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建立农用运输车车架强度计算的力学和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有限元计算和电测试验,找出了车架应力分布规律,确定了车架的危险部位,指出了合理设计农用运输车车架强度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
对某型三轮农用运输车车架进行了动态有限元仿真分析,建立了以板单元为基本单元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发动机激励下的振动分析以及路面随机振动分析.同时,通过模态试验和发动机激励下车架响应电测试验验证了计算结果,了解了该车架动力特性,也为车架结构的进一步分析和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农用运输车车架强度及货厢对其贡献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农用运输车车架强度计算和试验,就货厢对车架强度贡献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车架的节材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有限元的计算方法、试验电测应力的方法及模态试验分析法对JS2815型四轮农用运输车的车架强度及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车架应力分布规律和固有频率及振型。  相似文献   

5.
以某大棚三轮运输车车架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对大棚运输车车架的设计方案、强度分析及优化思路。运用Pro/E软件对车架模型进行简化与建立,利用ANSYS软件分析了车架变形与结构应力情况,为三轮运输车安全与节能设计提供了理论验证。同时,对车架进行了模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悬架点的优化方案和加强后轴处部件刚度和纵梁拐角处倒圆角的优化方案,有效提高了车架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6.
农用运输车车架有限元强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介绍了基于 3D板壳元和约束方程的农用运输车车架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 ,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农用运输车车架在弯曲工况和弯扭组合工况下的应力水平和应力分布 ,讨论了车架在车辆正常使用和严重超载时的强度问题 ,并提出了车架的改进设计意见。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三轮农用运输车悬架以上质量的侧倾轴线位置,分析了悬架以上质量的 地整车侧倾稳定角和临界翻倾车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三轮农用运输车侧倾稳定性计算公式。给出了计算实例,并与传统方法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计算方法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8.
以YT1305系列农用运输车车架为例,阐述了农用运输车车架的结核,车架强度分析,以及焊接工艺性能,如何消除应力等,为设计类似车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邱剑敏 《拖拉机》1999,(1):50-54
轴传动三轮农用运输车比基本型的承载能力大、性能可靠、维修费用低。分析了轴传动三轮农用运输车的设计方案,并对其主要零件的强度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10.
三轮农用运输车有了配套农机具○农机市场○运城地区农机公司与南京农用车制造厂经过1年多的开发和试制,联合推出了与三轮农用运输车配套的农机具,这样就解决了三轮农用运输车单跑运输,不能进行田间作业的问题,使三轮农用运输车的功能更加完善。目前,与三轮农用运输...  相似文献   

11.
对某矿用车中桥传动系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主要对轴间和轮间差速器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看,轴间差速器的应力分布区域以及最大应力出现区域与实际产品的情况一致,轴间差速器的设计合理。轮间差速器整体受力情况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农用车车轮弯曲疲劳专用分析程序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用车车轮型号规格和优化设计需要,确定参数化设计所需的主参数,利用APDL语言建立农用车车轮的有限元模型;然后,根据弯曲疲劳试验的国家标准建立等效力学模型,并加载和求解;再用VB编写预测车轮疲劳寿命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3.
可变直径轮全地形车辆越障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后轮驱动及四轮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下可变直径轮全地形车辆的越障性能.首先在RecurdynV7R5软件中建立可变直径轮与普通轮胎模型,并对其越障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后驱及四驱车辆前后轮径变化对越障性能影响的力学模型,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车辆驱动方式以及车辆轮径的变化对车辆的越障性能具有很大影响.又在RecurdynV7 R5软件中建立了后驱及四驱2种驱动方式下的整车模型,调整车轮直径模拟分析其越障性能,并与理论计算进行了对比.最后,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的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车轮信息的制动车辆参考车速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车轮信息为基础,通过对不同路面状况下ABS控制循环过程中车轮速度变化规律的理论分析,总结了车轮速度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对参考车速计算的贡献,提出了采用车轮信号以及车辆减速度信号的直线制动车辆车身参考速度的计算算法。编制了Matlab仿真程序并采用道路试验数据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车型后地板备胎安装结构的两种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详细对比了双纵梁限位式备胎安装结构和单横梁加限位支架安装结构的优缺点,同时通过CAE分析来进一步验证二者的结构设计效果,从而选出最佳的轻量化优化设计方案,以达到车身轻量化的设计目标.此外,在后续的车身相关零部件结构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参照本文的设计思路,寻求更好的轻量化设计方案,用以提高设计效率,减少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6.
工程车作业场地狭窄,要求转向机动灵活,需采用四轮转向。本文介绍某型工程车四轮转向控制用位移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分析其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性能特点,该设计方法可为其他车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车辆转向时牵引力控制系统前轮滑转率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车辆转向时.用后轮轮速作为参考车速计算驱动轮滑转率会造成计算偏差,造成牵引力控制系统的误干涉.为此利用前轮参考轮速计算转弯时的前驱动轮滑转率.并提出了利用横摆角速度信号的直接开方法以及利用前轮转角信号的前轮转角补偿法进行滑转率计算.试验表明2种算法都有效,前者运算时间为0.8 ms,后者运算时间为0.3 ms,因而选用后者.利用该算法修正后牵引力控制系统没有出现误干涉.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目前山地甘蔗收割困难、缺乏适用收获装备的问题,设计了三角履带式甘蔗联合收割机转向系统,主要包括后桥、轮桥连接架的设计和转向油缸行程确定。针对关键部件转向后桥和轮桥连接架进行了受力计算与有限元应力分析,对转弯半径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关键零件应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转向后桥的最大静应力为43. 67MPa,动态稳定应力约50MPa,仿真误差为12. 66%;轮桥连接架转向最大静应力158.59 MPa,动态应力为176 MPa,仿真的误差为9. 89%,仿真与实际基本一致。转弯半径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转弯半径为6.4m,实际测试时由于车速不同,转弯半径在6.127~6.5m范围内,与理论最大误差4.27%,在可接受范围内,转向系统的设计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主要应用MATLAB软件对汽车制动过程进行分析。在选择车型参数的基础上,应用实例分析。提出了应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汽车制动理想条件的分析方法和流程,并且通过绘制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特性,对汽车的前后车轮制动力、利用附着系数和制动强度等进行计算和分析,为汽车制动性分析提供了方便的计算方法和可视化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齿轮设计是根据齿轮所受到的齿根弯曲和齿面接触疲劳应力,计算得到齿轮的参数,这种设计方法时间长,工作量大。而现代设计重把优化设计算法和可靠性理论引入,可以利用计算机工具,寻求最佳设计参数。本文对传统设计方法设计的行星轮架应用Pro/E软件为一级行星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将该模型导入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进行强度校核,参数优化,为设计减速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