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恩诺沙星(enrofloxacin, ENR)新盐并考察其溶解性,旨在提高ENR的溶解度,丰富其晶体形式。【方法】采用混悬法制备ENR新盐,并通过溶剂挥发法培养其单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单晶X射线衍射(S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新盐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通过粉末溶解速率试验考察ENR和新盐在37℃、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速率。【结果】制备的ENR新盐为ENR-2,6-二羟基苯甲酸半水合物(ENR-2,6-DHBA·1/2H2O)。经单晶结构分析可知,ENR-2,6-DHBA·1/2H2O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2495(7)?;b=13.8266(11)?;c=16.0672(8)?;α=114.301°(6);β=90.322°(4);γ=114.438°(7)。不对称单元中包含2个ENR阳离子、2个2,6-DHBA阴离子和1个水分子。2,6-DHBA羧酸基团的质子转移到ENR哌嗪环的N原子上...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得到一种晶型不同的甘氨酸锌螯合物。试验通过调节反应温度、pH值、原料的物质的量的比合成新型甘氨酸锌晶体,采用红外、元素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合成得到的甘氨酸锌螯合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甘氨酸型为2∶1型,化学式为Zn(C2H4NO2)2·H2O,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17.567 (3)?,b=5.207 3 (16)?,c=9.829 9 (13)?,α=90°,β=121.072 (1)°,γ=90°,Z=4,V=770.205?3。锌与甘氨酸中的氮及氧配位形成四配位的五元螯合环,水不参与配位,为结晶水。研究表明,该单晶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无副产物,产物结构新颖、收率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了饲料中甲硝唑(MNZ)、地美硝唑(DMZ)、洛硝唑(RNZ)、替硝唑(TNZ)、奥硝唑(ONZ)、异丙硝唑(IPZ)和塞克硝唑(SCZ)等7种硝基咪唑类药物。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磷酸溶液反萃取,MCX柱净化,以0.1%乙酸水溶液和乙腈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 mg/kg和0.1 mg/kg。添加浓度为0.1、1 mg/kg和10 mg/kg时的平均回收率为72.9%~98.8%,变异系数为4.9%~12.1%。  相似文献   

4.
不同结构丝素蛋白对羟基磷灰石结晶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不同结构丝素蛋白对羟基磷灰石结晶的影响,可为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材料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提供依据。用中性盐水解的方法获得以无规卷曲结构为主的丝素蛋白(SF),再经乙醇处理得到具有β-折叠结构的丝素蛋白(ALSF)。以两种不同结构的丝素蛋白作为羟基磷灰石(HA)沉积的有机模板,通过共沉淀的方法获得HA/SF和HA/ALSF复合粉末。利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复合材料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表明,2种丝素蛋白均对HA晶体的形核和生长产生影响,但不同结构丝素蛋白调控生成的复合材料其形貌和结晶尺寸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利用盐酸川芎嗪(Lig-HCl)分别与安赛蜜钾(Ace-K)和糖精钠(Sac-Na)进行离子交换制得2种川芎嗪新盐安赛蜜川芎嗪(Lig-Ace)和糖精川芎嗪一水合物(Lig-Sac),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扫描(IR)、热失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热分析;以磷酸川芎嗪(TMPP)作为参比,测定2种新盐的溶解度和体外粉末溶出,口服顺应性(口感)以及升华特性。XRD和IR结构表征显示成功制备出Lig-Ace和Lig-Sac 2种川芎嗪新盐,其中Lig-Sac热不稳定,易分解,Lig-Ace相对较稳定,熔点为227℃;Lig-Ace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不易升华。Lig-Ace比Lig-Sac的溶解度高,TMPP溶解度处于两者之间,而2种新盐的口感均为甜的。结果表明,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得了适用于口服的2种稳定的甜的川芎嗪新盐,丰富了川芎嗪临床用药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用溶液——电动搅拌法制备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与物理混合物的红外(IR)及X-射线衍射图谱均有明显差异,表明黄芩苷与β-环糊精包合成功。  相似文献   

7.
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描述了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鉴定方法。用溶液—电动搅拌法制备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HPLC法测定其含量。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与物理混合物的差示量热扫描(DSC)及x—射线衍射扫描图谱均有明显差异,证明黄芩苷与β-环糊精包合成功。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真丝内衣面料,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以真丝大分子制备引发剂,以CuBr/N,N,N′,N′′,N′′-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为催化体系,以水/乙醇为介质,将单体异丁酰酸-2-二乙氨基乙酯(DEAEMA)接枝到真丝织物上。X-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Br以共价键方式固定到了真丝织物的表面,显示真丝大分子引发剂制备成功;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和差热扫描分析(DSC)均表明DEAEMA单体已接枝到真丝织物上,且织物的热稳定性能提高,热焓随接枝率的升高而降低;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接枝反应主要发生在蚕丝纤维的无定形区,而结晶结构基本未改变。接枝后的真丝织物经季铵化处理后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且抑菌率随接枝率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氟苯尼考(FF)的溶解度和体内外释药性能,本试验以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HF)为载体,利用基于溶剂-反溶剂原理的新型共沉淀法制备氟苯尼考无定形固体分散体(FF-HF ASD),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红外光谱扫描(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对FF-HF ASD进行表征,以体外溶出试验为指标进行FF-HF ASD制备方法的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FF-HF ASD的形态和粒径;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通过在肉鸡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分析其体内释药规律。结果显示,制备的FF-HF ASD无FF晶体衍射峰,无FF的晶体熔点峰,FF以无定形态分散于载体中,形成了无定形固体分散体;当FF与载体在反溶剂中的搅拌时间为5 min、反溶剂温度为25℃时,制备出的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最佳;该固体分散体在(25±5)℃、相对湿度为(75±3)%的条件下1个月内稳定性良好;与FF原料药相比,FF-HF ASD在肉鸡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约30.6%。结果表明,利用共沉淀法可成功制备溶解性良好的氟苯尼考无定形固体分散体,该固体分散体稳定性良好,且可提高氟苯尼考在...  相似文献   

10.
以蚕丝纤维为生物模板的仿生矿化,为骨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领域关注热点之一。利用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改变丝素纤维材料表面理化性能,调控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在材料表面的沉积形貌,制备出仿天然骨组织的丝素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SFF/n HAp)复合材料,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SFF/n HAp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表征。结果显示,虽然未处理丝素纤维及经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的丝素纤维均能调控羟基磷灰石在其表面沉积,但后者由于表面产生颗粒结构,粗糙度变大,并且引入的含氧官能团使亲疏水性及结晶度发生了变化,导致沉积其上的羟基磷灰石形貌有所差异,尤其是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其影响显著:等离子体处理5 min,羟基磷灰石呈现的棒状结构已不再明显;等离子体处理20 min,羟基磷灰石聚集成簇,且其结晶度最高,结晶型与天然骨组织中n HAp的结晶型类似。用经过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的丝素纤维制备的丝素纤维/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有望用于骨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光照条件下制备2-(二溴乙酰基)-苯并咪唑氢溴酸盐的新方法。以2-乙酰基苯并咪唑和溴化钠为原料,在光照条件下用氯气置换出溴化钠中的溴素,合成兽药噻苯咪唑中间体-2-(二溴乙酰基)-苯并咪唑氢溴酸盐。该法与现采用的直接加溴素法比较,生产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工业三废较少,收率可达91.8%,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乔志  强西怀  杨锐 《蚕业科学》2021,47(5):443-450
以辛胺和十二胺分别与三聚氯氰进行反应,制备2-(N-辛基)氨基-4,6-二氯-1,3,5-均三嗪(简称TOAT)和2-(N-十二烷基)氨基-4,6-二氯-1,3,5-均三嗪(简称TDAT)。将其产物作为交联剂对茧衣进行固胶实验。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和1H NMR等化学手段对改性反应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证实了反应产物与预期目标的一致性。以练减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反应产物最佳的固胶工艺技术条件,并通过热重分析仪、接触角、白度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固胶前后丝纤维物化性能的变化。茧衣固胶实验及其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固胶最佳工艺技术条件为:固胶浴液pH 10.0,温度80℃,交联剂质量浓度12.5 g/L,时间4 h;固胶后丝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均有大幅度提高;TOAT和TDAT固胶后丝的接触角分别为123.5°和132.8°,且固胶后对丝的白度几乎影响不大;固胶丝的表面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固胶丝的结晶区几乎保持不变,说明固胶反应主要发生在丝纤维的...  相似文献   

13.
羟基磷灰石(HA)是骨组织中无机物的主要成分。利用丝胶蛋白(SS)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细胞相容性,以及含有的羧基和羟基能与Ca2+紧密结合的特点,将氢氧化钙和磷酸以湿法合成的羟基磷灰石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浓缩后的丝胶蛋白溶液中,经冷冻干燥制备成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期望用于骨替代和骨缺损修复。对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进行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热力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等检测,并探讨不同原料配比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的孔隙分散均匀,孔隙率33.0%~62.5%;支架材料中的HA呈弱结晶态,与人体骨组织中HA的晶体态相似,丝胶蛋白分子呈β折叠结构;随着复合支架材料中HA的比例不断增加,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提高,热学性能改善,当HA的质量分数达到50%时,弹性模量增大到15.64MPa,呈现较好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丝胶蛋白中含有的大量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与生物矿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家蚕丝胶膜为模板,采用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钠溶液交替浸渍的方法,研究经不同矿化周期处理丝胶膜上的矿化物沉积及对丝胶膜结构的改变情况。通过红外吸收光谱(FTIR)仪、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X)仪对表面沉积矿化物的丝胶膜进行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可见矿化物能快速有效地在丝胶膜表面沉积和生长,随着矿化周期的增加,矿化物的沉积量不断增加,丝胶膜表面的结晶度略有提高,沉积的矿化物呈龟裂、薄板状,主要成分为无定形磷酸钙盐。采用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钠溶液交替矿化的方法并增加矿化周期可促进无定形磷酸钙盐在丝胶膜表面的沉积,有望进一步开发出丝胶蛋白/磷酸钙盐复合支架材料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5.
24头经产荷斯坦奶牛(体重759kg,SD=30kg;体况指数3.2,SD=0.13)采用随机分组设计确定α-淀粉酶对过渡期奶牛瘤胃发酵、主要代谢产物和泌乳性能的影响。奶牛分别饲喂对照日粮和在对照基础上按0.1%DM水平添加了α-淀粉酶的处理日粮(662个真菌淀粉酶单位/g,AMA)。在产前21d和泌乳期头21d饲喂试验日粮,泌乳的第22~70d,所有奶牛都饲喂泌乳期日粮。处理组产前和产后的平均DM采食量分别为12.4和17.8kg/d,差异不显著;但产前最后1周处理组DM采食量的下降幅度相对于对照组比产前第2周大。处理组产前瘤胃中丁酸盐的比例有上升趋势,但产后不出现此现象。处理组的血浆胰岛素、肝脂肪和肝糖原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饲喂AMA的牛在产前其血浆β-羟基丁酸盐和非酯化脂肪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产后血糖浓度上升。血浆中β-羟基丁酸盐和非酯化脂肪酸增加的现象出现在产前而不是产后,并且产后血糖有上升趋势,表明饲喂α-淀粉酶的奶牛由脂肪代谢向碳水化合物代谢转换。  相似文献   

16.
通过更换反应试剂和改变中间体的纯化方法,对加米霉素的合成进行了工艺优化,使整个反应过程更适合放大生产,且安全环保、成本更低廉。以9-脱氧-9-同型红霉素A (E)肟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生成9-脱氧-9-同型红霉素A (Z)肟,再经过贝克曼重排反应生成红霉素亚胺醚,然后硼氢化钠还原生成9-脱氧-8a-氮杂-8a-同型红霉素A,最后还原胺化反应得到加米霉素;并首次获得加米霉素单晶,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测定表明,其结构为单斜晶系,C2空间群,具有手性,晶胞参数:a[?]=27.536(6),b[?]=9.6582(19),c[?]=18.529(4),α[°]=90,β[°]°=114.00(3),γ[°]=90,V[?3]=4501.6(15),Z=4,Dc[mg/m~3]=1.177,m[mm~(–1)]=0.086,F(000)=1750,GOF=1.043,Rint=0.0417,R1a,wR2b[I2σ(I)]=0.0492,0.1291,Residuals[e?-3]=0.0564,0.1354。加米霉素晶型的确定为后续研究加米霉素制剂新剂型等方面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拓展丝素蛋白(SF)在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采用微乳液-冷冻相分离技术制备丝素蛋白-氧化石墨烯(SF-GO)复合多孔微球支架,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热重分析(DTG-TG)等方法对SF-GO复合支架的化学结构和形貌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宏观上SF微球支架和SF-GO复合微球支架均呈现为表面规则平滑的球形且粒径均匀,但SF-GO微球支架比SF微球支架有更大的微孔结构;加入氧化石墨烯后,微球支架的热稳定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该微球支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SF-GO复合微球支架比普通SF微球支架更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和增殖。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柞蚕丝素多孔支架材料的水溶性,采用硫氰酸锂(LiSCN)溶液溶解柞蚕丝素纤维得到再生柞蚕丝素蛋白溶液,加入一定量的1,4-丁二醇溶液后,利用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出平均孔径380~1 050μm、孔隙率82%~92%的柞蚕丝素/丁二醇多孔支架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柞蚕丝素/丁二醇多孔材料的内部孔呈长梭形,在大孔孔壁上分布着一些小孔,孔与孔之间相互贯通,且孔壁表面粗糙,有凸起的纳米颗粒与纳米纤维附着在孔壁上。采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对柞蚕丝素/丁二醇多孔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丝素蛋白溶失率,结果表明:纯柞蚕丝素蛋白形成的多孔材料主要以α-螺旋结构为主,其蛋白溶失率达到30%左右;加入1,4-丁二醇后,柞蚕丝素蛋白的聚集态结构逐渐向β-折叠结构转变,材料的溶失率也随之减小。对柞蚕丝素/丁二醇多孔材料的压缩性能测试显示其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当多孔材料压缩30%时,丝素蛋白质量浓度为20 mg/mL的多孔材料的压缩应力可以达到16.5 kPa,且随着丝素蛋白质量浓度的提高,材料的压缩强度逐渐增大。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备的柞蚕丝素/丁二醇多孔支架材料,具有溶失率低、孔径可控、孔隙率高及力学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