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昆虫作为指示生物对生态恢复进行评价是当前恢复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昆虫作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类群,是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显示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许多特征。文章在生态恢复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生物指示物的选择标准;重点综述了以昆虫作为指示生物在生态恢复评价中的优越性及应用,并指出当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生物指示物法评价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为生物指示物,对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在阐述了确定以光肩星天牛为沈阳城市森林健康评价指示物的依据的基础上,对沈阳城市森林中柳树Salixspp.上光肩星天牛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以光肩星天牛为生物指示物的评价结果是,沈阳城市森林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3.
甘肃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岩 《甘肃林业》2004,(4):18-20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依东南至西北延展成狭长地带,跨越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三个热量带,降水从600毫米以上向西北降至100毫米以下。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地势起伏悬殊,区域分异变化明显,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板栗树冠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板栗树冠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害虫和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分析了各类群在时间资源序列上分布的数量特征和资源利用状况,研究了各类群之间的竞争与共存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害虫和天敌中分别以象甲和瓢虫类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象甲和蜘蛛类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其次为蜘蛛和瓢虫类;象甲类和瓢虫类在时间资源上分布较广,对资源具有较强的竞争作用.蜘蛛类对象甲类具有较强的跟随捕食作用.蜘蛛类和瓢虫类对时间资源具有较强的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侧柏在辽西干旱地区造林后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分析,特选择了侧柏6种不同林龄的林分与未造林的地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侧柏造林后的前几年,在增加植被盖度及丰富度上效果不佳,有一定幅度的降低,随着侧柏的生长,其逐渐成为优势树种,发挥出较好的水土保持及改良土壤的效果,造林8年后随着树龄的增加,侧柏林分植被盖度、丰富度均逐渐增加,土壤的肥力水平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干旱地区土壤的盐碱度。  相似文献   

6.
姜帆  董希斌 《森林工程》2007,23(4):5-7,15
以未经干扰的原始甜槠林作对照,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以生物多样性为标准将各生态系统恢复情况进行了分类,量化了生态系统恢复评价指标,对判断和分析生态系统恢复状况、指导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郭瑞  王义平  吴鸿 《林业科学》2012,48(3):122-127
森林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健康关系密切.基于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的生态功能、群落结构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简要概述其作为指示生物的理论基础;主要选取弹尾目弹尾虫、鞘翅目步甲和膜翅目蚂蚁等节肢动物的生态特性、均匀度和丰富度等生物多样性指标,讨论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与森林健康间的密切关系;总结适宜作为指示生物的主要节肢动物类群,包括9目、12科,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介绍最新的选择用于评价森林健康指示生物的方法-IndVal法,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生境间物种频率高低评价森林健康状况,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同时,以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作为指示生物评价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为案例进行分析,并指出以森林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作为指示生物监测和评价森林健康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多种指示物种建立综合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生态恢复的理论出发,着重探讨了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的辩证关系和重要性,以及生态建设的实施规则.  相似文献   

9.
高旭 《防护林科技》2019,(5):65-67,77
以东北常见苔藓植物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根据苔藓生理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神经网络自组织映射(SOM)聚类分析法对苔藓进行抗旱性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各苔藓种类抗旱性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葫芦藓>泥炭藓>真藓>小墙藓>大灰藓>山地墙藓>仙鹤藓>狭叶小羽藓>刺叶墙藓>黑扭口藓>提灯藓>大帽藓>曲柄藓>小叶藓>凤尾藓。  相似文献   

10.
从对1994年和1999年两次全国荒漠化土地普查结果的比较来看,三北地区(华北、东北:西北)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不仅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还在以约9000平方公里/年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启动,生态恢复建设工程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已列入了国家“十五”规划。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卓资县现有土地利用状况、人口消费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足迹贸易调整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生态恢复空间以及目前的恢复状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生态恢复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完备的生态规划可以降低休闲农业生态复育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休闲农业的生态复育主要以乡村自然再生为基础,目标是建立一个休闲农业可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文中主要探讨基于生态规划的休闲农业生态复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生态修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了二者的关系,提出了园林生态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根据陕西旬阳县境内“一江三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在分析该区域内存在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江三河”生态恢复与植被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各级领导要明确目标,提高认识;(2)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群众的生态意识;(3)建立健全法制,实行奖罚分明激励机制;(4)进一步加大封山禁牧、管护的力度;(5)继续加大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力度,加快“一江三河”生态恢复步伐;(6)政策倾斜,项目带动,减缓森林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15.
塞罕坝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原生态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经营和保护,塞罕坝机械林场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林场,有林地面积7.24万hm2,森林覆盖率达77.5%。区域内有植物600多种,野生脊柱动物200多种,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然而,该地区还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不足、野生植物资源乱采等现象。文中在探讨塞罕坝地区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一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植物诱导恢复生态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恢复技术的发展概况,论述了植物诱导恢复生态技术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特点。提出我国发展该技术的重要意义、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A model stand of near-natural forest with an area of 3 000 m^2 was established as a case study in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City in 2000. Eleven species were planted in model stand. As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community, 4 evergreen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namely: Machilus thunbergii, Cyclobalanopsis glauca, C.mylsinafolia and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were chosen, accompanying with evergreen broadleaved shrub species like Pittosporum tobira, Ligustrum quihoui and Dis~‘lium racemosum, etc. as well as deciduous tree species, Liquidambarformosana, etc. After three-year growth, the community physiognomy had changed to be a shrub stage, and the highest tree reached to 4.6 m. A forest physiognomy would be formed in about 10 years estimated.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on of near-natural forest that had been worldwidely applied would als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fores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池流域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总体劣于V类.实施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有效控制和防治滇池流域的水土流失,对把昆明市建成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国际旅游观光城市意义重大.文中针对流域内林业用地现状,提出人工造林,低效林改造,采区植被恢复,合理选择造林树种以及加强森林管护等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生态空间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阐述云南省土地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现状,对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退化状况及其分布进行分析,认为其成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和石漠化治理4方面因素。针对以往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及生态空间退化状况,提出基于生态空间的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生态修复原则、修复模式。并对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生态空间修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滇东北山区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是云南省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贫困的特困山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构成了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危害日益加剧。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体,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和加速坡耕地治理是当务之急。在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把滇东北山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议从加快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草)体系建设,建立滇东北生态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实行生态移民,积极进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强化法制意识,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和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