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多年的试验表明,红松不同的造林密度,造林投入成本不同。造林密度大不仅造林成本高,而且初次透光抚育提前,经济效益低。造林后20a,每公顷4444株与每公顷3330株的造林密度林分相比,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一般红松造林以每公顷3330侏的密度为宜,在立地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块,适宜每公顷2500株的造林密度,并进行林粮间作。  相似文献   

2.
文冠果是中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本文从种子采集、种子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文冠果在吉林东部山区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生林冠下营造红松,应选择下阴坡、半阴坡的中下腹下缓坡、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段,实行顶浆造林。栽植密度:郁闭度在0.4-0.6时,2000-3300株/hm^2,郁闭度0.3以下时,3300-4400株/hm^2;0.6以上为1500株/hm^2左右。幼林抚育要进行5a,造林10a进行透光抚育伐,20a左右伐除上层阔叶树时,保留具有培育前途的阔叶幼树,从而形成高稳产的阔叶红松林。  相似文献   

4.
徐永昶 《沙棘》2003,16(3):28-28
青海东部山区缺少阔叶硬材树种 ,只在很少的次生林区生长有桦树 ,以及在广大干旱山区宅旁零星生长的榆树。因而这里农民群众必需的小农具用材 ,完全靠购买或去次生林区砍取 ,黑刺是青海地区对沙棘的俗称。建国以后 ,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 ,在这里的荒山造林中 ,许多地方开始营造了成片的黑刺林。到了 6 0年代 ,黑刺林长起来后 ,首先开始解决的是小农具用材。以后随着黑刺造林面积的增加 ,有不少村做到了小农具用材基本自给 (少数黑刺不能做的仍需购买 )。这既给群众节约了资金 ,又十分方便。 80年代 ,作者撰写《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  相似文献   

5.
红松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文章阐述了红松的形态特性,从阔叶林地的选择、整地、适时造林、红松栽植、保水剂的使用、苗木栽植等6个方面介绍了阔叶林冠下红松的造林技术以及红松幼苗抚育后的苗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改进后与改进前的造林苗铲的数据、优缺点和实际应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造林苗铲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栽植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红松苗木不足,促进红松人工林的迅速发展,我们于2005年春在草河口镇于西沟村,选择东南坡,坡度18°的地方,进行了13年生红松幼树移栽造林试验,共移栽1000多株。据2008年8月份调查,保存率85%,平均树高3.33 m ,直径3.9cm ,各年平均树高生长:2008年为0.46m ,2007年为0.48m ,2006年0.50m ,2005年(即栽植当年)0.15m ,2004年(栽植前1年)0.50m。  相似文献   

8.
红松是重要的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本文从造林地选择、整地方法、苗木选择、造林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红松在梅河口地区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介绍了紫苏育苗、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和紫苏籽采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在红石林区,引进了银中杨、黑林1号杨、黑林2号杨、黑林3号杨、小黑14号杨、白城2号杨、吉林杨、迎春5号杨、中黑防、大叶山杨、中绥12号杨、晚花杨、沙乘草杨、美洲黑杨14个杨树品种进行工业原料林适栽品种选择,结果表明,银中杨为东部山区工业原料林的首选杨树品种。总结了银中杨在东部山区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2.
山区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豫西山区面积广,石厚土薄,立地条件差,降水量少且多集中在7月~8月。造林成本高,成活率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发展。笔者结合多年山区造林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总结出几项适用的造林措施和技术。实践证明,造林成果显著,成活率一般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10余年对红松嫁接苗造林的跟踪管理,总结和研究了大边沟地区红松嫁接苗造林及后期管理技术,提出了红松嫁接苗在栽植后尽早结实,提高果实产量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17个试验地模拟各种形式的造林,对两种方法进行充分对比证明,大面积造林和林间0.6hm^2左右小面积造林采用方法1较好,而在林内小块造林或郁闭度0.3以下的疏林下造林采用方法Ⅱ更好。  相似文献   

16.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优良的生态经济型乡土树种,随着近年来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采用嫁接繁育红松在苗木生长和促进结实等方面较实生苗繁育更具优势,尤其在红松更新面临困难时,嫁接苗繁育更要受到重视。文章根据大边沟林场近10 a红松嫁接苗造林管理经验,重点总结了红松苗嫁接、造林、管理方法和经济效益,并对嫁接的红松与常规红松林的优势做了简要分析,旨在为当地红松林管理和生产提供借鉴,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2年生容器苗进行了带状、林下及中孔径下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方式造林,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和高生长量明显高于裸根苗,缓苗率大大低于裸根苗。  相似文献   

18.
在立地条件较差的陡坡山地进行丛状造林,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山地,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迅速恢复森林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陡坡丛状造林效果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陡坡丛状造林以3株一丛或5株一丛为宜,在不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林地,初植密度以4 400株.hm-2为宜;立地条件较差,坡度较陡,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林地,以6 600株.hm-2为宜;丛状造林保存率能达到70%以上,蓄积量比对照区提高38%~50%。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多年生产育苗和造林实践,重点总结了红松实生苗嫁接改良及造林技术,在育苗、嫁接和造林等关键技术方面,均做了重点的总结。可供从事红松育苗和生产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红松引种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近30 a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红松在大连市中北部地区生长表现良好,造林保存率达到33%~88.7%,在林龄10 a以前其生长速度略低于赤松和樟子松,但从其生长期长、材质优、综合效益大的特点上看,认为红松在本地区更具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