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蚕桑产业是安岳县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县委、政府为了实现蚕桑产业“追乐至、赶宁南,争创四川省优质桑蚕茧基地县”的目标,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栽桑和发展密植小桑园,目前全县拥有桑树资源11万亩(1亩≈667m^2,下同),7766万株。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解决在大量养蚕的情况下蚕室蚕具投资大等问题,我们1982年春开始在所内对管式大棚养蚕进行了六次预备试验,83年夏结合蹲点又在户县渭丰公社蚕桑站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对比试验。小蚕与室内养的是同批共育,大蚕期于五龄饷食分开试验。半亩塑料大棚饲养162张秋_3苏_4×秋_4蚕种,共售鲜茧889斤,平均张产茧55.5斤,收入现金1639.68元,平均张产值102.48元,比室内饲养的16张对照蚕共售鲜茧803.5斤,平均张产茧50.2斤,收入现金1342.65元,平均张产值83.91元,分别增产增收10.64%和22.12%。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塑料大棚内栽培果桑品种10,对提早桑果成熟收获,补充CO2,疏果和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作了试验与调查,并对大棚内栽培果桑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正> 大棚养蚕这项新技术,因为其投资少节约工效高、适应规模经营、利于人蚕分离等诸多优点而被生产上广泛推广。采用大棚养蚕,由于棚内温度变化及其它气象因子与蚕室养蚕环境有一定差异,蚕在大棚内的食桑、生长速度、昼夜活动等情况与蚕室内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控制养蚕密度以获取优质高产蚕茧,我们于2002年进行了大棚养蚕密度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7.
<正> 在大棚养蚕系列技术中,养蚕密度的控制是获得优质高产蚕茧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大棚养蚕,由于棚内温度变化及其它气象因子与蚕室养蚕环境有一定差异。蚕在大棚内的食桑、生长速度、昼夜活动等情况与蚕室内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9.
自八十年代开始推广杂交桑养蚕以来,近年已在粤赣等省地大面积推广应用,而我省(浙江)只在局部地区进行试点。因杂交桑具有育苗方法简单、投资省、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但对我市(江山市)的气候环境是否适宜,尤其是养蚕效益如何,尚不了解。为此在91年春期和早秋期我们对杂交桑与嫁接桑分别进行了养蚕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桑品种,杂交桑系广东的塘10×伦教109;嫁接桑为湖桑类。均为三年生桑树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裂区设计,通过湖桑32号与蚕桑草养蚕饲料效率,龄中、上蔟、采茧及茧质情况比较,以及鲜茧产量,茧层量的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分析,说明蚕桑草营养成份较桑叶差,鲜茧产质量与全桑饲育有显著差异,不宜推广饲育家蚕。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改变传统的小规模的养蚕生产方式,实现集约化、简易化的经营目标,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开展了简易式养蚕生产技术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简易式养蚕技术适用于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生产实际,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随着工业化在我市的进程加快,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对栽桑养蚕的危害日显突出,特别是工业废气中会有大量的氟化物,给养蚕制种生产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本试验是通过用氟化物污染叶和正常叶(未受污染叶)同时进行养蚕制种对比.其结果表明,桑叶受到氟化物污染后饲养蚕,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产卵量等指标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受精卵也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用桑树害虫的虫口叶饲养家蚕,从3龄起每天4次给桑叶,其中两次喂虫口叶。其饲养结果表明:正常叶区对4龄结茧率。4龄健蛹率和茧层量1991年分别在93%、81.7%、0.42克以上;1992年分别在89%、82%、0.43克以上。而虫口叶区1991年分别在80%、69%、0.39克以下;1992年分别在76%、68%、0.4克以下。可见用虫口叶养蚕,不仅降低茧丝质,而且增加了蚕的发病率,降低了蚕体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在不同夏伐时间下果桑的产量产期变化情况,在传统夏伐适期内的第1 d和第27 d分别对两组"大十"果桑进行夏伐,结果表明:夏伐时间的先后对桑果的产量、收获期、连续采摘期无显著影响,对收获期的峰值位置及总产量增加速度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早夏伐能够获得更早的收获高峰和高峰后总产量增加速度较为平稳的下降,有利于人员和用具的分配利用并提高利用效率,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生产;晚夏伐能够推迟收获高峰和大熟期的到来,但日产量变化较大,适用于人员安排灵活的小规模种植。早、晚夏伐配合运用能保证最佳的收支比、较优的产品品质以及最适合的果期安排。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