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银杏传粉对雌花生长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银杏花粉促进雌花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试验研究了花粉和花粉植物激素粗提液对银杏雌花生长及其内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示:银杏雌花在“吐水”后5d生长量达到高峰;在“吐水”时用花粉植物激素粗提液涂抹胚珠可使雌花在处理后5d继续生长,但在第10d亦达到峰值,花粉携带的植物激素不足以促进雌花的生长与坐种。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雌花在授粉前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没有增减;但是授粉  相似文献   

2.
银杏为雌雄异株、风媒传粉植物。其雌花为裸露的胚珠,胚珠在传粉期不仅负责捕捉和识别空气中漂浮的花粉,而且形成花粉进入胚珠体内的通道和贮存花粉的结构,因此胚珠结构对银杏传粉效率和繁殖成效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半薄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技术观察传粉前后银杏胚珠形态与结构特征的变化,以揭示银杏适应风媒传粉的机制。结果表明:银杏胚珠发育过程中珠柄原基于当年12月首先发生,翌年1月珠被原基分化;3月中旬珠心组织和珠托分化形成,珠心组织分化的同时,周围珠被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在珠心上方围合形成珠孔道,珠心内则分化形成孢原细胞;3月下旬胚珠珠孔开始开张,珠孔道伸长,珠心组织靠近珠孔端细胞发生解体死亡,贮粉室逐渐形成,孢原细胞逐渐伸长转变为大孢子母细胞;4月上旬,珠孔开张达到最大,并形成向外翻卷的漏斗状,珠孔处产生传粉滴,珠孔道的长度达到最长,贮粉室上方形成开口,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此时为传粉授粉最佳时期;传粉结束后传粉滴消失,珠孔、珠孔道及贮粉室闭合,雌配子体发育进入游离核阶段。以上结果显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生态演化,银杏胚珠已经具备了许多适应于风媒传粉过程中接受和识别花粉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和郑1142的花粉在超低温(-196℃)保存1~2a后,冷冻花粉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冷冻保存的郑1142花粉授粉后所产生的种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同对照相比也没有发现变化,保持原自交系特征  相似文献   

4.
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和郑1142的花粉在超低温(-196℃)保存1 ̄2a后,冷冻花粉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冷冻保存的郑1142花粉授粉后所产生的种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同对照组比也没有发现变化,保持原自交系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一代杂种碧珠为供体诱导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研究了离体雌核发育初期胚珠中过氧化物酶(POD)及其同工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初期即未受精胚珠接种后13 d内,胚珠中POD及其同工酶活性变化明显,其中总的过氧化物酶(POD)、NADH过氧化物酶(NADHPOD)、生长素过氧化物酶(IAA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呈上升趋势;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CO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的活性呈先下降后略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银杏是我国特有树种,果材两用,经济价值高。富阳县在七十年代初银杏产量大幅度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干形通直、出材率高的雄株砍伐过多,导致雌雄花粉比例失调。我们采用人工挂雄花枝的方法,促进了雌花授粉,达到了显著的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豆科牧草苜蓿、小冠花和百脉根异花授粉,胚珠败育现象显著,种子实际产量远低于理论产量,但有关其授粉后的花粉管引导和受精后胚胎发育的基础数据缺乏。方法采用人工授粉方法,对3种豆科牧草花粉管引导和胚胎发育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并结合田间数据进行胚珠败育统计分析。结果3种牧草柱头授粉最佳时期为花药开裂阶段,柱头角质层是其花粉管穿入花柱的机械屏障;苜蓿授粉2 h后花粉萌发,8 h后花粉管生长并到达胚珠,24 h后75%的胚珠处有花粉管到达;小冠花和百脉根花粉管萌发生长到达胚珠的时间比苜蓿快,授粉4 h后即观察到花粉管生长到达胚珠,8 h后2种牧草96%和100%的胚珠处均有花粉管分布。进一步的荚果结实观察发现:苜蓿、小冠花和百脉根授粉后胚珠败育严重,平均败育率分别为87.67%、78.00%和81.33%,荚果内败育胚珠的位置具有随机性。以上结果表明:授粉后不同牧草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速率明显不同,尽管小冠花和百脉根的花柱比苜蓿长,其花粉管生长引导速度比苜蓿快;从到达胚珠的花粉管数量来看,3种牧草花粉数量均可满足其胚珠受精需要。结论3种豆科牧草胚珠败育并非由于受精前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引导限制,而是和受精后的胚胎发育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豆科牧草苜蓿、小冠花和百脉根异花授粉,胚珠败育现象显著,种子实际产量远低于理论产量,但有关其授粉后的花粉管引导和受精后胚胎发育的基础数据缺乏。【方法】采用人工授粉方法,对3种豆科牧草花粉管引导和胚胎发育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并结合田间数据进行胚珠败育统计分析。【结果】3种牧草柱头授粉最佳时期为花药开裂阶段,柱头角质层是其花粉管穿入花柱的机械屏障;苜蓿授粉2 h后花粉萌发,8 h后花粉管生长并到达胚珠,24 h后75%的胚珠处有花粉管到达;小冠花和百脉根花粉管萌发生长到达胚珠的时间比苜蓿快,授粉4 h后即观察到花粉管生长到达胚珠,8 h后2种牧草96%和100%的胚珠处均有花粉管分布。进一步的荚果结实观察发现:苜蓿、小冠花和百脉根授粉后胚珠败育严重,平均败育率分别为87.67%、78.00%和81.33%,荚果内败育胚珠的位置具有随机性。以上结果表明:授粉后不同牧草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速率明显不同,尽管小冠花和百脉根的花柱比苜蓿长,其花粉管生长引导速度比苜蓿快;从到达胚珠的花粉管数量来看,3种牧草花粉数量均可满足其胚珠受精需要。【结论】3种豆科牧草胚珠败育并非由于受精前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引导限制,而是和受精后的胚胎发育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9.
1993-1994年对引种生长良好但自然授粉座果率低的江苏大佛手银杏品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试验,在晴好天气下用0.2%浓度的花粉液喷雾授粉,银杏座果率达68.57%-96.94%;在阴雨低温为主的天气下授粉,座果率仍达47.5%-72.88%,生产上宜在晴天用喷雾法授粉,以利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0.
在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未受精棉花胚珠的纤维分化,发现在离体条件下,开花前2d的胚珠与开花当天的胚珠纤维分化相似,而开花前4d胚珠纤维分化则相对滞后。100μmol·L^-1的香豆素完全抑制纤维的分化,却促进胚珠的生长。在胚珠培养过程中,对开花当天的胚珠及培养液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也进行了测定。并对以上结果与纤维分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5.
鸡腿菇菌丝体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案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水稻套袋测自交结实率因光强减弱、通气不良和湿度增高的穗部环境,不利于光合作用,并助长霉变感病,妨碍正常结实,使测得的实际值偏低,不适于不育水稻育性的群体遗传分析.在套袋作业未臻完善的条件下,掌握不育株的标准在田间逐株鉴定自然结实率,仍为保证不育水稻育性鉴定准确性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杂交茄子新品种"呼茄5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茄5号是以9101-1-3-3为母本,8802-1-2-2为父本配制的1代杂种。该品种中熟,始花节位7节~8节。果实椭圆形,果皮黑红紫色,光泽度极强,耐老化,萼片带绿色,果肉紧密,绿白色,商品性好。平均单果重量450g左右,露地每667m2产量4 500kg左右,适宜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条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