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占生 《农家顾问》2009,(10):49-49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死亡和胃出血、坏死为特征。1.流行特点 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2岁以内的羊发病较多.常呈地方性流行。多发于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季节,在低洼、潮湿、沼泽地放牧的羊只易患本病。  相似文献   

2.
流行特点该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以2岁以内的羊发病较多。一般呈地方流行,多发于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的季节;于低洼地、潮湿地、沼泽地放牧的羊只易患本病。症状病羊往往来不及出现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程长的病羊离群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有痛感,排粪困难,里急后  相似文献   

3.
<正>文章介绍4种羊传染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畜肉的宰前鉴定、宰后鉴定和兽医卫生评价与处理的方法。1羊快疫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传染病以突然发病,死亡,胃出血和坏死为特征。绵羊多发,山羊少发,发病羊多在6月龄~2岁之间。宰前鉴定: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呈地方流行,多发于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季节;在低洼地、潮湿地、沼泽地放牧的羊只易患本病。病羊往往来不及出  相似文献   

4.
羊快疫多发生于早春化冻后阴雨季节,是羊采食了生长于阴冷潮湿环境的腐败梭菌污染的草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疫病来得急、病程短、死得快,故称羊快疫。绵羊最易感,比山羊发病多,故又称绵羊快疫。尤其是长得快、膘好的断奶羔和1~2岁的羊易发,常为地方性流行,发病率高达30%。病状: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有的病羊  相似文献   

5.
羔羊痢疾也称羊梭菌性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1病因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2流行特点本病以2~5日龄羔羊发病为主,病菌可通过初生羔羊消化道、脐带或伤口进入机体引起发病。3症状本病的潜伏期变化很大,时间为2~3日,有的羔羊出生后1天症状明显,最多为2~3日,具体可分为以下2种。3.1急性型最早流行出现的症例为急性型,死亡极快,羔羊头晚还吃奶,第2天发现突然死在羊舍。如细心观察,可见羔羊死前精神差,喜卧不愿活动,食欲减少或废绝,对周围环境有  相似文献   

6.
杨云 《农家参谋》2014,(8):25-25
发病症状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全身性出血性败血症和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发病羊食欲减退,反刍减弱,严重者食欲废绝,不愿走动,呆立,体温升高,在41℃以上,眼结膜充血、流泪,鼻腔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有的病羊咽喉肿胀,触诊敏感,呼吸困难,粪便稀软并带有黏液.怀孕母羊阴门红肿,有淤血斑,易发生流产,病羊死前磨牙、呻吟.  相似文献   

7.
羊快疫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的腐败梭菌引起的主要危害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快,真胃出血性和坏死性炎症为特征.因本病发病突然、病程急剧、死亡很快、所以称"羊快疫".此病多发生于低洼、潮湿的地区.羊在剪毛、感冒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均会促发本病.绵羊最易感,比山羊发病多.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2006,(10):35-35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死亡和胃出血、坏死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山羊痘病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皮肤、黏膜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其流行快,发病率高,重者使病羊死亡,孕羊流产等.  相似文献   

10.
羊泰勒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羊泰勒虫寄生在羊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原虫病。本病分布于四川、青海和甘肃及河南西部, 呈地方性流行,可引起羊只大批死亡。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36%~100%,死亡率高达13.3%~92.3%。 2004年6月初,河南新乡数个小尾寒羊养殖场相继发生以发热、贫血、黄疸为特征,并发生大量羊只死亡的传染病。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绵羊泰勒虫病。 1 临床症状病羊体温升高至40~42℃,多呈稽留热型,亦有呈间歇  相似文献   

11.
引发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体是D型魏氏梭菌,本病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引起绵羊发病。一般在春夏交接和夏秋交接时节多发,往往是病羊突然出现腹泻,蹦跳几下,叫唤一声便倒地死亡。剖解羊肠毒血症病羊在小肠部位充血,黑红色,肾脏软化如泥样,给养羊业造成损失较重,本文就通过病原体、发病特点、症状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羊肠毒血症的诊治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病以患羊口唇等部位皮肤、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本病危害绵羊和山羊,且以3~6月龄的羔羊发病为多,常呈群发性流行。成年羊也可感染发病,但呈散发性流行。人也可感染羊口疮病毒。病羊和带毒羊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自然感染是由于引入病羊或带毒羊.或利用被病羊污染的圈舍和牧场引起。  相似文献   

13.
正春、秋季由于气候多变,此时是羊快疫最为流行的季节。此病由以芽孢体形式存在的腐败梭菌引起,是特急性传染病。特点为发病突然和病程短暂,以真胃炎性损害为主并伴有出血为特征,给养羊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腐败梭菌分布在阴冷、潮湿地带,羊放牧时经过该地带,羊通过吃草和饮水,促使芽孢进入羊体内,多数为携带者,暂不发病,由于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临床症状黑疫病发病急,绝大多数羊未表现症状即突然死亡,少数病例病程可拖延1~2天。病羊表现离群呆立,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不食,反刍停止;病后第2天体温下降至37℃以下,深呼吸,低头流涎,最后昏睡呈俯卧状死去。二、病理变化病死羊腹围膨胀,羊皮呈暗黑色外观;腹腔大量积液,积液呈淡红色或淡黄色;肝脏变硬、出血、坏死。严重者肝胃表面、肠系膜有大量凝血块;肝表面可以看到或触摸到多个凝固性坏死灶,坏死灶界限清晰,为灰黄色,近似  相似文献   

15.
<正>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主要特征为腹泻、惊厥、麻痹和突然死亡,由于肾脏软化如泥,所以又称为软肾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临床症状2013年6月,建平县铁南街道某养羊户饲养的以放牧为主的绵羊,发生以腹泻为特征的疫病,突然发病,1天之内死亡7只,发病的羊只膘情较好,均在4~12月龄之间。病羊呈腹痛症状,奔跑或卧地,临死  相似文献   

16.
本病多发生于春秋季,是引起9周龄至6月龄幼兔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临床症状 1.急性型病兔突然精神沉郁、废食,呼吸迫促,体温升高到40℃以上,鼻孔流出浆脓性分泌物,有的下痢.临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经1天左右死亡,也有的经1~3天或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7.
反刍牲畜青草抽搦症又名低镁性抽搦,是指反刍牲畜采食幼嫩的青草或谷苗之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低镁性血症.临床上以呈现兴奋、痉挛等神经症状为特征. 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黄牛、羊,水牛亦有发生.其他家畜不发病,无传染性.此病发生于每年的5~9月,刚好是青草生出的季节.牛吃到刚长出的肥嫩青草,加之气候炎热和缺乏饮水,就会突然生病,甚至倒地死亡.因个体差异,有的牛则不发病.  相似文献   

18.
正1羊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畜、禽的一种传染病,在绵羊个体上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肺炎。病原和流行: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中间微凸的短小杆菌。病羊组织或血液涂片,瑞氏染色,菌体呈两极着色。本病绵羊多发,尤其断奶羔羊,山羊不易感染。在冬末春初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其发生多与受寒、饲养管理不良等诱因有关。临床症状:最急性型:多见于哺乳羔羊,突然发病,病羊表现寒战、呼吸困难等,几分钟至几小时死亡。急性型:  相似文献   

19.
山羊关节炎—脑炎是由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所引起山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特征为:山羊羔为脑炎,成山羊为关节炎、间质性肺炎和乳房炎。1流行特点山羊是本病的主要易感动物。自然条件下,本病只在山羊之间相互传染发病,绵羊不感染。病羊和隐性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感染羊可通过粪便、唾液、呼吸道  相似文献   

20.
正气肿疽病又称黑腿病,是气肿疽梭菌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牛,羊偶有发生。其特征为突然发病,在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急性、炎性、气性肿胀,肌肉呈污黑色,压之有捻拨音。1流行特点黄牛易感性最高,奶牛、牦牛、犏牛、羊感染者较少。发病年龄为0.5~5岁,尤以膘水好、肥胖的黄牛多发。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5d,个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