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难题,而我国人口绝对增长量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本从商品的基本属性来论述水土资源价值的客观实在性,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益为动力,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依法转变水土保持管理职能,立足发展小流域经济,寻找与市场相衔接的经济突破口,从而优化水土资源配置,意在唤酷暑人们珍惜和保护好水土资源,最终达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使社会走向富裕。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目前世界上生活在城市地区的人口超过50%,并且这一比例仍在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开发建设活动对水土资源的干预强度不断加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香港中文大学资源与环境系主任林健枝教授和伍世良博士2000年5月组织了第1届两岸三地水土资源保育与生态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随后连续召开了6届学术会议,促进了海峡两岸三地水土资源与生态保育领域学者的交流。2007年12月拟在广州和香港召开主题为“城市化、水土资源开发与生态保育”的第8届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会议议题为:1)城市化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2)生态环境演变的监测、预测和评估;3)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区域环境演变;4)坡地改良利用与流域环境管理。会议征文截止日期为2007年10月1日。  相似文献   

3.
传统方式的土地利用结构及结构模式,容易误导人们理解为农业土地利用结构。重新构建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结构模式,遵循水土资源利用总体经济效果最大原则,把生态环境利用、经济与社会利用严格加以区分,并建立起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协调机制,使三者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模式。通过协调和规范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对水土资源利用的结构比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河南省农业面临的水土资源、森林与草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指出实施”科教兴豫“战略,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逐步建立起结构和功能不断优化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是实现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良性徨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南省农业面临的水土资源、森林与草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指出实施"科教兴豫"战略,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逐步建立起结构和功能不断优化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是实现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强 《中国水土保持》1997,(12):41-43,55
<正>水与土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当今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难题,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庞大的人口绝对增长量仍然制约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水土保持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如何更好地与市场经济接轨,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就成为摆在广大水保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建立起系统的市场机制,最终达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使水土流失区群众走上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北地区是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水资源稀缺不仅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如何实现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并进一步解决农牧业发展与水土资源之间的矛盾、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从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内涵和基本方法出发,提出了西北地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思路。认为应当重视水资源的合理与高效利用,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确保生态需水与生态安全,通过优化手段改善水土资源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考虑生态安全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以动态生态环境需水量作为生态安全控制手段,利用水文指数法计算动态生态环境需水量.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对最优为目标,建立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优化配置计算.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可以计算出动态的水土资源配置结果,从3种生态需水状态条件下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同一用地类型在不同生态需水状态下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以动态生态环境需水为控制手段进行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领域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Ⅰ: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负有水土资源管理与监管职责的水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在水土保持领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系统辨析了水土资源、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责任及责任主体、责任追究等相关概念,借鉴当前管理工作中的生态环境损害概念,初步界定了水土资源损害的内涵,以期为构建水土保持领域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江河治理的根本措施 ,以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农牧交错区为重点 ,以水土资源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为主线 ,以减轻水旱风沙灾害、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期目标与任务是 :“十五”期间完成综合治理面积 2 5万km2 ,实施重点保护面积 5 0万km2 ,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为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发展经济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怀来县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与农业节水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怀来县自然气候条件和水土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在沙漠化形成和防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该县粮果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矛盾,针对首都圈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需求,总结提出了适宜该县不同区域的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和农业节水技术。其宗旨是杜绝过度垦殖现象,调整农业结构布局,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农业节水技术,提高该区水土资源的生产效率,建设稳产高效农业和林果业,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形成环京津地区的天然绿色防线。  相似文献   

12.
张北县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模式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张北县特殊的自然气候、地理位置、水土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在沙漠化形成和防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针对该县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以及首都圈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需求,总结并提出了不同区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主要优化模式配套的技术体系和农业节水技术。其宗旨是缩减耕地面积,调整农业结构布局,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杜绝过垦过牧现象。提高该区水土资源的生产效率,建设稳产高效农业和高效畜牧业,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恢复该县及周边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保护京津地区的绿色北大门和防护线。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南票区暖池塘镇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思路,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对沙金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面进行综合治理,为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农业节水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讨论了当前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叙述了农业水资源短缺的相对性时间/季节的相对性;空间/地域的相对性;时空变异性;社会、经济、人口的相对性.探讨了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农业节水技术应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农业与工业竞争的矛盾;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要.讨论了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环境的关系地下水超采;土地盐碱化;水土资源流失;水体污染,等.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辽宁省风沙区内生态环境、扭转水土流失严重局面、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推进风沙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展辽宁省风沙区水土保持规划研究。该规划以民生改善、农民收入增加、良好生态环境维系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同时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进科技为动力,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科学配置,开展综合治理,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同时,采取同步监督机制,边治边管,确保治理成果全面发挥效益,努力争取把风沙区各小流域建成农、林、牧业产销基地,促使风沙区广大农民致富。在措施布局上,采取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等多重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是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水土资源是农业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没有水和土,就没有农业和人类。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流失宝贵的水土资源,而且使土壤肥力大大降低,削弱土地生产潜力,减少农业收入。通过水土保持,可以建立生态环境、水资源和土壤耕作保护体系,做到层层设防,节节拦蓄,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使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并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奋进中的“长治”工程陈俊府(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武汉430010)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之本、立国之本、社会进步之本。水土流失是当代世界面临的人口增长─资源匮缺─环境脆弱─经济滞后恶性循环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猛,水土资源相对紧缺...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问题严重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 ,水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实施流域开发治理 ,客观上要求把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寿阳县从抗旱减灾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出发 ,把以开发利用小泉小水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改善有机结合起来 ,走出了一条以水利支撑流域治理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 ,用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和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在岩溶塌陷区,资源环境受到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严重影响和危害,生态环境也发生恶化现象,尤其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退化最为突出。以鲁中南典型岩溶塌陷区为例,阐述了岩溶塌陷诱发的3种水土资源退化模式:水土流失、水土污染和土壤退化,并分析了该区水土资源退化的现状,研究了水土资源退化的机理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水土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是探索黄河中游城市群水土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科学促进黄河中游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黄河中游三大城市群为例,通过运用LMDI加法模型对2010—2019年黄河中游三大城市群分别构建影响水资源消耗量变化及城市建设用地数量变化的因素分解模型,计算并比较不同驱动因素的效应值。[结果](1)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抑制水资源消耗量的增加,而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则促进其增加。(2)产业规模、经济规模及人口规模扩大对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推动作用,而城市建设用地消耗强度对建设用地扩张具有抑制作用。(3)对于水资源利用量变化,黄河中游不同城市之间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对于城市建设用地变化,三大城市群总效应值比较结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结论]基于区域差异和时间差异角度探讨黄河中游城市群水土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丰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研究,为黄河中游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