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牛奶体细胞数与细胞大小百分比、温度和电容之间的关系,试验以随机采集的新鲜牛奶为研究对象,使用直接显微镜细胞计数法对碘酊染色的牛奶体细胞进行计数,同时通过带有图像采集功能的光学显微镜对样品进行拍照,并用图像处理软件计算细胞直径,得到不同直径范围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然后将奶样注入微通道传感器中,同时测量牛奶的温度,再使用测试仪(型号为HIOKI3532-50 LCR)测取不同细胞含量中新鲜奶样的电容参数,建立用细胞大小百分比、温度和电容作为模型输入,体细胞数为输出的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N(阴性)、T(可疑)、1(隐性)、2(较严重)级奶样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73.56%、65.78%、89.03%、94.32%,说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牛奶体细胞的含量,检测精度与细胞浓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随机采集的新鲜牛奶作为研究对象,测取牛奶细胞电容、温度和细胞大小百分比3参数,建立预测体细胞含量的神经网络模型,模型对N、T、1、2级奶样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73.56%、65.78%、89.03%、94.32%。结果表明,微通道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牛奶电容的变化与细胞含量相关程度较高,检测精度随着体细胞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无乳链球菌Fc-Sip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并验证IgGFcRn在奶牛乳腺发生局部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由IgGFcRn介导无乳链球菌保护性表面抗原蛋白(Sip)的融合蛋白Fc-Sip,并与佐剂混合制成Fc-Sip亚单位疫苗。选取干奶前15 d的奶牛进行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检测,选取120头CMT(++)以上的奶牛进行分组免疫。通过免疫前后的细菌分离试验、牛奶体细胞数测定、免疫牛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来评价该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免疫前乳样细菌分菌率为86.6%,无乳链球菌检出率为46.6%;免疫后乳样分菌率降至40%,无乳链球菌检出率降至13.3%,表明Fc-Sip亚单位疫苗不但可以治疗无乳链球菌性奶牛乳房炎,还可以抑制其它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侵入。首次免疫后60 d,免疫组8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达到1∶2 048~1∶4 096,对照组奶牛抗体滴度一直保持在1∶512。首次免疫后90 d,使用利拉伐牛奶体细胞计数仪测定实验奶牛乳样中的体细胞数,免疫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范围在0.17×10~5个/mL~3.91×10~5个/mL,对照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的范围在4.05×10~5个/mL~7.27×10~5个/mL。免疫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的升高及免疫后牛奶中体细胞数的减少,表明该亚单位疫苗促进了奶牛体液免疫反应和局部免疫反应的发生,也证明该亚单位疫苗具有降低牛奶体细胞数的作用。本研究为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安徽某规模牧场随机采集的314份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牛奶体细胞计数(SCC),并对分离比例较高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进行亚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20个低体细胞数奶样(SCC25×104/mL)的细菌检出率只有8.3%,分离细菌为CNS;而194个高体细胞数奶样(SCC≥25×104/mL)细菌检出率高达72.2%,分离出的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CNS、大肠杆菌、停乳链球菌等。其中CNS感染比例最高、为28.8%,主要包括松鼠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等。乳腺内细菌感染可引起患病乳区SCC显著升高(P0.05),松鼠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也可引起SCC显著升高(P0.05),不同亚种的CNS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71.2%、53.8%和82.7%。  相似文献   

5.
乳中体细胞数在牛奶生产中的监控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 牛乳中体细胞数牛乳中的体细胞 (SomaticCellCount,SCC) ,是指每毫升奶中的细胞总数 (挤奶前的第一把奶 ) ,多数是白细胞 (即巨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 ,其中约占牛体细胞数的 98%~ 99% ,其他 1 %~ 2 %的体细胞是乳腺组织脱落的上皮细胞 ,其数量反映了牛奶产量、质量及牛只的健康状况。在正常情况下 ,牛奶体细胞数不可能为零 ,牛奶中体细胞数一般在 2 0万~ 30万个 /mL。当乳房外伤或发生疾病产生炎症时 ,机体将大量的白细胞分泌进入乳房以清除感染 ,体细胞数一般都超过 5 0万个 /mL(Ruegg ,1 997)。因此 ,牛奶中体细胞…  相似文献   

6.
生物活性剂对降低奶牛体细胞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微生物活性制剂对试验组 10 6头黑白花奶牛和 3个对照组各 10 6头黑白花奶牛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混合奶样中试验组奶体细胞降低率比对照组奶体细胞降低率高 4 1 34%~ 89 5 9% (P <0 0 1)。利用DHI系统研究报告各组奶牛及相同牛号的奶牛奶的体细胞变化表明 ,试验组除与对照 3组差异不显著外 (P >0 0 5 ) ,与其它 2个对照组均为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认为微生态制剂对奶牛奶中体细胞降低具有一定的作用 ,因而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牛乳电导率值与体细胞数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随机采集的奶牛乳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值与体细胞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下时,电导率值在4.40~4.75ms/cm之间;体细胞数在50万~500万个/ml时,电导率值在5.20~9.00ms/cm之间;体细胞数在500万/个ml时,电导率值在9.00ms/cm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的变化与体细胞数呈正相关,可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变化的相关关系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随机采集的奶牛乳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与体细胞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体细胞数在20万~50万个/mL时,奶牛乳汁电导率值在0.40~0.55mho/m之间;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上时,奶牛乳汁电导率在0.6mho/m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的变化与体细胞数呈正相关,可确定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变化的相关关系可准确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随机采集的奶牛乳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pH值与体细胞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下时.电导率值在4.40~4.75ms/cm之间、pH值在6.50~6.80之间;体细胞数在50万-500万个/mL以上时.电导率在5.20~9.00ms,cm之间、pH值在6.80~7.20;体细胞数在500万以上,电导率值在9.00ms/cm以上、pH值在7.20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的变化与体细胞数呈正相关,p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数相关性不明显,可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变化的相关关系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10.
以随机采集的奶牛乳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与体细胞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体细胞在20-50万/mL区间时,奶牛乳汁电导率值在0.40-0.55mho/m之间;体细胞在50万/mL以上时,奶牛乳汁电导率0.6mho/m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的变化与体细胞的含量呈正相关,可确定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变化的相关关系来准确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1.
<正>牛奶中体细胞数是评价新鲜牛奶质量和奶牛乳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生物传感器在牛奶体细胞检测中有较好的优势。本文简介了生物传感器的构成和原理,对近几年生物传感器在检测牛奶体细胞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牛奶中的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评价新鲜牛奶质量和奶牛乳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1],是指每ml牛奶中的细胞总数,主要含有淋巴细胞、巨噬细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随机采集本中心荷斯坦奶牛的生鲜乳的奶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p H值和体细胞数的测定以及相关关系研究后得出结论:体细胞数在50万个/m L以下时,电导率值在4.40~4.75ms/cm之间、p H值在6.40~6.80之间;体细胞数在50~150万个/m L以上时,电导率在5.20~7.00ms/cm之间、p H值在6.80~7.15;体细胞数在150万以上,电导率值在7.00ms/cm以上、p H值在7.15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p 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的含量呈正比,电导率p H值越高、体细胞数越高,患隐性乳房炎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p H值变化的相关关系来判断奶牛是否患有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3.
从某头牛(或其乳房的某乳区)、某牛群(或某储奶罐中),采集生鲜牛奶有代表性的样品,藉助于显微镜观测计数、流动细胞荧光计数仪或视频显微仪检测等手段,算得每毫升牛奶中所含的体细胞数,称为(乳)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大量的检测实践表明,未受感染的乳腺组织产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由IgG FcRn介导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S. agalactiae,Sgc)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保护性抗原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按体积11的比例将Sgc的Fc-Sip和Sau的Fc-FnBPB-ClfA两种蛋白分别与1%的盐酸左旋咪唑(1%LH)充分混合,制备两种亚单位疫苗。将即将干奶(妊娠220 d)、CMT试验为"++"以上的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将Fc-Sip+Fc-FnBPB-ClfA二联亚单位疫苗(A组)、Fc-Sip亚单位疫苗(B组)、Fc-FnBPB-ClfA亚单位疫苗(C组)通过首次肌肉免疫和二次乳头管灌注免疫方式进行免疫试验。通过免疫前后对乳样细菌分离、体细胞数测定及免疫血清抗体滴度测定,评价上述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免疫前免疫组(A、B、C)奶牛的乳样细菌分离率分别为80%、90%、80%,其中Sgc检出率分别为20%、30%、10%,Sau检出率分别为30%、20%、10%;首免90 d后3个免疫组奶牛乳样细菌分离率分别降至20%、20%、40%,其中Sgc的检出率分别降至0、0、10%,Sau的检出率分别降至10%、10%、0,对照组免疫前后以上各项检测无明显变化。使用利拉伐牛奶体细胞检测仪检测免疫前后试验奶牛乳样中的体细胞数,免疫前免疫组(A、B、C)奶牛体细胞数均值分别为6.19×105个/mL、5.16×105个/mL、5.49×105个/mL,首免90 d后3个免疫组奶牛乳样中体细胞数均值分别为2.05×105个/mL、2.04×105个/mL、2. 52×105个/mL,而对照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与免疫前无明显变化。检测首免后0、7 d、14 d、28 d、60 d、90 d的血清抗体滴度,结果显示,首免后7 d,免疫组(A、B、C)80%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为11 024;第14 d后,免疫组(A、B、C)9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达到12 048;第28 d后,免疫组(A、B、C)8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在14 096~18 192,比对照组平均上升3~4个抗体滴度,对照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一直保持在1256~1512。综合分析以上试验结果显示免疫A组(Fc-Sip+Fc-FnBPB-ClfA)综合免疫效果在各免疫组中最佳。本研究结果表明Fc-Sip+Fc-FnBPB-ClfA二联亚单位疫苗对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为奶牛隐形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活性制剂对试验组106头黑白花奶牛和3个对照组各106头黑白花奶牛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混合奶样中体细胞比对照组降低41.34%~89.59%P<0.01。利用DHI报告检测各组奶牛及相同牛号的奶牛奶的体细胞变化表明:试验组除与对照3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他两个对照组均为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认为微生态制剂对牛奶中体细胞降低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有可能用于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使用电子颗粒计数器检测母羊奶中的体细胞数。1408份来源于正常乳房的奶样,98.2%的样品体细胞数低于1.0×10~6个细胞/毫升;而254份来源于接种细菌的乳房奶样,样品体细胞数均高于1.0×10~6个细胞/毫升。因此,如果奶样来源于临床健康的母羊乳腺,而奶中的体细胞数超过1.0×10~6个细胞/毫升,则意味着该母羊存在着亚临床乳房炎。  相似文献   

17.
牛博士热线     
大象好!我是牛博士,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主要是奶缸牛奶体细胞检测在牧场管理中的应用方面的相关知识,请大家仔细阅读!检测奶缸牛奶的体细胞可以了解牛群乳房炎感染状况.奶缸牛奶体细胞数超过20万/毫升,说明牛群中有明显的乳房炎流行。尽管有的牛场体细胞非常高,超过50万/毫升.有的甚至超过100万/毫升,而低于20万/毫升是个实际目标。了解奶缸体细胞数有助于分析感染牛的感染性质,这类感染一般呈隐性状态,而且存在时间长,  相似文献   

18.
牦牛隐性乳房炎被认为是高原藏族地区牦牛奶产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探索和研究牦牛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特性及流行病学特征,可为牦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本试验采集了红原地区不同牧群牦牛的80份奶样,由体细胞数、p H值测定初步筛选出了30份疑似牦牛乳房炎奶样,然后对其进行培养观察及生化检测,分离并鉴定出了牦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结果显示:80份奶样中有28份为牦牛隐性乳房炎奶样,检出率为35%;细菌学检测表明,28份奶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71%,无乳链球菌占25%,乳房链球菌占32.14%,停乳链球菌占17.86%,大肠杆菌占14.29%。  相似文献   

19.
[目的]:原奶体细胞数是反映奶牛乳房炎症、牛奶质量高低以及奶牛养殖场科学养殖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方法]:本试验通过检测并记录某牧场10月份总奶缸体细胞数,并与健康泌乳牛产量对比,制成了图表,通过观察日奶缸体细胞数与泌乳牛单产变化趋势图,[结果]:说明泌乳牛单产升高,体细胞数降低;牛奶体细胞与奶牛产量呈负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牛奶中体细胞数量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试验随机选取齐齐哈尔市某规模化奶牛场375份乳样,探讨奶中体细胞数与奶量、不同胎次、不同泌乳期、感染乳区、奶损失之间的变化规律及与牛奶主要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体细胞数越多,产奶量下降越明显;胎次增加,牛奶中体细胞数呈上升趋势;产后时间的延长,体细胞数也会增多;体细胞数与乳脂率、乳糖率和乳蛋白率之间没有显示相关性;乳区的感染越严重,牛奶中体细胞数越高,同时产奶量的损失越大。研究对奶牛状况作出评价,以便做好预防,为指导奶牛生产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