疫苗免疫仍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随着其病原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研发了不同类型的ND疫苗。论文就新城疫病毒的病原分子特征、传统疫苗及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新城疫的防控及新城疫疫苗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病因探讨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有才  邱许 《畜牧与兽医》1996,28(4):168-168
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病因探讨及防制对策黄有才邱许张慎行李志芳蒋建兵(江苏通州市畜牧兽医站,226300)经新城疫疫苗免疫过的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是近年来影响养鸡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由于本病缺乏典型新城疫的特有症状,往往误诊,贻误了防制时机,造成...  相似文献   

9.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是养鸡业常见的疾病,极易与禽流感、禽法氏囊病等发生混合感染。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过研究,目前研究的疫苗Ⅳ系弱毒疫苗,和Ⅰ强毒苗等都有较好的免疫特性,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新城疫毒株的变异、疫苗免疫程序不当、抗病毒化学药物应用,再加上蛋鸡养殖期限长等因素,新城疫的许多临床症状也发生了变化,趋向非典型。目前,非典型新城疫在蛋鸡养殖中已经比较常见,对养禽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文章对l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疑似新城疫病的蛋鸡进行了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初步诊断该病为非典型新城疫,并对其治疗过程进行了阐述,以期给养殖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鸡养殖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养鸡场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养鸡行业的主流,由于新城疫疫苗的广泛接种,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逐年降低,但非典型新城疫在免疫鸡群的发生率却居高不下,成为危害规模化养鸡场最严重的疫病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对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临床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典型新城疫,在使用新城疫油苗的今天,在蛋鸡群中已无大流行。但是,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在国内许多蛋鸡场不断发生,给我国蛋鸡业造成巨大损失。 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原因:①鸡场野毒污染严重。②鸡群对新城疫野毒感染的抵抗力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部分。人们常仅重视鸡群接种新城疫疫苗后血凝抑制抗体滴度(HI)的高低,也就是仅重视鸡群接种新城疫疫苗后体液免疫效果,而忽视了新城疫活苗(如新城疫Ⅰ系苗、Ⅳ系苗、克隆-30)的免疫效果,即鸡群接种新城疫疫苗后细胞免疫效果、粘膜免疫效果。③管理不当:如在用新城疫疫苗滴鼻点眼,或饮水,或气雾免疫后,马上搞带鸡消毒。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  相似文献   

12.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非典型新城疫也叫慢性新城疫,目前在养鸡生产中由于采用疫苗免疫接种,典型的新城疫少见,而非典型新城疫仍时有发生。因此,要加强对非典型新城疫的认识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各养殖场(户)针对新城疫疾病建立健全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因而急性新城疫发病较少。但由于疫苗免疫方法、免疫途径、疫苗选择不当等原因而使非典型新城疫发病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疫病。近年来,随着新城疫疫苗免疫密度的提高,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得到了较好控制,但是非典型新城疫仍时有发生,继发和原发仍是威胁养鸡业最主要疾病之一。通过笔者在禽病门诊和化验室工作多年的总结,将不同龄期的鸡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所表现症状、病变特点、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非典型新城疫易继发慢性呼吸道病及大肠杆菌病等,给鸡场带来的危害已经超过了典型新城疫。主要对引发非典型新城疫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诊断和防控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预防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新城疫疫苗免疫密度的提高,典型性新城疫得到了较好控制,但是非典型新城疫仍时有发生,尤其随着高温季节来临,非典型新城疫与球虫混合感染的病例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  相似文献   

17.
<正> 1 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原因1.1 免疫程序不当有的鸡场不能充分考虑到雏鸡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以及当地新城疫的流行情况,而盲目照书本或靠以往经验,借用某一不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使用,导致免疫失败。1.2 选择疫苗质量不高或使用方法不当选择使用了无批准文号、无标签、过期或保存、运输不当的疫苗,致使免疫失败;或者疫苗使用时未能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在稀释比例、配制方法、使用时间上选择不当,造成免疫失败。1.3 主要原因鸡场周围存在新城疫强毒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1.4 其他原因发生过鸡传染性法囊病或马立克氏病的鸡群也能间接影响新城疫的免疫效果,从而引发本病。2 非典型新城疫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对新城疫(ND)的防治主要以疫苗免疫为主,很少采用隔离检疫与销毁的措施,加之饲养场地污染越来越严重,商品蛋鸡场很少采用"全进全出"的制度.因此,场内普遍存在较ND强的ND野病毒,加上免疫操作的不规范,鸡群免疫应答不整齐,使鸡群中总存在一部分个体抗体处于临界保护水平以下,极易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现在将腾龙养鸡场发生的一起产蛋鸡散发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新城疫疫苗的普遍使用和推广,典型新城疫在蛋鸡群中已无大的流行.但是,蛋鸡非典型新城疫在国内许多蛋鸡场仍不断发生,给我国蛋鸡业造成巨大损失.蛋鸡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①鸡场野毒污染严重.鸡场环境被病原微生物严重污染,导致鸡群感染非典型新城疫.②饲养管理不当.如在用新城疫疫苗滴鼻、点眼、饮水或气雾免疫后,马上进行带鸡消毒.③疫苗本身的原因.养殖户平时使用的活疫苗,一般要经过2~3个中间商,运输途径和保存方法不正确,导致疫苗反复冻融,造成免疫效果下降.④疾病原因.大部分养殖户会根据传统的经验定期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往往不考虑鸡群的健康状况,有时会在鸡群处于非健康的状态下进行免疫接种,造成更大的应激,导致免疫效果差,甚至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病因 1.1免疫抑制病的影响许多农户使用了非SPF(无特定病原体鸡)蛋制备的疫苗,而带来的网状细胞内皮增生症等免疫抑制病;使用中等毒力偏强的法氏囊疫苗.虽不再发生法氏囊病,但因其对法氏囊这样一个免疫中枢器官的损伤和破坏而造成体液免疫受阻,导致非典型新城疫继发或并发大肠杆菌病及支原体免疫失败,这是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