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趋势方兴未艾.农业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各类传感器与感知技术,采集各类农业生产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通信与自动控制,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本文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典型应用领域,着重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我国设施大棚生态环境参数的自动控制、特粮特经作物的精确定量栽培、农田节水灌溉与施肥、特粮特经作物果实产品的贮藏、生鲜农产品流通与产地质量追溯管理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场景,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农业物联网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胡燏 《福建茶叶》2016,(6):11-12
物联网技术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产生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技术在我国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物联网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中,主要包括农业灌溉系统的监测、农业资源的环境的监测等。本文阐述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及特征,重点分析了物联网在茶树灌溉方面的应用,还对物联网技术改进茶树灌溉进行了科学有效地评估,表明了物联网技术在茶树灌溉的实用性、经济性、高效性上都有很大提升,这对茶树灌溉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茶业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属于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前景较好,对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茶业物联网在农业领域中的有效利用,促使传统茶叶种植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现对茶业物联网的体系构架、茶业物联网系统的平台功能、茶业物联网技术在茶叶生产环境信息监测等具体应用以及茶业物联网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此对茶业物联网的发展前景进行有效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农业增产,推动农业生产应用的发展进步,在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原创性地提出"种法合一"的育种推广体系,结合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大豆育种成果对"种法合一"的内涵及其新陈代谢进行了论述。在大豆生产应用中,该体系得到广泛宣传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徐德良  王敏鑫  邵元海 《茶叶》2014,40(3):155-156
本文首先对物联网技术的内涵以及它对信息感知的方法进行了概述;阐述了物联网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主要通过农业病虫害的监测系统,即采用设立传感器节点等技术进行病虫害信息的采集和监测;最后对物联网技术在茶树的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提出了设计与构想,分别从物联网角度和公共服务平台角度提出了三个层次和三种系统.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农业物联网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物联网在种植业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设施农业、大田生产、精细灌溉以及农业资源管理等农业生产的多个领域,并展望了物联网在种植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应用先进种植技术。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大豆和玉米的整体产量,实现大面积增收,而且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属于集约型农业技术,可以在实现全面机械化的前提下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欣闻全国大豆科技推广工作会议在黑龙江召开,我代表国务院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会议分析大豆生产形势,商讨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大豆生产的对策,这对促进我国大豆生产登上一个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大豆生产历史悠久,长时间处于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的地位。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经过广大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9.
中国转基因大豆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的转基因研究是国内外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转基因大豆已成为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应该借鉴国外转基因大豆发展经验,立足已有的技术、人才和材料储备,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相关法律、政策下,完善和健全我国转基因大豆技术及其产业化体系。大力发展我国转基因大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该文概述我国转基因大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大豆’93生产形势和’94发展建议曾令清,曾衍德(农业部农业司)大豆是我国主要农产品之一。经过几年的徘徊下降后,去年出现了大幅度的回升。如何看待当前大豆生产及供求形势,促进大豆生产的稳定发展,我们作如下分析:一、1993年大豆生产形势去年我国大豆生产...  相似文献   

11.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大豆生产的需要,结合南方地区地形地貌特点和大面积发展旱地新两熟制大豆所需要的配套高产优质品种、轻简高效实用技术,研究集成了以旋耕机为核心的大豆人工撒播轻简高效播种技术和大豆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解决了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劳动力严重缺乏和规模种植大豆的技术难题,为发展四川及我国南方大豆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大豆钾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南方大豆产区,土壤中有效钾常常供应不足,大豆单产徘徊在百斤左右,严重限制着大豆生产的发展。过去十年来,钾肥使用技术的研究时有发表,国内对其应用理论研究极少。本文继1973年以来,大豆钾肥施用技术研究基础,1979—1980年对大豆钾素的生理生化效应进行了探讨,试图为迅速发展中的大豆生产使用钾肥,提供若干理论依据,以及因地制宜地采用施用措施。其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豆播种机械作为大豆机械化生产中的主要工具,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播种质量及大豆产量。介绍了我国东北地区、黄淮海区域和南方区域大豆精密播种技术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大豆精量排种器以及免耕防堵技术的理论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大豆精密播种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而为我国大豆精量播种机械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技术可以快速实现特定的育种目标,以获得满足生产需要的大豆新品种。为提高大豆的适应性,国内外都在开发具有不同优良特性和应用价值的基因,并积极进行商业化。除抗虫和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外,培育耐旱转基因大豆新品种是提高大豆适应性,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新育种目标。文中以提高大豆耐旱能力为切入点,介绍了提高大豆耐旱能力的思路,并介绍了国外已经市场化应用的耐旱基因,对今后我国创制新的耐旱转基因大豆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有“大豆之乡”美誉的黑龙江省,大豆单产也一直徘徊在100公斤左右,生产潜力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效益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探索我省大豆高产优质高效的新途径,对促进我省农业生产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带动广大农民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豆在我省效益型农业中的地位 (一)我省大豆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我省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之首,是大豆商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在“七五”期间,全省大豆生产实现了快速发展,年均种植面积达到3410.3万亩,比“一五”时期平均增加1200万亩,增长54.3%;亩产104.5公斤,增加35公斤,增长50.4%;年均总产357.5万吨,增长132.9%。使我省大豆种植面积在全国的比重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大豆市场及对策问题的研究(一)──大豆生产及需求现状王碧君,张灿欣,吴忠达,邵立红,王敬华(黑龙江省农业经济技术信息中心)黑龙江省是我国的主要大豆生产供给和出口省份。大豆生产对于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大...  相似文献   

17.
李楠  杨洋  李蔚然  郝宇  张阳  于深州 《北方水稻》2020,50(4):48-49,61
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传感器等技术来做其支撑,它能给农业的种植及生产带来质量较高的提升,我国也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是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智慧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可以见到成效,但问题也随之被发现,本文阐述了智慧农业的特点,以及其在发展应用上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曰程  王玉斌 《大豆科学》2019,38(4):635-643
为明晰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的大豆产业、国际贸易地位以及转基因发展的影响,进而为壮大国内大豆产业,稳定国内大豆市场秩序,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有序发展提供相关依据,利用文献综述方法并结合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增加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转基因大豆进口严重弱化了中国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的话语权,不利于中国的大豆甚至粮食安全以及国产大豆的发展;国际资本伴随大豆进口入侵中国大豆加工产业,同时刺激内资企业的兴起;转基因大豆进口对种质资源、生态坏境存在潜在压力,但又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以及转基因监管体系的完善。鉴于此,提出提高国产大豆的市场价值与比较收益,降低国内对国际大豆的依赖度,以需求拉动国产大豆供给,以及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快国内转基因技术研究及监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常颖 《福建茶叶》2016,(2):36-3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云计算技术也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应用。茶叶产业是我国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云计算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我国的茶叶产业也因此在云计算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正逐渐从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型,信息化开始成为我国茶叶产业的一大特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当前云计算技术开始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我国茶叶产业的运输安全问题,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使云计算技术能够更好的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服务。  相似文献   

20.
印度大豆生产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有关信息资料,对印度大豆近10年来的农业生产、加工产业与经贸市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旨在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予以引证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