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更好地落实奶业振兴战略,促进江苏奶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养殖环节综合效益,本研究基于2010—2019年奶牛养殖统计数据和成本收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法从养殖场户数量、年末存栏量、牛奶产量、生产布局变迁、成本收益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江苏地区奶牛养殖业的生产结构与发展特征、养殖收益变化,并与全国奶牛养殖业发展水平相比较。结果表明,近10年来江苏地区奶牛生产总体稳定,规模养殖比例和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养殖布局逐步变化,五大主产区生产优势明显,大规模养殖场的生产水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明显存在着奶牛养殖的单位成本逐年增加,原料奶价格起伏导致养殖场成本利润率不稳定,大规模养殖场规模量产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江苏地区奶牛养殖效率和产业竞争力,应进一步优化规模养殖场的成本控制体系和大规模养殖场的内部管理体系,降低养殖综合成本、提升产出效率,从全省层面优化奶牛养殖环节的组织方式,建设优质奶源基地,提高原料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运用2015年新疆和吉林4个调研县(乌鲁木齐县、奇台县、前郭县、乾安县)细毛羊养殖场的微观调研数据,对不同养殖模式下细毛羊养殖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对比,在考虑家庭用工成本的情况下,规模养殖场的养殖纯收益显著高于散户,在生产、销售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分析了影响细毛羊规模养殖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良种化程度偏低、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饲草料供应紧缺、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缺乏有效监管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晨阳  马广旭  刘春  王济民  辛翔飞 《世界农业》2021,(2):45-53,131,132
本文基于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广西以及云南6省(区)共251个肉鸡养殖场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对肉鸡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和成本收益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除少量鸡粪废弃外,肥料化是肉鸡粪便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向。从资源化处理后的鸡粪类型和销售路径看,养殖场户鸡粪肥料化利用方式具体有自用、免费赠送、鲜粪出售或有机肥出售等几种。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肉鸡养殖场户鸡粪处理成本收益分析发现,当前鸡粪处理成本偏高,资源化利用带给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不显著,且不同肉鸡品种、不同地区以及不同规模肉鸡养殖场户之间鸡粪处理的成本收益均存在较大差异。从总体上看,除了种养分离以及有机肥使用成本高,弱化了还田需求之外,鸡粪资源化处理成本高、资源化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也对鸡粪资源化利用推进产生了阻碍。因此本文建议,应合理规划种养规模和布局,加强鸡粪处理与利用的规范化管理,扶持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设施建设,引导畜禽粪便资源化产品市场体系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寻影响规模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找到提高规模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方法】运用实证方法对四川省新津县63个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资金投入规模、经营者文化程度、政府支持和是否参加合作社对生猪规模化养殖的投入产出率和成本利润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养殖场应加强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行业应加强组织化程度,政府应给予良好的指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猪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养猪场的养殖成本也不断上升。养殖场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猪常见疾病的防治。当前养殖场内的猪种类较多,一旦发病就会对养殖场产生极大的影响,降低养殖场的收益,制约着养殖场的持续发展。要想增强养殖场的经济利益,确保种猪的成活率,应该做好猪的综合防治工作。本文主要对猪疾病的种类进行分析,并针对具体的疾病提出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牛奶消费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奶牛养殖具体成本收益进行分析,能够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对实现规模化和精细化奶牛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对比分析了不同规模下奶牛养殖的成本及收益,并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以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不同规模奶牛养殖的成本效益及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曼玉  李彤  刘希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3):232-238
追求奶牛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对促进我国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比 不同规模奶牛养殖的成本收益状况,借助成本收益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EA 模型)实证方法,研究不同规模 下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及生产效率问题。结果表明,4 种饲养规模全要素生产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中规模、大 规模、小规模、散户,且随着时间变化,规模化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较快,规模化养殖的比较优势逐 渐显现出来,是我国奶牛养殖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受"三聚氰胺"事件及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尤其是规模化奶牛养殖利润出现了下滑。基于2004—2017年中国奶牛养殖成本收益数据,分析了不同规模下奶牛养殖的净利润变化趋势;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不同规模下不同影响因素与奶牛养殖净利润之间的相关性。最后,针对不同养殖规模下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成本效益典型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养殖户和种植户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分析成本和效益组成并对其进行经济性评价,以临安山坞里规模养殖场为案例,用不考虑外部性收益(社会环境效益)和考虑外部性收益2种方法对其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表明,把养种一体化结合在一起建造沼气工程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环境社会效益较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昊忠市刹通区千头奶牛规模养殖场的精饲料原料、粗饲料市场、规模养殖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成年母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宁夏银川、吴忠和银北的14个规模化养殖场、14个奶牛养殖园区和23家中小规模养殖散户,3种饲养模式下饲养的18 909头奶牛,按不同饲养模式进行分组调查,并对不同饲养模式下的奶牛多发性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分类调查。结果表明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园区和中小散户的:①奶牛日单产分别为:29.31 kg、21.74 kg、22.43 kg;②繁殖障碍分别为:26.85%(2 385/8 884)、18.15%(274/1510)和19.64%(98/499);③乳房炎分别为:21.26%、23.00%、23.47%;④消化系统疾病分别为:1.91%、3.33%、11.65%;⑤围产期疾病分别为:13.81%、15.92%、23.20%;⑥犊牛疾病分别为:10.84%、27.33%、21.43%;⑦外科、呼吸和寄生虫等疾病分别为:10.99%、10.83%、10.73%。由调查结果可知:目前宁夏奶牛乳房炎、繁殖障碍、围产期疾病、犊牛疾病多发,而传统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天津奶牛养殖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研究表明:提高规模化程度,有助于降低原料奶生产成本,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增加奶农收入。在影响奶农收入的诸多因素中,牛奶销售价格居于首位,生产成本居于其次;各因素对奶农收入的影响与饲养规模相关;主产品产量和牛奶销售价格对农民饲养意愿的影响较为突出。为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增加奶农收入,建议对原料奶实行优质优价和地方最低保护价,合理确定奶牛养殖总存栏量和布局,鼓励适度养殖,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应用,持续提高奶牛单产,率先实行"蓝箱"政策试点,加大补贴力度,用好"黄箱"政策,充分发挥奶农协会和奶农合作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养殖模式及存栏规模牛场奶牛生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86家奶牛群体改良(DHI)参测牛场的生产性能数据进行了综合统计,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法探究了养殖模式(规模化牧场和小区)及饲养规模对牛只生产性能是否存在影响,同时比较了近年来不同规模奶牛场生产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山东省DHI参测奶牛场以规模化牧场为主,牧场的存栏规模以300~600头最多,其次为300头以下、600~1000头、1000头以上。不同养殖模式和养殖规模牛场之间在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牧场养殖模式下牛群平均胎次、生奶产量和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小区模式;不同养殖规模牛场生产性能比较显示,日产奶量、校正奶量和305天奶量均以300头以下牛场为最高(P<0.05),乳脂率以1000头以上牛场为最高(P<0.05),乳蛋白率以600~1000头存栏规模的牛场最高(P<0.05)。从近7年校正奶量变化情况看,存栏600~1000头的奶牛场校正奶量上升趋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阿菲金奶牛发情监测系统在吴忠市利通区辖区内奶牛规模养殖场的使用情况.牧场牛群管理使用该系统的益处,分析了阿菲金发情监测系统在奶牛规模养殖场中的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3个牛场2009~2010年参与DHI测定的成年母牛的泌乳期数据为资料,用Wood模型通过SPSS的非线性参数和决定系数来拟合泌乳曲线并分析泌乳曲线参数在不同牛场和胎次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牛场估测的泌乳曲线模型参数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导致部分泌乳特性参数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牛群选育或饲养管理或二者共同的结果.因此,分析泌乳曲线应与牛场自身的饲养管理和选育程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中国中规模生猪生产的成本与收益,探究提高生猪产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更好地指导生猪产业发展,运用2004—2013年数据,分析了中国中规模生猪生产环节每头生猪的成本与收益的各项具体指标,总结了中国中规模生猪生产环节成本收益的现状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物质与服务费用占生猪产业总成本的90%以上,饲料费用和仔畜进价不断上涨以及其所占成本比例较大是导致生猪生产成本上涨和效益低下的原因,生猪生产收益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最后提出了提高养殖技术与研究投入、推进规模化经营与组织化程度等降低生猪生产成本和保障食品安全与价格稳定、增强产业链联系、促进生态养殖等提高生猪生产收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运用2004-2011年我国奶牛养殖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分别从全国层面和省份层面对比分析了奶牛养殖模式(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与原料奶生产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散养和小规模的TFP小于中规模和大规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规模和大规模奶牛饲养的规模效应日益凸显;从省份层面看,原料奶生产的TFP是否随养殖规模的扩大而增加或者缩小,在不同省份之间存在差异:内蒙古和吉林的TFP随养殖规模扩大而增大,相反地,山东和河南散养模式的TFP相对更高;全国层面和省份层面的研究都显示,2004-2011年间我国原料奶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推动。  相似文献   

18.
以规模猪场为研究对象,从基础设施控制、相关工作人员控制、生物控制以及预防接种控制这4个方面入手,围绕如何在规模猪场有效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规模猪场安全生产工作在解决规模猪场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提升规模猪场产成品市场竞争综合实力,实现规模猪场经济效益目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In the paper, three farms of Jiansanjiang Farming Bureau and five villages in of Dayushu Town in Fujin county randomly were taken as data source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household behavior of reclamation and agricultural area under different land systems, and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d production scale, arable land use structure, household behavior and economic benefits. By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eclamation and agricultural area can be found, whi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gricultural land reform for achieving a more suitable socio-economic of efficient use and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场的常发病和难以防治的疾病,危害奶牛业的发展,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现就奶牛乳房炎的危害、类型、病因、诊断、防治等进行综述,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