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在海水池塘内放养不同密度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和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构建"红鳍东方鲀-日本对虾-硬壳蛤"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将养殖尾水排入养殖尾水处理池塘,在尾水处理池塘内采用池塘表面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稚鱼摄食的影响,试验测量了红鳍东方鲀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摄食量.结果表明,在400 lx时红鳍东方鲀稚鱼摄食量达到最高,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在1000~400 lx时,摄食量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在400~100 lx时,摄食量呈现出下降趋势.在400 l...  相似文献   

3.
MS-222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MS-222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对其使用安全性及麻醉机理的分析提供依据。分别使用20、40、60mg/L等不同浓度的MS-222麻醉红鳍东方鲀幼鱼,测定麻醉后1/4、4、8、24h和复苏后24h鱼体血糖(GLU),血清中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等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溶菌酶(LZM)的活性。结果表明,使用MS-222麻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大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且在高麻醉浓度下,这种影响更加显著。使用MS-222麻醉复苏24h后,红鳍东方鲀幼鱼的大多数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尚未恢复至麻醉前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网箱养殖四年的红鳍东方鲀经过颗粒状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素(LH-RH)的植埋,促使性腺成熟,再通过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大麻哈鱼脑垂体混合液诱导排卵,采卵后进行人工授精,得到红鳍东方鲀受精卵,孵化后得到红鳍东方鲀仔鱼。  相似文献   

5.
2021年11月,辽宁大连某养殖场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出现死亡。通过对患病红鳍东方鲀病灶部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细菌革兰氏染色、以及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从患病红鳍东方鲀中共分离出3株优势菌且均为弧菌,分别为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大菱鲆源弧菌(V.scophthalmi)、费氏弧菌(Aliivibrio fischeri)。药敏检测结果表明,费氏弧菌对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多西环素3种抗生素敏感;大菱鲆源弧菌仅对恩诺沙星敏感;哈维弧菌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恩诺沙星5种抗生素敏感。3种优势菌对1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表明3种优势菌均为多重耐药菌。结合药敏实验结果与相关研究,推荐联合多西环素与山苍子植物精油对红鳍东方鲀体表溃烂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采用网箱养殖四年的红鳍东方鲀经过人工促熟、人工催产、人工采卵和人工授精,孵化后取 10万仔鱼进行人工培育试验,经 50d培育,培育出平均全长为40.69mm,平均体重为1.78g的鱼苗3万尾,成活率约33.33%。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具有杂交优势东方鲀苗种,开展了双斑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杂交组、对照组人工繁殖及育苗;正交组(SH)、反交组(HS)胚胎发育观察;杂交组、对照组幼鱼耐高温试验。结果表明:正交组、反交组、双斑东方鲀子一代对照组(SB)、红鳍东方鲀子一代对照组(HQ)卵受精率分别为95.6%、93.5%、96.0%、89.5%,受精卵孵化率分别为92.2%、80.6%、89.4%、79.9%,室内育苗成活率分别为28.4%、18.7%、27.5%、19.2%;正交组(SH)池塘生态培育成活率为18.3%;在18.0~20.0℃水温条件下,正交组(SH)受精卵经132 h孵出仔鱼,反交组(HS)受精卵经164 h40 min孵出仔鱼;在28.0~35.0℃水温条件,反交组(HS)、对照组(HQ)幼鱼不能存活,正交组(SH)、对照组(SB)幼鱼正常生长;杂交子代生物学特性与母本相近,正交组(SH)可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8.
红鳍东方鲀开口饵料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水产育苗常用的幼体开口饵料──小球藻、轮虫、卤虫幼体、蛋黄对初孵红鳍东方进行开口饵料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用小球藻和轮虫混合投喂效果最好,其余依次为轮虫、卤虫幼体、蛋黄。  相似文献   

9.
10.
1996年6月~1997年6月,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对红鳍东方与假睛东方的生长速度、饲养成活率、体型与体态和行为习性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对比观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鳍东方的生长速度比假睛东方快,饲养成活率比假睛东方高13.2%-15.6%。外部形态色泽较稳定,而假睛东方变异较大。红鳍东方平均游速为0.5m/s,集群游动性较强,假睛东方平均游速为为0.33m/s,性较凶残,体型较丰满。二者都具有广盐性,但都不适于长期在纯淡水中生存。二者的最适水温均为16-23℃。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1对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河北省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良种场引进的日本群体和选育的秦皇岛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日本与秦皇岛两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3697和2.8593,期望杂合度分别是0.6516和0.6073,多态信息含量分别是0.6009和0.5509.研究结果表明这两...  相似文献   

12.
1996年 11月 2 1日至 1997年 5月 2日和 1998年 11月 2 4日至 1999年 4月 12日的两次试验结果表明 ,红鳍东方越冬水温较低或日水温差变化较大会影响成活率 ,应控制在 16~ 17℃较好 ,日水温差变化小于 4℃ ,并在自然水温不低于 11℃时就开始升温。体长 10 0~ 150 mm,体重 6 0~ 14 0 g的个体越冬期放养密度为 18~ 30尾 / m3 。饵料中添加维生素 C和 E、“多维”及抗生素等 ,成活率为96 .5% ,日增长体长 0 .2 6 mm,日增长体重 0 .54g。  相似文献   

13.
红鳍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5月中旬,在山东省南部沿海,从围网作业船上收购到红鳍东方纯2雌、2雄,获受精卵80万粒。使用自行设计的上半部呈圆柱形,下半部呈圆锥形的筛绢孵化器,进行流水、充气孵化。青岛点前期培育25天,后期培育15天,共育苗7.714万尾,成活率为35.7%。烟台点,前期培育15天,后期培育34天,分别使用小水泥池和海带育苗池,共育苗3.54万尾,两种育苗池的成活率分别为69.6%和91%。  相似文献   

14.
红鳍东方鲀三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茂林  姜志强  李荣 《水产科学》2006,25(7):349-352
通过冷休克的方法诱导红鳍东方鲀的受精卵,孵化后的仔鱼,用PAS-Ⅲ型细胞流速仪测定其倍性,得到较高的三倍体诱导率。受精后8 min,0℃下处理15 min和受精后5 min,2℃下处理15min三倍体率最高,为100%;受精后8 min,4℃下处理10 min倍化率最低,为20%;其余几组的三倍体率为90%。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三倍体诱导率的主次顺序是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处理起始时间。  相似文献   

15.
红鳍东方鲀死后僵直及生化变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养殖红鳍东方鲀为研究对象,活体速杀放血去内脏,设冰藏组和室温组进行6 d对照贮藏。贮藏期间观察记录鱼体死后僵直状态并监测僵直指数,跟踪分析肌肉生化变化,生化指标包括ATP及关联物、糖原、pH以及肌肉蛋白磷酸化等。结果显示,冰藏组在死后7 h左右才开始发生僵直,僵直指数最大可达89%,并可维持20~24 h;冰藏至第4天,僵直指数仍可分别保持在9%和16%。室温对照组中没有明显观察到僵直发生发展过程,虽然测出最大僵直指数为71%,但僵直现象转瞬即逝。死后贮藏过程中糖原水平迅速下降,室温对照组贮藏至第3天几乎消耗完全,而冰藏组消耗殆尽发生在5 d以后;肌肉pH分析结果与糖原变化趋势相似,冰藏组的pH值较室温对照组下降的慢,且高于室温对照组。速杀后至僵直开始,各处理组ATP均迅速消耗,IMP快速积累且为主要核苷酸降解产物;冰藏组IMP在第3天左右达到最大值9.5μmol/g,随后开始呈下降趋势,贮藏到第6天时IMP仍保持在7.5μmol/g左右,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室温对照组则为IMP在第1天达到最大值9.2μmol/g后迅速下降,Hx积累量明显增多。蛋白质磷酸化结果表明,鱼体死后的僵直状态...  相似文献   

16.
17.
杜佳垠 《齐鲁渔业》2003,20(9):22-22
1 发生 在我国,红鳍东方鲀盾纤虫病最早于2000年初春由笔者确认于大连1家企业水槽越冬养殖的1龄红鳍东方鲀(杜佳垠,2000)。尔后,笔者在大连4家企业先后确认10例红鳍东方鲀盾纤虫病。其中,包括2002年初夏1家企业水槽培育1月龄红鳍东方鲀稚鱼盾纤虫病、链球菌病并发症;2002年晚春1家企业水槽越冬养殖1龄和2龄红鳍东方鲀盾纤虫病、冈本异沟吸虫病、链球菌病并发症;2002年初冬1家企业水槽越冬养殖当年红鳍东方鲀盾纤虫病、链球菌病并发症和2年红鳍东方鲀盾纤虫  相似文献   

18.
红鳍东方鲀养成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 养殖方式 目前,国内外对河纯鱼商品鱼的养殖方式主要有:室内或暖棚工厂集约化、露天池塘、海区或池塘内设置网箱养殖3种。在我国北方水温高的夏季,以虾池养殖为主体,或与其他品种混养,深秋至冬季就移入室内或塑料暖棚内养殖。 1.1 网箱养殖 我国的南方省市多采用此种方法,在北方自2000年以来开始推广应用。选择在无台风直接影响,风平浪静,无陆源污染,养殖海区水深5~15m,透明度为2~5m,流速以0.2m/s的内湾,海底为岩礁、砂质或硬泥沙质底,水质清  相似文献   

19.
王为璋 《齐鲁渔业》2003,20(9):27-27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俗称黑廷巴,是主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红鳍东方鲀鱼种网箱培育是养殖成功的基础。前几年,芝罘湾各养殖单位,鱼种网箱培育成活率不一,低者20%左右,高者达90%以上。 现据本场和周边单位的生产情况,对影响红鳍东方鲀鱼种网箱培育成活率的一些因素浅析如下: 一、鱼种质量 入箱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色泽鲜亮,游动活泼,肥满度大,规格大,无畸形。  相似文献   

20.
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Temmiack & Schlegel)为底栖、肉食性海水鱼类。性凶猛贪食,生长快,个体大,肉质鲜美,卵巢和肝脏有毒,血液、精巢、皮肤和肌肉基本无毒。本种在日本作为“河鲀理料”是河鲀鱼中最为主要品种,被誉为“上等佳肴”,商品价值居各种经济鱼类之首位。小野英雄(1982) 报道,1960年山口县曾试行人工育苗研究,由于日本当时海洋捕捞业甚为兴盛,用种苗进行人工养殖不被人们所接受。到七十年代因海洋捕捞过度,天然资源受破坏,加上国外渔场不断减少,海捕量供不应求。从1979年开始大力发展人工养殖,种苗人工培育得到高度重视,现已成继(鱼师)、鲷之后第三重要养殖品种。我国至今对红鳍东方鲀的养殖还是个空白,从事对该品种的研究也很欠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