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目的】深入研究海南岛典型水稻土硅形态的分布状况及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为海南岛典型水稻土硅养分的高效施肥管理和硅肥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逐级提取法、GIS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海南岛5种典型成土母质(海相沉积物、河流冲积物、玄武岩、花岗岩、砂页岩)发育的水稻土硅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有效硅的主控因子。【结果】海南岛典型水稻土有效硅平均含量为44.79 mg/kg,且所有样点有效硅含量低于100 mg/kg,属于缺乏水平。土壤有效硅、有机硅与铁锰氧化结合态硅的高含量主要分布在琼北和东南部,土壤全硅和无定形空间分布呈互补趋势。花岗岩发育水稻土有效态硅占比最低,无定形硅占比最高,玄武岩发育的水稻土有效态硅、有机态硅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硅占比最高。除成土母质外,海南岛典型水稻土植物有效态硅主要受土壤pH和速效氮的调控。【结论】海南岛典型水稻土缺乏硅素现象严重,针对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实施合理施肥和田间管理模式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几种不同母质发育的稻田土壤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安徽省6种不同母质上发育的水稻土采样分析,研究了水稻土中氟含最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土全氟含量为274.3~631.5 mg·kg-1,平均为456.8 mg·kg-1,水溶件氟含量为0.64~9.51 mg·kg-1,平均为4.13 mg·kg-1.土壤氟含量主要与成上母质和幕本性质有关.土壤中黏粒含量是影响土壤全氟含量的主要冈素,与十壤伞氟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水溶性氟含毋主要受土壤酸碱度与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与pH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稻土全氟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土壤质地,而土壤pH和有机质等化学性质足影响水稻土水溶性氟含量的主要因素.从水溶性氟含量考虑,供试水稻土多处于氟污染水平,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浸提方法对稻田土壤硅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元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土壤中有效硅含量影响着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对逆境的抗性。因此对土壤中硅元素含量的测定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有很多种方法都能有效的测定出土壤中有效硅含量,但各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差异较大。自黑龙江某农场的土壤以及学校水稻实验基地的土壤中采取了7个土样.采用目前通用的几种测量方法进行试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线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浸提剂及土壤的初始pH不同,测得的土壤中有效硅含量差别较大.其中测量结果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0倍以上。柠檬酸法和硫酸法对碱性土壤中硅的提取及测定都存在相关性。为以后研究影响碱性土壤中硅含量测定结果的原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土壤有效硅含量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安徽省各地采集的251个土壤样品有效硅平均含量为155.7±8.5ppm,其中53.8%土样含量低于100ppm,霍邱、合肥至芜湖一线以南以西地区有效硅含量低,以东以北地区含量高。主要土类土壤有效硅含量,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岩土>黄棕壤>水稻土>粗骨土>红壤>紫色土。不同母质土壤有效硅含量,黄土性古河湖相沉积物>近代黄泛>石灰岩>湖积物>下蜀黄土>河流冲击物>紫色岩>第四纪红土>花岗岩>泥质岩类土壤。土壤pH与有效硅含量之间呈正相关,酸性土壤缺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网格布点法收集海南岛较大的洋田水稻土样52份,分析测定土样的pH值、全磷、全氮、全钾和有机质5个养分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海南水稻土为酸性土壤,其pH值平均为5.94;海南水稻土养分水平以中低级为主,占总数的74.9%,普遍表现为土壤有机质和钾的含量低;不同母质形成的水稻土之间土壤养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海南西部地区土壤-水稻系统的铅含量分布特征,阐明土壤铅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和水稻铅含量生态风险。[方法]以海南西部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于地统计学和空间分析技术,综合研究区内土壤-水稻系统的铅含量分布特征。[结果]海南西部土壤铅含量为43.6 mg/kg,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的铅含量存在差异,区内土壤铅含量分布受母质分布的影响,而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不紧密。水稻精米铅含量低于秸秆,含量均值分别为0.14和3.48mg/kg,且水稻精米铅含量与土壤性质关系不紧密。[结论]海南西部地区土壤铅含量总体偏低,水稻精米铅含量低于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稻米铅含量限量,区内的铅污染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万宁市菠萝土壤养分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浩  习金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92+16646
[目的]采集海南省万宁市菠萝产区土壤,分析、比较土壤养分。[方法]采用常规分析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结果]pH以酸性为主,平均值为5.43,属于5级微酸性土的采样点占总数的40.00%;有机质含量处于较缺水平,平均值为19.21 g/kg;全氮含量为缺乏水平,平均值为0.89 g/kg;不同地区有效磷含量间差异较大,平均值为52.50 mg/kg;有效钾含量总体上偏低,平均值为48.33 mg/kg。[结论]海南不同地区菠萝土壤养分含量对比,pH差异较小,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不同地块间差异大,差异最大的有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海南西部地区土壤-水稻系统的铅含量分布特征,阐明土壤铅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和水稻铅含量生态风险.[方法]以海南西部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于地统计学和空间分析技术,综合研究区内土壤-水稻系统的铅含量分布特征.[结果]海南西部土壤铅含量为43.6 mg/kg,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的铅含量存在差异,区内土壤铅含量分布受母质分布的影响,而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不紧密.水稻精米铅含量低于秸秆,含量均值分别为0.14和3.48mg/kg,且水稻精米铅含量与土壤性质关系不紧密.[结论]海南西部地区土壤铅含量总体偏低,水稻精米铅含量低于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稻米铅含量限量,区内的铅污染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9.
土壤 Cd 和 Pb 有效态与全量和 pH 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安徽省 Cd、Pb 污染土壤中 pH、Cd 和 Pb 含量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按照土壤 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安徽省 Cd、Pb 污染潮土、红壤、黄褐土、水稻土中 pH、总 Cd、有效态 Cd、 总 Pb 和有效态 Pb 的含量。【结果】安徽省 Cd、Pb 污染潮土、红壤和水稻土中有效态 Pb 与总 Pb 均有极显著 正相关,显著水平分别为 0.685、0.348 和 0.730。红壤和水稻土中有效态 Cd 与总 Cd 均有极显著正相关,显著 水平分别为 0.365 和 0.899。潮土中 pH 与有效态 Pb 显著正相关,显著水平为 0.555,红壤中有效态 Cd 与总 Pb 呈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水平为 0.352。【结论】4 种土壤类型中红壤的有效态 Cd 和有效态 Pb 含量主要受总 Cd 和总 Pb 的影响;水稻土中的有效态 Cd 和有效态 Pb 主要由其总量决定;潮土中有效态 Pb 含量受总 Pb 和 pH 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从化区农田耕层土壤有效硅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广州市从化区农田土壤有效硅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我国粮食主产区水稻产量增长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采用描述性统计、地统计学、相关性分析与GI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的方法对从化区土壤有效硅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硅平均含量为60.31 mg·kg-1,总体偏低,并呈现中度变异;在中心区域、粮食主产区和丘陵地带,土壤有效硅含量较高;有效硅含量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黏粒含量呈正相关,土地利用方式、成土母质对其也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在所考虑的影响因素中,成土母质对从化区农田土壤有效硅的影响程度居于首位。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耕地有效硅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宁波市9个县(市、区)的747个土壤样品的有效硅含量,并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及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波市耕层土壤有效硅(SiO2)平均含量为68 mg.kg-1,土壤有效硅含量丰富(≥130 mg.kg-1)、中等(100~130 mg.kg-1)、缺乏(50~100 mg.kg-1)和极缺水平(<50 mg.kg-1)的土壤分别占15.8%,5.5%,19.8%和58.9%。旱地有效硅的平均含量(95 mg.kg-1)高于水田(61 mg.kg-1),两者的缺硅土壤面积分别占各自总面积的58.8%和83.5%。不同土类的有效硅含量按以下次序递减:滨海盐土(133 mg.kg-1)>潮土(110 mg.kg-1)>水稻土(61 mg.kg-1)。在水稻土中,有效硅含量以渗育水稻土最高(88 mg.kg-1),淹育水稻土最低(49 mg.kg-1)。各地貌类型的土壤有效硅含量: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丘陵山区。土壤有效硅含量与pH、有机质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与有效磷、速效钾均无显著相关性。针对宁波市耕地严重的缺硅现状,提出了补施硅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西天等县耕地土壤酸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西天等县耕地土壤的酸化情况,为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启动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料,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作比对,分析两个时期该县耕地土壤pH值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对于第二次土壤普查,该县耕地土壤pH值总体平均下降0.73个pH值单位,微酸性至强酸性土壤样点所占百分比由9.8%上升到55.8%。非石灰岩母质发育的耕地土壤酸化程度较重,石灰岩母质发育的耕地或碳酸盐含量较高的耕地相对较轻。旱作连作土壤酸化程度较重,水稻连作次之,水旱轮作和玉米-黄豆轮作相对较轻。土壤酸化程度与氮肥投入和作物吸收带走氮素的盈余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田土壤全氮含量均呈非线性高度负相关。【结论】广西天等县耕地土壤酸化现象比较突出,先天成土条件以及后天有机肥投入量少、过量施用氮素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腾冲火山灰母质不同类型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腾冲县火山灰母质不同类型植烟土壤养分状况。[方法]对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烟区火山灰母质的旱地与水田土壤样品各81个进行了土壤养分的测定及比较。[结果]腾冲县烟区火山灰植烟土壤整体偏酸,旱地土壤的pH平均值低于水田。腾冲烟区火山灰母质植烟土壤的有机质和碱解N含量整体偏高;水田土壤的速效K含量偏低,而旱地土壤速效K含量锿丰富,其有效Mg含量则偏低;腾冲烟区有效zn、有效B和水溶性Cl含量整体偏低。[结论]为腾冲县烟区的土壤改良与平衡施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紫色水稻土对镉吸附解吸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斌  赵秀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39-8142
[目的]了解紫色水稻土对镉吸附解吸特性,为紫色水稻土中镉的归趋阐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次平衡法进行酸性、中性和石灰性紫色水稻土对镉的吸附解吸试验,用吸附等温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考察吸附能力和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3种土壤对镉吸附量均随平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附能力以石灰性土最高,酸性与中性土相近,且吸附等温线均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很好地拟合。3种土壤镉解吸量和解吸率均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石灰性土的解吸率最低,而酸性和中性土的解吸率均高于50%。吸附能力与土壤性质有明显关系,其中pH为重要因素,非晶质铁锰氧化物和黏粒等对土壤镉吸附解吸的影响并不明显。[结论]3种土壤中,石灰性土壤对镉的固持和缓冲能力最强,而外源镉进入酸性和中性土壤后的环境风险较高。土壤性质对镉的吸附和固定有重要影响,其中pH为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笔者归纳综述了湖南省6种典型的稻田土壤类型及其成土母质,分析了淹水条件对土壤肥力及理化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高产土壤改良的策略,以期为湖南省高产稻田土壤的立地条件和主要肥力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Mechlich法研究沿淮地区几种类型土壤的电荷数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电荷数量、电荷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供试土壤负电荷量大于土壤正电荷量,土壤永久负电荷量大于可变负电荷量。在沿淮几种土壤中,黄棕壤、黄褐土CECv/CEC8.2≥0.4,为可变电荷土壤,潮土和砂姜黑土为恒电荷土壤。土壤性质是土壤表面电荷的主要影响因素,CECv和CEC8.2主要受土壤pH和粘粒含量的影响,AEC主要受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土壤可溶态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西11种母质发育有代表性的水稻土、旱土、自然土壤,61个剖面,412个土样的可溶态稀土元素分析测定,统计结果表明:江西土壤稀土元素的强度因素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值为19.0mg/kg,有42.80%的样点处于丰富级;有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其含量最高的地区是赣南由花岗岩、泥质岩、第四纪红粘土、酸性紫色土、炭质岩类风化物等母质发育的土壤,较低的为赣西北由石英岩,第三纪红砂岩、石灰岩、下蜀系黄土等母质发育的土壤;在土壤剖面分布中,旱地表层低于底层,水稻土表层有生物富集作用高于底层;影响土壤中可溶态稀土元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有:成土母质,气候条件(温度,降水量),土壤pH,土壤质地。  相似文献   

18.
稻田土壤样品自然风干和冷冻干燥处理,是目前稻田土壤中镉形态分析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两种前处理方法,然而,风干和冻干处理对不同施肥稻田土壤镉形态分析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长期不同施肥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自然风干和冷冻干燥稻田土壤样品,探讨了两种干燥方式对稻田土壤镉形态变化和化学提取有效镉含量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稻田土壤冷冻干燥样品中化学提取有效态镉含量均明显低于自然风干样品,长期施用化肥和高量有机肥稻田土壤有效态镉提取量差异分别达到56.5%~69.2%和50.8%~66.3%;而长期施用常量有机肥的稻田土壤有效态镉提取量差异为16.9%~22.3%。与自然风干样品相比,冷冻干燥处理的长期施用化肥和高量有机肥稻田土壤可交换态、有机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含量变化明显,而长期施用常量有机肥稻田土壤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镉含量变化较明显。两种干燥方式下土壤颗粒大小分布差异对土壤有效态镉提取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风干和冻干过程中土壤pH、有机质、交换态铁和水铁矿性质变化对有效态镉提取的影响较大。干燥方式可显著影响长期不同施肥稻田土壤镉的形态及化学提取有效态镉的数量,在分析稻田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时应注意干燥方式对不同土壤和提取剂提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of 22 ancient paddy soils excavated at Chuodun site,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were carried out in 2003 to (1) underst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paddy soils, (2)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soil fertility between ancient paddy soils and recent paddy soils, and (3) inquire into mechanisms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paddy soil. The oldest paddy soils at Chuodun site can be dated back to Neolithic age, around 6000 aBP. These ancient fields were buried in about 1-m deep from the soil surface and their areas ranged from 0.32 to 12.9 m^2 with an average of 5.2 m^2. The paddy soils with 〉 5 000 pellets phytolith g^-1 soil were termed intensively cultivated paddy soils (ICPS) and those with 〈5000 pellets phytolith g^-1 soil were called weakly cultivated soils (WCPS).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carbon (OC), and total N in the form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Ancient paddy soils had higher soil pH and C/N, total and available P, and lower contents of OC, DOC, total N, S, Cu, Fe, and available K, S, Fe, Mn, and Cu compared with recent paddy soils, which were attributed to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and manure fertilizers, pollution and acidification in recent paddy soils.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OC and other nutrients in ancient paddy soils with higher PI were greater than that in ancient paddy soils with low PI, which indicated that human activities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s. The contents of OC, total N, P and S in ancient paddy soils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ancient moss of the same age, which indicated that planting rice during Majiabang culture period was beneficial to the accumulation of those life el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