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麦、甜瓜、棉花复种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甜瓜、棉花复种模式与常规栽培模式进行产量比较 ,分析了小麦、甜瓜、棉花复种模式的增产机理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该模式比常规栽培模式平均增收 3 .19万元 /hm2 。目前 ,该模式在漯河市及周边地区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烤烟、超级稻水旱轮作栽培模式,有利于作物健身栽培,减轻病虫危害,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农田经济效益,获取粮经双丰收。通过对武平县烤烟、超级稻栽培模式的调查分析,总结了烤烟、超级稻水旱轮作模式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选取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华南205与新选048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超高产高效栽培、高产高效栽培与常规栽培(CK)3种栽培模式对木薯生理特性、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不同栽培模式苗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面积之间差异较为明显,由大到小依次为超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且超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苗期光合特性显著高于对照;不同生育期木薯茎粗、株高由大到小依次均为超高产高效栽培、高产高效栽培、对照常规栽培;2个品种3种栽培模式间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与对照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华南205和新选048两年(2013年与2014年)的平均产量在超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和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下分别增产18.6%、10.5%和15.8%、7.7%,分别增收6 378、2 810元/hm2和7 366、3 018元/hm2。由此可知,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优化可以大幅度提高木薯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花“矮、密、早”栽培历史、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棉区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于1994年前后形成基于合理密植、植株矮化、早发早熟的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该模式以促早发早熟为主攻目标,充分利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化学调控,以及机械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并与配套棉花品种结合,通过密植矮化促早管理,促进生长发育与光能利用同步,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用群体效应增源、扩库,提高有效光合面积和光合生产能力;克服了春季低温、秋季降温快等不利环境影响。“矮、密、早”栽培模式实现了棉花早发早熟、高产优质,使新疆皮棉产量由1981年的511.5 kg·hm-2提高到1994年的1 200.0 kg·hm-2,并于2019年达到1 966.5 kg·hm-2,年均增产7.2%以上,为中国和世界探寻高产栽培模式提供了典范。本文对“矮、密、早”栽培模式演进过程作了回顾,重点论述了该模式的技术内容和高产机理,并对该模式的发展作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棉花栽培模式的不断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鲜食玉米、伏青菜、西瓜红萝卜、高效栽培模式是近年来姜堰市姜堰镇太字村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项新技术.据追踪调查,成功应用该高效栽培模式的农户亩收入可达10089元.该模式既适用于散户种植,还适用于蔬菜基地规模种植,更适用于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周年生产白灵菇、草菇、双孢蘑菇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及栽培技术要点。实践证明,棚室周年生产菇类栽培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设施利用率和资源优势,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生产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溧阳市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粮食作物与蔬菜多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发展了菜篮子工程。其中青棒玉米、大蒜、苋菜一年三熟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丰厚的经济效益,笔者介绍了该栽培模式的特点、产量与效益、茬口安排以及栽培要点,以供其他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设施蔬菜产业迅速发展,为加快高效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高菜农收入,我们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摸索出了青菜、四季豆、小白菜、西兰花栽培模式,该模式亩产值达1.4万元以上,亩效益超万元。  相似文献   

9.
半地下塑料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保护设施是生产食用菌的理想场所.为提高栽培原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和栽培条件,利用不同菇类对培养料养分、生长发育温湿度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我们总结了棚室白灵菇、鸡腿菇、草菇三种菇类周年栽培模式.该模式具有生态农业、持续农业、高效农业的特点,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发展高效种植模式是提高蔬菜种植效益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找准合式的模式,立竿见影,效益大增。为进一步加快高效农业的发展,促进我区设施蔬菜产业更上新台阶,现结合本地蔬菜生产实际,向广大菜农及蔬菜种植大户提供一种适用性强、效益好的种植模式:大棚茄子、西兰花、鲜玉米、青蚕豆循环高效栽培模式,采用该模式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行情。该模式栽培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落实金瓜的绿色食品认证技术措施,提高其种植经济效益,笔者探索了"绿肥、金瓜、机插稻"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效益,笔者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栽培要点等方面介绍了"绿肥、金瓜、机插稻"高效栽培模式,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连脊大棚里秋冬茬栽培芹菜,早春茬栽培甜瓜,然后夏秋茬种番茄这种栽培模式,解决了连作换茬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年收入约10万元的好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邳州市铁富镇半店村农民试行"大蒜、甜瓜、玉米、豇豆、毛豆"间作套种立体高效栽培模式.此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季节、地力和温光资源,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一般产量为大蒜11250kg/hm2,甜瓜3.0×104kg/hm2,玉米3.0×104kg/hm2,豇豆4 500kg/hm2,毛豆7 500kg/hm2.  相似文献   

14.
西、甜瓜小拱棚双膜促成栽培是建立在地膜覆盖栽培基础上的一种早熟覆盖栽培模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成熟早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湘早籼45号和玉针香分别为供试早稻和晚稻,研究了4 a有机、2 a有机、绿色和常规栽培对水稻产量、土壤肥力和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 a有机、2 a有机、绿色栽培模式下早稻和晚稻的产量分别比常规栽培模式低3.00%、8.02%、7.49%和4.45%、9.07%、3.34%;与常规栽培相比,有机栽培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的含量,绿色栽培下土壤的各项肥力指标变化总体上介于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之间;4 a有机栽培的土壤p H值显著升高,其他处理p H值差异不大;常规栽培和4 a有机栽培生产的稻米氨基酸含量较高,4 a有机、2 a有机、绿色和常规栽培的稻米中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的35.66%、35.89%、35.82%和35.36%;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稻米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亮氨酸(Leu)和精氨酸(Arg),含量较低的是半胱氨酸(Cys),这与目前稻米中氮基酸含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半地下塑料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保护设施是生产食用菌的理想场所,为提高栽培原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根据烟台市的气候特点和栽培条件,利用不同菇类对培养料养分、生长发育温湿度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我们总结了棚室白灵菇、鸡腿菇、草菇三种菇类周年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蒜、菠菜、西瓜、早熟大白菜间作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1999年,在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指导下,杞县柿园乡葛寨、高阳镇高阳村菜农实行大蒜、菠菜、西瓜、早熟大白菜一年四种四收闻套作栽培,亩产值4 500~6000元(按3年市场平均价格计算).目前,该栽培模式已在杞县推广6 000多亩.其主要栽培措施是: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大棚西瓜、丝瓜、夏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大棚西瓜、丝瓜、夏大白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田栽培的方法,研究了小麦与香椿间作的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小麦畦宽2.4 m,香椿带宽2 m,双行三角定植(1 000株/亩)的间作栽培模式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出大棚莴苣、小型西瓜、瓠瓜高效栽培模式,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笔者主要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茬口安排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