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以洮藏黑山羊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史料及现场资源调查、试验分析,系统研究了洮藏黑山羊的数量变化、原绒产量、营养成分等特性研究。为洮藏黑山羊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生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洮藏黑山羊的基本情况、品种来源与数量、品种特性、饲养管理等进行系统摸底调查,提出对品种的评价和展望,为洮藏黑山羊申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甘南州草原辽阔,草畜资源得天独厚。独特的甘南牦牛、藏羊、河曲马、河曲藏獒等畜种资源是长期以来在甘南草原特定的生态条件下,经过当地藏族群众辛勤选育和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适应高寒严酷条件的地方优良  相似文献   

4.
甘南州草原辽阔,草畜资源得天独厚。独特的甘南牦牛、藏羊、河曲马、河曲藏獒等畜种资源是长期以来在甘南草原特定的生态条件下,经过当地藏族群众辛勤选育和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适应高寒严酷条件的地方优良畜种。甘南藏羊在无补饲、无棚圈的高寒牧区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具有产肉性能高,耐粗饲,早期发育快,肉质嫩、无膻味、不腻口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吕梁黑山羊是优良的肉皮绒兼用地方山羊品种,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好和肉鲜味美等特点。文章主要阐述地方优良种质资源吕梁黑山羊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山西省畜牧业中的发展潜力,探讨吕梁黑山羊养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吕梁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及产业发展对策,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方山羊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6.
甘南藏系绵羊是我国藏羊的一部分,是甘南地区畜种资源之一。常年放牧、逐水草而居,容易感染肝片形吸虫病。该病对仔畜和绵羊危害极其严重,可引起大批死亡。曾给甘南州养羊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采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藏系绵羊肝片形吸虫病1641例,治愈1461例,治愈率89%  相似文献   

7.
甘南藏羊主要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县、玛曲县、碌曲县等地。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州藏羊存栏数为167.91万只,成为甘南州主要的优势畜种。由于甘南藏羊肉毛量产低,肌纤维粗,系水力差,无髓毛、死毛比例高,毛纤维粗,且不均匀,从而降低了甘南藏羊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莱芜黑山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种质资源,论文对莱芜黑山羊的品种来源、养殖、品种保护、开发利用及品种研究等种质资源现状进行系统的阐述,并进一步对该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发展思路,使莱芜黑山羊在有效保种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为我国其他地方畜禽品种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久治县藏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久治县是欧拉型藏羊(简称藏羊)的主要产区,藏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资源,对高海拔、低气温、缺氧有较好的适应性,耐粗放,是全县牧民群众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源。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藏羊生产性能下降,导致养羊效益降低。如何发展养羊产业,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牧民收入,已经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0.
甘南藏羊作为优良地方品种,其羔羊耐粗饲,生长发育快,肉质鲜美,无膻味,无污染,深受大众喜爱。为了更好的研究甘南藏羊的产肉性能及胴体品质等特点,现对甘南藏羊羔羊进行屠宰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工作站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产区,对洮羊的基本情况、品种来源与数量、品种特性、饲养管理等各项指标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测定,为该品种资源的保护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甘南州是甘肃省最主要的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区域,甘南牦牛是当地最重要的家畜品种源。然而广大农牧民受靠天养畜观念的影响,传统落后的饲养管理方式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使得甘南牦牛养殖生态环境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甘南牦牛生产效率低,环境依赖性强,草场压力大、圈舍周边环境恶化等问题依然成为制约甘南牦牛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文章针对以上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甘南牦牛养殖环境生态化治理技术措施,进而促进甘南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维护草地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3.
子午岭黑山羊是皮绒肉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遗传资源,可提供多元化产品,是提高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该品种纯种数量减少、品种退化,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其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利用。本文阐述了该品种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保种及开发利用的建议及保种措施,为子午岭黑山羊品种保护、研究利用提供了遵循,为稳固家畜品种资源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甘南藏羊在妊娠期、哺乳期进行补饲,所产羔羊进行综合饲养管理,12月龄时与自然放牧的成年藏羊共同全舍饲育肥90d,分析主要屠宰性状和内脏器官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虽然宰前活重、胴体重成年藏羊高于12月龄组(P<0.05),但净肉重、屠宰率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胴体体尺指标中,胴体长、胴体深、胴体胸深指标成年藏羊高于12月龄藏羊,2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胴体后腿围、大腿肉厚、腰部肉厚、肋部肉厚12月龄藏羊高于成年藏羊,2组差异显著(P<0.05)。在内脏器官测定中,皮重、血重、花油重、胃重、肝重、脾重成年藏羊高于12月龄藏羊,2组间差异显著(P<0.05)。头重、蹄重、肺重、肾重、心重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从保护草原环境,加快羊群周转,提高羊产出效益等因素考虑,甘南藏羊以12月龄育肥出栏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区域可持续性的评估也逐渐成为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典型的高寒牧区之一,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本研究基于能值理论,运用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对2005-201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南州)各县、市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定量研究。改进模型的关键在于采用区域能值密度计算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研究区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和人类对资源的消耗状况。结果表明,1) 研究区生态足迹组成中,畜牧业产品所占比重最大,并保持稳定;电力和燃料煤比重逐年上升,而种植业产品和野柴草比重有所降低。2) 甘南州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大,由2005年的4.77 hm2/人增加到2013年的7.09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呈波动变化,保持在4.64~5.65 hm2/人之间。3) 甘南州生态足迹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9年间整体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4) 甘南州万元GDP生态足迹由2005年的12.60 hm2/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4.86 hm2/万元,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其中合作市最高,迭部县次之,其他各县无明显区别。5) 甘南州以畜牧业为主的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和合作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均大于农牧交错区的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和迭部县。9年间,迭部县、玛曲县和碌曲县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夏河县、卓尼县和舟曲县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合作市和临潭县处于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研究区未来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6.
牦牛产业是加快甘南州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牧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对于甘南地区传统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甘南牦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饲养管理方式粗放、品种退化严重、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冲突、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此,从牦牛产业的绿色发展以及它对地方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出发,甘南州应当根植于甘南的绿色生态,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探索构建"草原+牧养+加工+商贸+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将甘南州"绿水青山"的资源禀赋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财富优势,在生态平衡中促进牦牛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利用qPCR 技术对热休克同源蛋白(HSC70)、热休克蛋白70.1(HSP70.1)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基因在乐至黑山羊和藏山羊五个组织样中的表达量进行研究,以探讨热休克蛋白家族70(HSP70)与山羊生态适应性的关系。结果表明,HSC70 mRNA在藏山羊心脏中的表达量是乐至黑山羊中的4.5倍(P<0.05),但在脑垂体中乐至黑山羊的表达量是藏山羊的3.7倍(P<0.05),在卵巢、肝脏和子宫中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HSF1 mRNA在藏山羊卵巢、心脏中的表达量分别是乐至黑山羊的7.9倍和3.1倍(P<0.05),在肝脏和子宫中乐至黑山羊的表达量却分别是藏山羊的6.3倍和10.4倍 (P<0.05);HSP70.1 mRNA在乐至黑山羊脑垂体中的表达量是藏山羊的6.8倍 (P<0.05)。说明HSC70、HSP70.1和HSF1基因的表达与山羊的生活环境及饲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录仓  李巍  王生荣 《草业科学》2013,30(4):654-660
城乡一体化是以乡补城、以城带乡,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过程。受特殊高寒地理环境和特定多元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甘南州生态地位重要,但环境脆弱,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生态基质较差;整体经济落后,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和居民点分布具有高度离散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互动机制和空间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瓶颈作用强烈,城乡一体化联系通道有限;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城乡矛盾突出。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调驱动机制的转型,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推动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及公共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