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洞庭湖湿地景观破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洞庭湖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特性、原因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①现有洲滩湿地1 037块,破碎度2.00块/km2,其中环境资源斑块面积只占32.08%;水域1 337块,破碎度2.00块/km2;②在120多年间,由一个湖泊斑块变成2 374个斑块,中间经历了5个分割阶段,以近21年间的景观破碎速度最快;③被分割的321个洲滩斑块变成820块,破碎度增大了150.00%,破碎景观面积占98.5%,扁长状斑块消失,鸟足状和岛屿状斑块占总斑块数减少了6.77%和11.34%;原始资源斑块面积减少24.2%~81.56%,人工替代引进(杨树)增加100%,干扰斑块(荻)增加63.70%,从而引起生物多样性变化;④杨树入侵、沟河引入、荻、芦扩张、自然资源无价的错误认识是造成天然湿地景观破碎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洞庭湖区自然保护区的最小面积和管理机构模式.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洞庭湖区湿地的自然地理概况 ,分析了该区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洞庭湖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南洞庭湖生态治理的基础上,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了具有淡水湖泊湿地保护特色的林果生态工程设计的3原则,即稳定性原则,保护性原则和高效性原则,以及从景观格局,群落结构和物种结构等方面实现林果生态工程优化设计的要点,该生态技术已部分得到运用,对于淡水湖泊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洞庭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为了解南洞庭湖湿地鸟类资源状况,项目组搜集整理并分析了2011~2021年的调查巡护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南洞庭湖湿地共记录鸟类26目51科22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9种,雀形目鸟类物种数最多。从区系特征来看,南洞庭湖湿地古北界和东洋界鸟类较多;从居留型来看,冬候鸟107种,夏候鸟48种,留鸟59种,旅鸟7种;水禽种类较多,主要为鹳形目、雁鸭类和鸻鹬类水鸟。研究表明南洞庭湖湿地鸟类物种丰富,保护价值较高,建议加强鸟类的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5.
南洞庭湖的湿地资源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湖南省南洞庭湖湿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湿地的种类特征及数量特征,对湿地资源综合评价,找出了当前面临的胁迫因子,提出了湿地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南洞庭湖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植物资源丰富,已查明有155科,470必,750种,其中水域洲滩的经济植物蕴藏量大,经济价值高,开发潜力大,利用前景广阔,本文分析了本地区经济植物的资源概况,经济价值及利用现状,并提出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途径和建议,为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湿地面积占全省国土地面积的3.17%。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已查明的物种有1700多个。维管植物686种,隶属308属,83科;藻类530种;湿地植被群落类型有70多个;水鸟105种;兽类27种;两栖类13种;爬行类28种;鱼类70种;底栖动物150种。并根据山西湿地所面临的严重污染、不合理开发和过度猎取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中国洞庭湖湿地和柬埔寨洞里萨湖湿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两处湿地面临的问题、社会作用、经济地位、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处湿地面临比较相似的环境问题,但洞庭湖主要以工业污染为主,而洞里萨湖则是生活污染比较严重.针对湿地污染问题提出了保护洞庭湖湿地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首次报道了洞庭湖的湖泊湿地面积为2 617.1 km2。就目前洞庭湖湿地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整合洞庭湖现有保护区形式、加强环洞庭湖湿地保护实体建设、建立起完善的环洞庭湖湿地保护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探讨了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品牌的定位与开发,从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规划、项目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南洞庭湖滨湖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评价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探讨对于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认为发展滨湖区林业应有利于维护湿地生态平衡,把重点放在优化和完善防护林体系的结构上,并提出了滨湖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原则,以及林带结构优化和林带、林网改造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南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可持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泊湿地,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由3个国际重要湿地组成的湖泊。文章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的形成原因及演替规律,研究了其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评价了动物栖息地、植物基因库、生态改善、湿地生产、科教基地、旅游度假等湿地功能,指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湖泊面积缩小、湿地功能衰退、动物种群衰减、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加剧,提出扩大湖泊面积、重视湿地资源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湿地生态农业、加快湿地污染治理的南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退田还湖工程前后洞庭湖区湿地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工程实施前后(1996年、2004年)两期TM遥感影像分析,进行湿地变化及湿地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4年,洞庭湖区湿地面积减少了3 753.99 k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了1 213.19km2,人工湿地减少了2 540.80 km2.围垦区湿地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工湿地(水稻田)大面积减少,旱地面积大量增加,同时芦苇和林地面积增加.外湖区湿地变化主要表现为天然湿地的减少和林地面积的迅速增加,主要源于苔草滩地的减少,同时林地逐渐向泥滩地方向发展.退田还湖工程对湿地的减少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仍存在一定区域内的围湖造田现象.从整体上来看,洞庭湖区的天然湿地仍处于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南洞庭湖区森林资源贫乏,引种适合当生长的树种对于发展当地林业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表明,慈竹、青皮竹和黄竹等部分丛生竹种适合在南洞庭湖区栽植,可以营造工业原料林。文章重点介绍了丛生竹在当地的繁殖与造林的技术,为南洞庭湖区发展丛生竹工业原料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BP神经网络在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BP神经网络评价原理、方法,并以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为例,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度设定、BP学习训练、BP神经网络的可行性检验进行了论述.评价结果,2001~2003年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分别为0.64、0.62和0.58,健康程度从亚健康向较不健康转变,认为必须及时采取合理的保护及湿地资源开发利用措施以逆转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西洞庭湖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西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湿地受胁迫因子,提出了保护湿地资源的具体建议,对洞庭湖湿地实现可持续经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Forest landscape ec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andscape ecology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landuse planning in recent decades and attracting much attention from resource managers and scientists in China as well as in the world. Reviews of landscape ec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have been well documented, whereas forest landscape ec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receive relatively fewer review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resent a brief review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advances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China and then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s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forest park designs, urban greenspace plann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forest eco-hydrology. Finally, the problem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forest landscape ecology in China, such as inadequate synthesis and integration, lack of basic research on patterns and processes, basic data shortage and model usage problem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which we suggest a future direction of forest landscape ecology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