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猪病毒性疾病已严重危害世界规模化养猪业,我国许多规模化猪场均不同程度受威胁,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日益严重,发病率越来越高,猪群发生疾病时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特别在诊断过程中难以鉴别野毒与疫苗毒,无法准确的判断是否存在野毒感染,给猪场临床病原学的准确诊断造成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猪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猪群频繁的调入转出,猪群发病的动态也越来越复杂。猪群发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作用的结果,往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混合感染所造成。常常是多种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或者是继发感染,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升高,危害加大,使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难度增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某发病猪场病死仔猪进行了剖检诊断、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实验室病原检测,确诊其为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猪混合感染疾病的现象在猪场十分普遍。本文报道了一例混合感染猪病的诊疗情况。综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送检血清实验室抗体检测、细菌分离培养以及生化鉴定等,确定该病是由猪伪狂犬野毒以及蓝耳病病毒混合感染造成猪群的免疫抑制,导致仔猪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反应降低,并继发猪副嗜血杆菌感染。选用有效药物进行治疗,使猪场疫情得到控制。最后结合本病例分析,提出了外购仔猪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随着猪蓝耳病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PCV-2)进入中国并广泛流行,猪场疾病越来越复杂了。由于临床发病时总是存在多种病因的混合感染,人们无法精确地判定病原的感染模式,给疾病诊断带来困难。PRRSV和PCV-2等病毒性病原,均存在持续感染,猪群可能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病原总会在猪群中长期存在,对真实的感染情况进行连续的监测十分重要。因此,猪场应该把连续、规范的疾病监测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瓮安县某养猪场发生了一起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母猪流产和早产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导致猪场小猪大量死亡.经临床针状观察、剖检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诊断该猪场此次疫情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并立即对发病猪群进行隔离,经采用复方黄芪多糖、长效土霉素及氟苯尼考等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改良我国猪群品种质量,国内大型种猪场纷纷到国外频繁引种,在对我国猪种进行改良的同时,也把国外的疾病带了进来。一些猪场因引种或检疫、隔离等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猪场疾病爆发,特别是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的引入,以致各种各样的混合感染日趋严重。猪场疾病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控制,以至现在的养猪人叹呼猪愈来愈难养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13年11月,山东某规模猪场的种猪发生流产、不孕,生长肥育猪群也暴发呼吸遭疾病和神经症状,笔者前往了解流行病学情况,并进行临床病理剖检,后由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诊断实验窒进行实验室诊断,用RT-PCR与PCR方法测猪瘟、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病原,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发病猪伪狂犬病gE抗体。实验室诊断结果表明,该场存在圆环病毒病和伪狂犬病混合感染根据上述诊断采取了封闭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紧急免疫、病猪淘汰等措拖。疫情在3周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周元军 《畜牧与兽医》2005,37(12):37-38
本文介绍了某猪场猪群发生猪肺疫与猪弓形虫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等情况,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猪呼吸道疾病是多种疾病引起呼吸道症状的总称,大部分时候是多病因引起的,临床也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的呼吸道疾病在猪场是常见多发病,对猪场造成危害极大。引起该病的原因比较多,临床上也多存在混合感染情况,诊断和治疗都不容易。另外,很多致病菌(如支原体、猪副嗜血杆菌、链球菌)在猪场长期存在,条件性致病,所以呼吸道疾病在猪场容易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猪业的高速发展,流通渠道的增多,猪的疫病越来越多,疫情也越来越复杂,混合感染日趋严重,给养猪经营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4月份,湖南一个体猪场发生了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链球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该猪场3月份从外地购进150头仔猪(10kg左右),购进后一周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疫病的发生也有了新的变化,几种疾病混合感染的发病几率增高,治疗和预防也越来越困难。本文介绍了贵州省安龙县某养猪场的的发病情况,通过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实验室诊断等,确诊该猪群出现了猪瘟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抛砖引玉,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16年8月湖北省武汉市某规模化猪场出现保育猪生长不良、咳喘、消瘦、呼吸困难等症状,偶有猪只急性死亡,为明确发病原因,笔者现场了解发病情况,剖检发病猪,采集样品实验室检测,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诊断为猪圆环病毒与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猪群紧急免疫高抗原含量和基因型相符的圆环病毒灭活疫苗,调整猪场免疫程序,结合巴氏杆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钠进行全群保健和个体治疗,快速控制了疫情,降低猪群的死亡率,为猪场挽回损失,同时也为开展猪圆环病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江苏省某猪场的感染状况,本试验采用复合PCR技术,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理切片等方法对发病的保育猪进行诊断,结果显示,PCR方法检测出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处有明显条带。结果表明该猪场存在猪伪狂犬病毒病与猪圆环病毒病的混合感染,采用经实验室诊断给出的综合防治方案治疗后,疫情得到控制。本次病例的诊治为养猪业可能发生的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并的混合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方法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PRDC)是由多种病原及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2019年4月份,湖北省某猪场育肥阶段猪只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且发病率高达60%,死亡率约为8%,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对该病进行诊断,试验采用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防控。结果表明:根据病猪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最后确定该场PRDC是由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所致。推断可能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引起免疫抑制后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Pm)和副猪嗜血杆菌(Hps)、猪链球菌(SS)感染所致。可采取改善饲养环境、药物治疗及对猪群进行群体保健等防控措施。说明猪场应重视PRDC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  相似文献   

15.
我市某猪场饲养的架子猪发生以关节肿胀、黄疸、贫血、发热、腹下及四肢末梢发生紫斑,发病后期尿液呈茶色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经治疗很快控制了疾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架子猪110头,体重在20~60kg。自2002年8月10日开始,先后有4个圈75头猪相继发病。畜主曾用强效阿莫西林、氨基比林、痢菌净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死亡3头。后经我站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经综合治疗很快控制了疾病。临诊发现猪场卫生条件比较差,猪舍…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猪群发病情况多种多样,流行情况表现为典型猪病和非典型猪病共存,持续感染和隐性感染共存,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症共存,造成猪场猪病频发,损失严重,严重损伤了养猪者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引起猪群疾病频发的各种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从而使各种疾病的病因变得非常复杂,这也是目前养猪生产中病难以诊断和防治的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体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7月至8月,河北唐山市某猪场猪群发病。发病率为30%,死亡率高达20%,给该猪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附红体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猪瘟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福州郊县某猪场育肥猪群出现高热稽留、咳喘等呼吸道症状,随后母猪群产出死胎、弱仔增加。经临床症状、剖检观察和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猪瘟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现将该猪群的发病和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河北滦县某猪场育肥猪发生高热、咳嗽、气喘及神经症状为主的临床疾病,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一起副猪嗜血杆菌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病例,阐明了这两种疾病混合感染时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探讨了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时应采取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和综合防制措施等,为预防和治疗副猪嗜血杆菌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提供了有效的借鉴经验,促进了养殖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