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的田间抗性效果。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GK田、综防田、化防田各代棉铃虫幼虫残虫量比对照田减少81.82%~100.00%,差异极显著。棉花各器官的被害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田相比,2代棉铃虫发生期棉蕾、棉叶被害率减少92.30%~100.00%,差异极显著,3,4代棉铃虫发生期成铃、幼铃、蕾、花被害率减少35.43%~100.00%,差异显著、极显著。田间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为2代>4代>3代。但3,4代棉铃虫发生期田间幼虫残留量增加,棉花各器官被害率增大,因此还需适时防治棉铃虫。  相似文献   

2.
李胄  郑永善 《湖北农业科学》2016,(14):3635-3637
采用陕西连续37年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调查资料,研究了关中棉区2~4代棉铃虫之间的关系、发生年频率及各代不同发生程度的年发频率。结果表明,二、三代棉铃虫的相关系数为0.400 3,相关达显著水平,回归方程为y1=34.85+0.400 6x1;二、四代棉铃虫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67 1,相关不显著;三、四代棉铃虫的相关系数为0.667 0,相关达显著水平,回归方程为y2=43.74+0.382 2x2;二代和三代棉铃虫每年都有发生,发生年频率为100%;四代棉铃虫发生年频率为18.9%;二、三、四代棉铃虫中度以上发生的年频率依次是83.8%、46.0%和16.2%;特大发生的年频率依次是2.7%、13.5%和2.7%;四代棉铃虫中度以上发生年频率占四代棉铃虫发生年频率的85.7%,特大发生的年频率占四代棉铃虫发生年频率的14.3%。  相似文献   

3.
利用新乡市植保部门1976~2005年30a的棉铃虫2~4代发生危害的调查资料,结合影响2~4代棉铃虫3个发生时段的关键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棉铃虫的关键气象因子指标对2~4代发生程度进行预测;同时提出对棉铃虫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2007年第3代棉铃虫发生危害较重,2008年第2代棉铃虫发生危害重。根据两年来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分析探讨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胄  唐保善 《西北农业学报》2017,26(10):1554-1558
棉铃虫是中国棉花主要害虫之一,降水量对其种群数量具重要影响。采用连续10a棉铃虫第2代和第3代的百株卵量与同期降水量指标资料,通过相关系数法筛选出10个预测第2代、第3代棉铃虫的降水量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第2代、第3代棉铃虫百株卵量的特征预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第2代棉铃虫的预测模型信度较好,历史符合率为70%;而第3代棉铃虫的预测模型信度较差,历史符合率为40%。由于入选因子均为前兆因子,因此,第2代棉铃虫的预测模型可用于区域棉铃虫发生程度的监测和预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的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7~ 1999年在山东省南北 2个主要棉区的巨野和夏津县进行棉铃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的分布调查。 3年 2地调查结果平均 ,1代棉铃虫卵在小麦上占 93 48% ;2代棉铃虫卵在棉田占 74 13 % ,在春播花生、大豆上占 2 2 78% ;3代棉铃虫卵在棉花上占 72 6 7% ,在大豆上占 10 38% ,在玉米上占 9 38% ,在花生上占 5 17% ;4代棉铃虫卵在棉花上占 6 1 5 9% ,在玉米上占 32 0 2 %。棉铃虫幼虫在不同作物上的分布率与卵有所不同 ,1代幼虫仍然集中在小麦上 ,2、3、4代幼虫在棉花上的分布率减少 ,在花生、大豆、玉米上的分布明显增加。在对棉铃虫采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 ,棉花上的各代幼虫分布量进一步减少 ,4代幼虫分布量在棉田只占 2 1 96 % ,而在夏玉米上高达 5 2 5 6 %。特别是 1999年推广普及转Bt基因抗虫棉后 ,在棉花上的幼虫量仅占 9 5 2 % ,夏玉米上增加到 6 3 8%。这种分布变化对区域性整体控制棉铃虫发生危害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石河子总场棉铃虫发生与温度之间关系,[方法]对2007~2010年棉铃虫成虫发生进行数据分析,结合气温构建发生期预测模型。[结果]棉铃虫越冬代随着温度的升高种群数量增加,其种群动态与温度呈正相关。棉铃虫一代与二代随着温度的升高种群数量降低,其种群动态与温度呈负相关。[结论]为北疆棉铃虫的预测预报及其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石河子总场棉铃虫发生与温度之间关系,[方法]对2007~2010年棉铃虫成虫发生进行数据分析,结合气温构建发生期预测模型。[结果]棉铃虫越冬代随着温度的升高种群数量增加,其种群动态与温度呈正相关。棉铃虫一代与二代随着温度的升高种群数量降低,其种群动态与温度呈负相关。[结论]为北疆棉铃虫的预测预报及其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黄淮地区7月中旬-9月上旬是第三、四代棉铃虫发生危害期。因2009年套种棉田比例增加、且发育偏晚,第二代棉铃虫的残虫量较大,7、8月份的降雨较多,加之抗虫棉进人中后期的抗虫性能大大降低。据上述分析,今年黄淮地区第三、四代棉铃虫将会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相似文献   

10.
气象要素对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15年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临汾地区气象资料和棉铃虫系统调查数据,探讨了该区温度、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对棉铃虫发生消长的影响。结果认为,4-6月份温度是影响越冬代和1代发生期、2代卵盛期的主要因子,此期温度高的年份,棉铃虫发生早;降水量和雨日数主要作用于2,3,4代发生量,在各代发生期内,雨量大、雨日多、分布匀、空气湿度高,棉铃虫大发生。这为县、乡、村发布棉铃虫短期预报,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几种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喜红  杨伟  唐茜  师丹  赵晓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11-1111,1116
[目的]为探讨不同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方法]以700、800、1 000倍0.3%印楝素乳油,2 500、2 800、3 000倍茶联苯,2 5003、0003、500倍万里红为供试药剂,对茶小绿叶蝉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茶联苯3种浓度药后1 d防效分别为99.37%、90.35%8、2.31%,药后4 d防效分别为97.56%8、5.59%、71.87%。0.3%印楝素乳油3种浓度药后1 d防效较差,药后4 d防效达高峰,分别为90.81%、80.72%7、0.92%。万里红3种浓度药后1 d防效分别为87.43%、69.97%、60.02%,药后4 d防效显著降低。[结论]茶联苯2 500~2 8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0.3%印楝素乳油700~800倍液施药4 d后防效显著,且对天敌杀伤力小,是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2种药剂正常施药后不产生药害,可以用来防治茶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外源JH对桃蚜种群消长及有翅率的影响研究得出,5种浓度的外源JH对桃蚜种群消长均有影响,5月5日的虫口数量与4月29日相比,J2、J3为负增长,且显著高于对照,即2%、1%浓度的外源JH桃蚜种群有抑制作用;5月5日的桃蚜成蚜有翅率J2-J5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极显著,即2%、1%、0.5%和0.25%浓度的外源JH对桃蚜成蚜有翅率有显著影响,5月5日的桃蚜成若蚜翅率,J1-J5与对照比较差异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植物源农药防治烟草花叶病试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探寻防治烟草花叶病的理想药剂,经大量试验筛选,利用商陆、甘草、连翘等几种植物抽提配制而成的复配剂MH11-4,对由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Cucumber masaic virus(C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进行了室内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MH11-4200倍液对TMV和CMV的朱抑制率分别为61.9%和56.9%,体外钝化效果分别为86.02%和9  相似文献   

14.
蚯蚓粪对番茄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在盆栽条件下探讨蚯蚓粪对番茄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粪不同处理均能很好地改善番茄农艺性状,提高番茄的座果率、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单施蚯蚓粪有机肥试验中,80%蚯蚓粪处理显著促进番茄株高、株幅和茎粗的生长,40%蚯蚓粪明显提高座果率;20%和60%蚯蚓粪处理分别提高维生素C含量12.17%和24.34%,60%和80%蚯蚓粪处理分别提高可溶性糖20.34%和42.89%,60%蚯蚓粪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影响最显著达24.04%。蚯蚓粪配施化肥较单施蚯蚓粪处理能较好改善番茄农艺性状,对座果率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对提高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15.
以水飞蓟残渣和果寡糖为主要饲料成分,研究其对猪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重方面,试验组与抗生素组没有明显差异,试验组对粗蛋白、粗纤维、钙、磷的消化率在生长阶段比对照组分别高8.07%,19.85%,8.02%,5.21%(P<0.05),在育肥阶段,比对照组分别高4.64%,16.40%,7.38%,13.02%(P<0.05),2个阶段对粗脂肪的消化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适宜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梨黑星病的药剂和使用剂量,对好力克、福星、世高、安泰生、大生M-45和烯唑醇等6种新农药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安泰生WP700倍液、80%大生M-45WP800倍液和12.5%烯唑醇1000倍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41%、85.99%和85.24%;43%好力克SC4000倍液、40%福星EC5000倍液、10%世高WG3000倍液、80%大生M-45WP800倍液、70%安泰生WP700倍液和12.5%烯唑醇WP1500倍液对梨黑星病均有良好防效,防治效果均超过80%。上述药剂在所使用的剂量范围内,对苹果和梨安全无药害,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螯合剂对油葵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油葵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提取效率,研究了不同螯合剂(NTA、EGTA、EDDS和EDTA)对油葵修复Cd、As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种不同螯合剂对油葵根、茎、叶、花盘和籽粒生物量影响不大。不同螯合剂对油葵各器官Cd、As含量和积累量影响不一样。与CK处理相比,施用NTA、EGTA、EDDS、EDTA导致油葵花盘Cd含量分别提高30.2%、55.1%、41.9%和43.3%,根系As含量分别提高23.6%、18.1%、15.6%和15.4%,但是对籽粒和茎中Cd含量影响不显著。施用NTA、EGTA、EDDS和EDTA处理使油葵植株总Cd积累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32.8%、45.3%、40.5%和41.6%,而对油葵As积累量没有显著影响。4种螯合剂对油葵各器官Cd、As富集系数有不同影响,而对Cd、As转运系数影响不显著。施用EDTA处理使根际土壤Cd含量比CK处理降低25.0%,施用NTA和EDTA处理使根际土壤As含量分别降低18.1%和14.3%。4种螯合剂均可以提高油葵对Cd、A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8.
示范结果表明 ,每公顷用 12 0 0ml灭虫净防治稻飞虱 ,药后 7、14、2 1d ,防效分别为 91%、98.63 %和 95 .67%,防治稻纵卷叶螟 ,施后 7d和 14d调查卷叶率分别为 0 .3 %和 0 .5 5 %,而空白对照区为 1.3 2 %和 2 .69%;防治三化螟 3代药后 14d和 2 1d调查 ,螟害率分别为 0 .19%和 0 .5 7%,空白对照区分别为 5 .95 %和 6.49%,其防效分别为 96.81%和 91.2 2 %。 40 %灭虫净对三虫的防治均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  相似文献   

19.
日粮纤维水平对鸸鹋日粮纤维及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苜蓿粉为纤维源 ,通过对成年鸸鹋投喂不同纤维含量的 5种饲料 ,研究了日粮纤维水平对日粮纤维及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酸性洗涤纤维 (ADF)、中性洗涤纤维 (NDF)及粗纤维 (CF)的消化率在苜蓿含量 (质量分数 ,下同 )为 10 %以内时 ,不受日粮纤维含量增加的影响 ;但含量的进一步上升 ,降低了日粮纤维的消化率。日粮纤维在饲料中适宜含量的上限是 :ADF 7 8%、NDF 16 7%及CF 6 1%。蛋白质消化率在苜蓿含量为 5 %时最高 ,在含量为 5 %以上时显著降低 (P <0 0 5 )。蛋白质消化率最大时的日粮纤维含量分别是 :ADF 7 4 %、NDF 16 4 %及CF5 5 %。以上结果表明 ,日粮纤维水平影响鸸鹋对日粮纤维和蛋白质的消化率 ,日粮纤维在鸸鹋饲料中的适宜含量是ADF 7 4 %、NDF 16 4 %及CF 5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