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家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是农业技术与产业的国际占有率,我国在油菜研究中以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为代表的成果率先进入国际合作领域,为国际油菜遗传育种和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学术地位与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国家优势团队力量,开展广泛的资源、人才和技术的国际合作,用先进成果拓展国际市场,推进油菜产业化,是今后我国油菜科研与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确保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不仅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重大举措 ,也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监督机制、措施 ,进行农产品品质检测重要性的宣传 ,同时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的农产品检测技术和设备 ,利用我国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人才优势 ,通过政府资助开展农产品检测研究。加速制定有利于无公害食品发展的扶持政策 ,包括对无公害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确保广大人民吃上放心食品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近年来由于病虫害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农药较多,导致农药残留过量。农药残留是我国农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科技发展,农药检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药检测技术逐渐向简单、快速和高效方向发展,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农药检测质量。对农产品进行技术检测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旨在使学生通过有限学时的学习,理解农产品无损检测理论的精髓,掌握农产品无损检测的关键技术,以及了解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的国际前沿动态。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促进国内外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相互交流,提高我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水平,现定于2013年6月3日至5日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10-1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和安捷伦科技公司承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检测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加强国际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检测技术交流,增进我国对欧盟和美国农产品检测法规及技术的了解,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检测技术水平。中国农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张陆彪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章力建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美国农业部(USDA)农业研究服务中心(ARS)Steven J.Lehotay博士、英国环境食品农业事务部(DEFRA)中…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油菜都是作为我国重要的产油作物进行种植的,油菜的产量对食用油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并且因为油菜的拥有较强的适应性,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可以种植。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新型油菜种植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油菜的产量,进而提高油菜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对油菜栽培技术的研究,提出能够提高油菜种植效益的措施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8.
正农产品是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的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绿色农业的发展,健康安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可以保证其食用安全性,是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要求,也是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措施。1分析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的现状1.1设备陈旧、技术老套,不能满足现阶段检测要求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产业发展迅速,相关的农业生产资源不断更新,而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国内外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提高我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水平,打造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权威性学术论坛及展示平台,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第三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农产品质量及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直接影响了人民日常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也会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政策产生影响。只有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提高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农产品,推动我国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1.我国农产品在应用质量检测技术时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升检测的质量和有效性,加强快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具体非常有必要。该文介绍了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进行了探析,认为快速检测技术是农产品检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利用快速检测技术对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的飞速发展,农业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已经越来越向着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前进,这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质量必须要符合规定的标准,否则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因此,我国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农产品的检验技术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改革。为了能够跟上相关改革的速度,我国对农业的发展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而很多企业逐渐将发展重点放在专业检测技术上,如今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本文针对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详细的研究,为今后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蜜蜂授粉技术对油菜的增产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蜜蜂授粉切合有机、绿色农业生产标准,是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配套技术之一。油菜授粉增产技术的运用能使油菜增产,对此,2012年和2013年,我们采用意蜂,在国家油菜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思南油菜试验站,实施了油菜蜜蜂授粉增产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油菜增产10%以上,现将具体实施方法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在国内外良好形势下获得长期有效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前相比获得显著改善与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问题,尤其是对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当下,我国十分重视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有效性提高的问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化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且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获得广泛应用。通过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可充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此农产品检测的重点在于科学的检测农药残留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也越来越重视产品安全问题。其中,农产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劣质的农产品,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造成较大的影响,长期食用劣质农产品可能会出现各种慢性病症。为了能够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要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提倡生产绿色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是检测农产品中是否残留有害物质的主要技术,农产品安全检测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绿色安全。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愈发严重,主要是因为使用过量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滥用生长激素所导致。对此,不得不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高检测技术,以此确保农产品达到质量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监测食品的安全至关重要。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其专业的检测技术以及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测工作需要非常先进以及专业的农产品检测技术,所谓农产品监测技术,是指对农业产品的质量以及营养各个方面的进行专业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有利于百姓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推动地方农业事业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是国之根本,随着农业事业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这也引起了政府和广大百姓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了新闻热点问题。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农产品检测技术便显得尤为重要,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检测从而防止不合格的农产品流入市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因此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其中农产品的检测技术也需要相关部门认真思索,检测技术的安全质量也需要得到保证。本文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现状探究入手,以及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安全质量控制发展进行讨论,提高检测水平,保证农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与科学。  相似文献   

19.
官梅 《农业与技术》2004,24(5):52-55
本文对我国油菜产业的优势.我国油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提高我国油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而科技务农的发展为推动我国农产品建设也提供了较大的动力。我国自2000年开始展开对"双低"油菜品种的研究和生产,为了保证所生产出的"双低"油菜高质高量,文章选取"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从生产基地的连片集中、优良选种、适期早播以及培育壮苗、整地移栽与科学施肥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对"双低"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期为提高"双低"油菜产量和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