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一)情况简介和县水产养殖场职工,在总路线光辉照耀下,于1958年鱼苗汛期,为了提高鱼苗产量和战胜自然灾害,发挥冲天的革命干劲与钻劲,试制篾网张捕鱼苗,经过试验,效果很好。在开始试张时,采用带格子小网箱,挂在网后面暂养鱼苗,但因网的袖短筒园,不能控制水  相似文献   

2.
随着淡水养鱼事业的飞速发展,鱼苗生产量显得供不应求.为满足要求,增加生产,充分发挥江河鱼苗资源的潜力.江苏省仪征县水产养殖场进行弶网张捕技术改革和工具革新,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创造了一种芦柴网,它具有原料广、成本低、产量高、操作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正>鱼苗"炸网"是指鱼苗在拉网起捕的过程中,在鱼苗出网密集时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的现象。在北方地区,尤以鲢鳙鱼夏花鱼苗在拉网出鱼时最为常见。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就遇到过几次鱼苗炸网现象,均发生在鲢鳙鱼夏花拉网中,结果损失非常大。  相似文献   

4.
江苏如东县童店乡渔场祁成兵,1992年承包18亩鱼种塘,经过四、五年摸索,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提高了收入,仅1995年,产鱼种4100kg,获纯利1.4万元。他养鱼种致富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一、鱼苗下塘前彻底清塘鱼苗下塘前,把池塘水抽干,每亩用生石灰100kg全地泼洒。再用网眼较密的网拉捕一下,以去除杂物,检查是否有野杂鱼,如有,要重新清塘。二、抓住时机尽早放苗他每年首先和县渔场家鱼繁殖场预订好,要最早的鱼苗。并在池塘进水处用尼龙筛套住进水口,以防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也防鱼苗逃出。三、稀放,缩短养殖周期按常规…  相似文献   

5.
(一)1958年,我省水产克服了大旱三个月的严重威协,一日千里的飞跃发展,成鱼生产完成39.6万吨,比57年14.1万吨产将增近二倍;选留亲鱼种100万尾;鱼苗张捕完成58亿尾,育成鱼种11.7尾(因抗旱死亡率很高),扩大养鱼水面500万亩,比57年增长52%。新建与扩建鱼种场178所,鱼苗塘3万亩:培训养捕生产技干、技工  相似文献   

6.
<正>一、苗种投放1.鱼苗放养前准备鱼苗放养前,池塘或水库清淤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或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清池消毒,数天后进水,进水用20目筛绢网过滤。2.鱼苗放养当水温升高并稳定在18℃以上时,即可投放雄性率95%以上的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苗种。投放密度:越冬鱼种4尾/平方米~6尾/平方米(轮捕)、夏花鱼种5尾/平方米~7尾/平方米(轮捕),适量搭放鲢、鳙、鲤、鲫、淡水石斑等鱼种。放养鱼种应当是经有关质量检验机构检验、检疫机构检疫合格的鱼种。搭配的养殖品种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有利于提高池塘自身净化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如混养  相似文献   

7.
江河渔业资源增殖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人工放流鱼苗,加强护养管理的方法增殖江河渔业资源,从1991至1994年累计放流草、鲤、露斯塔野鲮等鱼苗195万尾,放流后4年的平均产量比放流前5年的平均产量增加5倍.本研究用标志回捕法研究增殖后鱼类回捕率、生长速率和种群数量,用放流前后多年平均产量对比法估算增殖产量.回捕率在14.5%—20.5%,平均年增殖产量146吨.  相似文献   

8.
花俗称吉花鱼、季骨郎等,属鲤科、鱼句亚科,鱼骨属。2004年4月金湖县从常州引进花鱼骨鱼苗40000尾进进行网围养殖试验,经过8个月试养,鱼苗成活率达83%,成鱼规格达230g/尾。蟹的回捕率52%、规格达200g/只。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围养殖区条件网围区水位常年保持在1.5~3.0m,水质清新,pH值为7.2~7.8,水体透明度0.5 ̄1.0m,塘中水草丰富,水草以伊乐藻为主,还有少量的水花生,覆盖率为60%左右。2网围设施网衣材料是3×3网线编织的,网目20m m,网衣装上下两道聚乙烯绳,下线网角附加直径为20cm粗的石笼网,每米石笼网装石子7kg左右,用倒予桩将底网石…  相似文献   

9.
每年渔农都要根据自己的养殖需要购入鱼苗,从几千尾到数万尾不等,鱼苗的计数是每年购买鱼苗过程中必做的一项工作。但是鱼苗细小又多,要做到鱼苗的准确计数很难。有些不法商贩和鱼苗繁殖场往往利用渔农的麻痹大意和这方面知识的欠缺,采用种种方法欺骗渔农,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一年的养殖计划。下面就此进行一些介绍,以引起渔农的注意,谨防上当受骗。一、鱼苗计数的常见方法第一步。一般是把鱼苗拉起后放入鱼苗网或专用网箱中,剔除伤苗、死苗和杂物等。截取一段鱼苗网,把其中的鱼苗集中于网或网箱的一角,慢慢搅动,…  相似文献   

10.
培育鱼苗成活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在鱼苗生产中的某个环节未能满足鱼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条件,造成了鱼苗大量死亡。我地多是采取肥水下塘与投饵相结合的方法培育鱼苗,一般经过20~25天的培育,鱼苗规格可达3厘米,成活率80%左右。其技术要点是:1彻底清塘培肥水质鱼苗培育池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池形规则,淤泥少,池底平坦。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和施肥进行饵料生物培养。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一般水深10~15厘米每667米2使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鱼苗培育池清塘后注水要用栏网,放鱼前要用密眼网(夏花网)拉空网,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相似文献   

11.
郑广  张建军 《内陆水产》2005,30(10):36-36
花[鱼骨]俗称吉花鱼、季骨郎等,属鲤科、鮈亚科,[鱼骨]属。2004年4月金湖县从常州引进花[鱼骨]鱼苗40000尾进进行网围养殖试验,经过8个月试养,鱼苗成活率达83%,成鱼规格达230g/尾。蟹的回捕率52%、规格达200g/只。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过去在鱼种饲养阶段中,经常用麻布网进行除野分鱼及锻炼鱼体等。这个操作过程我们叫抬网,有的地方叫拉网、插网。在操作时常要不少人下水赶鱼进入网箱,这对渔工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我县三山鱼种场去年创造的“抬网不下水操作法”就可以免除这一问题,此种抬网法在整个过程里面只需绝少人甚至完全不需要人下水。鱼捞得干净并可减少死亡,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南方很早以来就在池塘中饲养称之谓"家鱼"的鱼类——青、草、鲢、鳙.这些鱼类都在大江河中栖息、繁殖.绝大多数都是用一种专门的弶网从江河中捞捕这些鱼类的鱼苗,然后转养于池塘中再饲养为商品鱼.在1957年的夏天我们有可能了解了这些工作的操作方法,这种方  相似文献   

14.
水蛇又称泥蛇,是危害鱼苗、鱼种的主要天敌之一。一般常用的叉形捕蛇器、麻线网帘和利用延绳钓钩等工具捕捉,远达不到杀灭目的。下面介绍一种简便迅速杀灭水蛇的方法:每亩苗种池用咸(盐)蛋(越久越好)7~10个左右,放于  相似文献   

15.
捕捞运输     
<正>专业捕鱼队12月19日,记者跟随当地一支捕鱼队到高州镇江镇南山水库围观了整个捕鱼的过程。南山水库面积大,"地网捕捞"捕不到离岸较远的鱼,所以需要拖网捕鱼。捕鱼网长一千多米,由多张网拼接而成,捕完鱼后渔网再逐张拆除。从拖网到收网,全程约需五个小时,这还不包括捉鱼装车的时间。运气好的话,拖一次网最多能有十万斤的渔获。捕鱼队队长阿毅告诉记者,捕鱼队共有8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专职捕  相似文献   

16.
“反网”亦称“炸箍”,是我地在成鱼捕捞驱赶鱼类途中,对鱼群因受惊向拦网外逃现象的俗称。惠亭水库渔场1982年利用“赶、拦、刺、张”渔法,第一网次捕捞成鱼18万斤,其中利用15米深的张网捕“反网”鱼11万斤,占网产的61%。第二网次捕捞成鱼10万斤,其中捕“反网”鱼5万斤,占网产的一半。实践证明:截捕反网鱼是提高网产的一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渔业科技产业》2007,(3):46-46
10月11日,6000尾被注射荧光制剂作为放流回捕标志的小牙鲆鱼苗,被放流到烟台市开发区套子湾海域,这是全国首次放流荧光标志的牙鲆鱼苗,据介绍,如果渔民能够捕到这种标志鱼,可以获得每条150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18.
一是根据鱼苗在水中的位置区分。鲢、鳙鱼居水的中上层,青、草鱼居水的中下层。将鱼苗放入桶中,不一会,鱼苗就分层浮头,就可辨出家鱼苗,并将不同品种的鱼苗分开,剩下的就是野杂鱼苗。 二是筛滤野杂鱼苗。一般情况下,野杂鱼苗比家鱼苗体形大,将鱼苗放入网箱内,用筛眼略大于家鱼体粗的筛子将鱼苗滤过,不能过筛的大多是野杂鱼苗。  相似文献   

19.
3.2.2.4试苗 待清塘药物毒性消失后方可放苗鱼苗。检查毒性是否消失的方法是:通常在池内放一只小网箱,用数十尾鱼苗放入网箱内,半天后鱼苗依然活动正常,方可放苗。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云南特有鱼类大头鲤(Cyprinus pellegrini)增殖放流后的空间迁移特征, 于 2021 年 7 月在云南省杞麓湖开展了人工培育大头鲤幼鱼标记放流试验, 并通过定点回捕监测对鱼苗放流后的初期迁移特征进行了探讨。共放流大头鲤幼鱼 7000 尾, 平均全长(8.4±1.2) cm, 平均体重(7.5±3.5) g。放流鱼苗全部做了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 VIE)。放流 24 h 后即开始回捕, 共在放流点及附近水域设置 10 个固定回捕监测点, 采用地笼进行为期 3 d 的持续回捕。共回捕到放流鱼苗 37 尾, 总回捕率为 5.286‰。回捕个体平均全长(7.1±1.0) cm, 平均体重 (4.4±1.8) g。回捕个体的标记均清晰可见, 标记保持率为 100%。放流后 3 d 内各固定监测点回捕到的放流鱼苗数量变动显示, 放流鱼苗呈现出先向两端沿岸浅水区迁移, 后向开阔水域迁移的特征。放流后第 1 天鱼苗的群体冒险性为 33.33%, 而放流后第 2、3 天的群体冒险性均超过第 1 天的 2 倍, 表现出先谨慎探索, 后大胆冒险的行为特征。 放流鱼在放流后 1、2、3 d 内的日迁移距离分别为 199.4、110.6、98.8 m, 呈逐渐下降趋势。根据有关背景资料及本研究结果, 提出了完善大头鲤增殖放流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