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泡桐速生丰产林营造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怀宁县于2007年始,营造了大面积的泡桐速丰林,但在选用品种、苗木以及造林方法方面缺乏科学营林技术,降低了泡桐的产量和质量.现根据我县泡桐造林生产实践和泡桐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规律,并借鉴国内泡桐研究成果,营造泡桐速生丰产林,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北亚热带泡桐无毒苗山地造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泡桐无类菌原体苗木在江西分宜低山地造林,采用与杉木或湿地松混交种植方式,3年内泡桐长势良好,无丛枝病发生,杉木和湿地松生长也不受影响。由此可见该技术在南方北亚热带山地造林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用泡桐无类菌原体苗木在江西分宜低山地造林,采用与杉木或湿地松混交种植方式,3年内泡桐长势良好,无丛枝病发生,杉木和湿地松生长也不受影响。由此可见该技术在南方北亚热带山地造林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泡桐因生长迅速 ,材质优良 ,易于繁殖 ,近年来成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发展的一个主要树种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泡桐造林一般是采用大苗栽植 ,苗木费用较高 ,而且苗木较大 ,运输不便 ,苗木成本太高成为制约泡桐大面积栽植的一个重要因素。最近 ,我们对泡桐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埋根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取得初步成功。与此同时 ,对泡桐苗、根两用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 ,为泡桐大面积造林提供苗木(根 )保证。1 良种选择及种根处理良种是壮苗和木材优质高产的基础。所引进的无性系品种都是经过国家验收的、适宜在南方地区种植的优良无性…  相似文献   

5.
在阿拉善左旗境内选取5个试验区,观测不同时期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新梢生长长度、地径大小、冠幅大小及苗木成活率。结果表明:各试验区内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的表现规律较一致;春季造林,苗木在进入生长季后,生长缓慢,到6月后,生长速度开始加快,但与秋季造林的苗木生长量差异显著(P0.05),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显著高于春季造林生长量,而且,秋季造林成活率也显著高于春季造林成活率。因此,本地区适宜秋季造林。  相似文献   

6.
一、苗木休眠的生理 1.造林季节的影响美、加、欧洲等一些国家对花旗松起苗期和造林季节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曾作过不少试验。试验证明,春季造林的成活和生长状况比秋季好。根据苗木生理的研究证明,用12月1日以后起出的苗木造林,苗根萌生力强,高生长开始早。主要原因是对花旗松起苗期苗木休眠的生理来说,无论起苗、贮藏和造林都不适于在秋季的缘故。  相似文献   

7.
泡桐为深根性落叶大乔木。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材质轻软等优良特性、是我区群众喜爱的速生用材树种,国家已将泡桐列为全国重要造林树种之一。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泡桐可用埋根育苗。但大面积造林时,常因种根缺乏而无苗木供应。泡桐种子资源丰富,亦可用种子育苗,利用种子育苗,能够在短期内提供大量苗木和种根。而且用种子育苗,还具有利用天然杂交优势,可望选育出新的优良品  相似文献   

8.
赤峰市松山区培育的落叶松苗木,历年来都是采取春季播种,第二年秋季出圃上山造林。根据落叶松苗在不同时期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在出苗期、幼苗期采取符合生长要求的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于1999年进行了秋季播种落叶松,力求2000年秋苗木达出圃标准,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郑晓东 《防护林科技》2014,(11):114-115
不同于南方,北方地区降雨量少而且空气干燥,因此在秋季进行植苗造林活动,土壤墒情好,含水量较高,利于苗木根系的快速生长,也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北方地区秋季植苗造林技术的基础是合理选择苗木品种,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为苗木生长确保足够的空间。加强苗木栽培后的一些工作措施,确保苗木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日照长度与温度、水分等因子对泡桐顶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探明泡桐顶芽死亡原因及机制。【方法】通过日照长度处理、日照长度与营养调控及日照长度、温度和水分调控等方法,对泡桐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日照长度对泡桐苗木株高影响差异极显著,延长日照长度可促进苗木高生长,延长当年生长期;不同日照长度处理下高生长停止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8 h(8月27日)、12 h(9月3日)和14 h(9月3日)、16 h(9月10日),24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停止时间最晚,为9月24日左右,且后期切枝水培顶芽萌发率最高。2)日照长度与施肥对泡桐高生长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12 h和24 h日照长度下施肥对泡桐苗木的株高影响差异均极显著。其中12 h日照长度下施肥对泡桐苗木的高生长影响大小为:P肥PK肥K肥N肥,单施P肥或K肥在切枝水培中顶芽萌发率小,施PK肥苗木顶芽萌发率最高;12h日照长度下不同配比肥料各处理苗木高生长大多在9月3日结束,与12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停止时间基本一致,其中单施P肥与处理6(N∶P∶K=2.5∶2.5∶2.5)在9月10日高生长停止,延迟了1周。24 h日照长度下单施K肥有利于促进泡桐苗木的高生长;CK与单施K肥的切枝水培顶芽萌发率相对较高,K肥在24 h日照长度下对泡桐苗木生长发挥重要的作用;24 h日照长度下不同配比肥料各处理的高生长停止时间比较一致,在9月24日左右,与24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差异不大。3)秋季高生长停止前,进行人工环境调控(温度18℃以上、24 h日照长度)可保证泡桐顶芽不死,且能实现连续高生长。【结论】不同日照长度、日照长度与施肥调控不能保证泡桐顶芽不死或连续生长,而温度控制在18℃以上、进行24 h连续光照可以实现泡桐连续高生长。  相似文献   

11.
起运树苗注意事项纪保民时逢我国北方植树造林季节,各种树苗起运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质量,同时也影响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苗木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做好苗木起运及出圃工作至关重要。一、掌握起苗时间:起苗应在苗木休眠期进行。秋季造林所用的苗木,应在落叶后...  相似文献   

12.
泡桐育苗方法有埋根、播种、埋干、留根等,但由于泡桐具有假二叉分枝特性,苗高往往相当于主干高,生产上低干苗造林干材少、经济价值低,若采取一定的措施,当年可培育出苗高4m、地径6cm的高干苗木,有效提高造林效益.  相似文献   

13.
泡桐的繁殖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简要介绍了泡桐的生物学特性,对泡桐播种育苗、埋根育苗的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从造林地选择、造林密度、造林季节等方面介绍了泡桐的造林技术,最后从修枝间伐、高干培育、施肥等方面提出了抚育管理方法,以期对苗木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泡桐大棚容器根插快速育苗及当年造林,缩短了育苗期及培养主干的时间,便于苗期管理,降低了育苗、造林成本,由于造林时苗木根系损伤小,将会降低泡桐丛枝病的发病率。1育苗1.1种根选择种根最好选择1年生苗木出圃后余留在圃地,或从苗木上修剪下来的根。2年生苗木...  相似文献   

15.
泡桐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为了在单位面积上多生产泡桐大苗、壮苗,1980年我们在泡桐育苗过程中应用根外追肥的办法,对促进苗木生长,提高出圃率,取得了显著效果.如大丰县大兴公社阜北八队,根外施肥的苗木平均高2.95米,最大3.2米,平均胸径3.8厘米,最大4.1厘米.根际加根外迫肥的苗木平均高3.55米,平均胸径4.5厘米,最大4.7厘米.具体方法介绍如下:在7月上旬到8月下旬,于泡桐苗木快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较迫切的阶段,采用1%草木灰浸提液、0.5%尿素和1%  相似文献   

16.
以3年生不同季节造林北美红栎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造林成活率、光合速率及初期生长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造林季节的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苗木的造林质量,造林季节对其抗寒性、存活率、初期生长、最大净光合速率影响较为显著,而对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北美红栎造林在秋季造林为宜。  相似文献   

17.
徐克顺  李美 《湖南林业》2006,(10):23-23
欧美杨以其树干通直,树形高大,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泛而备受人们青睐,在绿化造林中成为农田造林、速生丰产林建设及农村四旁绿化的首选树种。欧美杨多是春季栽植,也可在秋季进行带叶栽植,且成活率高。秋季带叶栽植方法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广东台山红岭湿地松种源材料,以思茅松为对照,对湿地松在云南省双江县的育苗和苗木生长情况以及造林和造林后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 a生湿地松苗木高生长和粗生长均比同龄思茅松要快,而2 a生及3 a生湿地松苗木高生长和粗生长均比同龄思茅松慢;二者在造林成活率上没有差异,造林保存率上湿地松较思茅松要高.  相似文献   

19.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土壤水分状态较稳定。其次,从苗木的生理方面来看,苗木在落叶时已进入休眠状态,地上部的蒸腾量达到最低的程度,而根系在土壤中的生理活动仍在继续进行。这时栽植的苗木对来年的成活十分有利。秋季栽植的苗木,翌春生根发芽早,晚春干旱季节来临时已恢复正常生长,这样就大大加强了苗木的抗逆性。因此,各地应大力推广秋季造林。秋季造林多数地区采用植苗造林,就是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降香黄檀不同种苗类型及不同季节造林与林分生长关系,对宜宾地区的降香黄檀林分生长性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扦插苗造林的林分在幼林期生长速度要快于实生苗造林林分,扦插苗造林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的成活率都在90%以上,但春季造林(97.87%)的效果明显好于秋季造林(94.33%);实生苗木在春季或秋季造林对林分的树高、胸径、冠幅等性状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