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8.
王红梅 《新农村(黑龙江)》2014,(10):240-240
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胎衣不下是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及产奶,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可引起败血症,由于体温升高,精神抑郁和食欲降低而影响产奶量,甚至危及奶牛生命,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目前奶牛业生产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某养殖户电话求助,奶牛产后24h胎衣不下,请来人救治。遂与兽医师傅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诊治,经综合分析研判已无药物排出可能,须行胎衣剥离术,术后0.5h患畜发生子宫脱垂,情况危急,遂立即整复固定,经诊治情况良好,报告供广大兽医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1985~2009年以来在对区域内1200余头奶牛产后10~12小时胎衣不下及时合理的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国外的诸多牛场中,通过饲养员的饲养方式的改变与管理措施的加强以及对奶牛营
养水平的提升,可以将奶牛的胎衣不下症状控制到3%左右。然而这种症状在我国奶牛身上却具
有20%左右的发病率。因而必须要对奶牛的胎衣不下症状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奶牛的胎衣
不下症状也会引发发情推迟、产奶量下降、配种次数增多、子宫内膜炎等症状,给奶牛的生产和
繁殖带来不利影响,因而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解决奶牛胎衣不下症状,从而促进我国奶
牛繁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映东 《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13,(6S):155-155
临床中,常用当归、益母草等中草药配合抗菌素等西药,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必要时依靠手术剥离,治愈率达96%以上。在特殊情况下,也可根据条件合理采用其他办法,使病畜治愈后情期正常,配种受孕,恢复生殖机能。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中,常用当归、益母草等中草药配合抗菌素等西药,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必要时依靠手术剥离,治愈率达96%以上。在特殊情况下,也可根据条件合理采用其他办法,使病畜治愈后情期正常,配种受孕,恢复生殖机能。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