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试验选用9份不同来源的鲜食糯玉米自交系,按照Griffi 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组配出36份杂交组合,对所获得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其主要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W6、W9、W4、W3、W1等5个糯玉米自交系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可以组配出产量较高的杂交种后代,其中产量特殊配合力(SCA)值最大的组合是W4×W7(90.377 8);自交系W1、W3、W6、W4等4个自交系可以组配出果穗较粗、穗行数较多的杂交组合;自交系W3、W7、W9等3个自交系作为亲本组配杂交组合,易获得果穗较长、秃尖较小、行粒数较多糯玉米杂交品种;W6、W9、W1、W8等4个自交系,用作亲本组配杂交种可以较明显地提高子代百粒重,有利于高产品种的育成;自交系W4、W6、W3、W2等4个自交系作为亲本可以组配出出籽率较高的杂交种后代。  相似文献   

2.
在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SCY的后代中发现了一个天然的玉米突变材料pk1,表现为籽粒顶端表皮大幅度开裂,致使胚乳外露,呈爆破状。该爆粒突变体果穗共有籽粒328粒,其中爆裂籽粒286粒,未爆裂籽粒42粒。该突变体不同爆裂籽粒与玉米自交系B73杂交后产生的后代群体中,出现爆裂籽粒和正常未爆裂籽粒2种类型,正反交差异明显。自交后代也出现爆裂籽粒和未爆裂籽粒2种类型。初步判断该爆粒性状是由显性双基因或多基因控制的果皮遗传。  相似文献   

3.
刘敬东 《今日农村》2004,(10):25-25
1.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362.来源与类型早熟糯玉米品种,组合:糯157×糯106。糯157是从引进的南韩糯玉米品种中选育的糯玉米自交系;糯106是从四川省糯玉米地方品种杂交后代中选育的糯玉米自交系。3.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糯玉米品种。株型半紧凑,株高222厘米,穗位高75厘米,保绿度63.5%,双穗率0.29%,分蘖率2.1%,抗倒性能好。果穗短筒形,穗长16.36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1.1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0粒,百粒重28.8克,出籽率68.7%,旗叶长0.66厘米。籽粒黄白色,半硬粒型。出苗至吐丝64.5天,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88.1天,生育期100天。四川省农科院植…  相似文献   

4.
杂交当代玉米杂交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若干个遗传稳定的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为试材,采用混合授粉方法(即在同一果穗上同时授以本株和指定的父本花粉,一次完成受粉)对玉米杂交当代粒重,籽粒体的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在杂交当代植析与亲本自交植株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及酯酶同工酶谱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当代粒重,籽粒体积较自交有明显增加,不同基因型及不同的组配方式,优势大小明显不同,植株的生理生化方面也发生明显变化,杂交当代母体植株叶片叶绿  相似文献   

5.
玉米黑粉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个主要病害问题,病害发生在果穗上,可以直接引起严重的减产,病害发生在果穗以外的其他部位,根据不同部位的特点,同样也会影响玉米潜在的产量和降低品质。玉米黑粉病菌能够侵染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危害的时期也很长,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切实可行的有效防治措施。根据报导,采用及时分期割瘤,清除田间残余病株和病瘤,深翻输作,利用杂交后代,特别是自交系杂交后代的抗病优势,以  相似文献   

6.
对10个亲本的自交系及其双列组配的杂交种进行光合速率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种的光合速率高低与其亲本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亲本光合速率高,其杂交后代也高;杂交后代的光合速率与母本的相关关系比父本更加密切;一般杂交种表现出光合速率正优势,这种优势在不同组合之间差别较大,高光合的亲本与中、低光合速率的亲本杂交时,多为明显优势;自交系间和杂交种间在籽粒建成期的光合速率变动不同。  相似文献   

7.
<正> 1 父母本果穗中部定域选种留种 亲本植株所产果穗的不同区域部位的种子具有不同的遗传势和生命力。果穗中部是强遗传势区域部位,且优势最强。选择这一区域部位的子粒作种,不仅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而且还能防杂去劣,减少不良变异,避免品种自然退化。同时,果穗中部子粒饱满均匀,出苗整齐,用此部位留种可增产5%~15%,并可提早5天左右成熟。  相似文献   

8.
玉米亲本及杂交种光合速率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0个亲本的自交系及其双列组配的杂交种进行光合速率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种的光合速率高低与其亲本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亲本光合速率高,其杂交后代也高;杂交后代的光合速率与母本的相关关系比父本更加密切;一般杂交种表现出光合速率正优势,这种优势在不同组合之间差别较大,高光合的亲本与中、低光合速率的亲本杂交时,多为明显优势;自交系间和杂交种间在籽粒建成期的光合速率变动不同。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小麦、玉米产量,根据全息胚不同部位存在着遗传势差异,选择对某一特定性状遗传势强的部位作种,在后代的总体性状中该性状有突出表现的理论,用小麦、玉米作材料进行了定域选种试验。结果表明,果穗中部是产量性状强遗传势部位,选取果穗这一部位籽粒作种,比选用其它部位籽粒或整穗种子作种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0.
双隐(三隐)性基因在甜糯型玉米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品质优良、配合力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甜玉米和糯玉米杂交——自交,选出甜糯双隐性自交系,利用不同类型的甜糯双隐性自交系杂交——自交,选出甜糯三隐性自交系,在选育甜糯双隐性或三隐性基因自交系的基础上,通过杂交配组,产生甜(杂结合)糯(纯结合)玉米杂交种,用这类杂交种生产的果穗,有糯质籽粒,有甜质籽粒,甜糯相间随机排列,保留糯性,增强甜度,提高品质。解决了以往糯玉米不甜、甜玉米不糯的缺陷。在分析国内外鲜食甜糯型玉米育种现状基础上,结合我所多年甜糯双(三)隐性基因系玉米杂交种选育的实践,浅析了甜糯双隐性或三隐性基因系的选育以及甜糯型玉米杂交种的组配方法,希望为我国鲜食玉米的产业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玉米胚乳不同糯质基因型对总淀粉及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玉米胚乳的不同糯质基因型对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普通玉米自交系A(B37)与糯质玉米自交系B1(齐401)、B2(辽糯470)配成两套组合,每套组合包含4种胚乳基因型(WxWxWx,WxWxwx,Wxwxwx,wxwxwx).通过对两套组合淀粉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胚乳不同的糯质基因型对总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随着隐性wx基因剂量的增加,支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性递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33个糯玉米自交系遗传主成分和距离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对33个糯玉米自交系的数量性状进行遗传主成分分析,初步认为自交系遗传主成分与它的一般配合力有一定的联系,并初步提出评选糯玉米自交系优劣的遗传主成分标准。测定33个糯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共528个,最小为0.51,最大是11.5,2.1~6.0的占84.8%。根据遗传距离,将33个糯玉米自交系聚为17类,其类间距离大于类内距离。糯玉米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大小与地理差异、亲缘关系无必然联系,同一品种自交后代选育出的姊妹系间也可具有较大的遗传距离。糯玉米自交系间遗传距离与糯玉米杂种F#-1单株粒重平均优势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603**。  相似文献   

13.
K12是以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和西南亚热带种质为基础材料,创造性运用“品系内群体轮回选择与自交系谱法选择”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它具有配合力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特点,因而被全国各地广泛应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用K12组配选育并经省市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就有10多个,累计推广种植面积467万hm2,为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小区试验,在施磷和不施磷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效率玉米自交系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苗期干物质积累过程中呈现出物质由老叶转移至新叶的趋势.其中,磷的中效基因型表现为较强的递减趋势,而低效基因型表现为较弱的递减趋势.在不施磷处理条件下,中效基因型的干物质积累量大于低效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玉米自交系丹340及其衍生系与利用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340是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以白轴旅9为母本,有稃玉米为父本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的成功选育,对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起到了巨大晶推动作用。作者对丹340及其衍生系进行了详细的查阅和整理,并分析了其杂优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6.
对美国BSSS玉米群体中150个单株的株高、穗位高、雄穗长、茎粗、穗上叶数等性状及其与穗粒重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各性状均分离出优于对照自交系478 的群体单株,其中穗粒重优于对照的占78.27%。选择到各性状均优于对照的群体单株18株。穗位高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较大正效应,穗位高通过株高对单株产量的间接作用为较大正效应,雄穗长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效应。因此,在BSSS玉米群体中选择穗位适当偏高,雄穗适当偏短的单株自交,更有可能得到单株产量高的后代。  相似文献   

17.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采用两套亲本自交系P_1和P_2(P_1为4个自交系。做母本;P_2为7个自交系,做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成28个正交组合,估算其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总配合力(TCA)及其三者之间的相关。结果表明:P_1和P_2亲本组中某性状GCA的大小对F_1该性状SCA的优劣起着决定作用;利用自交系的GCA效应进行性状互补是有效的;SCA在直接构成产量“三要素”(穗、粒、重)中任何一项的正效应对育种效果意义重大。然而,TCA则是产量育种不可忽视的参数。  相似文献   

18.
刘海燕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58-59,78
以4个不同熟期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在5种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和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秃尖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9.
樊瑞多  郭玲玲  顾会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79-1479,1483
[目的]以玉米杂交种金博士658为材料,研究种子分级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4个处理,6行区设计安排。[结论]不同级别的种子间,百粒重的增加对提高作物营养生长水平和产量表现有一定的效果,大粒种子的产量比未分级种子产量增加2.35%,中粒和小粒种子分别比未分级种子产量低0.28%、1.28%,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下一步金博士658种子分级差异化包装及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筑糯1号糯玉米是用C11-3和ZS31两个自交系分别作父本和母本组配的杂交种。糯性强、皮薄、口感好,二般产鲜果穗1050kg/667m^2左右。播种至采收鲜果穗的生育期69-123d。属大穗白粒型糯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