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2006年对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苏杂3号生长发育的观察和栽培关键技术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明确了该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高产配套关键技术。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扬州大学实验农场进行,试验设不同密度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密度设每公顷为2.25万株和3.0万株两个水平,以A1、A2表示,施氮量为每公225kg、345kg和465kg,以B1、B2、B3表示。按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31m2,4行区。试验于4月8日播种,5月17日移栽。氮肥施用按处理设计用量进行。移栽时施用安家肥,氮占20%,第一次花铃肥于初花期进行,氮占18%,第二次于盛花期施用,氮占49%。…  相似文献   

2.
湘杂棉3号生育特性和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对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抗虫杂交棉湘杂棉3号的生长发育特性和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观察,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在扬州大学实验农场进行。设计不同密度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密度设每公顷为1.60万株和2.40万株两个水平,以A1、A2表示,施氮量为每公顷225kg、345kg和465kg,以B1、B2、B3表示。按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27m2,5行区。1.2栽培技术应用情况试验于4月6日播种,5月17日移栽。氮肥施用按处理设计用量进行,移栽时施用安家肥,氮占20%,磷肥、钾肥各占50%。花铃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于…  相似文献   

3.
20 0 1 - 2 0 0 2年连续在小寨乡进行棉花高浓度叶面喷肥方法试验 ,试验地肥力中等 ,采用地膜覆盖 ,两年平均密度每公顷 7万株 ,小区面积 66.7m2 ,3次重复 ,喷施时间为 8月 5日、1 2日和 2 0日共 3次。肥料配比为 :A:2 %尿素 + 1 %磷酸二氢钾 ;B:3%尿素 + 2 %磷酸二氢钾 ;C:4%尿素 + 3%磷酸二氢钾 ;D:5 %尿素 + 4 %磷酸二氢钾。每次每公顷施用量为 75 0kg,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于9月 1 5日分别考察各小区的铃数、蕾铃脱落情况和铃重 ,各小区单独计收产量。1试验结果不同浓度的叶面喷肥 ,对棉花均有增产效果 ,两年平均增产幅度在 2 .9%~…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本地区棉花施用硫肥的效果和用量 ,1 999年在本所试验田进行了本试验。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在商丘市农科所试验田进行 ,整地前每公顷施农肥 3万公斤、过磷酸钙 750 kg、尿素30 0 kg、氯化钾 2 2 5kg。试验设每公顷施硫肥 (硫磺 )60、90、1 2 0、1 50 kg,以不施为对照 5个处理 ,小区面积为 2 0 m2 ,重复 3次 ,随机区组排列。供试品种为中9571 82 ,4月 2 0日播种 ,种植密度为 4.5万株 ,于 7月 2 0日和 9月 1 0日进行生育性状调查 ,各小区单收计产。2 试验结果2 .1 对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据 7月 2 0日调查 ,平均单株果枝施硫肥的…  相似文献   

5.
1 试验设计与指标设计与处理 :在连城县壁洲村南山下进行试验 ,运用汕优 86为供试品种 ,3月 4日播种 ,塑料软盘旱育壮种 ,4 0~ 4 5叶龄抛栽。密度为 2 0万丛 / 667m2 。设①低留桩 (桩高 3 0~ 3 5cm)。本田每 667m2 施纯氮 10 5kg ,N∶P∶K为 1∶0 5∶0 65。施肥量分配为基肥 70 % ,分蘖肥 10 % ,幼穗分化肥2 0 %。促芽肥 667m2 施尿素 15kg ,氯化钾 5kg ,壮芽肥施尿素 5kg ,氯化钾 5kg ,于头季稻收割后第二天施完。②低留桩 (桩高 3 0~ 3 5cm)。本田施纯氮 12 5kg ,N∶P∶K为 1∶0 5∶0 75。施肥量…  相似文献   

6.
1 试验方法本试验于 2 0 0 0年在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红寮村进行 ,前茬白菜。后茬种汕优 63水稻组合 ,田间试验 ,设不施肥 ,不施氮和 3个施氮量 ,共 5个处理 ,3次重复 ,施肥区 666 7m2 施过磷酸钙 4 0kg、氯化钾 10kg。每个处理 ,分病虫防治区和不防治区(观察区 ) ,两区间设 30cm小田埂 ,四周设保护区。小区面积 133 4m2 ,插秧规格 18 0cm× 18 6cm ,每丛插 2粒谷。病虫发生期调查 3次百丛病指和虫量 ,3d观察一次苗情消长 ,抽穗后调查成穗率 ,株高及剑叶 ,倒二叶和倒三叶的长度 ,收割前 1d取样考种。2 结果分析2 1 施氮量…  相似文献   

7.
泉麦 3号系泉州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1997年 4月初通过省级生产示范鉴定和科技项目评审 ,1998年 2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为了探求泉麦 3号经济有效的栽培措施 ,1997~ 1999年连续两年在泉州所农地进行密度肥料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土壤为红壤赤砂土 ,其有机质含量为 0 82 %~1 2 3% ,速效氮 0 71~ 0 90mg/kg ,速效磷 3 52~4 42mg/kg ,速效钾 7 41~ 11 82mg/kg ,PH值6 3左右 ,质地为中赤砂土。1 2 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泉麦 3号”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 ,以密度 (A)为主区 …  相似文献   

8.
不同密度、肥料水平对苏抗103的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密度、肥料水平对苏抗 1 0 3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生态区域以中密、中肥处理产量水平最高 ,在江苏沿江棉区的种植密度为 4 2万株·hm- 2 ,施纯氮 2 70Kg·hm- 2 ,可获得 1 4 0 6Kg·hm- 2 的皮棉产量。在江苏里下河棉区种植 ,可获得1 983Kg·hm- 2 的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9.
精播麦套花生套期、肥料与密度优化配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田条件下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精播麦套花生套期、密度和N肥与产量的数学模型。分析表明: (1)套期与密度、密度与肥料间呈负向交互效应。套期晚,花生适宜密度应相应增加;密度增加,N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套期与肥料呈正向交互效应,套期早, N 肥用量也应适当增加。( 2) 麦套花生最高产量可达到5 795. 4kg/hm2 ,相应的措施组合为:麦收前22d套种,每公顷播20. 7万株,施N 89. 3kg。产量在4 500~5 250kg/hm2 范围内的措施组合为:麦收前18~29d套种,每公顷播18. 8~22. 2万株,施N 49. 4~90. 7kg;产量在5 250~5 795kg/hm2范围内的措施组合为:麦收前17~22d套种,每公顷播18. 9~22. 7万株,施N 72. 7~108. 9kg。(3)夏直播花生最高产量可达到4 873. 0kg/hm2 ,相应的措施组合为:每公顷播20. 8万株,施N 85. 4 kg/hm2。  相似文献   

10.
泉麦 2 0 6系泉州市农科所利用常规杂交方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系 ,其株高为 80~ 90cm、秆粗、抗倒、抗病 ,在泉州、莆田等多点示范种植面积为2 6 6 7多hm2 ,其产量平均 2 30 6kg ,比对照种平均增产 10 2 %。为探索其高产栽培条件 ,掌握生长规律 ,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于 1998~1999年度在泉州市农科所旱地进行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泉麦 2 0 6。1 2 试验设计 试验设施肥方法、播种密度和施肥量三因素 ,每因素取三个水平。施肥方法 :基肥占 80 % (A1)、 70 % (A2 )和 6 0 % (A3) ;播种密度 (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