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仔猪一般是指出生至70日龄的小猪,在生产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出生至30日龄的哺乳期,第二个阶段是指30~70日龄的断奶期。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分阶段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可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及断奶窝重,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1仔猪的生理特点1.1生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一般仔猪出生重在1kg左右,10日龄体重就达出生重的10倍以上,60日龄时体重可达15kg以上,达出生重的  相似文献   

2.
<正>初产仔猪代谢机能旺盛,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效率最高的阶段,加快仔猪增重,提高哺乳率和成活率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1防寒保温初生仔猪皮下脂肪层薄,被毛稀疏,调节体温适应环境冷应激能力差。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从第九天起才得到改善,20日龄时才接近完善。所以,保温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关键性措施。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气温是1~7日龄32~28℃,8~30日龄28~25℃,  相似文献   

3.
仔猪的饲养管理及其药物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是指小猪从出生到70日龄阶段称为仔猪,其中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称哺乳仔猪,从断奶到70日龄称为保育仔猪。仔猪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快,但生理机能发育并不完善,难饲养、成活率低。据报道,该时期的死亡占猪一生死亡的40%。  相似文献   

4.
断奶仔猪是指断奶后在保育舍内饲养的仔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到转出保育舍为止,一般指30~70日龄的仔猪。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能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增加每头母猪的年产仔数,降低生产成本;使断奶仔猪的期末体重增加,进而提高出栏体重,缩短  相似文献   

5.
仔猪阶段通常是指从仔猪出生至70日龄这一时期,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仔猪阶段可人为分为两阶段,即哺乳阶段和断奶后的保育阶段。在合理营养和饲养管理下,仔猪生长和目标是21日龄体重6kg,35日龄10.30kg,70日龄达30kg。  相似文献   

6.
<正>哺乳仔猪饲养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饲养效果直接影响到仔猪的成活率,进而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益。1温度适宜由于初生仔猪皮下脂肪薄,被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因此,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一般的温度标准是1~3日龄32~30℃,4~7日龄30~28℃,8~30日龄28~25℃。同时,低温也是造成仔猪下痢的诱因。可采取在保温箱内安装红外线保温灯,将灯泡吊在仔猪躺卧处的上方,通过调节与地面的高度来控制室温,也可在舍内放置节能电热板等保温设备。  相似文献   

7.
仔猪是指初生至70日龄的小幼猪。仔猪在生产中被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指初生至断奶的哺乳仔猪,第二个时期是指断奶至70日龄的断奶仔猪。仔猪具有独特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营养、环境和免疫等多方面的应激反应,就会造成初生仔猪发病率增加、死亡率增高。断奶仔猪经常出现食欲下降、腹泻、增重减缓,甚至出现消瘦,死亡等现象,从而增加了饲养成本。因此,我们在生产中应特别注重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正>新生仔猪胃肠机能不健全、体温调节机能低、环境适应能力弱、易发缺铁性贫血等各种生理因素,非常容易死亡,会给生猪养殖造成很大经济损失。针对如何提高新生仔猪成活率,以下几种对策我认为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进而能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1做好保温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初生33~35℃;2~4日龄34℃;7日龄28~30℃;8~14日龄为26~  相似文献   

9.
仔猪是指0~70日龄的小猪,仔猪成活率是养猪生的基础,是发展数量、提高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键。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仔猪成活率的高低将对养殖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仔猪活率,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哺乳仔猪是指从分娩后至断奶这一阶段的小猪。饲养从0日龄开始,至28日龄或者35日龄,最晚至60日龄断奶。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取得"高成活率和高断奶重",为此必须做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1吃足初乳初乳是指母猪产后第1~2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初生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力,而此时母猪初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等物质,仔猪吃到初乳后,可以从中获得免疫抗体,使机体具有被动免疫力。因此仔猪  相似文献   

11.
哺乳仔猪饲养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饲养效果直接影响到仔猪的成活率,进而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益。 1温度适宜 由于初生仔猪皮下脂肪薄,被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因此,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一般的温度标准是1.3日龄32~30℃,4~7日龄30~28℃,  相似文献   

12.
正仔猪的饲养是整个生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直接关系到养猪的经济效益。断奶仔猪由于消化机能还不完善,免疫力较低,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发腹泻等疾病。本文概述了断奶仔猪成活率降低的原因,并介绍了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技术提高其养殖成活率,以供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等相关人员参考。在现代规模化养殖模式下,为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和栏舍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猪场大多实施仔猪早期断奶,即在21~28日龄时断奶。但早期断奶使  相似文献   

13.
哺乳仔猪的饲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仔猪是指仔猪从分娩后至断奶这一阶段的小猪。该阶段仔猪主要采用以吃乳为主,适当补充教槽料为辅的饲喂方式。饲养从0日龄开始,至28日龄或者35日龄,最晚60日龄断奶,主要任务是取得"高成活率和高断奶重",为此必须做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仔猪成活率是反映猪场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仔猪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场该项指标亦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猪场60日龄仔猪成活率通常不到80%,而现在规模猪场60日龄仔猪成活率一般达90%以上。提高仔猪成活率是一个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哺乳仔猪是指仔猪从分娩后至断奶这一阶段的小猪。该阶段仔猪主要采用以吃乳为主,适当补充教槽料为辅的饲喂方式。饲养从0日龄开始,至28日龄或者35日龄,最晚60日龄断奶,主要任务是取得"高成活率和高断奶重",为此必须做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1吃足初乳初乳是指母猪产后第1~2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初生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后天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断奶仔猪是指哺乳仔猪从断奶到70日龄左右的仔猪,现代化养猪将断奶日龄一般提前到21~35日龄.但断奶仔猪因多种原因导致的应激常常导致仔猪生长受阻,如果此时饲养管理的方式不当,还可引起呕吐、腹泻等疾病的表现,严重导致死亡.在饲养管理时,只要针对断奶仔猪的生理机能和脱离母体的保护等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保证仔猪早期断奶顺利进行.笔者通过对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供大检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仔猪从母体出生后,内外环境差异大,自身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应激反应能力等相对较弱,针对仔猪这些特点,运用科学饲喂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强仔猪体质,提高猪场经济效益。1做好仔猪保温工作仔猪出生后:1~3日龄体温30~32℃,4~7日龄体温28~30℃,15~30日龄体温22~25℃,2~3个月龄体温22℃。从母体内出生后,仔猪首先感受到的是环境温度的差异,舍温低于体温,加上身上覆盖着粘液,会感觉到冷。所以,  相似文献   

18.
<正>哺乳仔猪是其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但其消化系统尚未充分发育成熟,且抗外界的应激能力较弱,故应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1保温防压饲养哺乳仔猪,0~3日龄的最适温度为35~29℃,4~7日龄为29~25℃,8~14日龄为25~22℃,15~21日龄为22~20℃。天气寒冷、气温变化较大时,做好猪舍保温工作十分重要。一般可在  相似文献   

19.
<正>1"仔猪"的定义养猪人士赋予仔猪的定义不甚一致。有人将刚出生到30 kg左右的猪,称为仔猪;也有人将3~4月龄或断奶后至4月龄的猪统称为仔猪;还有人将仔猪分为初生-断奶、断奶-保育料2个阶段。笔者认为,将仔猪定为从出生到30 kg过于宽泛,因为30 kg的猪已属于育成猪。同时,哺乳期的幼猪和3~4月龄的猪称为仔猪也不妥。按照现代养猪生产的商品猪出栏日龄来说,4月龄猪已属于育成猪,5.5~6.0个月即可出栏。综上所述,将初生至70日龄或1~25 kg  相似文献   

20.
<正>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哺乳期在各个养猪场的长短不同,一般21~35 d。哺乳仔猪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抵抗力最弱的时期。科学的饲养管理,对促进仔猪快速发育,提高仔猪成活率,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料报酬,获得最高的断奶体重,作用重要。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重点是抓好乳食、开食、旺食,过好出生关、补料关、断奶关。饲养管理哺乳仔猪要度过出生期、补料期以及断奶期。仔猪初生后7日龄内死亡比例占哺乳期死亡总数的70%。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