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矛盾的世事     
<正>在我国古时候,有一个人既卖矛又卖盾。他首先向人们介绍他的矛,说他的矛锐利无比,任何盾牌都无法阻挡;接着又介绍他的盾,说他的盾坚硬无比,任何矛都奈何不了它!旁边有一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戳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这就是成语自相矛盾的典故。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很多人都在为赊销头疼,但在农资行业中却有一些人能及时收到预付款。笔者有一个观点,欠款变现款难度非常大,但是只要方法得当,从欠款变预付款就会很容易,因为收预付款比收现款容易得多。当农民拿着钱去买东西时,农民心里想的是:我把钱花给谁是值得的?我们先思考一下,当农民要提前把钱给你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呢?其实就两个字——好处。我提前把钱给你,你给我什么好处。只要你好处给得够多,并且能打动他,他就愿意把钱给你。这个好处包括礼品,还包括你给他拟定一个很好的种植方案,让他的投入成本更低、产出更高。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农民在心理  相似文献   

3.
正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个"洞穴理论":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活在洞穴里,我们见到的世界都是太阳照射进洞穴的投影,我们却以为那是全部的世界。然而真实的世界却在洞穴之外,在看得到太阳的地方。这和中国的"坐井观天"是一个意思。很多时候,我们因受到环境的限制,能够了解和接触的现实都是不完整的。美团创使人王兴说:中国只有4%的人有本科以上的学历。如果你是本科生,你接触的圈子就以本科生居多,所以你就会忽视大多数的人群。  相似文献   

4.
正前些天,笔者在一个农资店和店主以及他的老客户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店里来了一个陌生的农户想要购买农资,他一直使劲地砍价,最后,店主为了做成这单生意,就真的降价卖了。买东西的农户走了以后,这个店主的老客户说了一句话意味深长的话,像是开玩笑,又似乎很认真:"我上次买的时候,你都没有给我便宜!你净坑老客户!"老客户走了以后,我问店主:"你当着你老客户的面,给一个新客户降价,比他来买时的价格都便宜,你都不担心老客户难过吗?"  相似文献   

5.
《种子世界》2006,(2):18-18
财富的意义 如果你是一位拥有大量的财富、享有很多成就的企业家,或者是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无论你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就是你一定要对社会尽到责任.提到微软的创办人比尔·盖茨,起码美国人里至少有一半都会佩服他,因为他是全世界最有钱的企业家.另外还有一半人会尊敬他,这并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因为他创造了、捐助了全世界最大的基金会.特别是他要帮助非洲落后地区的人们,为他们的身体健康,为孩子们的教育做出贡献,最终为了使非洲摆脱疾病和贫穷.如果比尔·盖茨只有金钱那一面,那么他只是个首富而已.而比尔·盖茨今天在人们的心目中,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不知道一个非常有钱的死人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一个人死了之后还有那么多财富有什么意义.也就是说,一个人、一个企业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财富与社会来分享.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把"人、才、物"粘合在一起的一种胶水,一个能使三者协调运营的润滑油。事实上,推销文化肯定比推销产品受欢迎,一旦你的文化吸引了他,或说他接受了你的文化,他就容易接受你的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1.怂恿者:他是那种会推动你,让你思考的人。他会一直地让你有动力早起做事,尝试并将事情变为可能。你会希望这个人充满活力并保持热情。这是灵感之声。2.支持者:他是一个大粉丝,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并且还是一个为你和你的工作进行狂热传播的人。让他得到奖励,持续让他们参与。这是动力之声。3.怀疑者:他是魔鬼的代言人,常常会指出一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人都有落魄的时候,落魄时,你最怕见到谁?又最想见到谁?有一年同学相聚,热热闹闹一大桌,一个同学忽然说起了一段往事:那一年,他在深圳,一连三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晚上,睡在冰冷的天桥下,白天去餐馆里吃别人剩下的饭菜。有一天,他正趴在餐桌上,狼吞虎咽着一盒剩饭。突然,他发现有一个人正吃惊地看着他,竟然是他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带有使命感活着的人,他的人生格局便会更加壮阔;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自然就有了担当,因为责任同样会放大我们做人做事的格局。提升格局,看起来很抽象、很遥远,但是并不妨碍我们从现在做起,想想你的责任、使命,想想每天准备怎么过,如果领悟到了,恭喜你,成功的路上你又快人一步。所谓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人处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看问题会存在眼光的局限性,从高处和长远的角度看,很多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而有节奏,而你的思维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年又过去了,看着那些同行们为了要账东奔西跑,吃饭的心情都没有,内心突然涌出来一阵悲伤,笔者忍不住想问:做农资,到底是做的什么?写过一些关于不赊销的文章,很多农户看到后就不乐意了,说,你不赊别人赊,离了你难道还就用不上农资了?难道你种地依靠的就只是农资?你以为赊销给你农资的那些人都是慈善家?他们赊出去的钱是不要利息的?笔者不建议农民去喜欢赊销的门店买农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既然把农资赊销给你,一定会把利息计算进去,民间借贷的利息大家都知道,差不多是两分钱,所以到最  相似文献   

11.
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绛州人,一个气质儒雅的艺术家,一个敏于思而健于行的人……这个人是谁?他就是创造了我国四大名砚之一——绛州澄泥砚新辉煌的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最年轻的副会长蔺涛,200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成为山西省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之一,并由他揽到我国砚台行业仅有的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2.
<正>前段时间,笔者在农资店待了十多天,好多人问最大的感受是啥,笔者脑子里第一反应竟然是:那些不专业的业务员太折磨人了!是的,一天在门店可能要接待好几个,甚至十几个业务员,遇到不专业的很尴尬,你撵人走吧,显得你不礼貌,但去做其他事情又不好意思。无独有偶,这几天一个朋友也向笔者诉苦说,他遇到了一个业务员让他很为难。那个业务员是接手的老市场,原来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中国盆景界存在什么问题?到底怎样进行革新?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本刊苏放同志直率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但这只是他个人的观点,不代表编辑部。我们发表此文意在就中国盆景的革新发起一场新的讨论,欢迎大家就这个问题来稿或来信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希望能借此机会,创造一个不回避任何问题和矛盾、真正能畅所欲言的空间,有没有结果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这场争论对我们中国盆景,对我们自己能有更多的了解和新的发现。欢迎中国盆景界的全体同仁们都来参加这次讨论,我们将在本刊中陆续辟出专栏发表这些文章。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太多人,已经丧失了耐心我收到了一条留言:刚从上家公司离职,找工作找了七八份都没有满意的,焦虑。于是我回复:如果有人告诉你找七八份都没有满意的是正常的,你就不会那么焦虑了。好了,我告诉你,这完全在正常范围内。反倒那些每次没找几个就确定了的才危险。如今我创业,招人筛简历,有一种人我基本会直接pass,不会约面试。这种人通常连续好几份工作都做不满一年,有的只有四五个月。甚至,有的人给我投简历的同时,他也才刚进现在的公司几个月。因为这种情况通常说明:很可能他是个极其没有耐心,极其容易厌倦的人。  相似文献   

15.
当长得背圆腰阔、五大三粗的游吉云向你讲述着鲜花及它的内涵时,你也许觉得他是在讲从别处听来的故事,大多数人都想不到他就是由城重庆花卉零售业界“第一人”、“郁金香鲜花屋”老板。 赔本没失爱花情 说游吉云是“第一人”,并不是指他经营的规模是重庆市量大企业,而是因为他是重庆市最早把鲜花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的人。 今年33岁的游吉云从小生活在一个后山坡长满野花的美丽的地方,因此与鲜花结下了不解之缘。1991  相似文献   

16.
<正>你会说话吗?如果你被问及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会说话吗?"如果你扪心自问这样一个看似"俗不可耐"的问题时,你对自己的信心又有几许?说话,真的是太过重要了!其实这是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一方面,自己在人前争相告白"我,会说话!"一方面,又在嫉妒别人的口才与才思敏捷,常常脱口而出:"他,真会说话"!  相似文献   

17.
在朝鲜语中,白桔梗的发音是"道拉姬"(也作"道拉基"),据说这是一个姑娘的名字. 从前在朝鲜金刚山住着一个姓道的老人,靠种田勉强度日.他有一个漂亮又孝顺的女儿,叫拉姬.拉姬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女两人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不久看书,读到一则这样的寓言——每个人出生时,天使都要送给他一样礼物:一种是愚蠢,一种是聪明。有位叫伊莎贝尔的女孩,接到天使给她的愚蠢的礼物时,把它扔进了垃圾箱。天使知道后,义正词严地对她说:"愚蠢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份额,只是各人在多少上有差异。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你必须拥有你的愚蠢,光靠聪明终会导致你的许多失败或不如意。"然而,伊莎贝尔根本没把天使的劝告当回事,决不让一丝一毫的愚蠢进入自己的大脑。于是,她的记忆力强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产品销售推广过程中总会涉及到新产品的销售。在新产品销售推广伊始,客户总是不肯接受,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新型产品之所以不为客户所接受,首要原因在于:客户对你所推广的新产品不了解、不信任,于是持观望或怀疑态度。任你口若悬河把产品夸成一朵花,但客户没有亲眼见证产品品质,没能亲身体验产品给他带来的好处,他就不会相信你所说的。说得多不如说得妙,任何产品的推广,我们都要在诚信  相似文献   

20.
今年1期,润宁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带你领略了日本人家庭园艺的简单和精致。本期我们又请夏猫——一个远嫁日本的中国姑娘,带你品味日本人园艺生活的细腻和灵秀,感受日本园艺商业服务的贴心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