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绿竹不同种源遗传参数估计及生长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龙海与永安开展绿竹地理种源试验,通过对不同绿竹地理种源遗传参数估计及生长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⑨号(赛岐)、①号(福安)、⑤号(永安)和②号(永春)种源在永安则有较大的推广前景,其出笋数(A性状)的ΔG达到45%以上。而⑨号(赛岐)、①号(福安)和②号(永春)种源在漳州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其单位面积笋产量(B性状)的遗传增益均达到38%以上。从不同种源不同时间各生长因子差异检验结果来看,永安各性状各处理间的差异性较小,其生境适合较多的绿竹种源生长,这可能与其较为阴凉的气候有关。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尾松在不同坡位生长差异显著 ,坡上部生物量为 6 6 8t.hm-2 ,坡中、下部分别是上部的 2 5、3 0倍 ;坡上部养分积累量N、P、K、Ca、Mg分别为 119 4、10 2、90 3、6 6 6、2 2 5kg hm-2 ,坡中、下部分别是上部的 2 4~ 2 8倍和 3 0~ 3 5倍 ;植被的生物量为 6~ 2 7t .hm-2 ,占马尾松地上部生物量的 11%~ 17% ,植被的各养分积累量占地上部 (马尾松地上部 +植被 )积累量的比例分别为 ,N :34%~ 41% ,P :2 8%~ 33% ,K :2 7%~ 30 % ,Ca :13%~ 38% ,Mg :9%~ 16 % ;在坡面上 0~5 0cm土层内各养分积累量分别为 ,N :386 1~ 6 713kg·hm-2 ,P :6 17~ 6 83kg·hm-2 、交换性K :5 49~ 6 2 3kg·hm-2 、交换性Ca:916~ 96 9kg·hm-2 、交换性Mg :5 3~ 6 0kg·hm-2 ;A0 层的生物量为 9 3~ 9 5t·hm-2 ,A0 层N为 10 4~ 117kg·hm-2 ,P为 7~8kg·hm-2 ,K为 6~ 11kg·hm-2 ,Ca为 46~ 73kg·hm-2 ,Mg为 5~ 8kg·hm-2 ;1年的凋落量为 3 70~ 5 91t .hm-2 ,叶 >枝 >皮 >球果 ,养分积累量N为 2 3 8~ 43 6kg·hm-2 ·a-1,P为 1 5~ 2 8kg·hm-2 ·a-1,K为 7~ 11 5kg·hm-2 ·a-1,Ca为 14 5~ 2 1 8kg·hm-2 ·a-1,Mg为 4 7~ 7 4kg·hm-2 ·a-1,不同坡位养分的归还量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福建绿竹不同种源含水率与持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永安和龙海绿竹不同种源含水率与持水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生物量与持水量呈正相关。林冠层持水量随生物量增加的幅度较大,而地下部分持水量较小,林下植被与凋落物层居二者之间。永安试验点各种源林冠层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与持水量高于龙海试验点,林下植被层生物量也高于龙海,但持水量低于后者。永安试验点的①、⑤、②号种源,龙海试验点的③号种源林冠层和地下部分生物量较大,持水量较高,永安试验点的⑧号种源,龙海试验点的④号种源2个指标均较小,林下植被与凋落物层的生物量与持水量则较高。  相似文献   

4.
杉木种源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借助9年生杉木种源个体2水平试验林,研究了若干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是:①杉木不同种源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差异,这是种源选择的依据;②种源内株间变异量>种源间变异量;③种源的遗传力>种源内株间个体的遗传力;④在相同的研究性状上,种源的选择进展>种源内个体的选择进展;⑤在相同的变异层次上,不同性状的选择进展各异;⑤单纯的种源选择方案产生的选择进展,比种源内个体的选择进展要大,但比优良种源内选择优良个体方案所产生的选择进展要小。  相似文献   

5.
茶杆竹林分立竹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夏馨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66-67,70
在立地条件及经营措施基本相同的林分中,应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对茶杆竹建立4种不同结构的样地,并测定不同立竹密度发笋数、成竹数、成竹率等指标,结果表明:经营密度为11250株·hm-2时,林分生产力高,笋产量达4500kg·hm-2,新竹率达68%,竹径达4 11cm,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6.
17个邓恩桉种源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7个邓恩桉种源在引种后其前7 a生长量和适应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7年生材积最大的17923号达到了172.4442 m3.hm-2;其次是17915和17918号,均超过了160 m3.hm-2;最小的20670号也达到了119.9361 m3.hm-2。各种源的生长虽然各有差异,但总的来说,高、径增长情况基本一致,所有的种源号均在第3年增长得最快;17个种源均能适应永州市的气候,能抵抗当地的低温冰冻和高温干旱天气,抗病虫害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阐述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①可持续发展理论;②生态经济理论;③循环经济理论;④产业经济理论;⑤区域发展理论;⑥经济发展理论;⑦和谐发展理论;⑧十七大生态理论。  相似文献   

8.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养分的总存留量为35 41kg·hm-2·a-1,总归还量为54 89kg·hm-2·a-1,年吸收总量为90 3kg·hm-2·a-1。冷杉林分具有养分低循环利用特征。大气降水主要补充N、Ca、Fe等元素,而凋落物主要补充P、K、Fe等元素,其中Fe元素是净增加的。冷杉林生态系统养分年输入量均大于年输出量,说明该森林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养分积累阶段。林地土壤(不包括凋落物层)的养分年输出量(除N、Fe、Mg元素外)稍大于年获得量,土壤年净亏损不大,但K的亏损较严重。冷杉林分的养分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养分利用指数均表明,林分对N的需求最大,对Fe的需求最少。  相似文献   

9.
川西云杉人工林养分含量、贮量及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固定标准法、标准木法对四川西部林区川西云杉 (Piceabalfouriana)人工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贮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系统植物子室中 ,营养元素总贮量为 12 2 9 5 0 2kg·hm- 2 ,其中乔木层贮量为 949 36 2kg·hm- 2 ,贮量最多 ,占 77 2 2 % ,灌木层、草木层、苔藓层及枯落物层分别为 42 85 6kg·hm- 2 (3 4% )、15 95 1kg·hm- 2 (1 30 % )、15 36 1kg·hm- 2 (1 2 5 % )和 2 0 5 972kg·hm- 2 (16 73% ) ;人工林生态系统 5种大量元素的积累为 2 116 96 0 97kg·hm- 2 ,其中土壤子室为 2 10 493 2kg·hm- 2 ,占系统总贮量的 99 432 % ,植物子室为12 0 2 892kg·hm- 2 ,占系统总贮量的 0 5 6 8% ;比较分析了迹地、人工林及原始林土壤子室的养分状况 ,其养分能够满足人工林的正常生长 ,但密度过大是人工林 2 6年后生长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不同立竹密度下茶秆竹林生长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茶秆竹林发笋量、成竹数、笋产量、生物量等指标对立竹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林分立竹密度升高,成竹率逐渐降低,9 000株.hm-2和11 250株.hm-2的立竹密度既确保了有较高的发笋量,也使成竹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上。随着立竹密度的增加,产笋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在11 250株.hm-2时达到最高值,说明11 250株.hm-2是对产笋量有突出影响的密度设置,在生产中其它条件相似情况下,进行产笋量控制时可以该密度为优先选择。随着立竹密度增加,地上部分全重呈“先升后降”趋势,在11 250株.hm-2时达到最大,地下部分全重持续升高,在13 500株.hm-2时达到最大,总生物量持续上升,其中13 500株.hm-2的总生物量是6 750株.hm-2时的1.33倍。  相似文献   

11.
糙花少穗竹笋产量与林分状况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糙花少穗竹是一种生长快、用途广的优质笋竹两用小径竹种,通过固定标准地调查法进行影响糙花少穗竹竹笋产量形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糙花少穗竹的产量主要受立竹株数、每株母竹发笋数和平均单棵笋重等3个因子影响。当糙花少穗竹立竹株数保持在13500~21000株·hm-2,每株母竹发笋数在2 06~2 89个,单棵笋重在249 8~435 2g,糙花少穗竹产量可达到135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武平种源生长优异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丽瑶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3):23-25,30
通过大面积中试林以及跟踪试验林5年生幼林生长性状的测试,武平种源不仅明显高于本省邵武种源,而且还优于两广优良种源。在参试的4个马尾松种源中,武平种源树高达4 42m、胸径6 03cm、材积16 85m3·hm-2,全株生物量34 9kg(其中树干占39 25%),均为各种源之首,生长量与生物量的优异性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毛竹笋竹两用林培育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龙发  连强牡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Z1):67-68,78
按照分类经营的办法,进行毛竹笋竹两用林培育技术措施的试验示范,经过3a时间,平均立竹密度从试验开始时的底竹1602株·hm-2,提高到2865株·hm-2,增加了78 8%,胸径从原来的7 4cm提高到9 7cm,增加了31%,投入产出比为1∶2。  相似文献   

14.
在21年生、13地位指数的第1茬杉木林采伐迹地上,通过不炼山、保留杉木萌芽条、套种酸枣更新的5年生萌芽杉木酸枣混交林的生长状况与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茬萌芽更新的杉木酸枣混交林生长良好,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 6cm、4 5m、0 00817m3、4 788kg·株-1,与萌芽更新的杉木纯林相比,均略有提高,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3 70%、1 12%、3 29%、2 79%;混交林中酸枣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 0cm、6 10cm、0 00754m3、3 787kg·株-1,除了平均高外,均小于杉木;混交林总蓄积量和乔木层总生物量分别为24 884m3·hm-2和13 32t·hm-2,分别是纯林的2 29倍和2 08倍。萌芽杉木与酸枣混交林是一种生产力较高的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马尾松林冠下分别套种火力楠、拉氏栲、青栲、闽粤栲、格氏栲和苦槠,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模式,通过对各林分凋落物的研究表明,上述6个混交林群落及马尾松纯林的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变化在3988 0~9269 8kg·hm-2之间,而年凋落量范围为2853 0~7078 0kg·hm-2。基于对凋落量积累和分解速率的比较分析,可预测上述7个群落的凋落物周转时间依次为1 15、0 76、1 42、0 97、1 17、0 84及1 52a。对凋落物各组分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枯枝的周转时间明显大于枯叶,且马尾松的枯叶和枯枝的周转时间分别相应大于与其混交的阔叶树。  相似文献   

16.
对天然茶秆竹采取不同垦复措施后的出笋数、成竹数、成竹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年度的天然茶秆竹采取相同的垦复措施,垦复效果一年比一年好;(2)茶秆竹林采取不同的垦复措施效果不同:采取劈山+全锄+施肥处理,2a出笋数10995株·hm-2,比其它2种措施提高15 5%~16 0%。成竹数7455株·hm-2,提高20 5%~23 3%;成竹率67 8%,提高4%~5 9%,明显高于其它2种措施;(3)经过劈山+全锄处理的茶秆竹发笋个数和新竹株数与劈山处理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洪永辉 《福建林业科技》1998,25(2):51-54,73
广西浪水种源6年生幼林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比本地种分别增长21.8%、31.2%、128%,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显著程度。用广西浪水种源种苗营建400hm2世行贷款项目林都超过速生丰产林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从广西马尾松优良种源区引进浪水种源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新造毛竹种源竹鞭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9个种源的竹鞭生长调查表明 ,各种源鞭径、鞭段长、鞭段数、总鞭长、鞭幅、鞭深等指标 ,都随造林年限的延长而增大 ,但鞭节长随时间没有呈明显的变化规律。鞭径以中带、北带为好 ;鞭段长以南带最大 ,总鞭长均为南带 >中带 >北带。从鞭幅看也为南带的最大 ,分布深度以北带为深。鞭节以北带和中带鞭节较长。从总体看 ,竹鞭生长各指标以福建武夷山较好 ,广东从化最差。研究结果为毛竹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杉木酸枣人工混交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本文分析比较了20年生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以及杉木纯林、酸枣纯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为168.74t/hm2>杉木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35.95t/hm2>酸枣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07.01t/hm2;杉木与酸枣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355.113m3/hm2>杉木纯林蓄积量301.672m3/hm2>酸枣纯林蓄积量173.150m3/hm2;杉木与酸枣混交可改变树种单调状况,防止地力衰退,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毛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竹林氮、磷、钾、锌正交设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施肥量能显著增加毛竹林出笋数、退笋数和新竹株数,对新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磷肥和氮肥,其后依次是钾肥和锌肥。毛竹林第一次施肥用尿素600kg/hm2、过磷酸钙225kg/hm2、硫酸钾375kg/hm2、硫酸锌6kg/hm2时新竹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