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民勤绿洲边缘甘草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及民勤绿洲边缘甘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的分析,提出了民勤绿洲边缘甘草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措施和对策。民勤绿洲边缘要实现甘草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需从栽培技术、产品深加工、产品质量监测、营销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民勤沙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的石羊河流域下游,处于全国沙漠化监测和防治的前沿地带,是我国沙漠化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其沙漠化防治对西部大开发及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实施生态修复,使修复区植被得到恢复和重建,沙漠化减轻,生态环境改善,从而有效保护民勤绿洲,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稳步实施。  相似文献   

3.
民勤农田防护林对作物增产的贡献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勤绿洲农田防护林保护下的小麦产量均有胁地区和增产区的产量分布规律:胁地区为平产区产量的67.3%,增产区比平产区产量高3.3%;大片防护林庇护下的民勤绿洲,有防护林的小麦田产量比无防护林小麦田的产量高出4.7%。相对于防护林对小麦增产的贡献率,长期耕作对小麦有3.2%的增产作用。凉州区的防护林以疏通结构为主,有防护林的小麦产量高于无防护林的18.6%。比较民勤与凉州区防护林影响下的作物产量,民勤地区的防护林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对小麦增产的贡献率达到20.8%。民勤位于石羊河下游,受风沙危害严重,而小麦产量高于石羊河上游的凉州区,说明农田防护林及其它因素共同影响对民勤绿洲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西、北三面均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呈半环状分布在民勤绿洲边缘,是一个典型的的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5.
钟平 《森林与人类》2003,23(7):26-27
民勤的那次旅行虽然已经日渐遥远,那段经历却总是让人刻骨铭心。2001年的七八月之交,我随西安大学生绿色营,来到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的民勤县。那是一方充满苍凉之美的土地,一片在石羊河下游的绿洲。时至今日,我仍然会经常想起民勤,想起在漫漫风沙线上,守护着数百个风沙口,像石述柱、邱佳美、胡凤莲这样的普通而非凡的民勤人。褪色的绿洲:生命的张扬与枯萎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大自然用神力创造了巍巍雪山,孕育了堪称河西走廊生命之源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造就了沿河流域星罗棋布的绿洲。民勤绿洲在其中最为显眼。若不是亲…  相似文献   

6.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境内,东西北三面均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保护区呈半环状屏蔽着民勤绿洲,占民勤国土面积的1/4,是民  相似文献   

7.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北西三面被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环围,石羊河流经其境。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在红崖山水麓分为东西两河,在下游冲积成一狭长的绿洲平原。深居塞外沙乡一隅的民勤绿洲像一把绿色的利剑,插在两大沙漠的夹缝中。全县人口30万,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仅占9%。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只有11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644毫米。在漫长的民勤绿洲开发历史长河中,早在40多年前,民勤人民就已经在这片沙海环抱的绿洲上生活,是我们的祖先在这片绿洲中创造出了震古铄今的…  相似文献   

8.
孔静  张国强 《绿色科技》2014,(3):194-196
指出了民勤绿洲是我国典型的荒漠化严重地区,选取高温气候、大气降水量、沙尘天气、人口增长、上游来水量、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植被面积7个指标,通过其逐年变化数据分析了各类因子对民勤绿洲荒漠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为因素占主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绿洲荒漠化的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条件优越 民勤绿洲的恢复和扩大,离不开森林的培育和优化。怎么多栽树,栽好树,能致富?是我们务林人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民勤有丰富的适生乔灌木树种,是防沙治沙的物质基础。这里要说的是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和社会效益,适宜在当地生长的红枣树。  相似文献   

10.
《甘肃林业》2010,(5):M0002-M0002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民勤县境内的荒漠区域内,东北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北、西、南三面屏蔽着民勤绿洲,扼守住河西走廊的腰部.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保护区以保护荒漠天然植被群落、珍稀濒危动植物、  相似文献   

11.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连古城保护区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中间,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外围,生态区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阻挡两大沙漠合拢;二是保卫230万亩民勤绿洲;三是维系区域生态平衡;四是保护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因此,建设好、管理好连古城保护区不仅对保护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而且对于整个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征集评选活动落下帷幕。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公告,自2012年3月1日起,启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并制定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13.
民勤宋和综合治沙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勤宋和综合治沙效益浅析刘光祖,胡明贵(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一、概况宋和属民勤县薛百乡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巴丹吉林大沙漠的东南缘,是民勤西沙窝流沙入侵农田、绿洲的要害地带。该村总人口1562人,359户。总土地面积1133.3ha,农耕地227.1ha;...  相似文献   

14.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绿沙洲外围,它从北、西、南三面护卫着民勤绿洲,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保护区的建立为民勤绿洲的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遏制河西走廊腰部生态恶化、阻挡荒漠化扩张、改善和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5.
民勤治沙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勤治沙史常兆丰,方峨天民勤县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相壤地带,东、北、西三面被沙漠包围。据有关史料记载,民勤县治沙并非现在,而始于400多年以前。据1923年在民勤西沙窝发掘出的“河井文化”考证,殷纣时期,这里曾有广阔的绿洲和大量的居民。《民...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野外调查资料,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量化指标对民勤绿洲边缘荒漠植物群落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退化固沙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民勤绿洲边缘荒漠植物群落由20个植物种组成,其中灌木7种,多年生草本5种,1 a生草本8种,草本植物占总物种数的65%.(2)不同生活型植物种重要值排序最大的分别为...  相似文献   

17.
民勤绿洲面临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危机,退耕还林工程为解决危机带来了希望.民勤县以五统一、六到位为主要经验和做法,确保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累计退耕还林4.38万hm2,森林覆盖率净增9.31百分点,危机得到有效缓解.退耕还林工程带动民勤县养殖、药草产业等后续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民勤绿洲枣树、杨树防护林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民勤绿洲枣树林带、杨树林带及其防护下的作物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枣树林带防护下小麦的产量比杨树下的高 7.9% ,玉米的产量比杨树下的高 4 .2 % ;枣树林带胁地范围比杨树林带小 3~ 6m ;枣树林带的年均净收入是 6 584 .2 3元 / (hm2 林网 ) ,投入产出比是 9.2 8,分别是杨树林带的 16 .7倍和 3.78倍。枣树林带相对杨树林带经济效益明显。近林带 30m的范围内作物的产量曲线呈“S”型 ,可分为强烈减产带、平稳过渡带和产量恢复带。适宜在民勤地区大力推广经济型枣树防护林  相似文献   

19.
绿洲变奏曲     
石羊河,养育了勤劳的民勤人民,也滋润了万顷绿洲。民勤———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曾经到处碧波荡漾,绿草肥美。岁月悠悠,下游来水量逐年减少,白亭海消失,青土湖干涸,丰美的绿草枯萎。放眼青土湖,唯见黄沙滚滚,碱土飞扬。20世纪70年代,上游下泄水量已经不能满足下游民勤的农业生产,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思变的出路从打井取水开始,绿洲大地井架林立,机器轰鸣,一夜之间,机井遍野,数千机井浇灌着干涸的土地,农业生产空前发展。上游来水继续锐减、地下水位下降。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绿洲大地,勤劳的民勤人民加快了奔小康的步伐,已有的耕地不能满足生产  相似文献   

20.
对民勤绿洲沙化退耕地造林树种梭梭、沙拐枣、花棒、柠条、柽柳、毛条、沙枣的水分生理测定的结果表明:耐旱树种具有水势低、水分亏缺大和保水力强以及变化幅度大等特点,7个树种抗旱力大小为梭梭〉柽柳〉花棒〉柠条〉毛条〉沙枣〉沙拐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