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冬季全环控鸡舍细菌气溶胶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家禽》2019,(22)
为掌握冬季全环控鸡舍细菌气溶胶分布规律,使用六级筛孔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对采用纵向通风模式的全环控鸡舍细菌气溶胶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通风条件下,舍内细菌气溶胶浓度随气流方向逐步升高,在前端两侧细菌气溶胶浓度高于中部,而到后端鸡舍中间受风机影响,细菌气溶胶在中间出风口聚集,高于两侧,可达到8.989×10~4cfu/m~3,超过国家行业推荐标准,同时鸡舍中上层的细菌气溶胶浓度高于下层;在粒径分布上,84.84%的细菌气溶胶分布于第一、二、三和四级,随气流方向,分布于第一、二级的细菌气溶胶比例增加,第五、六级比例减少。 相似文献
4.
5.
6.
鸡是温血动物,能使体内器官的温度保持相对恒定,但是这种调节机制只有当周围温度在一定范围之内时才有效,在极冷和极热的条件下则不能很好的适应,所以必须给鸡提供适当的环境,使鸡能保持热平衡,发挥生产潜力。 1风冷因素 对人来说,冷的程度是相对的,人感到有多冷取决于人体表面的散热量,显然环境温度越低则人体失热就越多,人也就感到越冷,但如果周围空气吹过人体表面,则人不仅因机体较迅速的散热且还因为皮肤水分过分蒸发较快,而感到冷。 虽然这些是人们共知的事实,但鸡没有汗腺,因此鸡体表面几乎不存在蒸发,不过我… 相似文献
7.
8.
家禽的生产性能与产品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受禽舍小气候的影响。光是影响家禽繁殖机能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光照的时间、光照的强度和光谱均能影响家禽的生产力和健康。红色和橙色光照会抑制家禽的性成熟。适度逐渐增加光照时间能刺激母鸡产蛋机能,当光照时间剧烈变化时可诱发提早换羽及抑制产蛋。根据这些原理,在30年的实践中建立了雏鸡和产蛋母鸡的光照制度。从出壳后第7天起到14周龄,每日光照时间从24小时逐渐 相似文献
9.
居民GDP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居民对肉制品的需求量大增,禽业投资小,见效快,得到农民养殖户认可。随着我国养鸡业的飞速发展,蛋鸡的饲养密度也在加大,因此蛋鸡的发病率比较大。笔者将以蛋鸡舍的生长环境为主要研究问题,对如何改善蛋鸡鸡舍的生长环境情况进行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规模化养鸡的快速发展,养鸡业的集约化、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鸡舍小气候环境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愈来愈大.因此,规模化养鸡的环境控制技术要不断跟上现代养鸡生产的需要,适时调整养鸡环境控制的目标和策略,不断研究开发与应用新型的鸡舍环境控制技术与装备,为现代养鸡业的健康安全生产做好保驾护航和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重庆市简易蛋鸡舍的设计基本上是合理的。影响蛋鸡产蛋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气温,6—8月温度升高,产蛋率下降;9月气温下降,产蛋率上升,呈显著负相关(0.01
相似文献
13.
14.
<正>在影响产蛋鸡生产性能的诸多因素中,鸡舍(环境)温度最为突出。每年夏季高温天气,当鸡舍温度持续超过27℃时便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热应激。热应激状态影响产蛋鸡的采食量和营养物质代谢等生理机能,进而影响产蛋鸡的健康及其生产性能,甚至导致发病或成批地死亡。如何有效地搞好鸡舍的降温工作,为产蛋鸡群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由于鸡舍温度过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16.
18.
19.
为研究密闭式叠层笼养蛋鸡舍在纵向湿帘风机降温调控系统控制下的夏季舍内及笼内温热环境状况,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舍内及笼内温热环境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密度叠层笼养及调控模式下,舍内温度总体能控制在30.0℃以下,鸡舍纵向温差可控制在2.0℃左右,垂直温差可控制在1.0℃以内。但舍内温度≥28.0℃以上的时间段较多,建议将舍内降温系统启动控制温度水平由28.0℃下调1.0~2.0℃,平衡系统执行过程中后滞升温问题。笼内风速为0.20~0.90 m/s,走道平均风速可以达到2.00 m/s,致使笼内温度高于走道温度1.0~2.0℃。提示改善笼内通风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对蛋鸡舍内空气环境的影响,试验选择2栋相同类型的蛋鸡舍,分别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方式,测定鸡舍内空气环境指标。结果表明:自然通风鸡舍内的风速显著低于机械通风的鸡舍(P0.05),CO2浓度显著高于机械通风的鸡舍(P0.05);自然通风鸡舍内的温度、相对湿度、NH3浓度高于机械通风鸡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自然通风鸡舍各指标每天的变化幅度均大于机械通风鸡舍,自然通风鸡舍内空气环境不稳定。说明机械通风能够较好地改善空气环境,自然通风鸡舍在外界风速较低时有必要开启风机实行机械通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