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永年大蒜为材料,采用生长量测定和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等方法,初步研究了pH和NaCl胁迫对大蒜根、芽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旨在为选育耐盐碱的大蒜新品种奠定细胞学基础。结果表明,0.3%NaCl对大蒜根、芽的萌发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0.7%和1.0%的NaCl胁迫对大蒜根、芽的生长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根部伸长区的细胞长度较对照的明显缩短,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出现异常行为,如出现染色体桥、三极分裂和染色体解体等,1.5%NaCl完全抑制大蒜根、芽的生长;大蒜根、芽萌发和生长适合在pH6.5~7.5,低于pH6.5或高于pH8.5对大蒜根、芽萌发生长和根尖细胞分裂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3.
盐碱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品种08-7127和L36为基础材料,采用0、25、50、75、100、125、150、175、200 mmol·L~(-1)9个处理浓度的NaCl和NaHCO_3分别对小麦种子萌发期进行胁迫处理,比较研究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种子在低浓度NaCl和NaHCO_3处理下,其萌发及生长均受到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升高则对小麦种苗造成伤害,抑制其生长。盐碱胁迫对小麦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及细胞膜稳定性产生抑制作用,干物质积累下降,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且两品种差异表现明显。08-7127随着NaCl和NaHCO_3胁迫浓度的升高,其生长变化较耐盐碱型品种L36更为明显,且相同浓度NaHCO_3比NaCl胁迫处理各指标变幅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适宜浓度褪黑素(melatonin)对小麦幼苗的抗旱生理效应,为旱地小麦高产提供依据。【方法】用PEG-6000模拟干旱,选用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济麦22(抗旱性一般)和衡观35(抗旱品种)为试材,设置对照(CK)、20% PEG(PEG)、20% PEG+10 μmol/L褪黑素(T-10)、20% PEG+100 μmol/L褪黑素(T-100)、20% PEG+300 μmol/L褪黑素(T-300)5个处理,研究褪黑素对小麦种子发芽和形态的影响,选择有明显改善PEG胁迫的褪黑素浓度,研究褪黑素对小麦幼苗的抗旱调控作用。【结果】T-100和T-300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PEG胁迫下小麦种子的发芽指标和种子形态,尤其T-300可显著提高PEG胁迫下两个小麦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幼苗干质量,使其迅速恢复至对照水平;显著提高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含水量,但未恢复至对照水平。T-10对干旱胁迫小麦发芽状况无显著改善。T-300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两个小麦品种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济麦22的蒸腾速率和衡观35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Fm′,降低了衡观35的Fo。衡观 35的蒸腾速率明显低于济麦22,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济麦22。 T-300显著降低了干旱胁迫下济麦22的MDA含量、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而显著增强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根系活力。衡观35本身抗旱性强,干旱胁迫下的MDA含量未升高,POD活性低于济麦22;施加褪黑素后SOD活性、根系活力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增至对照水平。【结论】300 μmol/L 褪黑素可明显改善PEG干旱胁迫下的小麦发芽状况,是改善干旱胁迫下小麦萌发的有效浓度。衡观35在褪黑素调节下抗旱恢复能力强于济麦22。 相似文献
5.
土地干旱是全球广泛存在的问题,更是困扰和威胁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逆境之一。近年来对于小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培养和提高产量上,而对其耐旱机理报道的很少。本试验通过对小麦幼苗在不同PEG(聚乙二醇,是一种惰性的非离子长链多聚体,相当于一种渗透调节剂)浓度因素影响下生理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小麦幼苗耐旱机理及耐盐阈值,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利用小麦来改良与利用盐碱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古至今一直都是农业大国,小麦作为我国众多粮食作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小麦的生产质量也对我国社会当前最关注的粮食安全问题产生巨大影响。为了深入探究小麦受到干旱胁迫后,农艺性状会发生何种变化,本文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并找出了它们在干旱胁迫中对小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新疆两个小麦品种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新疆小麦新春6号和新春9号为材料,研究在NaCl和Na2SO4的胁迫下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两种盐分溶液处理两个品种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测定幼苗的生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盐分胁迫下,两个品种的发芽率、种子活力、芽鞘、幼苗根长、株高、根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新春6号的种子活力高于新春9号,但新春9号的叶绿素含量较新春6号高。两个品种对两种盐分的耐受范围也存在差异,NaCl是两个品种种子萌发受抑制的主要胁迫因子。NaCl的胁迫效应明显较Na2SO4强,新春6号较耐NaCl胁迫,耐盐范围也较新春9号广泛。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不同浓度NaHCO3以及添加一定量的KNO3和CaCl2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在一定程度抑制小麦发芽。所有处理的苗长和胚根长都随NaHCO3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加CaCl2可最有效减少盐胁迫的毒害,加KNO3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伤害,同时加KNO3和CaCl2处理效果居中,可见CaCl2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好于KNO3。 相似文献
10.
11.
12.
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商麦1619和兰黑粒种子为供试材料,水培条件下测定不同浓度镉(Cd)对小麦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鞘长、芽长、茎叶干重和根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Cd胁迫下2个品种小麦胚芽鞘和芽长随Cd浓度增大呈先增后减;②茎叶干重随Cd浓度增大而减小;③根干重、发芽势和发芽率变化趋势因品种而异。低浓度Cd可促进小麦种子萌发,高浓度Cd表现出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叶片光合特性以及叶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以绵阳26号二叶一心期的小麦幼苗为试材,采用10%的聚乙二醇6000对幼苗根部进行轻度干旱胁迫处理8d,并添加不同浓度(0.01,0.05and0.1mm/mol)的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研究外源NO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0.05mm/molSNP能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但能显著增加小麦幼苗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含量及株高、根长、叶面积和干重,表明0.05mm/molSNP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促进植株生长。[结论]外源低浓度NO供体可以明显缓解干旱胁迫所造成的小麦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从而提高小麦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鲁麦21号作为材料,用干旱胁迫处理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对小麦的根系和叶子的吲哚乙酸进行测定,通过酶活力公式计算出吲哚乙酸氧化酶的酶活力大小。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根系反应残留液中吲哚乙酸的含量增加,但是吲哚乙酸氧化酶的酶活力降低;同时,也得出干旱胁迫对叶片反应残留液吲哚乙酸的含量有所增加和吲哚乙酸氧化酶的酶活力降低是在24h以后。其中。在48h以内的变化量也不大,但在72h以后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萌发及苗期生理活性的影响,以商麦1619、小偃15、黑小麦1号、131232这4种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浓度梯度(0%PEG;5%PEG;10%PEG;20%PEG),采用水培法,用聚乙二醇(PEG-6000)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后测量其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4种小麦的发芽率、最大根长、最大芽长、最大叶片面积随着聚乙二醇浓度的增加均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大,4种小麦叶绿素总含量表现为下降趋势;而随着聚乙二醇浓度的增大,4种小麦叶片中所含的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随之增加;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变化有所差异。综合分析发现黑小麦1号和商麦1619抗干旱稳定性能力较强,小偃15和131232抗干旱稳定性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同小麦品种水分胁迫下的萌发特性。[方法]以清水为对照,对4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水分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的影响。[结果]水分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的胚芽鞘长、主胚根长、侧胚根的长度和数目以及发芽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洛旱2号和洛旱6号受抑制的程度小,豫麦34和郑州9023受抑制的程度大。各品种对照和处理的胚芽鞘长、主胚根长、侧胚根的长度和数目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水分胁迫对4个小麦品种的发芽率有显著影响。[结论]萌发期胚芽鞘长和主胚根长可作为小麦抗旱性鉴定的指标,而侧胚根的长度和数目与小麦品种的抗旱性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