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工移虫生产蜂王浆和培育蜂王是模拟蜜蜂自然育王规律,此方法费工费时,质量和产量都较低。试验研究表明:根据蜂群自然繁殖规律,利用配套专利工具(多功能组合式王笼、多功能王台巢脾)和技术,让蜂王成片地往王台里产卵,不用移虫,其方法简便。试验结果表明:养蜂100群,人工移虫生产蜂王浆和培育蜂王需6人以上,不移虫生产蜂王浆和培育蜂王只需1人,王浆单产增加40%,提高工效6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开发蜜蜂王台产卵育王技术与方法,以意大利蜜蜂为试验材料,利用蜜蜂王台产卵育王器培育蜂王,检测此育王法的幼虫接受率及蜂王质量,包括蜂王初生重、蜂群繁殖力和卫生清理行为,并以人工移虫育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幼虫接受率方面,蜜蜂王台产卵育王法与人工移虫法相比差异显著(P<0.05),王台产卵育王幼虫接受率显著低于人工移虫育王法。但在蜂王初生重、蜂群繁殖力和卫生清理行为方面,王台产卵育王法显著优于人工移虫育王法(P<0.05)。说明采用王台产卵育王技术可以将蜂王发育的营养与环境条件调整至更优水平,从而培育出繁殖力和抗病力强的蜜蜂良种。  相似文献   

3.
人们服用蜂王浆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要想获得更多蜂王浆就必须人工取浆.取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移虫.把巢中的虫移走,才能把蜂王浆取出来.对于年岁较大的养蜂人来说,移虫非常困难,因此在这十几年的养蜂实践中我一直在寻找让蜂王在浆碗里产卵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进行不同性状育王群培育蜂王王台接受率和蜂王初生重试验,了解不同体色育王群培育蜂王的接受情况和蜂王初生重。采取3个不同育王群在单式和复式移虫前同时不涂抹蜂蜜和蜂王浆、涂抹蜂蜜或蜂王浆王台的接受率和蜂王初生重。结果显示涂抹蜂蜜(70.00%)和蜂王浆(86.67%)对王台接受率影响不显著(P=0.276),不同性状的蜂群培育王台接受率没有差异(R114号=75.00%,R93号=67.04%,R18号=76.48%,P=0.683),蜂王的初生重也没有显著的差异(W114号=0.1987g,W93号=0.1831g,W18号=0.1909g,P=0.203)。此结果说明对王台涂抹蜂蜜和蜂王浆不会提高王台接受率;不同性状育王群对蜂王的初生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交尾群管理是饲养蜜蜂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培育良种蜂王的前提,交尾群管理针对性不强,易导致蜂群飞逃。本文主要讨论春繁过程中引起交尾群飞逃的因素及相应措施,发现免移虫育王技术与人工移虫育王技术的王台接受率为76.66%和71.50%,交尾率分别为72.22%和71.70%;交尾群的蜂群来源不同时,其飞逃率分别为:46.67%和11.53%;疾病发生与否的飞逃率为53.84%和14.81%。表明应用中蜂免移虫育王技术可有效提高育王成功率,双王交尾群应当避免来源于不同基础群,更应当做好保温、营养补充等预防措施,避免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蜜蜂杂志》2014,(4):46-46
<正>为了解决蜂王浆生产中人工移虫的难题,在国家现代蜂产业技术体系研究项目(No.nycytx-43和No.CARS-45)连续六年资助下,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先后不断研发和改进了九套模具,至今免移虫产浆技术已成熟。应广大蜂友的需求,将从2014年2月开始对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蜂业》2016年第2期刊登了周伟和邱汝民老师《蜜蜂育种与引种探讨》一文,文中部分观点我有不同看法,希望和大家交流。文章中提到"复式移虫培育出的蜂王体型小,产卵不规则。复式移虫蜂王浆过剩,导致处女王发育不正常,有的似乎与工蜂相似,复式移虫导致蜂王浆过剩,工蜂泌蜡使王台口增高,幼虫与王台中的蜂王浆分离,无法取食营养造成处女王不健康,体型小而营养不良"。《程序化养蜂法》第三节育王条件对蜂王质量的影响中介绍了养蜂科技人员用4组条件相似的蜂群为哺  相似文献   

8.
饲料是影响熊蜂的繁育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探讨了不同饲料对密林熊蜂蜂王的存活、产卵以及成群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糖水、添加蜂王浆的糖水、蜜水和添加蜂王浆的蜜水4种饲料中,添加了蜂王浆的糖水组和蜜水组蜂王比没有添加蜂王浆的饲料产卵时间提前了3d;添加蜂王浆的蜜水饲料蜂王的存活率和产卵率最高,分别为52%和40%,而糖水组的存活率和产卵率最低,分别为28%和20%。对于成群数,添加蜂王浆的蜜水组和糖水组为16%,成群率最高,添加蜂王浆的糖水组成群率最低,为8%。可见,添加蜂王浆的蜜水组对蜂王的繁殖和蜂群的壮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合理选用王台基吗?台基是生产蜂王浆的必需用品,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材料和规格的王台台基,对移虫的接受率和蜂王浆的产量都有直接的影响。塑料台基的推广不但使蜂王浆的产量较蜡质台基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大大地减轻了生产蜂王浆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塑...  相似文献   

10.
移虫育王法     
幼虫的移植 ,是用移虫针从工蜂房内将适龄的雌性幼虫挑取出来 ,移到人工王台 (蜡碗或者塑料王台 )内。移虫可分为湿式移虫和干式移虫 ;一次移虫和复式移虫。1 .如何获得适龄幼虫2 .5日龄以内的工蜂幼虫移植到人工王台内 ,都可以由哺育群哺育成发育正常的蜂王。用于培育蜂王的雌性幼虫虫龄越小 ,育成的蜂王的一对卵巢里的卵巢管的数量就越多。但刚刚从卵孵化的幼虫不到 0 .1mm ,难以看清 ,移植时容易将其弄伤。人工培育蜂王 ,通常采用1 2— 2 4小时的幼虫。为获得 1日龄左右的小幼虫 ,通常将蜂王饲养在 5框箱内 ,以限制其产卵量 ,并且容易找…  相似文献   

11.
对萧山浆蜂和本地意蜂产浆的王台接受后,台平均产浆量和批次平均产浆量等主要产浆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萧山浆蜂的产浆王台接受率,台平均产浆量和批次平均产浆量均显高于本地意蜂;(2)采用萧山浆蜂其总产浆量可比采用本地意蜂的增加190%。通过试验认为,萧山浆蜂的产浆性能大大优于本地意蜂。  相似文献   

12.
糠氨酸是蜂王浆中的蛋白质和糖类产生美拉德反应而生成的主要产物,它的含量随着存贮条件、加工条件、存放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其检测方法简单、成熟,因此糠氨酸的含量能够有效地反映蜂王浆的新鲜度,是评价蜂王浆品质和新鲜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2011年国内外发表的与蜂王浆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和专利为依据,对国内外蜂王浆的研究和专利公开情况进行了汇总,从地域和研究领域的角度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并重点介绍了蜂王浆的质量评估、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生理药理功能验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抑菌圈实验方法测定不同蜜粉源植物蜂王浆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作用。试验用蜂王浆分别是产浆型意蜂和产蜜型意蜂所产的油菜蜂王浆和荆条蜂王浆;受试菌株包括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研究结果显示:油菜蜂王浆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且产浆型意蜂所产的油菜蜂王浆对受试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产蜜型意蜂品系所产油菜蜂王浆,两种意大利蜂所产的油菜蜂王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优于枯草芽孢杆菌;油菜蜂王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也较强,两种蜂王浆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大肠杆菌;产浆型意蜂所产的荆条蜂王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均高于产蜜型意蜂所产的荆条蜂王浆,然而,二者的抑菌效果弱于油菜蜂王浆。研究表明,不同蜜粉源植物的蜂王浆抗菌效果不同,油菜蜂王浆对受试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效果均比荆条蜂王浆强,产浆型意蜂所产的蜂王浆对受试菌的抗菌效果优于产蜜型意蜂所产的蜂王浆。  相似文献   

15.
在贵阳地区以三个意蜂品系、三种管理方式进行了春季生产效益比较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揭示出蜜(y)、浆(x)产量间呈负的相关关系(r=-0.84)。同时,还提出了用蜜浆单价比(P)来衡量不同蜜浆产量组合间的经济效益。经比较分析,就现阶段我省春季蜜浆价格而言。养蜂者宜采用浆蜂原种、按产浆为主的方式生产;或选用浆本杂一代,按蜜浆兼顾的方式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6.
蜜蜂人工饲料对蜂王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王浆的产量及品质受蜂种、蜜粉源、气候、泌浆蜂日龄以及取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外界缺乏蜜粉源的情况下生产蜂王浆,蜂王浆的产量及品质还受饲料种类和饲料品质的影响。从蜜蜂天然饲料和人工饲料两方面评述了饲料对蜂王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生产的蜂王浆为研究对象,从24~72 h每隔4 h设置一个收获时长,共设置13个收获时长,采用1日龄幼虫进行蜂王浆生产.研究时长因子对蜂王浆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收获时长蜂王浆样品的单台产量随采收时长改变而变化的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相同的生产时长条件下.采取56、64、68 h这3种采收时长时,蜂王浆的单框产量与对照组(72 h生产时长收取蜂王浆的单框产量)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其他9个生产时长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2)单台产量随生产时长的增大呈不完全增加趋势.产量最低的是24 h的蜂王浆.单台产量为0.051 0 g;最高的是72 h的蜂王浆,为0.568 6 g.  相似文献   

18.
把蜂王浆雪花膏与按传统配方所制的雪花膏从几个质量标准方面进行了比较 ,初步得出蜂王浆作为一种营养物添加到雪花膏中不会影响雪花膏的质量 ,反而会增强传统雪花膏的吸湿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08~2009年国内外蜂王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8~2009年国内外蜂王浆的研究和专利公开情况进行了综述。从年度、地域和研究领域等方面对研究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就蜂王浆的成分测定、基因与蛋白质组分析、生理药理学功能验证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最新专利公开信息和新兴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蜂王浆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蜂花粉对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王浆主蛋白基因(mrjps)表达及蜂王浆产量、质量和组成的影响。选取蜂王、群势基本一致的意大利蜜蜂9群,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群蜜蜂:油菜花粉组,饲喂油菜花粉;土连翘花粉组,饲喂土连翘花粉;对照组,不饲喂花粉,自然采粉(主要为鬼针草花粉)。试验周期为2个月,试验时间为2017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利用凯氏定氮法和水解法分别检测油菜花粉、土连翘花粉和鬼针草花粉粗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与含量;每组选3只9日龄工蜂进行mrjp1~mrjp9和黄体基因e3(yellow⁃e3)相对表达量的检测;检测各组蜂王浆产量、质量及水溶性蛋白和氨基酸组成与含量。结果显示:3种蜂花粉粗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均为油菜花粉>土连翘花粉>鬼针草花粉,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3种蜂花粉单一氨基酸(组氨酸除外)含量也表现为油菜花粉>土连翘花粉>鬼针草花粉,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9日龄工蜂头部,mrjp1、mrjp2、mrjp3、mrjp4、mrjp5和mrjp7相对高表达,mrjp6、mrjp8和mrjp9相对低表达,油菜花粉组、土连翘花粉组和对照组mrjp1、mrjp2、mrjp3、mrjp4、mrjp5和mrjp7的相对表达量之和分别占mrjps总相对表达量的99.94%、99.94%和98.60%。与对照组相比,饲喂油菜花粉和土连翘花粉显著提高了mrjp1、mrjp2、mrjp3、mrjp4、mrjp5、mrjp7和yellow⁃e3的相对表达量(P<0.05),且油菜花粉组上述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土连翘花粉组(P<0.05);饲喂油菜花粉和土连翘花粉显著降低了mrjp6、mrjp8、mrjp9的相对表达量(P<0.05)。油菜花粉组蜂王浆产量最高,其次为土连翘花粉组,对照组最低,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油菜花粉组和土连翘花粉组蜂王浆的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组蜜蜂所产蜂王浆水溶性蛋白和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综上所述,不同粗蛋白质含量的蜂花粉对西方蜜蜂mrjps基因的表达及蜂王浆产量的影响不同,对蜂王浆质量和组成的影响不大。3组蜂群相比,采食油菜花粉组具有营养功能的mrj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蜂王浆产量最高。由此可见,对于西方蜜蜂繁育或蜂王浆生产,油菜花粉可作为一种优质的营养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