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板栗胴枯病又称腐熟病、杆枯病,是板栗主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有些地区发病很严重,常成片发生,全株枯死,如不及时防治,开发种植的栗园将毁于一旦。板栗胴枯病除了用药物防控外,在生产实践中还可根据其发病规律,总结管理栽培中的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防治,以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与传播。一、诊断识别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嫁接板栗胴枯病发病规律,研究其防治方法,以提高嫁接成活率,为生产、科研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于2008~2010年,先后在陕西省镇安县板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调查,通过不同时期、药剂、防治次数的试验,得出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方法。[结果]板栗嫁接时主要感病危害部位为嫁接伤口,可引起嫁接部位腐烂、皱缩、干枯,不能成活,降低嫁接成活率。胴枯病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由子囊菌孢子和分生孢子侵染所致,该病菌为兼性寄生菌,只能从伤口侵入;病菌孢子主要借风雨、砧木伤口和接穗接触传染。在镇安县,4月上、中旬是嫁接板栗植株发病高峰,病斑扩展快、可在短期内造成砧木伤口处腐烂,不能形成愈伤组织,嫁接接穗枯死。不同药剂、防治时期、防治次数下的板栗嫁接胴枯病防治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药剂种类和用药时期是防治板栗嫁接胴枯病的关键,每年4月上旬,喷洒40%福美砷药剂500倍液2~3次,对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率可达83.6%,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板栗胴枯病病害调查与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板栗胴枯病的发病规律,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在2004~2006年在陕西省镇安县板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不同时期、不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镇安县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每年3月下旬,采用刮除发病部位树皮、伤口涂抹40%福美砷药剂,并对全树喷洒的方法,对板栗胴枯病的防治率可达84.3%,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板栗胴枯病的发病规律,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在2004~2006年在陕西省 镇安县板 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不 同时期、不同 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镇安县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每年3月下旬 ,采用 刮除发病部位树皮、伤口涂抹40%福美砷药剂,并对全树喷洒的方法,对板栗胴枯病的防 治率可达 84.3%,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板栗的病害主要有疫病和黑斑病。一、板栗里的疫病又称栗树腐烂病、板栗胴枯病、栗干枯病、溃疡病。危害板栗的主干、主枝及枝梢,为板栗的重要病害。苗木、大树均可受害,被害板栗树势衰弱,影响产量;严重时树干烂,造成全株死亡。我省板栗产区都有发生。1、症状当年新枝感病初期,在病部表皮出现水渍状、边缘不规则、淡褐至褐色病斑,后逐渐向上下蔓延,直到包围树干。病部组织有酒糟味,失水  相似文献   

6.
<正>1板栗胴枯病1.1发生特点。该病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发病初期树皮上出现长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病斑(以后扩大直至树一周),组织松散呈水肿状隆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08,(11)
板栗疫病又名干枯病、胴枯病,是中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又是丹东地区板栗树常见病害。板栗疫病主要危害苗木主干、主枝及小枝,感染后病斑迅速包围枝干,造成枝条或全株死亡,轻的导致造林成活率下降、结果量降低,重则造林失败或整片栗林绝收,危害极其严重。  相似文献   

8.
板栗疫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栗疫病又名干枯病、胴枯病,是中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又是丹东地区板栗树常见病害.板栗疫病主要危害苗木主干、主枝及小枝,感染后病斑迅速包围枝干,造成枝条或全株死亡,轻的导致造林成活率下降、结果量降低,重则造林失败或整片栗林绝收,危害极其严重.  相似文献   

9.
<正>板栗干枯病又称栗疫病、胴枯病、溃疡病,是世界性栗树病害。染病植株树势衰竭,树皮腐烂,严重时导致全株枯死。我国板栗一直为抗病树种,但近年来,我国各主要板栗产区均有发生,部分地区危害已相当严重,使栗实产量、质量明显下降,成为当前板栗生产上值得关注的问题。1症状栗树干枯病主要危害栗树主干,主枝及小枝也可受害。病害初发生时,树皮上出现水渍状红褐色的病斑,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部组织松软,略隆  相似文献   

10.
栗疫病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疫病(又称栗胴枯病、栗干枯病)是世界性栗树病害,南方各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镇安县发生也较普遍。此病严重时,使树皮腐烂,枯枝或全树枯死,以致造成大片栗树死亡,是目前板栗生产上的一种危险性病害。  相似文献   

11.
栗胴枯病(又称栗干枯病)是世界性栗树病害,南方各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镇安、柞水、商州等县(区)也较普遍。此病严重时,使树皮腐烂,枯枝或全树枯死,以致造成大片栗树死亡,是目前板栗生产上的一种危险性病害,为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2.
付仕线 《农技服务》2014,(3):105+109-105,109
<正>板栗是木本粮食果树之一,果材兼用。我国的板栗由于坚果的品质特别优良,涩皮容易剥离,特别是抗逆性、抗病性强,除了具备栗属植物耐旱、耐瘠的通性外,对栗胴枯病和墨水病也有强的抗病性,在世界食用栗中享有盛名,为世人所珍视。一、生育特征板栗为落叶大乔木,高达15~20m,树冠半圆型,树皮深灰色,成不规则交错深纵裂。小枝有毛,叶卵圆披针形或长椭圆披针形,长9~18cm,叶远锯齿尖芒状,背面常有柔毛,实生幼树秋  相似文献   

13.
我国板栗疫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疫病(栗疫病)又名板栗胴枯病、腐烂病、干枯病等,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为害主、侧枝及主干的树皮,引起烂皮、溃疡,造成整个枝条甚至全株枯死。 1904年北美发现此病,来势猛,发展快,不久就席卷欧美,破坏了大量栗林,是我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之一。 美国人Meyer1913年发现我国一些地区有疫病存在,此后陆续发现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陕西、湖南、广东、江西等地都有疫病发生,但有关此病在我国发生的规律、为害状况、防治方法等很少详细报导。我们于1978—1979年对上述  相似文献   

14.
栗疫病又称栗胴枯病等,为真菌性病害,是为害枝干的重要病害,此病严重威胁板栗生产。近几年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同时结合生产实践开展了防治试验,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发病规律该病害多发生在树干和主侧枝上,部分小枝也有发生,病部多位于大龄枝干的向阳面或背上,而枝的背下和背阴面发病较轻。栗疫病病原菌在病皮上越冬,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霍山县板栗常见病害——板栗炭疽病、板栗疫病、板栗膏药病、板栗酮枯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并针对这些病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减轻病害危害,提高板栗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立枯病是板栗苗期主要病害,多危害较大幼苗茎基部,幼苗出土后,尚未木质化前,在茎基部出现褐色长形病斑,上下蔓延,病部凹陷环缢茎基,病皮黑褐色,地上部因失水而萎蔫至枯死,病苗直立不倒。为防治板栗立枯病危害,笔者对立枯病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现总结如后。  相似文献   

17.
板栗枝枯病有2种:棒盘孢枝枯病和黑盘孢枝枯病,分别由棒盘孢属、黑盘孢属病原菌侵染所致,主要为害枝干,还为害果苞及幼果。病原菌在病株组织内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由昆虫、风雨传播,7~8月为发病盛期。通过营林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及喷洒稀农威、禾枯灵、多菌灵等杀菌剂,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研究探索出阿勒泰地区无公害农产品露地板栗南瓜病害防治原则、白粉病、蔓枯病的防治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栗酮枯病是板栗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主干及主枝,少数在枝梢上也有危害,近年发生较普遍,病后树势衰弱,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质量,严重时整株枯死。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处理对栗酮枯病防治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板栗内腐病又称栗种仁干腐病、栗黑斑病,主要危害板栗、锥栗、茅栗、栎属等,以板栗受害最重。该病近几年在承德宽城、唐山遵化等京东板栗主产区发生比较普遍,是板栗贮运和销售期间的重要病害。病栗果在收获期与好果从种皮外观看没有明显异常,贮藏时,种皮常破裂,栗种仁上形成小斑点,露出病菌子座,呈疮痂状,引起变质、腐烂。此病还会危害栗树枝、干,引起干腐病。对京东板栗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害,为减少损失,笔者在遵化市汤泉乡对该病进行了追踪调查,基本摸清了其发生规律,为适时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