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CO2超临界-超声波联用技术提取花色苷(配糖体)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色苷是花青素与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可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等行业 ,常规提取工艺容易使其发生降解、褪色。用CO2 超临界装置对植物原料进行预处理 ,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花色苷具有时间短、纯度高、提取量大等特点 ,同时具有防止提取物在长时间、高温条件下发生降解、褪色等变化。对超声波提取花色苷的各项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设计了工艺流程 ,研究了超声波提取的温度、时间和提取剂对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 ,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 :在超声波频率为 3 0kHz条件下 ,用浓度为 2 %的稀H2 SO4作提取剂 ,处理 40min ,温度 5 0℃时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提取乌饭树叶色素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超声波法提取乌饭树叶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为:室温下,超声波频率30kHz,浸提时间10min,溶剂为62%(体积分数)乙醇,液固比为3.5:1(mL:g),浸提1次。超声波提取法与常规提取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在各自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常规法提取率为11.43%,而超声波法为23.84%,且所用溶剂少,提取时间短,所得色素品质更高。此外对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乌饭树叶色素在酸性条件及低于80oc时是稳定的;蔗糖对色素的降解作用不明显,而柠檬酸具有明显的增色和护色作用;当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质量分数高于0.01%时对色素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萃取常山胡柚天然色素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常山胡柚外果皮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提取中的若干关键因素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常山胡柚天然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 h、萃取压力25MPa、夹带剂95%乙醇与原料的比(V/W)为3∶1、萃取温度35℃.再经比色法测定可知,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的提取率达96.87%.据紫外可见光谱及特殊显色反应,可初步推断常山胡柚天然色素为黄酮类色素.  相似文献   

4.
以苏木为原料,纯水为溶剂,提取液吸光度值为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提技术探究苏木色素提取工艺,为其后续在木材染色中的研究应用提供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分析了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4个自变量对于苏木色素吸光度值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苏木色素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苏木色素提取的较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50,提取时间50 min,超声功率为300 W,在此条件下,提取液在539 nm处的吸光度为3.725。苏木色素稳定性试验表明:苏木色素在酸性条件、常温避光条件下保存较为稳定,碱性及高温条件下易被氧化,光照会导致提取液褪色,pH值会影响提取液紫外-可见光谱,且伴随色光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应用微波技术提取紫荆花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研究了应用微波技术从植物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的花中提取色素的新工艺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原料0.2000g紫荆干花,提取剂95%乙醇,料液比1:50(g:mL),微波功率648w,提取时间30s,提取次数2次。最佳工艺条件下色素的提取率为92.1%,产率为9.48%,色价E(1%,549nm)为22.3。与溶剂浸提法相比,微波法提取紫荆花色素的每次提取时间由24h减小为30s,提取率从90.2%增加到92.1%。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法优选沙棘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沙棘叶为原料,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沙棘总黄酮(TFH)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考察了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沙棘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立了沙棘总黄酮的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85 %乙醇,液料比25∶1(mL∶g,下同),超声波温度46 ℃,超声波作用时间25 min,提取1次.将该法与索氏提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沙棘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72 %,与索氏提取的提取率相当,但超声波提取所用提取时间短,提取溶剂用量少,因此超声波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对超声波提取进行了数学模拟,模拟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活性,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以葡萄籽为原料,研究了溶液的pH值、提取剂浓度及提取时间对提取原花青素的影响,并且用超声波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原花青素提取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条件为:在20~25℃的条件下,pH值为4,料液比(g:mL)为1:7,60%的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2h,提取率可高达4.21%;超声波法及索氏提取法均可以增加原花青素的提取率,提取率最高可达4.60%.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辅助提取脱脂红松仁中水溶性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强  张莹 《林业研究》2007,18(2):133-135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脱脂红松仁中水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及醇沉浓度4个因素对红松仁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优化的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70℃,液料比为20:1,提取时间为40 min,醇沉浓度为80%,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3.65%,平均含量为45.38%.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效率和含量均优于传统热水浸提法,且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及效率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辅助提取松仁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声波法辅助提取松仁蛋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超声波辅提松仁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10:1,提取时间15min,提取功率900W,在此工艺条件下松仁蛋白提取率为97.645%。此法与常规的碱提酸沉法比较,缩短了很长的提取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蛋白质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时间、固液比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超声波提取沙棘果渣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波提取时间20 min、固液比为1 g:50 mL、提取液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沙棘多糖的提取量为88.09 mg/g.  相似文献   

11.
雷竹林冠层特性与叶片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雷竹林的冠层特性和叶片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雷竹竹冠部位上升 ,分枝角度逐渐变小 ,而立竹密度变大 ,分枝角度略偏大 ;竹株不同留枝数量、胸径和林分不同立竹密度对叶量分布有较大影响 ,随着留枝盘数的增加 ,单株竹株的全叶重显著增加 ,在留枝盘数为 1 5~ 1 6档时 ,每株叶量最大 ;随胸径增大 ,全株叶重增大 ,在胸径为 3 7cm左右时叶量增幅最小 ,而后趋于平缓 ;立竹密度的增加 ,导致林冠叶量重心逐渐上移 ,立竹密度为 2 5 6~ 2 92× 1 0 4株·hm-2 ,林冠上层叶重比例达到 6 3 1 3%,林冠下层自然落叶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2.
联苯胺黄G(C.I.颜料黄12)为黄色有机颜料中最重要的代表性品种,通过歧化松香胺衍生的西佛碱的共偶合可对其着色力、透明度、吸油量等颜色性能予以显著的改进。改性晶型、颗粒状况借X-射线衍射、电镜照相与标准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杨属大叶杨组新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四川及其邻近地区杨属植物区系的基础上,描述记载1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  相似文献   

14.
米槠和苦槠LN2保存材料细胞膜代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米槠和苦槠两林木树种的保存材料进行IN2保存,采用不同含水量(MC)、冷冻方式和解冻方式处理,并对保存后种子发芽率、电导率、S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跟踪测定.结果表明IN2保存的技术关健是在于减少保存材料在脱水过程中造成的脱水伤害,其次是采用适宜的冷冻和解冻方式.米槠种子和离体胚最适含水量均为12%MC,采用MF-QT方式较为适宜;苦槠种子最适含水量为15%MC,其离体胚保存时,可适当降低含水量到12%,MF-QT方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同步荧光检测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同步荧光检测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检测条件对白藜芦醇荧光强度的影响,以及实验的准确性、重现性、回收率。该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8.90x+3.1298,荧光强度与浓度在0~1.68×10-5mol/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839×10-10mol/L。研究表明,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可行、成本低,检测结果较为准确,能满足科研和工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八角茴香油化学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属八角科,是一种芳香植物,其果实和鲜枝叶可用水蒸汽蒸馏提取八角茴香油。本文用GC/MS联用仪鉴定了果油和枝叶油的组分,用GC测定了含量,并对检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松香中混杂湿地松松香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使用气相色谱法分析马尾松松香。通过检验马尾松松香中异海松酸含量大小可以确定是否混杂湿地松松香。马尾松松香和湿地松松香中异海松酸含量分别为〈2%和〉15%。当马尾松松香中异海松酸含量超过2%时将表明它混杂湿地松松香。  相似文献   

18.
杨属白杨组新分类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褐枝银白杨与原变型银白杨的主要区别为:前者小枝褐色,短枝叶下面发绿色,近无毛,基部稍心形;萌枝叶掌状浅裂,具腺齿,基部心形;苞片覆盖柱头,胚珠4(-2)。后者小枝绿色,短枝叶下面密被绵毛,基部心形,萌枝叶浅裂,基部宽楔形或圆;范片较短,柱头外露,胚珠(4-5)-6(-7)。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切根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樟子松进行切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切根苗苗木质量优于移植苗和留床苗。切根20cm的苗高、地径分别比移植苗高94cm和粗02cm,大于1mm的侧根数量,平均比移植苗多118条,比留床苗多10条。机械切根可使2年生樟子松产苗量,比人工移植提高2429%~3714%,每公顷增加收入15285~30111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