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果蔬痕量农残分析中,前处理直接影响最终定性定量,前处理通常需要提取、净化、浓缩、定容等过程,文章重点探讨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残留测定的前处理过程,比较分析2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加标回收率的异同。结果表明,方法 2加标回收率略高于方法 1。就个别指标而言,氟虫腈方法 1回收率明显低于方法 2,且低于90%,对于百菌清回收率,2种方法均较低。  相似文献   

2.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对于食品中有机氯类农药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其中包括了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等,这些新技术不但缩短了样品的前处理时间并且减少了有机溶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水中有机氯农药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的前处理方法,以及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2种检测方法,并对水中有机氯农药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卜伟  陈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06-12007
目前我国有机氯农药和有机卤化物监测标准存在的缺点为提取时间长,不利于快速分析;使用的色谱柱为填充柱,分离能力差;样品纯化方法为硫酸磺化法,该方法会使一些有机氯农药(如狄氏剂、异狄氏剂等)在纯化过程中降解。介绍了现有国标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国内外在该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近年来沉积物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包括微波提取、加速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技术,并指出未来环境样品中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样品前处理是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关键部分,为提高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各种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不断地出现,极大地提高了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效率,综述了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项科学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来说,农药的应用在食品中已经非常普遍,而农药的选择中对于有机磷农药的选择量最大,因为有机磷农药的使用效果最佳,相应的,有机磷农药的毒性也更大。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当食品存在有大量农药残留时,人们就会对此食品进行抵触。所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进而进行处理。本文重点就对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412-1415
有机磷农药,是当今世界使用量最大的农药。有机磷农药毒性较大,食品中残留的农药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气相色谱法是检测食品中痕迹农药残留应用广泛且比较成熟的技术。通过查阅近年来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文献和相关标准、理论,归纳并分析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前处理方法,提出了在该领域前处理技术可能存在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9.
SPME-GCMSD快速检测环境介质中有机氯农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SPME-GCMSD对环境介质中的"DDT"和"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α HCH,β HCH,γ HCH,δ HCH,o.p′ DDT,p.p′ DDD,p.p′ DDE,p.p′ DDT)进行了多残留分析,对无溶剂化的固相微萃取与传统的索氏提取、弗罗里硅土净化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萃取时间和搅拌速率是影响萃取效率的2个主要因素,搅拌速度对DDT及其代谢物的影响较大。"六六六"的各种异构体的平衡时间较DDT要短。综合平衡各种因素确定最佳分析条件为:萃取30min,解吸5min,进样口温度为260℃。在此条件下,"六六六"的各种异构体已达到吸附平衡,而DDT及其降解产物虽未达到平衡,但由于具有较高的分配系数(K>10000),所以方法的灵敏度没有明显降低。因为没有达到分配平衡所以应严格控制萃取条件,以保证方法的重现性。固相微萃取真正实现了前处理的无溶剂化,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分析简单、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茚虫威、烯酰吗啉、毒死蜱、氯氰菊酯等4种常用农药在蔬菜、水果、土壤等介质中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确定农药残留分析提取试剂以乙腈为宜;对振荡法、匀浆法、微波法、超声波法4种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为以后这4种农药的残留检测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建立快速、灵敏、高效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食品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是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要环节.综述了近年来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等)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的选取和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近年来茶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和测定方法(超声波提取、加速溶剂提取、微波提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技术及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华  纪元兵  李红梅  尤继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109-3110,3112
综述了近年来在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领域中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几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并提出了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近年来茶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和测定方法(超声波提取、加速溶剂提取、微波提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技术及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食品是人们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其中食品中农业残留问题不但危害人们的人身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也引起了一些贸易纠纷。文中从技术原理和具备的优势等角度简要论述了现阶段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的几种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可以防止疾病、虫害和杂草对作物的侵蚀、危害,保护了农作物的健康成长,促进了我国的农业生产。但是遗留在作物上的农药残留对于  相似文献   

16.
使用黄瓜作为基质,对比Qu ECh ERs方法和NY761-2008方法,通过对基质样品进行加标,考察不同前处理方法对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回收率的影响,考察结合气相色谱仪,通过改变加标浓度,比较2种前处理法在不同的加标浓度下回收率。结果表明:Qu ECh ERs方法和NY761-2008方法在黄瓜为基质的条件下,加标参数在2种浓度的回收率都达到80%以上,2种方法都可满足实际检测中的需求,且Qu ECh ERs方法更加环保、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7.
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伟伟  张强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367-11368
综述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微滴液相微萃取、基于中空纤维的液相微萃取和分散液相微萃取等前处理技术及其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并比较了不同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有机氯农药DDTs的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检测有机氯农药DDTs残留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以鲁米诺和过氧化氢作为化学发光底物,测定样品中有机氯农药DDTs残留。结果表明:发光底物液非催化下,5~7 min后发光值较稳定;在发光底物液酶催化下,反应10 min接近峰值;DDTs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5~25 ng/mL,标准样品DDTs浓度与发光值呈现很好的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63.806x+13426,R2=0.9945,检测最低限为0.05 ng/mL;回收率为91.4%~107.8%。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检测有机氯农药DDTs残留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以鲁米诺和过氧化氢作为化学发光底物,测定样品中有机氯农药DDTs残留。结果表明:发光底物液非催化下,5~7 min后发光值较稳定;在发光底物液酶催化下,反应10 min接近峰值;DDTs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5~25 ng/mL,标准样品DDTs浓度与发光值呈现很好的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63.806x+13426,R2=0.9945,检测最低限为0.05 ng/mL;回收率为91.4%~107.8%。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逐步凸显,其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样品前处理是整个农药残留检测中关键的步骤。本文就蔬菜农残检测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条件,以期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