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筛选适合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将15个青贮玉米品种于2021年5月3日播种,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品种3个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24 m2(4 m×6 m),共45个小区。采用滚轮式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为4~5 cm,株距为25 cm,行距为50 cm,种植密度约为80 000株/hm2。生育期滴灌补充水分,全年施磷酸二铵135 kg/hm2、尿素600 kg/hm2,人工除草2次。9月6日统一测定各品种相关指标后收获。收获后对15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营养成分指标和相对饲喂价值(RFV)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品种平均株高为203.61 cm,其中对照品种(正大12)株高为182.23 cm;平均鲜草产量为72.60 t/hm2,其中品种大唐13、屯玉168的鲜草产量分别为90.90 t/hm2、89.43 t/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及对照品种(P&l...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种植密度、刈割期及其互作对河套地区大麦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蒙啤麦5号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水平的氮肥施用量[氮肥选用尿素(N:46%),纯氮施用量为82.5 kg/hm2(A1)、108.0 kg/hm2(A2)、135.0 kg/hm2(A3)]、种植密度[375万株/hm2(B1)、450万株/hm2(B2)、525万株/hm2(B3)]、刈割期[抽穗期(C1)、灌浆期(C2)及乳熟期(C3)],分析三者及其互作对蒙啤麦5号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氮肥施用量、刈割期对蒙啤麦5号的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以及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钙含量均有极显著(P<0.01)影响,种植密度对蒙啤麦5号饲草产量的影响有限。氮肥施用量是影响鲜草产量以及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主要因素,对三者的贡献率分别为57.60%、55.90%、34.34%;刈割期是影响干草产量以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爱沃燕麦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种植密度150、180、210 kg/hm2(分别记作D1、D2和D3),4个施氮量0、80、110、145 kg/hm2(分别记作N0、N1、N2和N3)。结果显示,同一施氮量下,爱沃燕麦的茎粗、株高、叶片数、叶宽、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种植密度间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种植密度下,施氮有利于提高爱沃燕麦的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经济收益。在3个种植密度和4个施氮量的双因素试验中,D1N2的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及净收入最高。研究表明,贵州地区爱沃燕麦的最佳种植方式为种植密度150 kg/hm2、施氮量110 kg/hm2。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优质青贮玉米种植的最佳氮肥施用量及最适宜种植密度,提高生产水平及饲草品质,为青贮玉米的实际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指导,选择临夏地区主栽的2个青贮玉米品种(S1:铁研53;S2:屯玉168)为试验材料,通过裂区设计,研究3种不同施氮量(A1:0 kg N/hm2;A2:180 kg N/hm2;A3:360 kg N/hm2)和5种不同种植密度(B1:7.5万株/hm2;B2:8.25万株/hm2;B3:9万株/hm2;B4:9.75万株/hm2;B5:10.5万株/hm2)对青贮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植密度下,铁研53的株高、鲜草产量、粗淀粉、粗蛋白质含量与施氮量均呈正相关,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施氮量差异不显著,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负相关;其中铁研53在施氮量达到180 kg N/hm2以上时,株高和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屯玉168的株高、鲜草产量、粗淀粉、粗蛋白质含量与施...  相似文献   

5.
不同留株密度对圆叶决明生产性能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圆叶决明丰产栽培中的最佳留株密度,开展了6种留株密度(5,10,20,30,40,50株/m2)圆叶决明的产草量、农艺性状、粗蛋白产量、叶片光合特性的观测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留株密度的增加,产草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鲜草、干草产量分别在40和30株/m2条件下达到峰值;圆叶决明粗蛋白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粗蛋白产量呈先增加而后减少的趋势,在30株/m2条件下达到峰值;光合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非气孔因素的限制作用是不同留株密度条件下圆叶决明净光合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综合评价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圆叶决明丰产栽培的最佳留株密度为30株/m2,干草产量可达3 454.83 kg/hm2,蛋白产量达625.83 kg/hm2。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密度对不同生态区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以中原单32 (ZYD32)、宁单40 (ND40)、银玉238 (YY238)和桂青贮1号(GQZ1H)为材料,于2020—2021年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密度试验,分析密度6.75万、7.50万、8.25万株/hm2下青贮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以及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的含水量和干物质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泾源县,ZYD32以8.25万株/hm2密度种植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最高,YY238在密度8.25万株/hm2下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高,GQZ1H在密度7.50万株/hm2下粗蛋白(CP)含量最高,ZYD32在密度6.75万株/hm2下淀粉(SH)含量最高。在原州区,ND40在密度7.50万株/hm2下NDF含量最高,GQZ1H在密度7.50万株/hm2下ADF含量最高,YY238在密度8.25万株/hm  相似文献   

7.
刈割次数与留茬高度对内农1号苏丹草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研究刈割次数和留茬高度对内农1号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Stapf.cv.NeinongNo.1)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育期间,刈割3次粗蛋白质产量最高,达到3.24t/hm2;刈割2次鲜草产量最高(96.80t/hm2);刈割1次干草产量最高(35.04t/hm2);留茬以8cm为宜,鲜草、干草及粗蛋白质产量分别达105.11、27.64和3.29t/hm2,高于或低于8cm均影响其再生速度、产草量和粗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8.
闫慧颖  李春喜  叶培麟  毛德虎  李荣 《草业科学》2017,34(12):2512-2520
以甜高粱(Sorghum dochna)吉甜5号和九甜杂3号为材料,在海拔2 040m的青海旱地覆膜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行株距分别为40cm×40cm、40cm×30cm、40cm×20cm)和追施不同尿素量(0、150和225kg·hm~(-2))对草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吉甜5号和九甜杂3号两个品种在行距×株距为40cm×20cm(12.00万穴·hm~(-2))时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鲜草产量分别达99.75和108.17t·hm~(-2),干草产量分别达17.89和22.58t·hm~(-2);在生长中期追施150kg·hm~(-2)尿素时草产量较高,品质较好,两个品种的粗蛋白分别达5.47%和4.80%,粗脂肪分别达5.67和7.57g·kg~(-1),酸性洗涤纤维较低,综合表现良好。以上结果表明,青海旱地甜高粱种植密度为12.00万穴·hm~(-2),生长中期追施尿素150kg·hm~(-2)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2018~2020年,对国内12份谷子材料进行饲草生产适应性与成本效益评价,以期筛选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饲用谷子材料。结果表明:参试材料株高、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变幅分别为146.8~202.2cm、38819.40~63181.6kg/hm2和10469.9~16698.2kg/hm2,3项指标在不同材料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年平均鲜草产量与株高的回归方程为:Y=-20245.917+384.250X,干草产量与株高的回归方程为:Y=-4792.872+99.097X;材料DXXM-13-2饲用品质优于蒙金谷1号;成本效益分析表明,净利润最高的是DXXM-13-2,为8712.75元/hm2。综合分析表明,材料DXXM-13-2和蒙金谷1号较适宜在呼和浩特地区推广种植,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优质饲草。  相似文献   

10.
灌溉与密度对沙打旺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灌溉时间和灌溉比例对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溉总量相同的情况下,灌溉方式对沙打旺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及实际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开花期灌溉900m3/hm2,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分别为1611.1与333kg/hm2,比对照(CK)分别提高105.7%和73.1%;在现蕾期和开花期灌溉450 m3/hm2,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分别为1353.6和258.2kg/hm2,比CK提高72.9%和34.2%;穴栽行株距1.0 m,潜在种子产量达1022.4kg/hm2,实际种子产量为269.8 kg/hm2,比行株距1.5m(717.4和176.8 kg/hm2)分别提高42.5%和52.6%;条播中,行距115cm,潜在种子产量达1657.4kg/hm2,与行距75cm(1310.6kg/hm2)和90cm(1152.4 kg/hm2)相比,分别提高26.5%和43.8%,而行距115cm,实际种子产量为337.2kg/hm2,与行距75cm(316.2 kg/hm2)和90cm(223.4kg/hm2)相比,分别提高6.6%和50.9%。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饲用甜高粱种植密度,探索其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本试验设饲用甜高粱6 667株/666.7m2(行距50 cm、株距20 cm,用M1表示)和13 334株/666.7m2(行距50 cm、株距10 cm,用M2表示)2种种植密度,观察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生产性能指标,并对比分析青贮饲料的感官指标、营养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饲用甜高粱生育期影响不大;从农艺性状来看,M1植株高、叶片多,但两者的茎粗和叶片没有明显差异,M2叶片比M1宽;M1干草产量比M2高,M2鲜草产量比M1高;M1的青贮感官评定总得分是81分,M2得分为92分,两者都属于优等青贮饲料;M1青贮原料和青贮后的营养品质均优于M2;M1干物质采食及相对饲喂价值比M2高。说明,M1密度条件下,饲用甜高粱的生产性能及青贮效果均优于M2。  相似文献   

12.
移栽密度对红芪生长发育及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移栽密度(行距30 cm,株距10,15,20,25和30 cm)进行红芪栽培,旨在探寻甘肃省地道产区适宜红芪栽培的移栽密度,为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行距一定(30 cm)的条件下,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大,红芪群体产量显著下降,但药材单根产量和质量均显著提高,株距为25 cm条件下移栽成活率最高,植株生长发育健壮,根茎比最大,主茎较粗,药材个体质量指标最佳,侧根少,主根较长,药材根大,质量优异,较传统移栽株行距30 cm×30 cm药材鲜产量提高14.8%,干药材产量提高22.1%。以上说明甘肃陇南武都区红芪最佳移栽密度株行距为25 cm×30 cm,折合移栽密度为13.3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夏燕1号”燕麦高产栽培措施,挖掘其高产潜力,在甘肃省夏河县开展了不同播量(120、180、240、300 kg/hm2)和不同行距(10、15、20、30 cm)试验,探讨了播量和行距对“夏燕1号”农艺性状、鲜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夏燕1号”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影响极显著(P<0.01);行距对“夏燕1号”叶宽和茎粗影响显著(P<0.05),同时对叶长、穗长、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影响极显著(P<0.01);鲜、干草产量在行距20 cm+播量240 kg/hm2时均为最高,分别达20 926.01 kg/hm2和8 447.83 kg/hm2;种子产量则在行距30 cm+播量300 kg/hm2时最高,达3 171.17 kg/hm2。通过相关分析,株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穗长与种子产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干草产量与种子产量显著正相关(P<0.05);穗长、分蘖数与干草产量显著正相关(P&...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连续7年定位试验,研究了败蔸对中苎1号(Zhongzhu-1)、多倍体1号(Tri-1)和湘苎3号(Xiangzhu-3)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对原麻产量与株高、茎粗、分株数、有效株率、鲜皮厚度、鲜皮产量和鲜皮出麻率共7个主要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7年定位试验下3个苎麻品种的平均败蔸率达到14.71%,原麻产量比高产期下降14.94%。随着年份增加,苎麻株高、有效株率和鲜皮出麻率呈上升趋势,线性拟合结果为株高年增长0.0181 m,有效株率年增长0.2925%,鲜皮出麻率年增长0.1792%;苎麻茎粗、分株数、鲜皮厚度、鲜皮产量和原麻产量呈下降趋势,线性拟合结果为茎粗年降低0.0089 cm,分株数年降低0.1057×104株/hm2,鲜皮厚度年降低0.001 mm,鲜皮产量年降低0.6439×103 kg/hm2,原麻产量年降低0.3634×102 kg/hm2。苎麻原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依次为:鲜皮产量(r=0.9108)、株高(r=0.4226)、鲜皮厚度(r=0.4176)、分株数(r=0.2777)、有效株率(r=0.2640)、鲜皮出麻率(r=0.1235)和茎粗(r=0.0395),其中株高、鲜皮厚度和鲜皮产量与原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分株数和有效株率与原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苎麻产量构成因素中,鲜皮产量对原麻产量的直接通径作用最大(P=1.0446),鲜皮出麻率的直接通径作用次之(P=0.4262);株高、茎粗、鲜皮厚度、分株数和有效株率对原麻产量的直接通径作用都相对较小,但通过鲜皮产量对原麻产量有较大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引黄灌区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最佳种植密度和适宜氮肥施用量,本试验选用红花‘甘红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施氮量,副区为种植密度,设3个施N水平(45、90、135 kg·hm-2)和4个种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30 cm×60 cm、25 cm×60 cm、25 cm×50 cm、27 cm×40 cm),研究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红花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红花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氮素积累量随着两者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籽粒产量、羟基红花黄色素A (HSYA)、氮素积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受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干花产量对种植密度反应敏感。其中,施氮量90 kg·hm-2、株行距25 cm×50 cm条件下,HSYA含量最高,其余指标在施氮量90 kg·hm-2、株行距25 cm×60 cm条件下趋于最大。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氮素利用协同提高,在引黄灌区红花种植最佳施氮量为90 kg·hm-...  相似文献   

16.
刈割对白三叶种子及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刈割期是影响白三叶种子产量和草产量的主效因子;间隔期越短,白三叶在总产草量中所占比例越高;留茬过高(10 cm)或过低(5 cm)、间隔期过长(45 d)或过短(15 d)均对种子生产不利;其中以30 d-8 cm种子产量最高(412.9kg/hm2),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1),且杂草量少、干草产量4505.3 kg/hm2,品质高,其中白三叶所占比例为46.97%;15 d-10 cm干草产量最高(11011.4 kg/hm2);15 d-5 cm白三叶干草产量最高(4422.1 kg/hm2)。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草地产量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河北省2005-2007年草地地面调查,基于110个样地、99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对河北省草地产草量进行了监测估算,结果表明,1)2005-2007年河北省鲜草年均产量为62 254 697.81 t,平均单产为13 134.57 kg/hm2;干草年均产量为19 438 911.94 t,平均单产为4 101.24 kg/hm2。2)2005-2007年各类草地干草平均单产:暖性灌草丛(5 133.35 kg/hm2)>暖性草丛(4 182.22 kg/hm2)>沼泽草地(3 376.13 kg/hm2)>山地草甸(坝上高原区,3 268.35 kg/hm2)>温性草甸草原(2 665.94 kg/hm2)>山地草甸(山地丘陵区,2 111.55 kg/hm2)>低地草甸(1 872.44 kg/hm2)>温性草原(1 103.29 kg/hm2)。暖性灌草丛草地、暖性草丛草地、山地草甸草地干草产量分别占全省草地产量的56.04%,20.85%和18.13%,是河北省草地产量主体。3)2005-2007河北各地市草地干草单产:沧州7 134.40 kg/hm2>保定6 981.15 kg/hm2>承德4 850.26 kg/hm2>石家庄4 677.78 kg/hm2>邯郸2 802.83 kg/hm2>张家口2 519.58 kg/hm2>邢台2 436.47 kg/hm2>秦皇岛2 227.55 kg/hm2>唐山1 984.14 kg/hm2。承德、张家口、保定3地市草地干草产量占全省草地干草产量的84.44%,其他6地市草地干草产量占全省干草产量的15.56%。4)2005-2007年河北省草地干草年均单产与1979-1984年草地年均干草单产相比,干草单产下降36.49%,明显减产,草地干草产量平均每年下降1.46%。山地草甸、温性草原、沼泽草地、低地草甸、温性草甸草原等草地类的草地干草单产降幅属于严重减产,暖性灌丛草、暖性草丛草地类的草地干草单产降幅为明显减产。减产的草地面积占全省草地面积的91.96%,其中,严重减产的草地面积占全省草地面积的31.92%,另有8.04%的草地产量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8.
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在行株距为60 cm×60 cm、70 cm×70 cm、80 cm×80 cm、90 cm×90 cm、100cm×100 cm 5个不同栽培密度下的鲜草产量、株高、分蘖和营养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鲜草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分蘖数无明显差异;营养品质在行株距为80 cm×80 cm时,粗蛋白、粗灰分最高,粗纤维含量最低,粗脂肪含量各处理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在实验地区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最适栽培密度为行株距80 cm×80 cm。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在湖南东西部地区推广应用的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本试验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湘东试验站和湘西试验站8个青贮玉米品种的6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先玉30T60’的株高、叶片数、穗位高、鲜草和干草产量(217.49 cm、10.49片·株-1、113.71 cm、56.10和18.59 t·hm-2)均最高,而倒伏率(0.37%)最低,‘屯玉7969’的茎粗(20.12 mm)最高,‘屯玉899’的空杆率(0.67%)最低;试点×品种互作间湘西试验站的‘先玉30T60’株高、叶片数、穗位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最高,而倒伏率最低,湘西试验站的‘屯玉7969’茎粗最高,湘东试验站的‘屯玉899’空杆率最低;不同试验点间湘西试验站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穗位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均较高,而倒伏率和空杆率均较低。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先玉30T60’表现最优,生产性能最好,‘屯玉168’表现较优,生产性能较好,适宜在湖南东西部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杜尔伯特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Gaertn.cv.Duerbote)是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1994-2008年引种驯化野生新品种。通过三年生产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抗寒、耐旱,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饲草品质好,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高,干草产量达4215.04 kg/hm2,比对照品种野生扁穗冰草(3271.92 kg/hm2)和细茎冰草(3771.78 kg/hm2)增产28.8%和11.7%。种子平均产量为576.29 kg/hm2,较野生扁穗冰草(428.95kg/hm2)和细茎冰草(557.07kg/hm2)增产34.3%和3.4%,是北方寒冷干旱区种植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地的优质饲草饲料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