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之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有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就是因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就在于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  相似文献   

2.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农业发展新局面的新要求,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如何快速、高效地发展中国现代农业,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话题.在此时刻,再次学习<农业八字宪法>,使我们倍感亲切,深深地感到它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有着永不过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战略性地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我国加入WTO,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农业要参与国际竞争,面临向信息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和有机农业转变,入世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一、我国社会小康水平的现状与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强调的是经济学上的指标。2010年我国人均GDP有4361美元,与人均GDP3000美元的现代化门槛相比较,我们已经达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是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两极分化却在加剧,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而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世纪末,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前两步目标,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这个新的起点到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必然要经历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使目前的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总体上的小康,逐渐成为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的小康社会,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坚实的基础。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能否如期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无疑在于农村。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  相似文献   

7.
<正>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这是一个令人极其欢欣鼓舞的政治任务。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传统农业社会的早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概念。而在传统农业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达到了小康。但这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对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的。今天转型时期的农业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因此,如何在转型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在此过程中解决好转型时期的农业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相似文献   

10.
李惠兰 《甘肃农业》2005,(11):22-2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江泽民同志多次说过,“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农村信息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关键性举措,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甘肃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业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就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几卜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二十世纪末,我国实现总体小康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之一。“十一五”规划、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和小平同志描绘的三步走的蓝图中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现代化,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阶段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相似文献   

13.
贵州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及持续增收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进入小康.为推动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新世纪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鲜明地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加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发展平衡的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地区,而贵州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又是西部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的难点地区之一.因此,以农民收入增长为核心,推动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我国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精准扶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决策,也是构建以消除贫困为主要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次伟大尝试。这一尝试在改善基层民生与实现公共资源均等化、促进乡村发展、达到国家善治等现代化目标等方面凸显着重要位置。2020年后,扶贫开发战略也面临新的转折点,迈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小康要求覆盖领域的具体性,五位一体全方位、多维度的进步,要求经济更发展、民主更健全、科技更进步、文化更繁荣、社会更文明、人民生活更殷实。全面小康的建设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农村发展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考验,其建设的理念和发展方式需要发生根本性变革,从局部到全面,从基本小康到高质量发展,进入农村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精准扶贫对于乡村振兴、建设全面小康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进步性,与此同时,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仍需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15.
根植创业思想保护农业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和富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中国能否真正富裕,关键要看农村经济。可见农业、农村、农民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尤为重要,这使农业职业教育选择了面向“三农”的教育方向。可是,我们的农村现状不容乐观,农民素质不容忽视,我们学生的心态更应引起我们重视。请看我们现实中…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跨越,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这宏伟目标,必须全国人民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开拓进取,团结拼搏,奋发努力,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为此,要重点加快发展农业、要加快建设农村、要加快提高农民素质、要加强党对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小康的领导。下边就这个问题略谈点思考,以便借鉴。1加快发展农业,向农业现代化跨越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主业,是安天下的基础产业。没有发达的现代农业,就没有小康社会稳固的物质基础。所以中国农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必须…  相似文献   

17.
<正>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同总体小康比较是更高标准的小康,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总体小康之所以标准低,实现程度低,最主要的是低在农村;不全面的,指偏重于物质消费,没有更多地注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生活环境和民主权利等;发展不均衡,是指存在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山东省来讲,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的重点难点在西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对此,就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如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大型灌区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全面小康、农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是人们应用先进科技和先进文化建设管理灌区,从而达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灌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