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以当年生美人蕉为试材,设置了0%(对照),35%,55%,75%4个遮阴处理,进行随机区组试验,3次重复,研究了不同遮阴条件下美人蕉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园林景观中合理栽培和应用美人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照与35%遮阴处理的美人蕉净光合速率表现为双峰曲线变化规律,除12:00之外,其余时间35%遮阴处理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12:00~16:00之间的蒸腾速率,35%遮阴处理高于对照;35%遮阴处理的气孔导度表现出一直降低的变化规律,8:00~16:00之间均高于对照,其它处理的气孔导度表现为双峰曲线的变化规律;对照胞间CO2浓度始终处于最低值,3个遮阴处理均高于对照。综合分析认为,美人蕉在遮阴35%环境下不会对植株光合作用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遮阴对多年生油用牡丹品种“凤丹”根系生长的影响,以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材料进行了试验,设置5种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不遮阴(CK)、透光率为全光照的85%(Z1)、70%(Z2)、55%(Z3)和40%(Z4),并对不同处理下油用牡丹根系的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凤丹”牡丹幼苗根系总根长以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根系总表面积、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系丙二醛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Z1处理的根系总表面积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其根系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当透光率为全光照的50%~65%时有利于根系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综上所述,试验条件下透光率为全光照85%的轻度遮阴处理有利于“凤丹”幼苗根系保持良好的生理活性,透光率≥55%时显著抑制牡丹根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适宜于钩藤幼苗生长的遮阴条件,从而为钩藤人工种植技术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以苗龄为1 a的钩藤为材料,分别设置了轻度遮阴(透光率55%~75%)、中度遮阴(透光率25%~35%)、重度遮阴(透光率5%~15%)等处理,以全光照作为对照(CK),就不同遮阴处理对钩藤幼苗生长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于定植90 d后测定其形态指标(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数量、分枝数、比叶重)和生理生化指标(叶片光合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含水量、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轻度遮阴处理的钩藤幼苗其株高、茎粗和分枝数均极显著高于全光照、中度遮阴和重度遮阴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大小均表现为全光照轻度遮阴中度遮阴重度遮阴;叶片含水量、叶绿素总含量均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气孔导度表现为轻度遮阴全光照中度遮阴重度遮阴;丙二醛含量表现为轻度遮阴中度遮阴全光照重度遮阴。综合分析钩藤幼苗各项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后认为,透光率为55%~75%的遮阴处理更适于钩藤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水淹胁迫对尖叶杜英和水蒲桃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尖叶杜英和水蒲桃幼苗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水淹胁迫环境,共设置水位在土壤表面和土表上5 cm处2种水淹强度,分别水淹7、14、21、28、35天以及水淹35天后恢复正常生长7天,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水淹深度的增加,尖叶杜英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多显著低于对照,水蒲桃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一般大于对照;2种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一般都高于对照,水蒲桃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幅大于尖叶杜英。2种幼苗在水淹深度为5 cm时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除了水淹35天外,2种幼苗其他水淹处理的SOD活性均显著大于对照;尖叶杜英幼苗的MDA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加,而水蒲桃幼苗的MDA含量保持稳定。由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变化来判断,水蒲桃的抗水淹能力强于尖叶杜英。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猴樟和香樟幼苗的耐盐碱能力,以一年生猴樟和香樟幼苗为材料,采用0、50mmoL/L、100mmoL/L、300mmoL/L的Na_2CO_3和NaHCO_3(物质的量比为1︰1)混合溶液进行处理,测定幼苗叶片的SPAD值、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在5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香樟幼苗叶片SPAD值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10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猴樟幼苗叶片SPAD值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30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猴樟和香樟幼苗叶片的SPAD值、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MDA值显著提高(P0.05);随着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猴樟和香樟的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值D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猴樟幼苗的综合评价值D在10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而香樟的在5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在同一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猴樟的综合评价值D均高于香樟。实验结果表明,猴樟和香樟幼苗均能耐低浓度盐碱胁迫,猴樟幼苗的耐盐碱能力优于香樟。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垂柳幼苗叶绿素合成和光合速率的影响,以期为其育苗中科学合理的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每株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对照)、5 g、10 g、15 g、20 g共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15 g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垂柳ALA、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PGB合成酶活性、Rubisco活性和光合速率;5—7月,15 g和20 g处理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10 g处理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15 g处理;5 g处理与对照相比不会对ALA含量、PGB合成酶活性、Rubisco活性产生显著影响;8月,20 g处理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综上所述,每株15 g的施氮量有利于促进垂柳幼苗叶绿素合成和提高光合速率,育苗中建议施氮量为每株15 g。  相似文献   

7.
以25℃正常生长的苗木为对照,研究了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低温(5℃)胁迫对红花玉兰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质膜相对透性升高,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增加,且光照处理高于黑暗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且光照处理的含量小于黑暗处理;SOD活性升高,且光照处理高于黑暗处理;光照处理POD活性升高较小,黑暗处理POD活性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的提高可能是植株抗寒性机制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以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红荷(Schima wallichii)幼苗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水淹胁迫环境,进行了两个胁迫强度处理(水淹土表0cm、水淹土表5cm),通过测定各树种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了水淹胁迫对这2种幼苗以上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淹胁迫深度的增加,灰木莲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小幅波动后升高,红荷幼苗各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灰木莲可溶性糖含量在大部分时间处理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甚至低于对照,红荷的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灰木莲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后下降,红荷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两种幼苗的SOD活性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涝渍胁迫下白桦体内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以2a生白桦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涝渍胁迫对白桦叶片和茎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渍水处理条件下,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处理到第60天,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升高了27.1%和41.6%;在淹水处理条件下,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处理到第60天,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比对照升高了34.1%,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渍水处理条件下,茎中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趋势,而淀粉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处理到第60天,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都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淹水处理条件下,茎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处理到第60天,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比对照降低了19.5%,而淀粉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涝渍胁迫下,叶和茎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和0.623,并且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茎中可溶性糖含量也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4。以上结果表明,糖和淀粉的存储和消耗对提高白桦耐涝能力有着积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遮阴处理对‘绿岭’核桃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绿岭’核桃对光照的需求及适应性,研究了不同遮阴程度(80%、50%、30%)对‘绿岭’核桃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0%遮阴处理核桃种仁的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57.38%,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3.08%和3.53%;80%遮阴处理的核桃单果质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8.34 g,其纵径、横径和侧径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36.07、26.6、26.59 mm;80%遮阴处理的核桃密度和硬壳厚度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0.46 g/cm3和0.66 mm;不同遮阴处理的坏果数量极显著高于CK,80%遮阴处理的坏果数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达到216.83个/株;80%遮阴处理的内果皮发育不良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达到68.17%;不同遮阴处理的核桃产量极显著低于CK,80%遮阴处理下的核桃产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1.04 kg/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