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以葫芦和南瓜种子为材料,比较了68、72、75、80℃4个干热处理温度条件及6℃和常温2种种子保存条件对种子质量的影响;通过田间栽培试验检测了种子干热处理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8~80℃的温度处理种子72 h后,不会影响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但显著降低了南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高温干热处理后,3个葫芦品种的种子分别在常温和6℃下保存15个月后,种子发芽势均显著下降;2个南瓜品种分别在常温和6℃下保存12个月后,除68℃和72℃处理的南瓜京欣砧2常温保存种子的发芽势以外,其他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显著下降。通过3 a 3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田间试验,不同带毒率的葫芦砧木种子经过72℃干热处理72 h后,嫁接西瓜在田间均未发生CGMMV。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葫芦科作物种类,甚至不同品种对温度的敏感性不一样;干热处理种子是防治CGMMV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樱桃番茄砧木品种"海茄砧1号"为试材,采用高温干热处理方法消毒种子,研究了不同干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种子发芽情况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海南樱桃番茄嫁接苗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发芽率和出苗率均随着干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则随着干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但随着干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适当的干热处理可促进种子的萌发,但对幼苗的生长影响不大.最佳的干热处理为75℃处理2 d(T6处理),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出苗率分别达到89.3%、97.8%、44.35和96.1%,分别较CK提高45.8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11.92和1.3个百分点,且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极显著高于CK.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温及干燥在播种前处理种子,对于提高种子的吸水力、发芽率和产量效果很显著。本试验是研究南瓜种子干热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材料为睢县狗伸腰晚熟南瓜。试验分30℃、40℃、50℃、60℃四个处理,在温箱内处理种子四小时后,即进行浸种催芽,然后直播大田。每种处理均为100粒,重复两次。共经两年。试验结果如下: 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南瓜种子干热处理对其萌发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干热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较对照高(表1)。  相似文献   

4.
砧木(葫芦)种子干热灭菌消毒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砧木(葫芦)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干热处理,处理前后检测种子细菌性果腐病及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带菌、带毒情况,同时检测干热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种子带菌、带毒量;同时干热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在种子水分恢复到4%时即可恢复至96%。  相似文献   

5.
2003年9~12月间从新疆西域集团质检室取西瓜、甜瓜、南瓜共17个品种种子进行了高温处理试验。本试验共设7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种子对温度敏感度差异显著:其中部分有籽西瓜和南瓜品种种子对温度不敏感;而无籽西瓜种子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发芽率迅速下降;不同甜瓜品种种子对不同温度变化反应不一;大部分参试样品在大于70℃高温后发芽率呈降低趋势,而在56℃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变化不大,一般不影响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6.
高温处理对不同瓜类作物品种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年9~12月间从新疆西域集团质检室取西瓜、甜瓜、南瓜共17个品种种子进行了高温处理试验。本试验共设7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种子对温度敏感度差异显著:其中部分有籽西瓜和南瓜品种种子对温度不敏感;而无籽西瓜种子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发芽率迅速下降;不同甜瓜品种种子对不同温度变化反应不一;大部分参试样品在大于70℃高温后发芽率呈降低趋势,而在56℃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变化不大,一般不影响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7.
以‘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为试材,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干热处理,以未处理的同品种甜瓜种子为对照,探讨干热处理对西州密甜瓜种子发芽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处理后的‘西州密17号’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高于‘西州密25号’;与未处理的种子相比,干热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影响不大;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种子失水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电导率和细胞伤害率总体增加且大多高于对照,α-淀粉酶活性高于β-淀粉酶活性且变化较平稳;温度越高,子叶畸形率越高。温度起主导作用,时间起辅助作用,在生产中采用70~75℃、24~48 h对种子进行干热处理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干热处理对葫芦砧木种子发芽及子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干热处理对葫芦砧木种子发芽及子叶生长的影响,以葫芦种子为材料,对干热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发芽率和正常苗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葫芦种子Y1、Y3、Y5干热处理2周后发芽率均能达到85%,幼苗子叶畸形率低于30%。带有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葫芦种子经过干热处理后幼苗真叶病毒检测为阴性。干热处理能有效失活葫芦种子上携带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并且种子的活力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干热处理的不同温度和时长对黄瓜种子发芽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以碧玉2号黄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干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长显著影响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干热温度100℃,时长12 h、24 h、36 h均显著抑制黄瓜种子的萌发,干热温度75℃、时长24 h,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较高,分别为86%和96%;用干热温度75℃、时长24 h处理的种子育苗,黄瓜的茎粗、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黄瓜的畸形果率仅为3.92%,且未发生病毒病;干热处理还可有效钝化黄瓜种子携带的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0.
以市场销售的5份籽用南瓜种子为试材,采用PCR检测技术对南瓜种子细菌性果腐病菌进行检测,用不同浓度的CuSO_4、HCl、H_2O_2、过氧乙酸和漂白粉等药剂处理带菌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南瓜种子果腐病菌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销售的5份南瓜种子均携带细菌性果腐病菌;5种药剂对南瓜种子携带的细菌性果腐病菌均有消毒效果,但HCl、H_2O_2、过氧乙酸对南瓜种子的发芽有抑制作用。1.0% CuSO_4处理30 min和1.5%漂白粉处理30 min对南瓜种子果腐病菌防治效果最好,并且2种药剂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不明显。因此,选用1.0% CuSO_4或1.5%漂白粉对南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消除种子表皮所携带的果腐病病菌。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基础含水量的心理美萝卜种子进行76℃干热处理,结果表明,其发芽热,发芽率,苗长和活力指数之间均有性差异,含水量高的种子受到的不利影响明显大于含水量低的种子,且这种影响随干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2.
四种种衣剂对籽瓜种子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籽瓜1号"种子为试材,用4种不同梯度包衣浓度的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7.5%萎锈灵+37.5%福美双悬浮种衣剂、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处理"新籽瓜1号"种子,采用发芽盒法研究不同种衣剂处理对籽瓜发芽率及根长的影响。并采用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浓度药剂处理对籽瓜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包衣后,若种子根部吸收了部分药剂会一定程度抑制根的伸长,但对于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盆栽试验条件下,各浓度药剂处理种子后出苗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田间试验条件下,4种药剂按照商品推荐浓度处理种子后出苗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合各项试验结果,4种药剂在商品推荐浓度处理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是增大浓度处理后,尤其是在长期低温条件下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南方春大豆种子出苗率低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产量.我们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出苗率低的原因一是种子本身质量差,发芽率低、生活力弱;二是外界环境条件不良,如土温低、雨水多,以及播种覆土过深等等.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试验,试图找出提高春大豆出苗率的技术对策.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2年在金华市农科所水泥槽中进行,土壤为沙壤土.试验分四个方面:(一)夏收种与秋繁种对比试验.于4月6日播种,考察种子本身发芽率高低对出苗率的影响.供试品种有407、浙春2号、Q14—6—9.(二)播种期对比试验.分3/25、3/30、4/6、4/10四个播期,考察外界不良环境对出苗率的影响.供试品种为矮脚早.(三)覆盖与不盖地膜对比试验.3月30日播种,供试品种为矮脚早.覆盖地膜的一周后揭去.(四)不同盖种物对比试验.4月6日播种,盖种物有:焦泥灰、细沙、泥土.供试品种为矮脚早.对比试验各个处理播大豆种子100粒,3次重复,整地开播种沟后播种.供试种子发芽率为94%.结果与分析(一)种子对出苗率的影响3个品种的秋繁种,出苗率均在90%以上,而夏收种出苗率只有70%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萝卜、豇豆、南瓜、茄子种子进行吸湿—回干处理萌发试验,研究了处理后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湿—回干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对根系活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萝卜、豇豆、南瓜、茄子种子进行吸湿一回干处理萌发试验,研究了处理后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湿一回干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对根系活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萝卜、豇豆、南瓜、茄子种子进行吸湿一回干处理萌发试验,研究了处理后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温一回干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对根系活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吴显芝 《花卉》2019,(22):289-290
用不同浓度(0mg/L,100mg/L,200mg/L,400mg/L,600mg/L,800mg/L,1000mg/L)赤霉素对南瓜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生长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100~600mg/L)赤霉素促进南瓜种子萌发,促进幼苗生长,高浓度(800~1000mg/L,)抑制种子萌发,抑制幼苗生长。南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各生长指标均在200mg/L处理组最高。  相似文献   

18.
常见抗生素对蔬菜种子萌发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菜、菠菜、白菜为试材,采用保湿培养法,研究了盐酸金霉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等抗生素对常温保存的蔬菜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及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抗生素不同浓度处理后,对于试验蔬菜种子来说发芽率没有明显变化,但发芽后除油菜种子外白菜和菠菜种子的活力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提高草莓种子离体培养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EMC、‘哈尼’‘丰香’‘北辉’等10份草莓为试材,研究了培养基质和种子处理对发芽的影响.以提高草莓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草莓种子处理、培养基质、品种等对发芽率、发芽速度有很大影响。种子整粒培养,栽培品种发芽困难,而野生品种发芽较容易,种子切开处理的,在不同的培养基质上,供试各品种的种子发芽率超过60%.最高达100%。培养基质以1,2MS+3%蔗糖+0.6%琼脂的为好,发芽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干热处理对番茄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百俊 《长江蔬菜》1996,(11):29-31
采用60℃、70℃、80℃、和2h、12h、24h、48h共12个处理组合对番茄咱子进行干热处理。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热及田间出苗率均有明显影响。70℃各处理组合效果较好,其中以70-2ht70℃-12h效果最好。各项指标极显著高于对照。60℃各处理组合效果较差。80℃各处理组合除80-2h对发芽势影响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合对发芽率,发芽势及田间出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