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蕨菜孢子无菌繁殖的最佳培养方法。[方法]以蕨菜孢子为材料,研究消毒方式、赤霉素(GA_3)浓度、光照和温度、无机盐和糖浓度对孢子萌发、原叶体发育、原叶体增殖、幼孢子体诱导的影响。[结果]5%NaClO溶液消毒5 min为蕨菜孢子最佳消毒方式;在含有0.2 mg/L GA_3的培养基上,孢子萌发速度明显提高,比CK提前13 d,心形原叶体出现时间也提前10 d;MS是蕨菜孢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蕨菜孢子萌发温度最好在20~25℃,心形原叶体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蕨菜原叶体增殖最适培养基是MS,此时增殖系数达79.1;蕨菜原叶体增殖培养基最适糖浓度为1%,此时增殖系数是88.3;KT激素有利于蕨菜孢子体形成,最佳培养基为MS+KT 0.2 mg/L,叶片最多(4.6个),孢子体出现时间最短(35 d)。[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蕨菜产业化快繁体系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最佳的紫萁孢子育苗基质,弄清紫萁孢子育苗所需的环境条件,利用在湖北民族学院和杭州城郊两地采集的紫萁孢子,以壤土、山林腐殖土、红砂壤为试验基质进行紫萁孢子遮荫条件下育苗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湿、控制温度、覆盖遮光率为75%的遮阳网的条件下孢子发芽率高,能正常形成原叶体,继续培养均能进入有性世代形成孢子体幼苗,其中在山林腐殖土和壤土按1:1的比例混合的基质上最适于孢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出苗量可达3500株/m2;在杭州采集的紫萁孢子萌发后形成的原叶体、孢子体均比在湖北民族学院采集的耐高温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方法]以中国萝卜品种山东花叶心里美为试材,研究其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细胞核分裂特征及发育途径。[结果]离体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出现2种细胞核分裂特征的差异:①进行配子体发育的不均等分裂,即分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营养核和生殖核,该类小孢子形态与正常发育中双核期的小孢子相同;②进行孢子体发育的均等分裂,即形成2个大小相等的营养核。对小孢子发育进一步进行观察发现,均等分裂的细胞继续发育形成四细胞结构、多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子叶形胚。[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方法]以中国萝卜品种山东花叶心里美为试材,研究其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细胞核分裂特征及发育途径。[结果]离体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出现2种细胞核分裂特征的差异:①进行配子体发育的不均等分裂,即分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营养核和生殖核,该类小孢子形态与正常发育中双核期的小孢子相同;②进行孢子体发育的均等分裂,即形成2个大小相等的营养核。对小孢子发育进一步进行观察发现,均等分裂的细胞继续发育形成4细胞结构、多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子叶形胚。[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常规试验条件下,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ke.)Tak〕产生的黄色厚垣孢子萌发,黑色厚垣孢子不萌发.黄色厚垣孢子的萌发能力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急骤下降.变温处理对该菌有性世代发育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在温差大于10℃的培养条件下可以产生较多的子座.本文对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厚垣孢子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蕨孢子培养     
蕨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采用不同基质对蕨的孢粉进行培养得到其配子体,进一步培养可得到幼孢子体,将幼孢子体移栽到营养钵中发育为实生苗.本实验筛选出最佳孢子萌发基质,提出配子体发育期间关键的管理措施及幼苗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7.
蕨孢子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采用不同基质对蕨的孢粉进行培养得到其配子体,进一步培养可得到幼孢子体,将幼孢子体移植栽到营养钵中发育为实生苗。本实验筛选出最佳孢子萌发基质,提出配子体发育期间关键的管理措施及幼苗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8.
光照对蕨类植物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类植物孢子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如:光照、重力、温度、激素等。其中光通过植物的光形态建成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光对孢子细胞分裂和假根细胞生长方向都有影响。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依赖于光,不同的光质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存在差异。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的光敏色素和光感受器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国际上一些光照对蕨类植物孢子萌发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铁皇冠孢子人工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铁皇冠不同成熟度的孢子在不同温度和营养条件下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外观褐色的孢子在20±2℃温度下,培养于稀释30倍的MS营养液中萌发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4种不同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白桫椤(Sphaeropteris runoniana)孢子萌发和配子体的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培养于MS和1/2 MS上的白桫椤孢子不萌发;培养于1/4 MS上的孢子在接种后285 d萌发,培养于1/8 MS上的孢子在接种后40 d萌发。不同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白桫椤配子体在丝状体、片状体、心形原叶体、精子器、颈卵器以及幼孢子体的出现时间和数量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接种于1/8 MS上的孢子比接种于1/4 MS上的孢子萌发和发育速度快约7倍,孢子萌发率和配子体各个阶段的数量比率也较高。研究表明高盐浓度的培养基不适合白桫椤孢子的人工扩繁。  相似文献   

11.
耿锐梅  余柳青  罗成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17-17120
[目的]探讨禾长蠕孢菌(HGE)孢子及其代谢产物粗毒素对稗草主要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HGE孢子及其粗毒素对稗草防御酶系[苯丙氨酸解氨酸(PAL)、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HGE孢子、粗毒素及二者混合处理稗草后,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稗草PAL、POD的活性,对SOD活性无明显影响,并且孢子和毒素对稗草防御酶系的影响具有相似性。[结论]病原真菌孢子和毒素对寄主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基于病原菌致病过程的复杂性,毒素可以替代病原菌研究其部分致病性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木霉与烟草赤星病菌对寄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赤星病菌孢子先于木霉孢子接种时,可刺激木霉孢子萌发,寄生率明显提高;当木霉孢子先于赤屋病菌孢子接种时,木霉寄生率较高,但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率明显降低;当2者同时接种时,2者的孢子萌发率及木霉的寄生率均较高。不同的木霉与烟草赤星病菌孢子配比试验表明,随着木霉与烟草赤星病菌孢子配比的增加,寄生效果明显提高,但当达到10:1后,即使配比增加,木霉的寄生率仍保持恒定。不同的木霉与烟草赤星病菌孢子配比对病害防治效果随着配比的增加,防效有所提高,当木霉与赤星病菌的孢子配比达10:1时,效果显著提高,随后防效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3.
血根碱抗水霉菌体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测OD值和琼脂稀释法,以孔雀石绿、氯化钠作为对照,分别进行了3种药物对水霉菌孢子和菌丝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其中血根碱以2%DMSO(二甲亚砜)为溶剂,孔雀石绿和NaCl均以水为溶剂。结果表明:血根碱对水霉孢子的MIC80为200μg/mL,对菌丝的MIC为256μg/mL;孔雀石绿对水霉菌孢子的MIC80为6μg/mL,对菌丝的MIC为12μg/mL;氯化钠对水霉菌孢子的MIC80为15 000μg/mL,对菌丝的MIC为20 000μg/mL,说明血根碱具有开发为抗水霉菌药物应用于渔药领域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东南沿海蔗区根际土壤AM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广西东南沿海甘蔗种植区北海和钦州两地甘蔗根际土壤中从枝菌根真菌(AM真菌)的分布状况,为广西甘蔗AM真菌资源保护和优势菌株的筛选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蔗区甘蔗根际5~20 cm土样,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AM真菌孢子,根据形态结构鉴定孢子种属.[结果]分离出6种类型AM真菌孢子,其中球囊霉属两个类型,无梗囊霉属3个类型,盾巨孢囊霉属1个类型.[结论]供试蔗区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中,无梗囊霉和球囊霉属占优势,A.sp1在两地蔗区出现数量最多,为共有种,两地蔗区特有种:钦州为未定种A.sp2,北海为S.gregaria.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低温处理和不同AM真菌的繁殖体形式的孢子萌发率进行了比较,并对Gigaspora margarita孢子与白三叶草离体根系双重培养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土著孢子在4℃贮藏10—50d均显著提高了孢子萌发率,处理20d萌发效果最佳,萌发率为30.34%;(2)不同AM真菌的繁殖体形式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萌发率高低次序为Gl.sp孢子果〉Gi.margarita〉Gl.mosseae〉Gl.sp孢子;(3)双重培养系统中,根系促进了菌丝的分支,并观察到菌丝对根系典型的匍匐侵染现象;停止生长的厚壁菌丝下方产生有隔分支菌丝,逐步发展为分支吸收结构(BAS)。培养30d后被侵染的根系产孢率为45.76±5个/mm根长。菌丝的生长方向不受根系的影响,即厚壁菌丝具有负向地性,分支菌丝为向地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对烟草低头黑病菌的分生孢子进行单孢培养和悬滴法载玻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产生的椭圆形、新月形两种孢子属于一种分生孢子的不同发育阶段。新月形孢子为烟草低头黑病菌的分生孢子。不同发育阶段的分生孢子都有较强的萌发能力。人工培养条件下,除分生孢子盘上产生分生孢子外,菌丝可直接产生分生孢子。菌丝体上形成典型的瓶体状分生孢子梗。  相似文献   

17.
对金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uscus.n.sp)固体培养基进行筛选,筛选出金褐链霉菌每支斜面产孢子达120多亿个的固体培养基,约是原先所用培养基产孢量的4 000倍,培养时间缩短为5~6 d。同时初步探讨了金褐链霉菌在此培养基上有利于代谢产物金褐霉素的合成,有利于接种摇瓶进行发酵产金褐霉素,且有利于菌种的保藏。  相似文献   

18.
陈祯  庄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427-16428
[目的] 报道了粉拟青霉(Isaria farinosa)对菜蚜(Lipaphis erysimi)的致病力,为探索对菜蚜的有效生物防治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用无菌水将粉拟青霉分生孢子从PDA平板上洗出,配制成1.5×10^8孢子/ml的高浓度孢子悬浮液用于蚜虫感染试验;将配制成的孢子悬浮液按梯度稀释法制成孢子数分别为1.5×10^4(pf1)、1.5×10^5(pf2)、1.5×10^6(pf3)、1.5×10^7(pf4)、1.5×10^8(pf5)孢子/ml 的5个浓度用于毒力测定。[结果]在用粉拟青霉1.5×10^8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7 d后,菜蚜的感染率达到9222%,死亡率为100%,校正死亡率为83.33%。说明粉拟青霉菌株PFCB001对菜蚜易造成侵染,并具有很高的毒力。粉拟青霉对菜蚜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0.595 7x-3.324 0,LC50为3.799 0×10^5孢子/ml,随着孢子浓度升高,蚜虫的死亡率也随之升高,时间越长,菜蚜死亡率越高。[结论]粉拟青霉对菜蚜具有良好的致病性,运用粉拟青霉防治菜蚜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2009~2010年对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苹果榕(Ficus oligodon)雄树和雌树分别在小蜂侵入前后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小蜂侵入前后,苹果榕雌雄树上分离到的内生真菌种类基本相同,有10属565株。优势菌株变化很小,均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小丛壳属(Glomerella)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n)。4属真菌在雄树和雌树中分别占总真菌数的37.55%和33.55%,18.39%和19.74%,13.03%和12.50%,10.34%和12.50%,其它真菌所占比例均未超过10%,属于偶见类群。此外,Aspergillus sp只在雄果里分离到,而Cephalosporium sp和Trametes sp仅在雌果中分离到。这可能是由于环境不同或者进入榕果内不同小蜂的身上所带菌株不同,小蜂侵入榕果后,携带真菌在榕果内发育并在榕果内定植,从而导致真菌种类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段双全  邢顺林  许鹏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168-14171
[目的]研究西藏龙胆根内寄生附球霉属真菌的菌株特性。[方法]以从新鲜西藏龙胆根部内分离得到的附球霉属菌株为材料,对其进行菌株鉴定与形态学观察。[结果]①菌株在PDA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上菌落舒展,呈白色垫状,菌落到后期变为黄色,孢子黑色,基质呈黄色;而在KB培养基上菌落舒展,呈白色绒毛状,菌落到后期变黄色,孢子黑色,基质呈黄色;②菌株在25℃下培养2 d后,分生孢子在黄色菌落表面形成分散的点状黑色菌落,并有黄色色素分泌。[结论]通过相关文献查阅,发现分离得到的菌株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附球霉属的一种;菌株孢子的外形与附球霉孢子的外形相似,但在孢子纵、横隔膜隘缩的描述和柄细胞结构上与有关文献的描述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