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霍乱基因缺陷菌株双型联合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株(血清型为5∶A)用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NTG)处理,从3000多个克隆中筛选出9株链霉素依赖性基因缺陷型菌株(Cstd株),经20代连续回复突变测定,除1株外,其余8株表型稳定。将8株Cstd株用小鼠做毒力比较试验,其中5株加注链霉素表现毒力,不加注链霉素则不表现毒力;用小鼠做免疫力测定,其中Cstd-1和Cstd-7能保护10个最小致死量(MLD)同型强毒菌的攻击。将Cstd-1株与另一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1059株(血清型为8∶A)的链霉素依赖型菌株Pstd-6混合,用小鼠做双型联合免疫试验,结果小鼠能抵抗C48-1和P1059两株强毒菌混合培养物10个MLD的攻击,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采用Carter荚膜群鉴定法,并参考Heddleston热稳定抗原鉴定法,对从安宁河流域分离的37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和中监所提供的C48-1株菌进行了血清学鉴定。37株菌中,鸭源32株,鹅源4株,鸡源1株。鉴定结果表明,有37株为荚膜A群菌,占97.4%,其中A∶5型34株,占89.5%,A∶2型3株,占7.9%;1株为荚膜B群菌,占2.6%。少部分菌株具有明显的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3.
日粮中钙磷水平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及机体钙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用276只1日龄AA肉用公雏,随机分成23组,每组12只,采用随机试验及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日*粮中钙、磷、维生素D3的不同供给水平对雏鸡生长及*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2周龄肉用仔鸡日粮*中,高钙、宽的钙磷比(Ca=1.2%,Ca:AP=2.67:Ca-*1.1%,Ca:AP=2.75:Ca=1.0%,Ca:AP=2.86)阻碍*雏鸡生长,降低饲料转化效率,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低磷日粮(AP=0.35%)使雏鸡生长显著下降,骨骼发育不良。在日粮中磷满足的情况下,雏鸡可以承受相应的高钙(Ca=1.2%,Ca:AP=2.67)。日粮中钙磷的适*宜比例为:1.8~2.2。  相似文献   

4.
黑麦草幼穗培养直接成苗和微繁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文品  杜丑新 《中国草地》1994,(3):65-67,54
本文研究了多花黑麦草幼穗离体培养直接成苗和微繁殖。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附加0.5-1.0mg.L^-1或0.5mg.L^-12,4-D时幼穗成苗率较高,分别达48%和75%;幼穗可不切段直接培养;在MS培养基中附加2mg.L^-1BAP时微繁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对鸭瘟、鸭霍乱紧急防治措施作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鸭瘟、鸭霍乱多价卵黄抗体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和8.3个C48-1强毒菌的攻击具有100%(8/8只)中和能力,对鸭瘟强毒(100个LD50)和C48-1(8.3个)攻毒后5~6小时注射4倍稀释卵黄抗体2.0ml/只,具有100%(6/6只)保护(口服有83.3%保护);分别以正常量和5倍量的鸭瘟弱毒苗免疫2月龄鸭,5~6小时后攻鸭瘟强毒,结果无一存活,鸭瘟弱毒苗和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攻击获50%(3/6)保护,7天获83.3%(5/6)保护。A群菌苗免疫后6天对C48-1攻击获66.7%(4/6只)保护,12天获100%保护。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C48-1攻击获33.3%(2/6)保护,7天获83.3%保护;巴氏杆菌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能明显抑制巴氏杆菌生长并有溶菌现象出现;复方痢菌净、喹乙醇、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对多杀巴氏杆菌高度敏感(17~41mm)。  相似文献   

6.
采用瘘管手术方法对3头生长牦牛在饲喂代谢能ME均为9.6MJ/kgDM,粗蛋白(CP)为8%和12%的日粮时的复胃氮代谢与瘤胃、肠道消化代谢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升高后,生长牦牛瘤胃氨氮浓度由3.3升至5.9mg/100ml(P<0.01),瘤胃内氮的消失率由1.9%升到21.1%(P<0.01)。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基本不变(平均69.1gCp/kgDOM);一昼夜进入十二指肠的食糜量及食糜干物质量基本不变;食糜总氮、氨氮及非氨氮量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非氨氮增加20%:非氨氮中微生物氮的比例由45%降至39%(P<0,05);日粮DM,OM,CP和ADF整体消化率分别提高12.9%、13.4%、34%和22.3%(P<0.01)。日粮CP由8%升至12%后,生长牦牛瘤胃TVFA中乙酸比例由54%降至43.5%(P<0.01).丙酸比例由24.8%升至28.4%(P<0.05),丁酸比例也由21.1%增至28.5%(P<0.01)。同时C2/C3比由2.19降至1.54(P<0.01)。  相似文献   

7.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基本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将多杀性巴氏杆菌(P.m.)C48-1株(Heddleston1型;Carter分型5:A)灭活后全菌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0骨髓瘤细胞在PEG1000作用下融合。用全菌包被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获得了23株能稳定分泌抗P.m.1型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培养2个月和冻存3个月后复苏培养,均能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23株腹水ELISA效价分别从10-3—10-11,无免疫沉淀性,也无凝集性。Ig类型鉴定表明,3株属于IgM,20株属于IgG。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23株单抗只与P.m.1型起反应,而不与P.m.3、4、16型起反应,也不与禽类易感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李氏杆菌起反应,具有型的特异性。用IC8H9腹水建立的夹心ELISA方法检定P.m.1型菌株,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也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8.
用经过选择的离多杀巴氏杆菌自然弱毒株R1-23菌株制成的鸡霍乱固体培养口服弱疫苗,其安全剂量接近于200个免疫剂量,该口服疫苗两次饮水免疫的最适总剂量为每羽50亿个活菌,最佳间隔时间为48小时,免疫鸡第二次饮苗第3天即可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率(7/8),免疫鸡对异型强毒株P1059(8:A)P2723(9:A)和同型强毒株C48-1(5:A)滴鼻攻击的近期保护率平均为5/16,6/10,和9/10,  相似文献   

9.
以MTT比色法检测鸡脾淋巴细胞转化效果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本研究运用MTT比色法以正交试验对鸡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的最佳条件(conA量、血清种类和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血清种类和浓度如何,低剂量ConA(2.5~10μg/ml)可以获得较好的转化效果。当ConA的量确定时,低浓度鸡血清(0.5%~1.25%)的转化效果优于高浓度(2%~3%):5%犊牛血清优于任何浓度的鸡血清;无血清培养基优于血清培养基。其最佳组合为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加ConA2.5μg/ml。  相似文献   

10.
氯霉素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工合成的氯霉素-牛血清白蛋白(CAP-BSA)为包被抗原,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为竞争的半抗原,两者与一定量的抗CAP单抗(CAP-McAb)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理想的包被抗原浓度为1.25μg/ml,抗CAP-McAb工作浓度为1:12000,酶标二抗工作浓度为 1: 5000,可测最适范围为 1ng/ml-100ng/ml,最小检测量为0.1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 62%和 5. 19%。得到回归方程 y =1.2730- 0.6745x(r2= 0. 9779)和标准曲线,从而建立了快速定量测定 CAP含量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整个测定时间为6小时。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龄去势对獭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淘汰公獭兔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年龄去势对生长速度、屠宰性能和皮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于3-3.5月龄、2.5-3月龄和2-2.5月龄去势,在3个月的饲养期内,生长速度分别比对照兔提高18.34%(P<0.05)、24.78%(P<0.01)和17.56%(P<0.05);而料重比除了3-3.5月龄去势组比对照兔增加了21.72%外,其它两组分别降低了34.42%和29.54%;去势对屠宰率及肌  相似文献   

12.
磷酸盐含氟量对肉仔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磷酸盐不同含氟量饲养肉仔鸡试验1.1试验方法1.1.1试验鸡群 选用同批次AA肉仔鸡120只,公母混养,进行0周龄~8周龄饲养试验。1.1.2试验设计采用单因子3水平、4重复试验设计。1.1.3饲粮营养水平 0周龄~4周龄日粮代谢能为12.27MJ/kg,粗蛋白质20.48%,Ca0.98%,P0.61%,添加油脂1.5%;5周龄~8周龄日粮代谢能13.17MJ/kg,粗蛋白质18.94%,Ca1.03%,P0.58%,添加油脂2.0%。采用含氟0.076%、Ca32.19%,P13.60%的…  相似文献   

13.
乌骨鸡蛋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乌骨鸡种蛋按蛋形指数分为A(≤72.0%)、B(72.1%-74.0%)、C(74.1%-76.0%)、D(76.1%-78.0%)、E(≥78.1%)五组进行孵化,结果表明:五组包骨 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82.6%、86.1%、90.2%、87.2%、82.5%、C组显著高于A、B、D、E各组(P〈0.05),并极显著地高于A组和E组(P〈0.01),蛋形指数为74.1%-76.0%的乌骨鸡种蛋孵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不同形式微量元素添加剂对奶牛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魁梧  庄苏 《畜牧与兽医》1996,28(4):151-153
为了比较两种不同类型微量元素添加剂对奶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1991年3月~1992年5月在南京取单产在6000kg以上的荷斯坦奶牛48头,按年龄、泌乳量配对分A、B、C三组,分别饲喂901奶牛添加剂和经螯合的多微蛋白料精。结果表明(1)两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均产奶分别增加1.6~1.78kg和2.83kg,增奶率分别为7.3%(P<0.05)和12.97%(P<0.05)。(2)参试牛试验前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出现变化,除LDH、γ-GT、ALB上升外,AST、ALT、AKP、P、Ca、G、血清1分钟胆红素有程度不同的下降。进而表明微量元素添加剂有保护家畜免疫系统、提高奶牛生产效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了①A、B、C三个质量等级胚胎的分割效果;②五种不同冷冻方法冷冻裸露半胚的存活情况;③冻前培养3.0、1.5~2.0、1.0小时的裸露半胚存活率。结果①A、B、C级胚胎的分割成功率分别为95.8%(92/96)、7且.4%(70/98)、30%(6/20),三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②半胚冷冻前以20%FCS-PBS液培养3.0小时后,以五种不同冷冻方法冷冻,均未获得存活半胚;③半胚冷冻前培养3.0、1.5~2.0、1.0小时后,以添加10%而聚糖的10%甘油+0.1M蔗糖/PBS液冷冻,分别获得了0%(0/45)、68.8%(11/16)、75.0%(9/12)的存活率。结果表明,胚胎质量是影响胚胎分割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半胚冷冻前的培养时间是影响裸露半胚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仔猪饲料添加剂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10个小组,再用三种中草药配方(代号为A、B、C),各配方按0.5%(A1、B1、C1)、1%(A2、B2、C2)、1.5%(A3、B3、C3)的比例分别加入相同基础日粮中,对断奶仔猪进行增重、料肉比、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得到:A配方(麦芽20g、山楂20g、陈皮10g、苍术10g、黄精10g、白头翁10g、板兰根10g、地榆5g、大蒜5g、生姜5g等10种草药原料)比对照组,增重提高17.9%(P<0.05)、料肉比降低9.72%(P<0.05)、经济效益提高22.54%(P<0.01)。A配方为被选中配方,并建议在日粮中添加1%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选用半舍饲的周岁龄青海细毛羊56只,分为三组,试验1、2组各20只,对照组16只。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1、2组每只羊每日分别添加0.2g和0.1gRCF-3稀土添加剂,进行60d饲养试验。结果:试验1、2组绵羊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6%(P<0.01)和12.6%(P>0.05);平均羊毛长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2.1%(P<0.01)和5.5%(P>0.05);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2%(P<0.01)和8.7%(P>0.05%)。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羊毛长度和经济效益分别比2组提高15.9%(P<0.05)、15.7%(P<0.05)和15.2%(P<0.05)以试验1组的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8.
用经过选择的禽多杀巴氏杆菌自然弱毒菌株R1-23菌株制成的鸡霍乱固体培养口服弱毒疫苗,其安全剂量接近于200个免疫剂量。该口服苗两次饮水免疫的最适总剂量为每羽50亿个活菌,最佳间隔时间为48小时。免疫鸡第二次饮苗后第3天即可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率(7/8)。免疫鸡对异型强毒株P1059(8∶A)、P2723(9∶A)和同型强毒株C48-1(5∶A)滴鼻攻击的近期保护率平均为5/10、6/10和9/10。6个月免疫期的平均保护率为76.70%(46/60),一万多羽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后2个月的平均保护率为93.10%(27/29),6个月的平均保护率为73.50%(25/34),除对产蛋率有轻度影响(下降1.27%)外,无其它不良反应。野外大面积使用结果表明,该口服苗不但性能稳定,免疫原性优良,而且安全可靠,适用于鸡口服免疫。  相似文献   

19.
禽多杀巴氏杆菌交叉保护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禽多杀巴氏杆菌交叉保护因子存在于鸡活体培养物中,用鸡活体培养禽多杀巴氏杆菌C48-1强毒株(I型),菌血症时收获细菌制成死菌苗,免疫鸡对异型菌株P1059(3型)攻击产生交叉保护,而41℃肉汤培养时C48-1菌不具备这种交叉保护,活体培养的细菌冻融后对异型菌株保护率达100%,经溶菌酶等处理溶解后的溶解物上清及沉淀对异型菌株产生66、7%和80%的交叉保护,但其沉淀经蛋白酶处理后则失去了交叉保护能  相似文献   

20.
从国外引进的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毒-2型(CAV2)和犬副流感病毒病毒(CPIV)四联弱毒样品中,分离筛选出增殖性良好的CPV0XN1,CAV2-XN3和CPIV-XN4株。另外还通过离体异种细胞交叉传代,获得的CDV-XN1112弱毒株;从狂犬病毒株疫苗样品中筛选出ERA836株。经试验证明这5株病毒在5代以内可作为制苗用种毒。采用静置和旋转培养法高滴度扩增这5株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