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上海现行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不足,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经验,结合上海农业实际,提出上海农业应分阶段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型和农村股份制2种产业组织模式。据此对青浦区农业组织建设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上海农业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的一种新型经营机制;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科学地选择产业经营的组织模式,是我国新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公司+农户模式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和主导模式,它构筑了小农户通向大市场的桥梁,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此为契机,在实地考查的所得数据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农业产业化道路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公司+农户”模式还能走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娜  戴尧 《中国农业信息》2013,(11):275-276
"公司+农户"模式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和主导模式,它构筑了小农户通向大市场的桥梁,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此为契机,在实地考查的所得数据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农业产业化道路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王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309-4313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公司+农户模式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局部生产过剩与整体短缺的矛盾;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众多农民走入了市场;公司+农户模式解决了一些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调整了农业的产业结构,然而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缺憾。通过对公司+农户模式产生、发展历程的梳理和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产生、运行的深层次背景分析,以及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对公司+农户模式产生、发展的各种观点,及公司+农户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公司+农户模式存在的缺憾,就应该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农业合作社发展成功的经验,积极发展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公司+农户模式的替代,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以便又好又快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博弈论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对该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种模式存在的缺陷和改进措施,以期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长期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岳子存 《甘肃农业》2001,(11):4-5,34
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产业组织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起步和发展的.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产业组织必将迅速发育和创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过程.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户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组织创新问题一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应是目前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使命.  相似文献   

8.
刘辉  王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66-11267
农户经营组织在联结生产与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化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我国农户经营组织的内涵入手,针对农户经营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公司+农户组织形式中公司与农户不公平交易现实出发,剖析了形成不公平交易的症结,刍对这些不公平交易症结,结合新制度经济学观点,提出了公司+农户组织形式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国内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文献很多,在论及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时,“公司 农户”模式被当成一种最常提及的组织形式,理论界一般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使其产中环节与产前、产后环节有效联接,实行产供销、农工商结合,增强农民应对市场、融入市场的能力,实现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省现代农业格局下的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为背景,根据各产业带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等要素特征,分析其地域优势和发展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适宜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带背景下福建省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现代农业格局下的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为背景,根据各产业带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等要素特征,分析其地域优势和发展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适宜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就是核心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使科研、科技产业走上良性循环轨道。自2001年起,江苏省农科院开始了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科技体制改革,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文章对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并优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结合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任务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需求进行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的探索,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大学农技推广模式的内涵,基于对...  相似文献   

15.
农业作为古老且现代的产业,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产业结构的定义入手,在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的应用策略.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一个岛国,农业有它的特殊性,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农业发展也进入先进国家行列.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人口下降的情况下,农业仍然不断发展.这与日本的农业政策及投入有关,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与农业科研的深入开展有关.笔者曾于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石川县农业综合试验场果树科(相当于省农科院)研修,期间对农试场的概况进行了调研,并就一些问题走访了有关人员,查阅了相关资料,对日本农业研究机构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农业生产利益现状进行了剖析,揭示了我国农业生产徘徊不前的原因,对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利益,作者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8.
经棚镇建立了"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探索了一种有益的衔接模式。在组织产生阶段,外部的规引推动与内部的联合融合促成综合合作组织的形成。在组织运行阶段,通过生产合作提供从播种到收割的土地托管服务,供销合作促进农产品城乡流动,信用合作开展内部金融互助促进产业发展。在组织发展阶段,充分挖掘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衔接要素,要继续发挥党政部门"扶持之手"作用,加强服务组织的带动作用,增进村集体的统筹能力,提升小农户在市场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重点分析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并且探讨了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以期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