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稻翻秋是晚稻直播、抗灾补救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为筛选黄陂区适宜翻秋的早稻品种,探索早稻品种翻秋播种期的下限,为今后指导晚稻直播、抗灾补救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特以10个早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了早稻品种翻秋筛选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表明,其表现上尚佳的品种有"鄂早18"和"两优287",可作早稻翻秋及抗灾补救品种用,其它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2.
早稻翻秋是晚稻直播、抗灾补救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为筛选江汉平原适宜翻秋的早稻品种,探索品种翻秋播种期的下限,为今后指导晚稻直播、抗灾补救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特以嘉育948、中嘉早17、两优9168、两优287、金优402、株两优819等6个早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了早稻品种翻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江汉平原进行早稻翻秋种植,宜选用生育期短的嘉育948,在生产上更安全,且最迟播期应定在7月28日以前。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明确早稻适合湖北省秋种(翻秋)的品种特性,选择12个早稻品种,并以2个晚稻品种作为对照,考察早稻秋种齐穗期、产量构成及其与早稻自身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7月8日以前播种应选用两优287和金优402;7月8~18日播种应选用金早47或两优287;7月23日及以后不宜再进行早稻翻秋种植。荣优9号、湘早籼24以及晚稻五丰优T025在预设的播期  相似文献   

4.
1964年邕宁县大塘区从外地得到少量水稻优良新品种的种子,为了加速繁殖,我们采用了剥蘖分植、晚稻翻春、早稻翻秋、建立种子田和培育“禾王”等方法。这些方法效果良好,在一年内早稻二九矮由16粒谷繁殖出种子8,712斤,平均每粒种子繁殖544.5斤;晚稻鸭仔矮由11粒谷繁殖到345斤。剥蘖分植早稻二九矮的种子仅16粒,于3月19日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出适合赣南中低产田区种植的耐早衰高产早、晚稻品种。[方法]在双季稻产量常年低于12 000 kg/hm2的中低产田区,于2011、2012年选择市场主推早、晚稻品种各8~10个,早稻以欣荣优2045、晚稻以天优998为对照,重复3次,研究各品种产量表现、生育后期光合速率、叶片SPAD值下降率和根系干重下降率及子粒灌浆充实度情况,筛选出高产稳产、后期耐早衰品种。[结果]早稻品种五优157、荣优1506与晚稻品种五优308、欣荣优2660的2年产量表现较高且稳定,较对照分别增产3.0%、2.8%和6.3%、3.2%,其生育后期光合速率下降率、上三叶SPAD值下降率、根系干重下降率都明显低于对照,子粒灌浆充实度明显高于对照。[结论]早稻品种五优157、荣优1506与晚稻品种五优308、欣荣优2660可在赣南中低产田区推广种植,从中任选1个早稻品种和1个晚稻品种进行双季稻品种搭配种植,可实现15 000 kg/hm2的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早稻秋种产量形成特性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早稻适合湖北省秋种(翻秋)的品种特性,选择12个早稻品种,并以2个晚稻品种作为对照,考察早稻秋种齐穗期、产量构成及其与早稻自身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7月8日以前播种应选用两优287和金优402;7月8~18日播种应选用金早47或两优287;7月23日及以后不宜再进行早稻翻秋种植.荣优9号、湘早籼24以及晚稻五丰优T025在预设的播期产量均较低,不宜作为湖北省抗灾补救品种.早稻正常生育期与秋种产量呈负相关.播期越早应选择穗粒数较多、分蘖能力较强的品种,反之选择穗粒数较少的品种.早稻秋种应优先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同时还应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促进水稻后期灌浆.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游易涝区翻秋早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中游易涝区是洪涝灾害多发区 ,早熟早稻翻秋种植是一种有效的避灾减灾措施 ,为提高翻秋早稻产量和发展翻秋早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及实用技术 ,对翻秋早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赣早籼 37、赣早籼 4 5是 2个早熟、秧龄弹性较强的适种品种。这 2个品种播种期为 7月 2 0日 ,秧龄 15d ,移栽密度 16 .7cm× 13.3cm ,每穴 7~ 8本较为适宜 ,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分析结果 ,翻秋早稻米质优于早稻米质  相似文献   

8.
浙南一带台风多发,秧苗易受洪涝灾害而造成晚稻无法及时播插。通过对中早39、金早09、甬籼69等5个品种进行早稻翻秋种植及不同播期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救灾用品种为金早09和中早39,适宜播期为7月15-30日。  相似文献   

9.
华南水稻品种叶片及产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因子分析表明,早晚稻高产品种理想叶片模型基本相同,即叶片直立,长而窄。这种叶片模型对于早稻尤其适合。在理想公因子中,稻谷产量及生物学产量都有很大的权重,说明二者有很大的相关性,高的稻谷产量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物学产量的基础上。生物学产量增加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具有一定的株高,因株高在高产公因子中也占有较大的权重。早造品种在晚造翻秋种植,其产量有减少的趋势,其理想因子得分也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早稻矮稈抗倒高产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广大农民对晚稻矮稈抗倒品种要求十分迫切,针对生产的要求,我们于一九六○年开始大抓晚稻矮稈抗倒品种的培育工作,井于一九六三年初步育成广秋矮、广二矮等晚稻矮稈新品种。与此同时,全省各级农业科学研究机关和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光辉“五·七”指示的指引下,我班于1972年种了1.5亩麦田双季稻试验田。早稻单产924斤,二季晚稻单产1,059斤,两季总产1,983斤,达到了麦田双季稻二超“纲要”。我们的体会如下: 一、选用迟熟高产品种,培育壮秧要夺取麦田双季稻高产,两季水稻必须采用迟熟品种,因为早稻感温性强,如果麦田选用早稻早熟品种,就会出现早穗,不能高产,晚稻如选用早熟品种,也不能高产。我们早稻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用早、中、晚稻41个品种,于早、中、晚季在自然和人工控制光长(11.5~24.0小时,分为13级)共14级光长处理下,观察了各类型品种出穗临界日长的情况表明;品种出穗临界日长,早稻和中稻品种在24:00(时:分,以下同)光照连续处理下,可正常出穗,不受光照长短影响,属中间性类型。晚稻早熟和中熟品种出穗临界日长,大多数是在13:10~14:10之间,属短日性类型。极少数品种在24:00可出穗,它们的出穗日数反比之在14:30下的出穗日数少,具有两面性的光周期性的反应。晚稻迟熟品种出穗临界日长为12:50~13:10,属短日性类型。品种出穗日长反应曲线,早稻和中稻是直线型,晚稻早熟品种是“S”字型,晚稻中熟和迟熟品种是“V”字型。品种感光性早稻、中稻最弱;晚稻早熟品种强、中熟品种较强、迟熟品种最强。品种的感温性是早稻弱的多,中的少;中稻是弱或中;晚稻在自然和短日下的感温性强至最强。品种短日高温生育期是早稻中,中稻长,晚稻最短。早稻和中稻对日长适应范围广,异地引种易成功。晚稻对日长适应范围狭,引种选择要严格,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镇双季稻区水稻病虫害种类多、发生程度重,常年农药施用量大,不仅米质低劣,且人、畜及环境受污染严重。因此,分析双季稻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制订出相关的治理对策,对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双季稻区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近10年来,由于生态环境、品种结构、栽培管理及防治技术的改变,当地双季稻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及危害程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1.1 主要病虫害整体控防效果较差   1.1.1 纹枯病难以控制 纹枯病因其发病期提早、盛发危害期长、垂直发展快而损失严重,一般年份都达到中等至偏重发生程度。早稻常年始见期在6月上旬,近年来由于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推广,田间封行早,始见期提早到5月下旬(分蘖中期),并于6月上旬(分蘖末期)进入发病高峰;晚稻于8月上旬(分蘖初期)开始发病并迅速发展(有些年份因伏旱发展缓慢),至8月中旬(分蘖盛期)即进入发病高峰。病丛率早稻一般35%~85%,晚稻一般30%~70%,不影响财政盘子出台的情况下,建议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8万元资金对乡镇、村、养殖大户和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实行奖励,以形成产业阵容,确保养殖香猪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为什么要猛攻三关在今年早稻空前大丰收的基础上,全省各地正在根据省委指示,以整风为綱,政治挂帅,整頓干部思想作风,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繼續大鼓干勁,力爭实現“晚稻超早稻,产量翻一番”。从今年全省早稻丰收的基本經驗看来,大抓技术措施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在去冬今春期間,我們大搞水利、积肥运动;入春以来,各地选用早稻良种,認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最近在上海召开的水稻丰产經驗交流会上,陈永康同志的“三黄三黑”引起了争論,出現了针鋒相对的意見。爭論的主要意見如下: 关于控制叶色黄黑变化是否是高产的必要措施,“三黄三黑”是否是高产的規律問题,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見認为,黄黑交替的变化,与晚稻的高产有必然的联系,黑的阶段反映叶片內物質积累;黄的阶段反映叶片內物質調配,黄黑交替是高产形成的基本过程,陈永康的“三黄三黑”措施是符合植物內在生理規律的,是相对稳定的肥水措施的表現,因此是高产的規律。另一种意見認为,黄黑变化并非实現高产所必須出現的現象,肥多时叶子就会發綠,肥少时叶色变黄,高产田往往因肥施得多些,采取了抑制办法之后,叶色就会变黄,因此必然有黄黑变化出現,但并非必要的,更不一定需要三次促进,三次抑制(三黄三黑)。如浙江省农業科学院所栽培的“老来青”晚稻和嘉兴农民栽培的丰产晚稻,并没有出現黄黑交替的变化。有的同志还以陈永康去年在南京栽培的几块高产田也没有出現明显的三黄三黑为例,来論証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黄冈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常规早稻新品种冈早籼11号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早稻鄂早18作为对照,进行双季双直播模式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冈早籼11号作早稻产量与鄂早18相仿,但生育期短3 d;翻秋产量与鄂早18相比增加,生育期比其缩短5 d。通过早晚稻两季双直播种植,冈早籼11号比对照品种生育期提前7~9 d,产量高达15 525 kg/hm2。  相似文献   

17.
绿色晚水慈菇丰产栽培与病虫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益阳市兰溪镇有早稻、早藕收获后,种植晚水慈菇的习惯,一般亩产达1700kg左右,产值3000元左右,是种一季晚稻的3倍。利用地方品种,春季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分株定植,12月以后采收,其丰产栽培和病  相似文献   

18.
我省1965年在各级党委的重視和領导下,有計划、有組織地大面积推广了农垦五十八,証明这个品种非但适宜于作单季晚稻栽培,也适宜于作为双季晚稻,并且还可以取得較高的产量。据初步統計,全省双季晚稻共种植农垦五十八有七十万一千亩,平均亩产五百斤上下,一般比当地原有小紅稻、小麻稻、白壳籼等品种,增产两成到一倍以上。在大面积、大幅度增产的同时,涌現了不少“赶早稻”、“超早稻”的公社和大队。在沿江圩区,如蕪湖县的易太公社种植的四千二百亩,平均亩产四百五十斤,其中四点二亩丰产田,亩产高达八百六十六斤;当涂湖阳公社,种植了三千零八十亩,平均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反复讀了本刊1964年第五期楊寿椿同志写的“对《六安发現粘虫成虫越冬》一文的意見”后,給我的启发和帮助很大,我認为意見提得很好。为了将这个問題討論得更加深入。現特作以下补充,供研究参考。一、发現粘虫成虫的詳細情况:1963年3月19日,我們在本所农場霸王草的根丛內发現一只粘虫成虫后,就認为粘虫可能在当地越冬。1964年2月上旬,我在交际处东楼室內又发現一只粘虫成虫。这只成虫我虽是在2月9日发現的,但有人在前五  相似文献   

20.
荔枝龙眼秋冬季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前言进入9月,开始为荔枝攻放末次秋梢作准备了,特别是早、中熟荔枝品种。在攻放末次秋梢时除了淋水施肥外,还要注意防止冬梢抽发,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同时要及时喷药保护新梢。1荔枝秋冬季管理技术1.1早熟荔枝三月红、白糖罂等品种正处于末次秋梢生长期,根据新梢生长状态采取相应的控梢技术。1在8月下旬及时抽出的新梢,只要有充足的肥水,能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开始老熟,成为适时的末次秋梢。如果树势壮旺,应在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