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网络传播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形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网络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网络道德素质,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积极影响,消除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写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论述了网络对写作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对写作道德产生冲击,出现一些不良现象。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适应网络下的写作环境,提高写作道德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网络道德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主要原因是网络新媒体有大量不利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影响。比如网络暴力频现、信息裂变不全、负面信息较多、个人信息缺失严重等等。所以,如何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就变得极为重要,也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任务,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关注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的普及,如何建设网络诚信与道德体系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儒家传统道德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当代网络面临的诚信与道德挑战,通过借鉴儒家传统道德的进步思想来探究如何更好地建设网络诚信与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本文以石河子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意识、信息知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四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措施。文献标识码摘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学生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被大家所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各高校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特点,提出了端正大学生自主学习态度,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培养独立精神和合作精神,重视教师的监督作用等具体的方法,希望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会造成大学生道德感的弱化,会直接波及他们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本文梳理了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从网络技术、社会环境、大学生自身、现实伦理道德等5个方面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思路,以期全方位、多渠道地构筑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的机制与体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网络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陈跃辉 《现代农业》2010,(10):107-108
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当代大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文化素质,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时,具备健康、高尚的网络道德,正确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解决专业和工作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始终是教育的难点与重点。双创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教学重点之一。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机制,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绩效。为了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笔者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和资料,从社会网络环境和网络中心性两个因素出发,在社会网络的框架下探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认为大学生应该懂得如何利用社会网络来提高自己的创新绩效,构建有效的社会网络,以辅助科技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新疆农业大学7个学院各年级的76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对其信息素质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网络环境下影响我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主要因素,给出提高我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网络道德失范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介绍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形式及出现原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就在于培养“四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只有始终坚持德育的首要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上述目标的实施。本文对我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从4个方面作了简要阐述:①德育网络和队伍;②德育内容和形式;③德育环境;④德育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并针对我校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提出3点思考:①关于班主任队伍建设;②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③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3.
方坚 《农业网络信息》2007,(12):152-154
传统的文献检索课已不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对文献检索课进行改革,变选修课为必修课、变工具书检索为数据库和网络信息检索、变传统教学为多媒体教学、变单一教学为多形式教学、变考试为考查、变兼职教学为专职教学,并加强学术道德和论文写作规范的教学.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发放问卷与网络调查等方式调查了解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搜索能力、处理信息能力、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道德意识,结合图书馆作为检索、分析与利用信息的资源中心的优势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探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不高,多数大学生的综合分析有用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同时,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也阻碍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通过加强图书馆资源和网站建设、开展读者教育培训以及强化文检课程教学革新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中的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校德育重视“规范伦理”,忽视“德性伦理”;重视显性德育课程,忽视隐性德育课程;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的“内化”与“外化”。究其原因在于忽视对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普及,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提出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坚持网络道德教育进课堂、强化网络制度建设等网络道德教育对策,以规范高职大学生网络言论和行为,提升思想道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对大学生上网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思想和行为的特点,并从高度重视、加大主题网站建设力度、建设高水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的冲击波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高校的德育工作也带来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改革高校德育工作,利用并正视网络文化的发展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空前机遇与挑战,科学地提出构建网上德育阵地的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学生分为不同的群体。大学生的群体心理对于个体心理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群体心理十分重要。可以更有利于大学生产生认同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及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运用群体心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注意: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对高校正式群体的建设,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引导网络群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提高大学生素质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