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芋污斑病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邹慎茂梁宗贵仪秀芳于谅文侯成晓王志葵(山东省即墨市植保站266200)近几年,随着出口创汇农业的发展,芋头已成为我市重要的出口创汇作物之一。由于芋头种植面积连年增加,芋头产区连作重茬等原因,导致芋污斑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  相似文献   

2.
通过发病蕉叶组织分离培养和回接致病性测定表明,在海南省发生的香蕉污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核菌(Rhizoctoniaspp.)侵染所致。调查发现,高温多湿、通风透光较差和荫蔽的蕉园发生重。采用清洁蕉园和药剂防治,取得了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煤污病的类型、病原、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平果县园林植物煤污病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利仕 《广西植保》2003,16(1):16-17
煤污病是一种很普遍的病害 ,发生在多种木本植物的幼苗和大树上 ,其病原主要有 2种 ,子囊菌亚门核菌纲小煤怠目小煤怠属 (Meliola)和腔菌纲座囊菌目煤怠属 (Capnodiam) ,主要为害叶和枝干 ,在平果县以腔菌纲座囊菌目煤怠属 (Capnodiam)为主。1 为害情况  根据调查 ,在平果县发生煤污病的园林植物主要有 :茶花、米兰、夹竹桃、含笑、白兰、茉莉、桂花、紫薇、苏铁、海桐、人面果、杜鹃、小叶榕等 ,主要分布于街道、厂矿企业及机关单位院内 ,发病枝、叶上覆盖一层煤粉状的黑霉 ,阻碍光合作用 ,影响正常的生长和观赏 ,严重时引起枝条干枯 …  相似文献   

5.
崔风高  于长军 《植物医生》1997,10(6):4-4,10
花生网斑病(Phoma arachidicola)发病快,蔓延迅速,引起中后期大量的落叶,直接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是急待防治的花生主要叶部病害.自1992年以来,通过对该病的系统调查,摸索出一套实用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葡萄污叶病及其防治措施王义平(新疆吐鲁番市红柳河园艺场838000)葡萄污叶病是褐斑病的一种,在吐鲁番地区以污叶为主。由于气候变化,该病有上升趋势。污叶病为叶部病害。病斑圆形,直径达1cm,有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形,边缘红褐色,叶背有污褐色的霉状物,病...  相似文献   

7.
斑翅果蝇的发生,对郧阳区樱桃销售造成了一定影响。通过防治试验研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压低春季虫口基数,减少成虫产卵量,最大限度降低虫果率。  相似文献   

8.
芋疫病是芋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其分布范围较广,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发生普遍,该病主要侵害芋的叶片、叶柄以及球茎,一般田间发病率在20%~30%,严重时发病率达100%,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采集了湖南省涟源市和益阳市赫山区芋疫病致病病原菌,并对其进行显微观察和描述.同时,本研究还调查和记录了田间芋疫病不同部位发病症状,初步明确了该地区芋疫病田间发生流行规律:3月上中旬至4月中下旬始发,6-9月进入发病高峰期,10月气温下降发病渐趋缓和.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田间芋疫病的防治方法,旨在为今后该地区芋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崔会平 《植物医生》2008,21(2):28-29
竹煤污病又称竹煤病、竹煤烟病,该病在我国各竹区的多种竹子均有分布.影响竹子的光合作用和呼吸功能,从而降低竹类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甚至引起竹木死亡.  相似文献   

10.
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哈密瓜汁多味甜 ,清凉爽口 ,深受消费者喜爱 ,经济效益高 ,且又是理想的前茬作物 ,有利于后茬作物的增产 ,可实行粮、棉、油行间套作 ,农民种瓜的积极性很高。巴盟从 1991年左右开始从新疆引种种植哈密瓜 ,到 2 0 0 0年种植 1 3~ 2 0万hm2 ,每年种植的品种有 4 0~ 50个。主要品种有 :抗病皇后、早皇后、新皇后、新太后、860 1、86 1、甘密宝、西域 3号、西域1号和杂交皇后。 1996年发现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 ,近几年发生严重。巴盟地区 5月上旬播种哈密瓜 ,6月上旬见斑点病病斑 ,7月份严重。小瓜表面见不到病斑 ,大瓜上病斑清楚可见。病…  相似文献   

11.
烟草脉斑病识别及防治石鸿文张世清(河南省信阳地区植保站)(河南省信阳县长台乡农技站)近年来,各地烟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不少烟区烟草脉斑病的发生,逐年加重,极大地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此,特介绍该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供生产上的参考。一、烟草脉斑...  相似文献   

12.
杜文亮 《植物保护》1982,8(5):34-34
棉花尖翅蛾Pyroderces simplex,Walsingham,常与棉花红铃虫混合发生。 一、形态特征 成虫:小形蛾子,头平滑,口吻发达,触角丝状,下颚须很短,胸背突起为黑褐色的瘤状。前翅较尖,前缘脉和亚前缘脉为白色的鳞片,内横线为白色鳞片的带,其前端有一黑点,其余为灰褐色与白色相间的鳞片。翅脉发达,R_3、R_4、R_5共柄,臀脉基部分叉。后翅较前翅狭,披针形,缘毛长,灰黑色。跗节五节,紫色与白色相间。 卵:卵粒与红铃虫卵粒相似而稍小,似谷粒状,  相似文献   

13.
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在黑龙江省发生普遍而严重。本试验是1974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实习农场进行,有两种药剂防治效果很好。 试验用大豆品种为东农4号,5月5日播种,小区面积100平方米,两个重复。8月5日喷药,每亩用药液150斤。9月10调查,每小区调查中、上部100个复叶,分4级记载,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玉米灰斑病是祥云县山区、半山区玉米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2006~2008年对全县玉米主要种植区的10个乡(镇)进行系统调查,并就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熟期,8~9月份为发生为害高峰期.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玉米品种、海拔、种植密度及方式、施肥等影响病害发生程度.当地常用化学防治药剂中,以苯醚甲环唑类、丙环唑类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昆明地区梨煤污病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煤污病由仁果粘壳孢[Gloeodes pomigena(Schw.)Collby.]引起,主要危害梨果实.在果皮表面形成一层水痕状黑灰色霉状物,菌丝着生于果实表面,少数菌丝侵入到果皮下层,严重影响梨外观品质[1].该病1998年来在昆明地区砀山酥梨上发生,危害严重,未防治果园病果率达100%.现将梨煤污病发生规律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观赏植物煤污病的症状表现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国 《植物医生》2005,18(4):14-15
煤污病又称煤烟病、叶霉病、腻斑病、油斑病,在花木上发生普遍,影响光合作用、降低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甚至引起死亡. 1为害种类 煤污病分布广泛,冬青、八角金盘、石榴、牡丹、柑橘、米兰、桂花、香石竹、苏铁、山茶、紫薇、夹竹桃、五色梅、罗汉松、玉兰、月季、菊花、芭蕉、金钱草、黄蝉、茉莉、栀子、番石榴等观赏植物上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湖北植保》2001,(5):29-29
花生网斑病又叫褐斑病 ,纹斑病 ,是近年来发生趋重的一种新病害 ,2 0 0 0年滑县发生严重 ,造成花生中后期大量落叶 ,减产达 2 0 %~ 40 % .症状 :网斑病一般从花针期始始发 ,发病盛期在结荚期至成熟期 ,主要为害叶片 ,也为害叶柄和茎 ,植株下部叶片先受害 ,沿主脉主生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小点 ,周围有明显的褪绿圈 ,后形成边缘呈网纹状 ,不规则形褐色病斑 ,一般不透过叶面 ;若遇多雨天气 ,病斑较大 ;叶片一旦染病 ,极易脱落 ,叶槽茎受害 ,起初为小褐点 ,年扩展为边缘水渍状 ,中央凹陷、长条形成椭圆形病斑。病原及发病条件 ;该病病原为花生…  相似文献   

18.
蒋日盛 《植物医生》2000,13(4):22-22
近几年来 ,用于速冻加工出口创汇的毛豆在我县发展迅速 ,但灰斑病发生较为普遍 ,尤其是1998年 ,一般田块因病而无法用于加工的豆荚占20%~30% ,重病田达到80%以上 ,经济损失严重。为此 ,笔者对其发生进行了调查 ,并对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 ,现介绍如下 :1症状与病原1.1症状幼苗及成株均可染病。幼苗期发病 ,子叶上出现圆形或半圆形稍凹陷的红褐色病斑 ,病情严重时 ,可导致死苗。成株期叶片、茎秆、豆荚、籽粒也可发病。叶片上病斑初期为红褐色小点 ,以后扩展成圆形 ,边缘深褐色 ,中央灰白色 ,潮湿天气 ,背生灰色霉层 ,后期病斑…  相似文献   

19.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常用杀菌剂对茭白胡麻斑病病菌的抑菌活性。供试药剂抑制该病菌菌丝生长的活性高低排序为咪鲜胺戊唑醇丙环唑多菌灵,EC_(50)0.002 3~0.151 7 mg/L。安全性试验表明,连续施药3次后,25%咪鲜胺乳油处理对茭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而25%丙环唑乳油处理明显减少孕茭数量和重量。进一步开展田间防效试验,使用25%咪鲜胺乳油12.50 g/667m~2(制剂用量)喷雾3次后,对茭白胡麻斑病防效达到77%以上,且防效随用药剂量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诸暨市近年茭白种植面积稳定在666.7hm2左右,种植的多为单季茭,品种以八月茭为主。茭白胡麻斑病在茭白种植面积扩大之后已成为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田块产量损失10%~20%,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为有效控制此病,笔者近几年在田间开展了此病的消长动态观察及防治方法探讨。1发生为害及消长动态观察茭白胡麻斑病的病原菌为长蠕孢属菰平脐蠕孢(Helminthosporiun zizaniaeNishik.)真菌。发病初期先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为椭圆形褐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情严重时,叶片上密布上百个病斑,并愈合成不规则的大斑,最后叶片干枯。此病如果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