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是生长育成猪普遍存在的疾病.PRDC病因复杂,涉及的病原体繁多,没有明确的定论.猪支原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行性感冒病毒、猪圆环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猪瘟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猪源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棒状杆菌等病原微生物都有一定的关联;此外,也与一些寄生虫性病原和环境应激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规模化猪场主要呼吸道病原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已上升为规模化猪场的主导疾病,发病率30%~80%,死亡率在5%~30%或以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2].PRDC是一种多因子疾病,因为在典型的病例中可以检出多种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肺炎支原体(MH)、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副猪嗜血杆菌(HP)等是PRDC最常见几种病原[3].  相似文献   

3.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PRDC)是由多种病原及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2019年4月份,湖北省某猪场育肥阶段猪只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且发病率高达60%,死亡率约为8%,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对该病进行诊断,试验采用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防控。结果表明:根据病猪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最后确定该场PRDC是由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所致。推断可能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引起免疫抑制后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Pm)和副猪嗜血杆菌(Hps)、猪链球菌(SS)感染所致。可采取改善饲养环境、药物治疗及对猪群进行群体保健等防控措施。说明猪场应重视PRDC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  相似文献   

4.
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是指多种病原引起的多因子相互作用致使猪只发生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它使猪生长迟缓、饲料报酬降低,临床表现为嗜眠、厌食、发烧、咳嗽.常发生14~20周龄的猪,其他年龄组的呈零星散发.引起呼吸道综合征常见的有猪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球菌和猪流感病毒、猪呼吸冠状病毒、猪轮状病毒及附红细胞体、弓形虫等.本文就此浅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越来越普遍,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PRDC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结果,包括猪繁殖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猪流感、猪支原体肺炎、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和猪传染性缩性鼻炎等,PRDC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打喷嚏、喘气呼吸困难、采食量减少、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缓慢等。这些症状常常出现在18周龄的猪(国外品种)。所以PRDC又叫18周龄壁垒或18周龄墙。为了有效的控制PRDC,克服18周龄壁垒,我们使用对PRDC有效的药物泰乐菌…  相似文献   

6.
张兰芬 《兽医导刊》2016,(18):91-92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简称PRDC,不是单一病原引起的疾病,是多病原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病的总称,它是通过病毒、细菌、支原体、环境应激、不良饲养管理和猪体免疫力降低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发病,通常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肺炎放线杆菌、支原体等中的一种或几种首先侵袭猪的呼吸道,破坏呼吸道的多重防御屏障,然后引起各种气源性病菌,如多杀性巴氏杆菌、链球菌等进入呼吸道和肺部,造成继发性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正造成猪呼吸道病的病原体很多,有细菌和病毒,有时甚至有寄生虫(如弓形虫)。以前认为猪呼吸道病的主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PRRSV和猪流感病毒等,但自从发现PCV-2,特别是发生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以来,其主要病原则转变为肺炎支原体、PRRSV、PCV-2和猪流感病毒。曾有资料表明,PCV-2是最主要的PRDC病原体,其次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肺炎支原  相似文献   

8.
刘忠行  王科文 《养猪》2015,(3):89-91
猪肺炎支原体是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的主要原发性病原之一,可以导致猪群生长缓慢、饲料报酬差,使猪群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致病菌更加易感,也会加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实际生产中,可通过优化环境和管理,配合免疫来控制该病。"瑞富特-旺"疫苗是新型的单针猪肺炎支原体疫苗,具有免疫后快速产生免疫力并提供持久保护的特点。本文将简单报告其免疫后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猪支原体肺炎(MPS)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病猪以干咳和气喘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一般不直接导致猪死亡,但可降低猪的免疫力,使猪继发其他疾病。多杀性巴氏杆菌(Pm)宿主范围广,正常存在于多种动物的口腔和咽部黏膜,当动物处于应激状态和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可大量繁殖并致病。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成员,该菌可引起多种巴氏杆菌病,使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肺炎。猪巴氏杆菌病的控制主要依赖抗生素,Pm易与其他病毒和细菌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0.
在猪多杀性巴氏杆菌(EO630株)的菌液生产中,使用不同方式制备的猪胃消化液马丁汤培养基生产猪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液,菌液菌数差异明显。结果表明用温室消化的猪胃消化液制备的马丁汤培养基有利于提高培养菌数。  相似文献   

11.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因肺脏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多发生于地方性肺炎或猪的呼吸系统综合征的后期,且一年四季、各种饲养管理状况下均能发病。本病需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方法进行诊断。猪场适当的管理能直接改善猪群的生活环境,同时减少本病原菌的水平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为修订行业标准《猪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NY/T 564-2002),改进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方法,采用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中国兽医微生 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VCC)保藏的63株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复核鉴定。63株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中有60株菌种与原鉴定结果一致。建立多杀性巴 氏杆菌基于kmtΙ基因的PCR定种方法,对经16S rDNA PCR方法确认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的60株菌进行定种。结果表明,60株菌均扩增出了预期片段,基于 kmtΙ基因的PCR定种方法与16S rDNA PCR方法试验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可将基于kmtΙ基因的PCR定种方法增添至行业标准中,作为原有生化鉴 定方法的补充进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定种。  相似文献   

13.
陈健雄 《养猪》2005,(6):34-35
1简介 猪流感是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突然发病,迅速传播并蔓延全群,病猪咳嗽、呼吸困难,如单纯发生猪流感,发病率高而死亡率较低,猪只表现为增重受阻.重料比降低,生产性能下降。但目前许多地方猪群发生猪流感往往是伴有其它病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2型链球菌、猪嗜血杆菌或弓形体等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死亡率明显上升。猪流感病毒还是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MPS)又称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猪肺炎支原体和其他肺部病原体(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流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等)共存的情况下,产生猪呼吸综合征,导致呼吸道  相似文献   

15.
猪肺疫的鉴别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最急性型呈败血症和咽头炎,急性型呈纤维素性胸膜炎,慢性型较少见,呈慢性肺炎。猪肺疫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在密集饲养的条件下,经济损失更为严重。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可见于各种气候和饲养条件下。猪肺疫病灶在屠宰场里屡见不鲜,多杀性巴氏杆菌作为猪鼻粘膜的常在菌,极难消灭掉,此菌即使在健康猪群也可分离到。  相似文献   

16.
替米考星是一种由泰乐菌素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畜禽专用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吸收迅速、消除半衰期长、体内分布容积大且在肺组织和乳中药物浓度高等特点,主要排泄途径为消化道,药物残留及环境毒性不显著.兽医临床常用于防治动物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原体和其他敏感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畜禽呼吸道感染.替米考星在猪生产中主要应用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支原体肺炎以及猪巴氏杆菌病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猪群中7种高发传染病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猪瘟、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和猪支原体感染7种猪病的多重PCR诊断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分别针对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和猪支原体感染的2套多重PCR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后进行敏感性与特异性评价.[结果]建立的2套多重PCR诊断方法对其他常见猪病痛原的基因组无特异性扩增,检测病原基因组最低浓度可达到pg级.[结论]该研究建立的2套多重PCR诊断方法可以用于猪群中上述7种猪病痛原的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对用以检测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引物。对临床送检的有肺炎症状或萎缩性鼻炎症状的发病猪的病料进行细菌培养,然后挑菌做PCR,同时对可疑菌落纯化培养后做生化鉴定。结果,从不同省(市)送检的病料中分离鉴定出6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检测结果与生化鉴定结果完全符合;该引物对其他6种猪的常见呼吸道病原菌扩增均为阴性;该PCR检测方法能检测出cfu为10^3的巴氏杆菌模板。  相似文献   

19.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认为猪肺疫有两种类型,即流行性和散发性,多杀性巴氏杆菌有A、B等多种菌型,前者多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中的B型菌引起,呈急性败血性病程,死亡率达100%,以咽喉部病变为主。后者是由A型或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多呈急性病程,也有慢性的,以肺部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20.
猪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M)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App和PM都是引起猪呼吸道综合征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临床上混合感染的现象常有报道。由于这两种细菌均能引起呼吸道疾病症状,但只根据临床症状很难进行鉴别诊断。目前对于这两种菌的研究多为将两种菌分别在不同反应条件下进行PCR扩增,实际操作起来比较繁琐,成本也相对较高。试验旨在建立App和PM的二联PCR方法,即在同一PCR管中,能同时进行这两种细菌各自的特异基因片段的扩增,以达到简化诊断程序、快速确诊和降低诊断成本的目的,使之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诊断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