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改善种鸡的健康状况,2013~2016年对北京油鸡5个种群开展了禽白血病的检测与净化工作。净化方案为在出雏、开产和纯繁3个时间点采用ELISA方法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检测,淘汰出现阳性的个体或家系。出雏时每只雏鸡采集胎粪样品进行检测,淘汰出现阳性个体所在家系的全部雏鸡。母鸡在开产和纯繁时收集3个种蛋进行检测,淘汰种蛋出现阳性的母鸡个体。公鸡在开产和纯繁时同时采集精液和肛门棉拭子样品进行检测,淘汰精液或肛试样品出现阳性的个体。经过三年时间的检测和净化,北京油鸡5个种群43周龄纯繁前母鸡蛋清p27抗原阳性率平均从4.8%降低到1%以下,个别种群降低到0.5%以下。结果表明:在出雏、开产、纯繁3个时间点采样进行ALV p27抗原的检测,对禽白血病净化效果较为明显,可为其它地方鸡种禽白血病的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2012~2016年间对原种场A、B、C和D4个地方鸡种保种核心群开展了禽白血病净化,通过新建净化鸡舍,采用严格净化技术方案,在强化饲养管理的基础上,经过2~3个世代净化,各品种鸡群取得了显著净化效果。A鸡种经过3个世代净化,25~27周龄蛋清p27抗原阳性率由26.4%降至0.3%,36~40周龄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由36.4%降至0.4%,种公鸡病毒分离阳性率连续2个世代均为零;B鸡种经过3个世代净化,6周龄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由33.2%降至1.2%,36~40周龄蛋清p27抗原和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均降至零;C鸡种经过2个世代净化,留种前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由61.8%降至0.9%;D鸡种经过2个世代净化,留种前蛋清p27抗原阳性率由20.7%降至1.9%,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降至0.2%。禽白血病净化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A鸡种为例,经过3个世代净化,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死亡率均逐级下降,净化第一世代效果最为显著;产蛋性能亦明显提高,43周龄总产蛋数平均增加了13个/只,66周龄总产蛋数平均增加了23个/只。研究为众多地方品种鸡群及原种场禽白血病净化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针对湖北省地方鸡江汉鸡核心群进行禽白血病初步净化。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本底调查结果显示,该种鸡群存在A/B亚群、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父系精液病毒分离率为7.1%,高于种蛋蛋清p27抗原阳性率2.5%。采用1日龄胎粪p27抗原检测,开产初期和留种前的种蛋蛋清p27抗原检测、父系公鸡血浆及精液病毒分离的方法,结合生物安全措施,对核心种群开展了净化淘汰,结果显示:经过两个世代的净化,种蛋蛋清p27抗原阳性率由2.7%降至0.5%,公鸡病毒分离阳性率由8.6%降至1.7%,阳性率显著降低。表明该净化方案实施效果明显,适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分别对广西两家育种公司DGGX4和DGGX 11的黑土鸡育种群开展了禽白血病的净化,应用商品化的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亚型A/B和J的抗体共3种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对公鸡的肛拭或病毒细胞培养物、母鸡种蛋的蛋清以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然后根据肛拭、病毒细胞培养物或者蛋清p27抗原检测的结果淘汰阳性鸡,阴性的留种,抽检血清样品抗体阳性的鸡也淘汰,同时对种蛋、鸡雏、后备鸡、繁殖群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结果显示,DGGX4公司经过4个世代的净化,种群p27抗原的阳性率由零世代的12.4%下降到三世代的3.30%; DGGX 11公司经过5个世代的净化,种群p27抗原的阳性率由零世代的7.71%下降到四世代的1.46%.结果提示禽白血病净化效果显著,证明所采取的净化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5.
对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东乡绿壳蛋鸡保种群连续进行了3个世代的禽白血病净化,每个世代分别检测1日龄胎粪、25~27周龄蛋清p27抗原阳性率、6周龄和43周龄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并对每个世代的死亡率及产蛋性能数据进行统计。结果:经过3个世代的净化,p27抗原阳性率呈显著降低趋势,净化后群体的1日龄胎粪、6周龄血浆、25周龄蛋清和43周龄血浆p27抗原阳性率分别降至2.9%、4.0%、1.8%和1.2%。育雏、育成和产蛋期的死亡率逐代下降,尤其产蛋期的死亡率下降最明显。净化后群体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300日龄体重、300日龄蛋重与净化前相比无明显变化;300日龄产蛋数和66周龄产蛋数明显提高(P0.05)。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西育种公司DGGX4的三黄鸡育种三系配套的A系、B系、C系群体开展的禽白血病净化,应用商品化的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ALV-A/B抗体和ALV-J抗体3种ELISA商品检测试剂盒,分别对22~33周龄母鸡种蛋的蛋清、公鸡的肛拭子或血浆样品的病毒细胞培养物进行p27抗原检测并对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淘汰阳性鸡,阴性鸡留种;对留种群及其种蛋、雏鸡、后备鸡、繁殖群实施针对性的生物安全措施及检测净化;对使用的活疫苗预先进行外源病毒的检测。经过连续6个世代的净化,结果显示A系、B系和C系种群ALV-p27抗原的阳性率分别由零世代的44.66%、8.14%和7.90%下降至五世代的1.93%、1.04%和1.02%。净化效果显著,证明所采取的净化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禽白血病经公鸡精液、种蛋传染的可能性及概率,降低白血病净化成本,选取ALV—p27抗原泄殖腔检测阳性精液检测阳性、泄殖腔检测阳性精液检测阴性、泄殖腔检测阴性精液阴性的公鸡的精液,分别给泄殖腔检测阴性的母鸡进行输精,然后检测母鸡泄殖腔及其蛋清的p27抗原阳性率。结果表明,禽白血病在鸡体内的排毒存在间歇性;泄殖腔ALV—p27抗原阳性的母鸡中有1l%的鸡所产的种蛋中为p27抗原阳性;精液阳性的种公鸡即使多次给母鸡人工授精,也不会增加母鸡所产种蛋的蛋清中p27抗原的阳性率,但是可以增加母鸡泄殖腔p27抗原检测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对上海市某原种鸡场的某地方品种核心群开展了禽白血病净化,通过基本情况调查、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及净化方案的实施,该鸡场净化效果显著。调查发现该鸡场禽白血病处于低水平感染,经过4个世代净化,核心保种群公母鸡血浆病毒分离率从第0世代的9.10%降至第3世代的0.50%,公鸡精液病毒分离率从第0世代的3.26%降至第3世代的0。在生产性能方面,经过4个世代的净化,与净化起始阶段0世代对比,56周龄产蛋数平均净增8.95个;育雏期成活率、育成期成活率、产蛋期成活率分别增长3.01%、2.17%和1.48%;入孵蛋孵化率相比第0世代提升2.72%;各世代种鸡18周龄平均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整体呈逐代增加趋势。研究可为原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利用拜城油鸡公鸡与良凤花母鸡进行杂交得到油麻鸡F1代,再利用油麻鸡F1代母鸡与拜城油鸡公鸡回交得到油麻鸡F2代,在圈养环境下将油麻鸡F2代与父母代良凤花鸡产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油麻鸡F2代18周龄(120日龄)开产,最高产蛋率为87.94%,70%以上产蛋率维持16周,35周龄蛋平均重为53g,到44周龄每只平均产蛋量为119.48枚,F2代母鸡平均体重为2183g,公鸡平均体重为2935g;父母代良凤花鸡26周龄(182日龄)开产,最高产蛋率为79.01%,70%以上产蛋率维持4周;35周龄蛋平均重为59g,到44周龄每只平均产蛋量为78.29枚,母鸡平均体重为3 394g。通过比较可知,油麻鸡F2代除蛋重和体重比父母代良凤花鸡轻外,其他性能均高于父母代良凤花鸡,同时将油麻鸡F2代产蛋性能与纯种拜城油鸡产蛋性能比较,油麻鸡F2代比纯种拜城油鸡体重、产蛋性能均高。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11):64-66
本研究对2014—2015年某地方品种5个品系12个批次共1 512只公鸡的精液和肛拭子样品进行了禽白血病p27抗原ELISA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二者的一致性平均为83%左右。当精液和肛拭子抗原阳性率越高时,二者的一致性越差。经过两个世代的净化,无论是精液还是肛拭子p27抗原平均阳性率都下降了4个百分点左右。因此,需要采取精液结合肛拭子ELISA检测的方法,共同检测淘汰阳性个体。对公鸡进行单一检测方法难以满足净化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玉林市部分种禽场三黄鸡禽白血病流行情况,本研究分别采集了玉林市4个未进行禽白血病净化的小型规模种禽场(场1~场4)和2个已连续多年开展禽白血病净化的中大型规模种禽场(场5~场6)的三黄鸡蛋清和相应鸡血清样品,通过检测禽白血病ALV-p27抗原、ALV-A/B抗体、ALV-J抗体,分析玉林市部分规模种禽场三黄鸡禽白血病的流行情况。结果显示,场1~场4 ALV-p27抗原、ALV-A/B抗体、ALV-J抗体抽样总阳性率分别为13. 62%、15. 02%和72. 77%,混合感染现象严重,以ALV-J亚群感染为主;场5~场6ALV-p27抗原、ALV-A/B抗体、ALV-J抗体抽样总阳性率分别为0. 75%、0. 00%和0. 75%,3项指标均低于禽白血病净化所要求的标准。结果表明禽白血病在玉林市小规模种禽场已经普遍存在,今后要采取措施加强对该病的净化及根除工作,有效控制其蔓延。  相似文献   

12.
采用ELISA检测ALV-Ag P27抗原的方法,对崇仁麻鸡禽白血病进行净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净化效果显著。经过一个世代禽白血病的净化,净化种鸡群比非净化种鸡群在存活率、产蛋性能、种蛋受精率以及后代商品鸡生长性能等方面都有较大辐度的提高,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种鸡群进行禽白血病净化对提高养鸡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给我国肉鸡产业带来了严重危害,作为我国重要的地方优质鸡品种之一的麻黄鸡也深受其害,本试验采用病毒分离、IDEXX禽白血病抗原检测试剂盒、禽白血病快速检测试纸条等方法对广东某鸡场麻黄鸡核心育种群进行禽白血病净化工作,经过3个世代的净化,种公鸡的禽白血病P27抗原阳性率下降明显,但雏鸡的净化整体来看效果不佳。经分析表明,禽白血病快速检测试纸条产品质量稳定性不好,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用病毒分离和IDEXX试剂盒检测到的阳性率比较一致且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并评估禽白血病(AL)净化效果,本试验于2019—2021年自云南省5个地区采集12种地方品种鸡的血清和血浆样本共3 321份,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抗体和ALV p27抗原阳性率,分析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ALV的感染情况;于2020—2022年对南涧乌骨鸡进行连续3个世代的AL净化并评估净化效果。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2种地方品种鸡均存在ALV感染,ALV-J抗体群体平均阳性率为44.82%(765/1 707),ALV p27抗原群体平均阳性率为14.06%(227/1 614);在不同地方品种鸡群中,公鸡群体阳性率30.52%(405/1 327)高于母鸡群体阳性率29.44%(587/1 994),散养户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7.72%(325/681)高于种鸡场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2.88%(440/1 026)。南涧乌骨鸡种鸡经过3个世代净化,与1世代ALV p27抗原阳性率[精液58.33%(658/1 128)、蛋清33.71%(360/1 068)、40周龄公鸡血浆22...  相似文献   

15.
基于河南省某地方品种鸡场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感染状态调查结果,选择其核心鸡群开展净化初步研究。经过2个世代的净化,ALV-p27抗原阳性率由20.06%下降到4.73%;ALV-A/B抗体阳性率由27.17%降低到5.43%;ALV-J抗体阳性率由17.39%降低到6.52%;ALV分离阳性率由13.04%降低到2.17%。以上结果表明该净化方案初步取得成效,可为其他地方品种鸡开展禽白血病(AL)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鸿光麻鸡育种三系配套的Q系、N系、L系群体开展的禽白血病净化,应用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ALV-A/B亚型抗体以及ALV-J亚型抗体3种ELISA商品检测试剂盒,分别于开产(19周)以及留种前(43周)母鸡种蛋蛋清、公鸡泄殖腔棉拭子或病毒细胞培养物以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淘汰阳性鸡,阴性鸡留种,并对留种鸡群及其种蛋、雏鸡、后备鸡、开产种鸡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同时对使用的活疫苗全部进行外源病毒抽检。经过连续6个世代的净化,结果显示,Q系、N系、L系的p27抗原阳性率分别由2010年的28.19%、12.83%、20.44%下降到2016年的0.77%、0.53%、0.81%。禽白血病净化效果显著,进展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河南某斗鸡原种场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状况,分别于2017年1、4、9、12月和2018年7月随机或全群采集该场核心鸡群雏鸡胎粪棉拭子40份、泄殖腔棉拭子973份、血清150份以及留种用公鸡精液42份,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雏鸡胎粪棉拭子、泄殖腔棉拭子、精液的ALV-p27抗原和血清样品的ALV-A/B、ALV-J亚型抗体。采集33份泄殖腔棉拭子ALV-p27阳性鸡的血浆,接种DF-1细胞,分离外源性ALV,并对分离株env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检测的雏鸡胎粪棉拭子ALV-p27阳性率为0,之后3次检测的成年鸡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4.48%、88%和78.10%;血清ALV-A/B、ALV-J亚型抗体阳性率两次检测结果分别为17.14%、0%和79.31%、24.14%;留种用公鸡精液ALV-p27抗原阳性率9.52%。DF-1细胞培养共分离到6株ALV,其中2株env基因序列与ALV-A亚型SDAU09E2株、ALV-J亚型HPRS103株同源性分别为89.2%、56.4%和89.2%、56.0%。表明该核心鸡群ALV感染率较高,且以A亚型为主。  相似文献   

18.
在乌鲁木齐近郊某养鸡场养殖拜城油鸡、良凤花鸡、油麻鸡各200只,饲养环境和条件相同,定期测量其体重,记录产蛋性能指标,120日龄时测量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肌肉品质,比较3个品种的生长性能、产蛋性能、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试验结果显示:120日龄时良凤花鸡公母鸡体重最重,但成活率较低,油麻鸡成活率和体重介于良凤花鸡和拜城油鸡之间;油麻鸡开产日龄、50%产蛋率周龄、高峰产蛋率、单产等产蛋性能均优于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油麻鸡公、母鸡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和胫围均优于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油麻鸡屠宰性能比拜城油鸡高,比良凤花鸡略低。油麻鸡保留了拜城油鸡成活率高、抗逆性强、耐粗饲的特点,其屠宰性能、外貌特性、生长速度等又表现出优良的特性,兼顾了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2个品种的优势,适合在新疆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如皋草鸡禽白血病与产蛋性能(包括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40周龄体重和280日龄产蛋数)的相关性,为鸡群净化做准备。选用562羽黑羽系(♂:♀=112:450)与765羽黄羽系(♂:♀=123:642)如皋草鸡,取泄殖腔棉拭子,用ELISAp27抗原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在黄羽系母鸡中,P27抗原的测定值S/P与开产日龄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开产蛋重显著负相关(P<0.05),与开产体重、40周龄体重、40周龄产蛋数极显著负相关(P<0.01)。(2)在黑羽系母鸡中,P27抗原的测定值S/P与开产蛋重、开产体重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40周龄体重显著负相关(P<0.05),与40周龄产蛋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开产日龄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同一母鸡蛋清混样法检测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用于禽白血病净化的可行性,本研究对3个蛋清逐一检测得到的43只阳性鸡和49只阴性鸡,再次进行了混样检测,通过对比2种方法的判定结果,发现混样检测法需结合样品与阳性对照OD值的比值(S/P)≥0.10的阳性判定标准才能够检出所有阳性个体,此外降低S/P阈值会有助于将一部分弱阳性或可疑个体检出。进一步采用蛋清混样检测法对北京油鸡4个品系开展了2~3次的净化流程后,发现1个品系的阳性比例没有变化,而另外3个品系阳性比例持续降低,并且有一个品系(L2系)首次实现了零检出。对4个品系808只公鸡进行了2次全血病毒分离,结果显示阳性率均为0,可疑(S/P≥0.10)比例均低于2%,净化效果显著。本结果充分证实了蛋清混样检测结合S/P≥0.10的阳性标准开展禽白血病净化是行之有效的,为其他品种禽白血病的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