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10年飞播造林试验研究及10年推广,累计飞播面积达14.1hm^2,保存11.7hm^2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过对影响飞播成效因子的观测数据的分析,得出适宜飞播的播区植被盖度3%-10%,地下水埋深0.5~10m,沙丘高度〈15m,沙丘密度〈0.6,在飞播中用杨柴,籽蒿,沙打旺(或草木樨)混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从1988年开始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推广“飞机播种造林治沙”技术。8年累计飞播造林10.33万hm^2,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经过对8年飞播数据的处理,总结出适宜飞播的播区植被盖度为3%-10%,地下水埋深0.5-10m,沙丘高度在15m以下,沙丘密度在0.6以下,适宜飞播植物为杨柴,籽蒿,沙打旺混播。每公顷播量为6.75kg,其中杨柴3.375kg,籽蒿2.025kg,沙打旺1.3  相似文献   

3.
979—1995年河南省在9市32县完成飞播造林作业面积438600hm2,其中宜播面积340800hm2,保存幼林及成苗面积187267hm2,通过补播补造,形成相对集中规模在20000hm2以上的飞播幼林2片、6700hm2以上的10片、670hm2以上的50片。文章总结了飞播造林经验,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为今后飞播造林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推广飞机播种治沙造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8年累计飞播10.33万hm^2,投入1020.7万元,产出7276.77万元,投入产出比1:7.13,播区植被盖度由播前的3%-12%,增加到50%-70%。使23.13万hm^2流沙得到的初步治理,保护农田80万hm^2,牧场31.07万hm^2同时,围护国道,省(区)道100km,围护矿区公路40km,保护煤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林垂直结构与演变动态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清澜港的红树林在保护较好的条件下具有乔灌两层,乔木层高4~8m,灌木层高0.4~1.2m。上层立木地上部分生物量垂直分布随树体部位增高而减少,0~2m占50%,2~4m占40.3%,4m以上占9.7%。乔木群落被破坏后,面积锐减,27a减少1611hm2,且形成仅有单层结构的灌丛,其生物量和生产力很低,分别为9.6~14.3t/hm2和1.1~2.0t/(hm2·a)。本项研究测定了木榄林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91.5t/hm2和4.7t/(hm2·a),预测以后第6年的生物量和年净生产量将是350.7t/hm2和13.5t/(hm2·a),为红树林造林和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防治华山松疱锈病GronartiumflacidumWint.用松焦油、2%粉锈宁、0.5%多菌灵硫磺胶悬剂及柴油原液涂抹锈子器病斑,治愈率可达100%,刀砍或钉刺法较之钢刷法施药效果提高16%(0.5%多硫胶悬剂)~33.3%(2%粉锈宁)。修枝的平均防效为69.6%,修枝、卫生伐与清除转主寄主的综防效果为75.3%。对512.7hm2华山松中幼林实施各种营林措施和化学防治的当年综防效果达100%,并使20年生林分的平均生产量增加3.375m3/hm2年,15年生林分的生长量增加4.275~10.125m3/hm2年。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北部,全省国土总面积 1 563万 hm2,山区丘陵区面积 1 255万 hm2,占全省总面积的 80.3%。山西林业的发展,飞播造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省林业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山西省飞播造林早在 1964年已经开始试验,是北方地区行动较早的一个省,到 1965年,先后在长治老顶山、黎城东阳关、古交乳天山等地试验飞播 0.2万 hm2,取得了良好成效。1966~1979年飞播造林中断,这对山西省林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改革开放后,山西在"稳步发展、摸索经验…  相似文献   

8.
机械切根苗,苗木质量优于移植苗和留床苗。切根20cm的苗高、地径分别比移植苗大9.4和0.2cm,大于1mm的侧根数量,平均比移植苗多11.8条,比留床苗多10.0条。机械切根可使2年生樟子松的产苗量,比人工移植提高24.29%~37.14%,增加收入1.6~2.0万元/hm2。  相似文献   

9.
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省劳力、投资小,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造林任务的特点。太原市飞播造林从1964年开始至1992年共飞播造林近1.33万hm2。但由于经验不足,技术措施不力,成效面积仅0.38万hm2,成效率为28.5%。为此,进入90年代后,他们学习了外地飞播造林的先进技术,并对全市过去飞播造林进行了普查,分析了不同条件与飞播成苗的相互关系,总结出适合该市飞播造林的4项主要技术。1 播区范围及主要气象因素推广播区分布于古交市、小店区、尖草坪区、阳曲县。位于北纬37°37″~38°25″,东经1…  相似文献   

10.
经试验,在科尔沁沙地开展飞播造林,播区应选在平缓沙地上,播期以6月最好。可供飞播的植物种有山竹子、锦鸡儿、草木樨、沙打旺。最佳播种量单播时山竹子为22.5kg/hm^2,锦鸡儿为7.5 ̄15kg/hm^2,草木樨为4.5kg/hm^2,沙打旺为7.5kg/hm^2;混播时锦鸡儿+草木樨+沙打旺,播种量为(7.5+4.5+3)kg/hm^2,播时种子应进行“大粒化”处理,播后对播区进行封禁保护。  相似文献   

11.
油麦吊云杉,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主要优质用材造林树种之一,28年生人工林主要林分因子胸径13.4cm、树高12.5m、蓄积285.79m^3/hm^2,其林分胸径、树高和蓄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48cm、0.45cm和10.2m^3/m^2.28年生人工林林分养木层生物量为174.96t/hm^2,平均净生产量达7880.8kg/hm^2,year。这表明该树种人工林具有较高生产 在适生地区大力  相似文献   

12.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效益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义建  余朝建 《广西林业科学》2000,29(4):189-191,196
对桂西北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对比研究表明,35年生杉桦混交林的立木蓄积量为441.087m^3/hm^2,比杉木纯林高3.6%。混交林枯枝地层现存量及其N、P、K、Ca、Mg五种元素的积累量分别为13.18t/hm^2和299.5kg/hm^2,分别比杉木纯林高9.7%和69.9%。8混交林地(0~100cm)土壤容重为0.81~1.22g/cm^3,比杉木纯林低1.0%~8.0%,而土壤孔隙度,通气度和持水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2.0%~3.9%。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比杉木纯高5.5%~49.8%。  相似文献   

13.
我省自1986年起开始应用固定地标导航方法,到1995年全省应用面积达51.0万hm^2,平均有种面积率为85.03%,达到国颁标准要求。而全省1986 ̄1989年间应用人工信号导航方法飞播产14.7hm^2,平均有种面积率仅64.47%;在这同一个期间应用固定地标导航方法飞播11.5万hm^2,平均有种面积率为78.45%。固定地标导航方法播种质量明显好于人工信号导航方法。  相似文献   

14.
1985年选择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进行芽接,于1987年营造丰产林0.48hm^2,以普通长白落叶松作对照。树龄8年生时,优良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及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为3.99m,3.48cm,20.2×10^0-4m^3,和2.244m^3,分别和对照106.2%,103.3%,123.9%和123.8%;13年生时上述各因子平均值为7.18m,7.94cm,22.6×10^-4m^3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省临沧地区1988-1994年的57个飞播造林区,采用小班勾绘法和成数抽样法进行飞播成效调查。结果是成效面积为45300hm2.宜播比为56.91%,成效比为63.67%,总体上评定为优。总结了飞播成功的经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管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杉木、黄山松人工混交林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杉木分布区北缘的安徽省大别山高海拔山地的杉木、黄山松人工混交林生长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经营措施一致的条件下,混交林比杉木纯林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中龄期的混交林立木蓄积量和总胸高断面积分别为188.78~289.67m3/hm2和36.31~42.15m3/hm2,比纯林提高60.27%和19.85%;混交林生物量高达128.27~179.18t/hm2,高于纯林21.99%~70.40%;混交林地上部生物量密度为12.00~15.87t/hm2·m,而杉纯林为10.24~11.64t/hm2·m。树高与胸径的关系分析揭示混交林在幼龄期,杉木个体树干在垂直方向的生长有显著促进,到中龄期则在径向的生长有明显提高。不同林分杉木胸径生长过程有较大差异,混交林中杉木胸径生长在高峰期后随年龄增长保持一定水平,而纯林杉木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黄山松个体不论是混交林或纯林,其胸径生长在10~12年生后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农林业生态系统沙兰杨-小麦-玉米群落类型营养元素氮、磷、钾在系统内的分布、累积、循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三种营养元素的再循环指数及其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组分库中,氮、磷、钾的年累积量分别为317.436,70.917和238.758kg/hm2,年吸收量分别为310.444,68.329和229.801kg/hm2;在枯落物库中,三种元素的年凋落量分别为24.35,3.79和33.96kg/hm2·a;在0─80cm的土壤库中,三种元素的全量分别为:285.56,347.38和489.48g/m2,有效量分别为36.81,26.54和62.87g/m2;三种元素的归还率分别为5.02%,3.1%和10.5%,吸收系数分别为0.11,0.02和0.0047,利用系数分别为0.98,0.76和0.98,循环系数分别为0.078,0.055和0.15。输出趋于减少的营养元素的再循环指数,植物凋落层对于增加再循环指数是最关键的。营养元素磷再循环指数的灵敏度比氮和钾大,即磷的循环过程是最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18.
飞机播种造林,是模拟天然下种更新的一种造林方法。我省试验于60年代,文革期间中断,1978年复播至今。20多年来,全省累计飞播面积5698万hm2,有效面积达4781万hm2,占飞播总面积的84%。1995年底统计,成效面积1647万hm2,占...  相似文献   

19.
黧蒴栲人工林生长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常规法对黧蒴栲人工林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3年和10年生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60.754t/hm2和94.725t/hm2。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为树干>根>枝>叶;其生物量空间密度地上部分为5.347~8.184t/hm2·m;地下部分为55.08~91.67t/hm2·m。林木叶面积指数为6.55~8.13m2/m2。树干年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12年生达最大值11.73t/hm2·a。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近10年的落叶松中龄林短期皆伐技术应用及研究表明,长白落叶松中龄林,郁闭度中密度林分在林龄25—28年,平均胸径在12cm以上,实施皆伐,采伐营林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每年多产木材0.88m3/hm2,经济效益提高10%以上。对迹地更新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