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实验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以棉花枯萎病菌、棉红腐病菌为供试菌,对菌陈、黄蒿、艾蒿等3种蒿属植物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3种蒿属植物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红腐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尤以艾蒿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强而稳定,48~96h对上述两病菌的菌丝抑制率均达80%以上;丙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强于乙醇提取物,前者的EC50为1.4785 mg/L,后者的为3.2090 mg/L.间歇振荡法、超声波法、冷浸法提取物对供试菌的72 h菌丝抑制率分别为84.34%、84.56%、88.70%,可见同种溶剂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抗菌活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黄萎病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生物学特性,测定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抑菌效果,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平极对峙培养法,定期观察和显微镜法.[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对温度和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广,营养条件与枯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需要一致;棉花枯萎病菌培养至第7 d时,抑菌效果为88.8;,棉花黄萎病菌菌丝培养至20 d时,抑菌效果为86.5;;该菌对枯黄萎病菌具有明显的营养竞争和空间竞争作用,可以溶解致菌菌丝和导致菌丝畸形.[结论]该菌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新疆地区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域(ITS)通用引物,PCR扩增棉花疫病菌、辣椒疫病菌核糖体基因的ITS1和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棉花疫病菌的ITS1和ITS2分别由206和453个碱基组成,而辣椒疫病菌则分别由174和432个碱基组成。棉花疫病菌两个菌株之间ITS1和ITS2的同源性均高达100%,而棉花疫病菌和辣椒疫病菌ITS1同源性为70.9%,其中中间区域52  相似文献   

4.
供试菌种来源 棉苗立枯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棉花黄萎病菌由石河子大学植病实验室提供。  相似文献   

5.
棉花凝集素与棉花枯萎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血凝技术检测棉花各阶段各组织的浸提液和棉花种子分离的蛋白质组分的血凝活性, 并进行枯萎病菌培养试验,结果发现:⑴棉花品种抗枯萎病能力与其种子血凝活性呈正相关;⑵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血凝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各个部位:种子的子叶,种子萌发阶段的胚根,棉苗生长阶段的根、茎的韧皮部、叶片以及授粉后种子形成的第45-55天直至成熟;⑶抗病品种种子浸提液及其分离的蛋白质组分能显著抑制枯萎病菌生长;⑷在一定范围内,较高(50-100g/0.1m#+2)的枯萎病菌菌量可能是棉花抗枯萎病基因充分表达的重要诱导因素,棉花凝集素的合成受棉花枯萎病菌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不同溶剂提取八角茴香抑菌活性物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八角茴香果实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大葱紫斑病菌(Alternaria porri)、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和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八角茴香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  相似文献   

7.
利用鉴别寄主法对40个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菌系进行了生理小种测定,同时采用nit硝酸还原酶缺陷型突变体技术对棉花枯萎病菌菌系进行了营养亲和性测定。结果表明,28个供试菌系高度侵染海岛棉、陆地棉及K102,属典型的7号生理小种,其余12个菌系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与7号生理小种略有差异;供试菌系属于一个营养亲合群,且与7号生理小种的标准菌系相亲和,与3号、8号小种的标准菌系不相亲和;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依旧以7号生理小种为主。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群体组成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以棉花枯萎病菌、棉红腐病菌为供试菌,对茵陈、黄蒿、艾蒿3种蒿属植物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3种蒿属植物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红腐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尤以艾蒿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强而稳定,48~96h对上述两病菌的菌丝抑制率均达80%以上;试验还比较了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发现提取物的抗菌活性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极性小的丙酮所得到的艾蒿提取物抗菌活性明显强于乙醇提取物,前者的EC50为1.4785mg/L,后者的为3.2090mg/L。间歇振荡法、超声波法、冷浸法提取物对供试菌的72h菌丝抑制率分别为84.34%、84.56%、88.70%,可见同种溶剂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抗菌活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利用药用植物薄荷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种过一年薄荷[Mentha haplocalyx var.piperascens (Malinv.)C. Y. Wu, et al.]的茬田土壤,人工接种棉花枯萎菌培养物,或接种病土进行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薄荷茬土可抑制土壤棉花枯萎病菌,在对照发病率为67.8-81.7%的情况下,防病效果达49.6-64.9%。薄荷草粉碎物以土重0.5-1.0%的用量及薄荷油以0.025-0.05%的用量处理严重感染棉花枯萎病菌的土壤,防治枯萎病的效果为43.9-74.3%。2000-10000ppm薄荷油稀释液熏蒸处理PDA平面上培养的枯萎病菌孢子,可完全抑制孢子萌发;500-1000ppm的含量仍可抑制约40-60%的孢子萌发。500-10000ppm的薄荷油稀释液,在48小时内,均可将生长茂盛的枯萎菌落几乎完全熏蒸致死。本研究为薄荷 - 棉花轮作防治棉花枯萎病提供了一些依据,展示了利用薄荷制剂防治该病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夹竹桃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夹竹桃茎叶提取物对玉米小斑病菌、小麦纹枯病菌、黄瓜褐斑病菌和棉花红腐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夹竹桃提取物对4种病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同一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同一质量浓度下对不同的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棉花抗感品种根系分泌物及其对枯萎菌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方法测定抗感棉花品种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及其质量浓度;同时,分析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棉花枯萎病菌菌落生长、厚垣孢子形成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感棉花品种根系分泌物含9种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组氨酸和甲硫氨酸为抗病品种‘抗岱16’的特有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丝氨酸为感病品种‘冀棉11’的特有氨基酸。每株‘冀棉11’根系分泌物中葡萄糖和蔗糖的质量分别是‘抗岱16’的4.5和4.4倍。‘抗岱16’的根系分泌物能够抑制枯萎病菌厚垣孢子的形成和萌发。研究还表明,6月和10月时,棉花根围土壤中枯萎病菌数量达到高峰,且抗病品种‘抗岱16’根围土壤中枯萎病菌的数量始终低于空白对照和感病品种‘冀棉11’。  相似文献   

12.
棉花黄萎病菌致萎毒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室培养棉花黄萎病菌,用查彼克培养基,在25℃下培养15天是病菌致萎毒素产生的适宜条件。病菌危害棉花导致棉株凋萎死亡的毒素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其组份多为糖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酸性氨基酸占21.2%,碱性氨基酸占8.9%,电泳分离出13条蛋白质条带。棉花品种中棉所10号和FR-1棉苗在病菌毒素稀释液内浸至65小时,病情指数分别达到70.45和47.73。  相似文献   

13.
雪绒花抑菌棉--冀审棉653:冀审棉653是由河北省棉花专家通过海岛棉与陆地棉远缘杂交将抑菌基因“轮枝毒素拮抗因子”转移到植株体内培育而成。“轮枝毒素拮抗因子”能够有效抑制棉花体内病菌生成,尤其对棉花枯潢萎病的致病因子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极强的抑制作用,不仅能附着在病菌表面,破坏病菌的新陈代谢系统,抵制病菌的再生,而且能持续抵抗土壤及外界病菌的侵入。 神奇的棉花树——美国珂字棉UF239  相似文献   

14.
王兰  黄丽丽  冯宏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27-5929
[目的]明确新疆南疆地区棉花枯萎病菌致病性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为南疆地区棉花抗病育种和棉花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12个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代表菌株在4个长绒棉品种上进行致病力测定和AFLP分析。[结果]根据病情指数将南疆不同团场的菌系致病力划分为中、弱2个类群;方差分析和对应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菌系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极显著差异,4个海岛棉品种和12个菌系可聚集成4类。选用9对EcoR I和Mse I引物组合,对供试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0.52的相似水平上,全部菌株被分为4个AFLP群。[结论]新疆南疆地区不同团场间的棉花枯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显示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枯萎病是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枯萎病菌的培养对枯萎病抗性鉴定至关重要。针对5个不同来源(河北曲周、鸡泽、保定、乌鲁木齐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分别命名为QF、JF、BF、WF、PF)的枯萎病菌7号生理小种,设置了8种培养基及2个培养温度处理,研究菌的生长速率、产孢数及孢子的致病力,以筛选适宜的枯萎病菌及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枯萎病菌BF产孢量最大,棉花枯萎病感病品种冀棉11接菌QF、JF、BF以及WF 35 d后仍未发病或者发病不明显,PF致病力最强且使冀棉11在接菌后25~30 d出现枯萎病症状;Czapek固体培养基培养的菌落生长速率为1.29 cm·d-1,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PSA-200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的枯萎病菌产孢量显著高于PSA-75和Czapek,PSA-200总产孢量最大,Czapek总产孢量最小;Czapek液体培养基产孢数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且培养4 d为宜,但培养温度25和30 ℃之间产孢量差异不显著。该结果为棉花枯萎病菌筛选及其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对黄萎病菌(Verticllium daliae)、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的早期抗性反应,确定了转hpa1Xoo基因棉花株系T-33悬浮细胞适宜的培养条件,并成功获得了T-33和其出发品种Z35的悬浮细胞。以1:20的比例,将T-33悬浮细胞与黄、枯萎菌分生孢子液分别共培养0~24h,发现T-33悬浮细胞在0~6h对两种病原菌的抗性能力较强,悬浮细胞死亡率显著低于Z35(P0.05〉。与Z35相比,在3h和6h时,针对棉花黄萎病菌T-33悬浮细胞死亡率分别低52%和35%,针对枯萎病菌分别低42%和25%。说明hpa1Xoo编码的harpinXoo表达赋予转基因棉花T-33悬浮细胞系对两种病原菌的抗性高于其出发品种Z35。  相似文献   

17.
棉花秸秆腐解提取液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棉花秸秆腐解提取液对棉花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0.5、1.0、1.5 g/L的棉花秸秆腐解提取液,均对棉花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随接种后时间的延长及提取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大,接种后144 h,1.5 g/L腐解提取液的抑菌率达到30.12%,以此计算棉花秸秆腐解提取液的有效中浓度(EC50)为2.5 g/L.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棉花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对棉花枯萎病菌激活蛋白的提取及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从感染枯萎病的棉花组织中分离培养棉花枯萎病菌,置于不同温度下以不同转速进行培养,获得该菌的最佳发酵条件为26℃、200r/min、72h,菌丝干质量可达3.611g,为大量提取棉花枯萎病菌激活蛋白奠定了基础。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激活蛋白进行提取后,电泳检测发现,在分子量为51kD附近有一条较为集中的电泳谱带。用激活蛋白1 000倍、1 500倍、2 000倍稀释液分别处理2个棉花品种(新陆中7号、新陆中32号)的种子,以清水作对照,检测激活蛋白对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活蛋白能够提高2种棉花种子的发芽率、促进胚根生长,其中稀释1 500倍时的促进效果最明显,分别为:新陆中7号发芽率90%,胚根长6.04cm,胚根鲜质量85.78mg,胚根干质量8.89mg;新陆中32号发芽率85%,胚根长5.12cm,胚根鲜质量77.41mg,胚根干质量8.56mg。表明棉花枯萎病菌激活蛋白具有高效的诱导激活活性,为研制低成本的蛋白生物农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3株棉花内生菌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效果。[方法]以棉花枯萎病菌为试材,采用平板对峙法将3株内生菌菌悬液、上清液、菌挥发物分别对峙棉花枯萎病菌研究3株内生菌拮抗效果。[结果] 3株内生菌菌悬液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效果为O>T>DG3-1;3株内生菌上清液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效果为T>O>DG3-1;3株内生菌菌挥发物对棉花枯萎病菌拮抗效果为DG3-1>T>O。并对抑制过的枯萎病菌菌丝形态进行显微观察,结果显示,菌丝出现空腔、断裂以及细胞壁部分溶解。重新培养抑制过的枯萎病菌,枯萎病菌可以正常生长,但生长较慢。[结论] 3株内生菌对枯萎病菌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南繁区棉花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为筛选其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从海南省南繁棉花区采集病样分离得到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炭疽病菌(HNNC8)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最适p H值分别为7~9和6~8;连续黑暗条件较适合菌丝生长;菌丝在以麦芽糖、阿拉伯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以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水浴处理5 min。温度过高或过低酸性环境都会影响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萌发,且不同的碳源、氮源亦会影响病菌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