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2016,(6)
正在平菇栽培过程中,有的菌袋发满菌后不出菇或头潮菇采完后,迟迟见不到第2潮出菇。以上两种情况,只要发菌正常,菌种温型合适,采取以下催菇方法则可顺利出菇。1温差催菇白天升高菇棚温度,夜间通风降温,人为拉大温差可刺激出菇。2光照催菇菌丝长满袋后,每天卷起菇棚草帘,让日光照射一段时间(光强时不要直射)。日照不方便的地沟或菇房,可用电灯光照射。3搔菌催菇对于培养料中过多添加麸皮、米糠或尿素等  相似文献   

2.
(一)拍打惊蕈:笔者在辅导生产时,经常看到有些播种达40多天的佛罗里达平菇,菌丝生长洁白、浓密,有的已形成一层菌膜,按常规处理后5天仍不见有菇蕾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笔者采用了“惊蕈”法,即用扁平木板将菌床从头至尾一板压一板地稍重拍打一遍,使菌床出现大量的板痕,随即向菌床喷重水,稍通风后,覆膜盖草帘,第3天即可产生大量菇蕾,不但出菇整齐,而且分布均匀,头潮菇的产量比常规的管理方法可提高30%左右,而且第二潮菇转潮也快。  相似文献   

3.
陈耀武  李巨 《食用菌》2001,23(6):6-7
近年来 ,我国代料香菇生产发展迅速 ,为能帮助解决香菇生产上存在的菌筒出菇不畅问题 ,现将我们对香菇菌丝生理成熟特性一些认识及应用报道如下 ,供作参考。1 菌丝生理成熟的概念1.1 菌丝生理成熟与菌筒出菇的关系 所谓菌丝生理成熟 ,是指料袋接种后 ,在培菌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生理特性。菌筒只有达到生理成熟后才能出菇 ,即生理成熟是菌筒出菇必备的内因条件 ,温差、光照、低温刺激和人工惊蕈等催菇措施则是外因条件 ,内因条件不具备 ,所有外因条件都不能发挥作用。因此 ,在生产管理中 ,判定菌筒能否催菇的唯一根据就是其生理成熟度。1.…  相似文献   

4.
1覆土当菌丝在培养料内长透之后,于菌床上盖一层1cm厚的砂壤土或菜园上,一般可增产10%左右。2磁化水处理在菌丝长满至第一潮菇形成时,用4000高斯磁化水处理,能提前7-15天出菇,生产周期可缩短10天左右,增加l-2个潮次,产量提高15%左右。3重力刺激菌丝长满后,在菌床面上放一定重量的石块、瓦块等重物,对菌丝施加重力刺激,会在其镇压周围出现许多原基。4插片刺激当平菇菌床菌丝长满后,用小木片。竹片等插在菌床上。l周内,菇蕾即沿插片处大量发生。插片所给予的物理刺激,能改变菌丝贮存物质的流动方向,促进菌丝的扭结,促使原…  相似文献   

5.
一、发菌阶段既忌冷冷热热,温差变化大,又思干干湿湿,否则会影响发菌速度及菌丝的健壮。二、原基及幼菇形成期,既忌喷浇大水,又忌表层干燥,否则原基及幼菇全大批发黄死去。三、室内栽培发菌阶段,遇上高温,忌关闭门窗,通风不良,否则易污染。四、室外栽培忌在高埂地上,也忌栽培不畅的洼地,平菇既怕干又怕涝。  相似文献   

6.
《吉林蔬菜》2019,(2):47-47
1催蕾1.1 "再生法"出菇将发满菌的金针菇栽培袋移至培养架的顶层或搬入栽培室进行搔菌,可直接诱导原基分化。催蕾阶段,菇房温度最好能控制在13~14℃,给予弱光照和通风。当鱼籽般菇蕾布满料面时,将棉塞、套环拔除,打开袋口,把塑料袋口向外折起卷至离料面2~3厘米处,袋口不能盖湿布或报纸,开袋后加强通风,使菇逐渐失水枯萎变深黄色或浅褐色,然后再从干枯的菌柄上形成新的菇蕾丛。  相似文献   

7.
海鲜菇(Hypsizygus marmoreus)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分别设置前期不同菌包重量、菌包培养时间与后期出菇光照强度、通风量和湿度,保持其它培养条件一致使其正常出菇,分析出菇前菌丝培养时间、菌袋重量与搔菌后光照强度、通风量、开袋补水对海鲜菇菌丝恢复、现蕾时间、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培养110 d,产量最高,达(490.5±26.2)g·袋-1;海鲜菇产量随菌袋重量增加而提高,1.2 kg菌袋产量较高;光照强度会促使菇盖变大,200 lx光照强度下,菇盖适中,产量最高,达(464.5±18.6)g·袋-1;大通风量(每10分钟通气5 min)条件下菇盖明显增大,产量增高,达(465.5±32.1)g·袋-1;补水处理可以增加产量,提高生物学效率,产量达(466.0±25.3)g·袋-1。该研究对确定海鲜菇最适栽培条件,提高海鲜菇的产量与品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瓶栽金针菇,一般在菌丝长满瓶后要进行搔菌处理,即扒掉接种块和老化菌皮,以刺激菇蕾的发生。但在搔菌后几天内,料面还会出现棉絮状菌丝,是否可再搔菌一次呢? 1988年冬,我们栽了3000瓶罐头瓶金针菇,其中1500瓶只搔菌一次,另1500瓶在头次搔菌后当料面  相似文献   

9.
郭恒  李加林 《食用菌》1998,(6):22-23
年初,全国第三次香菇专业会议的代表参观泌阳县泰山庙乡小乔庄花菇生产现场时,无不为大面积的白花菇拍手称快,白花菇长势之好,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全国少见。怎样培育出这样好的白花菇?笔者在会后访问了泰山庙乡香菇推广站站长、种菇能手贾长林。贾长林说:花菇是菌盖带有龟纹的厚菇,龟纹裂的越多越深越白越好,其形成花纹的过程,是当菌丝柱的水分偏低偏少,但能维持菌盖和幼菇生长的最低水分,在幼菇期遇到较冷干燥的气候,菇盖表面细胞受到干冷恶劣环境条件影响,基本上停止生长或生长非常缓慢,而菇柄内还能向菇盖输送水分和营养,来满足菇盖内部菌肉细胞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其幼菇盖内外组织不能同步生长,菇盖内部菌肉组织不断加厚、加密,这种异常发育现象达到一定程度,菇盖表面终于被胀裂而露出白色菌肉。如果干湿交替,偏低温继续下去,即可形成花菇。冬季培育花菇要掌握以下关键。 1 幼菇前期精心管理 经过3~5天的温差催菇,菌丝柱上已出现菇蕾,当菇蕾长至1~1.5cm时,花菇蕾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4,(1):55-55
<正>春季是香菇的盛产期,气温逐渐升高,温差大,降雨多,管理的重点是控好温湿度,做好通风防霉工作,及时补充水分,后期结合补水添加适量营养物,提高产量。1喷水管理要看天在晴天菌筒表皮稍干时喷水,一般在上午采完菇后,用喷雾器往菌筒表面喷水,晾30 min后覆盖薄膜。注意阴雨天不喷,采前不喷,菌筒湿润不喷。2菇床盖膜要灵活每天结合采菇揭膜通风,采后盖膜。  相似文献   

11.
吴晓明 《食用菌》2003,25(4):12-12
先把菌棒脱袋进入大棚排放出菇 ,排放间距以 3~ 5cm为宜 ,表面覆土 2cm左右 ,表土喷水保湿。鸡腿菇生长环境喜偏碱 ,pH8~ 8.5为宜 ,故喷水时 ,每5 0kg水加石灰 0 .5kg ,然后盖上薄膜保湿 ,让菌丝生长 ,5~ 6天后掀膜 ,4~ 6天后即见小菇蕾 ,以后每天通风 30分钟 ,早晚均可 ,并喷雾水以手捏土会粘为好。第二潮菇管理 :先把菇床清理干净 ,除去杂物、烂菇等 ,扫除泥土。第一潮菇采收后应停水 3天 ,以利菌丝恢复 ,然后用竹扫把扫破菌棒上菌皮 ,并配制营养土 (配方 :过磷酸钙 1kg、磷酸二氢钾 0 .5kg、生石灰1kg ,兑水溶化后拌入泥中 ,泥土用…  相似文献   

12.
温差刺激法:在平菇子实体开始形成阶段,每天给其7~10℃的温差刺激,可促使出菇提早,子实体发育整齐.方法是:白天盖膜保温,晴天傍晚或早晨揭膜露床,通过降温,加大温差,并结合高温浇水诱导出菇.  相似文献   

13.
任贵华  任立新 《食用菌》1994,16(2):34-34
金针菇子实体生长期的水分管理是高产优质的关键。近年来,我们摸索出“保、降、促、补、浸”的水分管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分述如下: (一)保菌丝发到袋底后,表面见吐黄水,立即开袋搔菌,扒去老菌皮,盖湿报纸或塑料薄膜保湿催蕾。覆盖湿报纸的喷水应少量多次(每天3~4次),以保持报纸湿润为宜;覆盖塑料薄膜的,可向地面、空间和墙壁上喷水,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为了保证菇蕾正常发生,此期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室温控制在10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平菇菌渣和中药渣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探讨麦秆、玉米芯与平菇菌渣或中药渣混合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配方。采用田间单因素区组法,以麦秆+玉米芯混合料添加平菇渣或中药渣(连花清瘟)栽培大球盖菇,考察试验配方栽培大球盖菇的效果。结果表明:配方5(麦秆和玉米芯1∶1混合料与平菇菌渣质量比为4∶1),配方9(麦秆和玉米芯1∶1混合料与连花清瘟中药渣质量比为2∶3)栽培的大球盖菇子实体产量较高,且品质较好。试验条件下添加连花清瘟中药渣的大球盖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均较高,发菌时间较短且菌丝长势强、抗杂性强,子实体粗蛋白、氨基酸和多糖含量高,而粗脂肪、灰分、粗纤维含量低。因此,有条件的地方适量添加连花清瘟胶囊药渣栽培大球盖菇,既能延长药渣的价值链,又可丰富大球盖菇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5.
疣孢霉病又叫水泡病、白腐病,是由疣孢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危害双孢蘑菇的重要病害。1症状表现1.1菌丝感染双孢蘑菇菌丝在土壤中形成菌索时被感染的,会在菇床表面形成一堆堆白色绒状物,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有的变成黄褐色,表面渗出褐色水珠,有臭气。1.2菇蕾染病表现为正常菇还未出时,病菇就大量生长了,一般病菇比正常菇提前3~4天出菇,其菌盖和菌柄交界处及菌柄基部会长出白色绒毛状  相似文献   

16.
巨大口蘑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志生 《食用菌》2007,29(4):63-64
1概述 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 rnassee)又名金福菇、洛巴口蘑、大白口蘑。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该菇菌丝洁白浓密,气生菌丝较多,易产生菌皮,菌丝有分隔,有锁状联合,宽6-8μm;担子呈棒状,其上着生2-4个担子,担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光滑,6-10μm,孢子印白色(切下菌盖后,过7-8d菌盖开始变软或变烂才有孢子弹射);  相似文献   

17.
从菌丝培养条件、出菇条件和栽培模式3方面研究白芦菇工厂化栽培的关键技术。结果为:短袋栽培模式下,采用栽培料配方为棉籽壳58%,玉米芯15%,木屑10%,麸皮15%,石灰2%或棉籽壳63%、木屑10%、玉米粉10%,麸皮15%,石灰2%,含水量60%~65%,菌丝生长期培养温度28℃,出菇期氧气充足,无温差刺激,湿润玉米芯覆面,避免光照或红光照明,可获得良好的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任玉凤  葛民 《食用菌》2003,25(5):28-28
我市双孢菇发展很快 ,但对菇床的越冬管理技术欠缺 ,为使春菇高产 ,只要菌床还具备产菇价值 ,都应进行越冬管理 ,否则土层过分干燥 ,菌丝会干缩衰老 ,开春后不仅调水特别困难 ,而且菌丝也不易恢复生机 ,再好的菌床也难获得春菇高产 ,我们认为应抓好以下几项技术 :1 打扦戳洞 菌床越冬时 ,首先应对菌床进行一次打扦措施 ,以改善菌床的透气性能 ,排去菌床内的不良气体和有害菌丝的代谢产物 ,及早使菌床、菌丝得到养息复壮的机会。打扦的要求与做法 :用竹签或削尖的细木棍或尖头钢筋自菌床底面向上戳洞 ,洞距 12~ 15cm ,戳至土层松动为宜 ,…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的催蕾也包括前期转色。当菌丝基本长透培养基(瓶、袋可不能长满瓶),就要及时给菌床以高湿和适当通风环境,让床面菌丝很快由淡灰白色转为棕色液滴的雪白色。此时要解决好通风与高湿的矛盾,必须在高湿环境条件下进行大通风。如先对菇房换气,然后调高菇房湿度,再打开薄膜换气。待菌床呈雪白色并有大量琥珀样液滴时,要抓住时机立即催蕾。  相似文献   

20.
七、及时拆袋所谓及时拆袋,就是要在满足以下条件下,把塑料袋的扎口或棉塞颈套全部拆掉,使袋口畅开,袋壁拔挺,恢复圆筒状。拆装的条件是:菌丝发至袋(?),上面出现类似于鱼籽一般的原基,栽培室的室内气温在18℃以下,但是有些品种因受光线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会出现边发菌边出菇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开袋,以防止第一潮菇畸形或造成养分损失。根据多年来塑料袋栽培金针菇的经验,对一批高产菇房的调查总结,笔者认为拆袋时没有必要进行“搔菌”。“搔菌”后非但推迟出菇,而且拆袋后袋口敞开,水份散发很快,表面菌丝的失水会影响菇蕾的形成,不利于出好第一潮菇。但是在拆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